請樵夫改出來的開頭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寫文章用詞精妙、簡練而又通俗,這與他平時虛心求教有很大關係。歐陽修認為任何人都有請教之處,有時他都不恥於請老百姓幫助他斟酌字句。
為大家所熟知的散文名篇《醉翁亭記》,是他在滁州當太守的時候寫的。那時他經常到琅琊山去玩,和琅琊寺裏的和尚智仙成了好朋友,這位當家和尚就專門為他在遊山的路旁蓋了一座亭子。歐陽修給它起名叫“醉翁亭”,並且寫下文章《醉翁亭記》。
文章寫好以後,他抄了六份,讓手下差役把文章分貼到各個城門口,目的是讓過路人幫助修改。有一位五十多歲的過路樵夫對歐陽修說:“大人,你那篇文章,我聽差役讀了,句句講的是實情,就是開頭太羅嗦了!”為了讓老頭提出具體意見,歐陽修又把開頭背誦了一遍:“滁州四麵皆山也,東有烏龍山,西有大豐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剛念到此,樵夫把手一揚說:“停,毛病就在這兒。大人,你上過琅琊山的南天門嗎?站在南天門上,什麼烏龍山、大豐山、花山、白米山,一轉身就全都看見了,四周都是山!”歐陽修聽了恍然大悟,當即將文章改為:“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然後念給樵夫聽,樵夫滿意地說:“環滁皆山也,五個字好,不羅嗦了。”
歐陽修的這種創作態度一直堅持到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