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作文的思路篇?探因索果
[策略解讀]
世間的一切事物在不斷更替的運動發展中,必然出現一定的因果聯係。任何“果”均為一定的“因”所決定,不存在無因之果;所謂“果”,則是由於“因”的作用而產生,任何“因”都產生一定的“果”,所以也沒有無果之因。依據客觀事物這種必然的因果聯係和人們認識事物思維活動的“因果鏈”,在拓展話題作文寫作思路時,考生可以運用“探因”和“索果”這兩種常規方法。這兩種思路適用於任何一個話題作文題,我們不妨一試,以提高自己拓展寫作思路的能力。
所謂探因,就是探求話題成立或不成立的原因,它包括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如2000年全國高考作文話題“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成立理由可以有:①世界是千變萬化的(客觀);②看問題的角度、標準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主觀)。
所謂索果,就是將話題作為前提,考慮其會導致何種結果。仍以2000年“答案是豐富多彩的”為例,它可從以下幾個方麵考慮結果:①可以一分為二:豐富多彩的答案可從總體上分為兩類,即正確的答案和不正確的答案,隻有全麵地、辯證地思考分析,才能摒棄不正確的答案,找到正確的答案;②再深一層:正確的答案又可分為最佳的、較佳的等等,隻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時期、某一情境的最佳答案;③再深一層:追求最佳的答案,是為了更好地創新和創造,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還有一種更容易把握的常規分析,就是依據題幹遞進式地提出三個問題:這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怎樣才能做到?如2001年以“誠信”為話題,可以如此發問:什麼是成信?為什麼要講求誠信?怎樣才能以誠信為本?敏感的考生可能已經意識到,這是一種普遍的拓展思路的方法。
如此探因索果之後,思路很快就拓展開來了,思維亮點便一一閃爍出來。當然,我們並不要求每個考生把握住每一個“亮點”,你隻要抓住了其中的一兩個便可以了。
[請你試試]
閱讀下麵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有個要賣馬的人,一連賣了三天都無人過問,他就去見相馬專家伯樂,說:“我要賣一匹馬,可一連三天都無人過問。請您無論如何幫我一下。您隻要圍著我的馬兒看幾圈,走開後回頭再看一看,我奉送您一天的花費。”伯樂同意了,真的去市場上圍著馬看了幾圈,臨走時又回頭看了看。伯樂一離開,馬價立即暴漲了十倍。
請以“求實”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體自選;③題目自擬;④不少於800字;⑤不得抄襲。
[佳作示例]
循名,何若貴實
蔣洪鈺
伯樂相劣馬,一圈又一圈,臨別再回首,馬價十倍漲!買伯樂之“名”,還是買用馬之“實”?循名,何若貴實!
萬事須“惟實是舉”。伯樂此一番相馬,眾人被牽著鼻子而行。可是,無論誰怎樣誇耀那馬頭、馬身乃至馬屁,無論誰怎樣認為此馬有騖之腿、騅之蹄,此馬終非彼馬,劣馬終非騏驥。怎能一味跟在“權威”屁股後麵搖旗呐喊而不惟實是舉呢?名氣名氣,名惟氣耳!名氣如氣球,可吹大亦可吹小,一旦猛吹,結局可悲。
萬事貴在以實求名。伯樂一圈則“鍾情”,三圈則“傾心”,再回首馬價暴漲如火箭越躥越高。這種高度是圍觀者重名不求實造成的。仰視伯樂,你自然隻配在伯樂的腳丫子當中生活;換種眼光,俯視伯樂,以實求名,這回伯樂自當會矮了下去。貓成了虎,禿尾巴雞變成了美麗的大孔雀,都是循名不求實、一味仰視權威的結果。倘若堅守以實求名的信條,稻草便絕對不會變成金條,也決不會因為是什麼“長”在會上大放厥詞“我代表”而將其劃入“人民”的行列,更不會因為吹捧標榜而提拔任用那些“占坑不拉屎,為僧不撞鍾”的所謂公仆!少了逐名的人,多了務實的人,民族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