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口湖
在7000多年前,火山爆發之後形成了一個大洞穴,每年河水、雨水灌注其中,形成一個極特殊的火山口湖。火山口湖位於俄勒岡州東南部,每年11月因積水太深而封閉,第二年5月再開放。火山口湖風景優美,湖水湛藍。倒映在水中的雲彩別有一番韻味,湛藍的火山口湖,讓人看了就再也忘不掉。
由於火山多次噴發,形成很多火山錐,有一部分露出湖麵形成小島。其中最大的是高出湖水麵213米的威紮德島。湖的周邊為高150~600米的熔岩峭壁,火山岩經風化後呈各種形狀。湖區鬆樹、杉林茂密,夏季野花叢生。
火山口湖國家公園內有好幾條步行道,人們一般選擇較短或較特別的一條。在這裏步行遊覽,最好穿登山鞋,走起來會很輕鬆。一路下坡,路上塵土飛揚,路邊的花草也都蒙塵。湖邊有一個小碼頭,可供船隻停泊。湖邊有許多遊客,大人小孩都有,有的下水遊泳;但更多的隻是在湖邊脫下鞋,把雙腳浸泡在清涼的湖水中。湖水雖然較冷,但岸上陽光燦爛,換上泳衣走進湖中,涼涼的,卻令人莫名的興奮。湖水清澈見底,卻見不到魚。
兩個麵積很小的島嶼像珍珠一樣點綴在湖麵上,女巫島在島的正中央,整座島呈現圓錐形,遠遠看去像童話中巫婆的帽子。幽靈船島則像是從遠方漂流而來的船,尖柱和針葉樹構成了船桅、船帆和索具。隻有在天氣晴朗時才看得清楚,幽靈船島像幽靈一般若隱若現,從高處瞰時,宛若湖中的小斑點,但如果置身於島中,常常會因為島上眾多的美景而眼花繚亂。
登上了望塔,太陽正要西下,從塔上遙遙看去,遠處的山脈呈現不同的藍色和灰色,在火紅的夕陽下,天空更加燦爛奪目。相對於絢爛的彩霞,暮色下的火山口湖則愈發寂靜,沉默地醞釀著芬芳,這是火山口湖一天中最美的時刻。
藍色多瑙河多瑙河發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麓海拔679米的地方,自西向東流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烏克蘭等9個國家後,注入黑海,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全長2850千米,流域麵積81.7萬平方千米,是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的第二大河。
從源頭到維也納是多瑙河的上遊,多瑙河在這裏接納了幾條源自阿爾卑斯山融雪的支流後水量大增。這裏山清水秀,一派田園風光。
從維也納到鐵門是河流的中遊,這裏的河穀一般較寬,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彎曲,多河汊,湍急的水流切穿堅硬的花崗岩,形成一個接一個的險峻峽穀,最著名的是卡特拉克塔峽穀。這個峽穀從西端的臘姆到東端的克拉多伏,包括卡桑峽、鐵門峽等一係列峽穀,全長144千米,首尾水位差近30米。峽穀內多瑙河的最窄處約100米,僅及入峽前河寬的1/6,而深度則由平均4米增至50米。此地陡崖壁立,水爭一門,河水滾滾,奔騰咆哮,是多瑙河著名的天險之地。
自鐵門以下至入海口為河流的下遊。下遊河段寬闊,水流平穩,接近河口時寬達15~28千米,航運十分發達。多瑙河三角洲不僅盛產蘆葦,還有大量的鳥類和奇特的浮島,因此科學家們稱其為“歐洲最大的地質、生物實驗室”。
多瑙河常被稱為“藍色的多瑙河”,其實它是一條多彩的河。它的河水在一年中要變換8種顏色:6天是棕色的,55天是濁黃色的,38天是濁綠色的,49天是鮮綠色的,47天是草綠色的,24天是鐵青色的,109天是寶石綠色的,37天是深綠色的。
多瑙河為什麼會變色呢?一些地理學家針對這種神奇的現象,對多瑙河的河水進行了長期的科學考察,認為變色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河流本身的曲折多變。
從多瑙河發源地到黑海入海口,直線距離不過1700千米,而它卻多走了1100多千米。究其原因,在多瑙河形成之初,歐洲大陸上布滿了星羅棋布的盆地,河流對盆地進行長年累月的侵蝕切割,最終連接成了單一的水係。盆地深淺不同,整條多瑙河的水量分布也極不均勻,有的河段幹涸無水,有的河段深度超過50米。有時河水還會通過深深的地表裂縫滲入地下,然後又從下遊的另一個地方流出。這樣,河水中混雜著大量的地下物質並發生了複雜的化學變化。
水深的差異、地下伏流的存在以及酸堿度的不均勻,在一定條件下就引起了河水顏色的變化。
黃河
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渠,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向東注入渤海,沿途彙集了40多條主要支流和無數條溪川,流域麵積達75萬多平方千米。
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素有“一碗水,半碗沙”之說。
在黃河中遊,黃土高原土質鬆散,又多暴雨,所以水土流失非常嚴重,大量泥沙流入黃河。尤其是夏季,雨水集中,暴雨衝刷黃土,河水變成泥流,滾滾東去,黃河從這裏開始泛黃。黃河每年從中遊帶進河中的泥沙有16億噸,相當於長江的68倍。其中,12億噸泥沙被帶進大海,4億噸就沉積在黃河河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