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江河湖泊大觀(1)(3 / 3)

伏爾加河流域麵積達1365平方千米,占東歐平原麵積的1/3,是俄羅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區,被俄羅斯人稱為“母親河”。

伏爾加河流域是俄羅斯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兩岸那黑黝黝的神秘莫測的原始泰加林,是俄羅斯資源和財富的象征。森林裏有鹿、野豬、鬆鼠等動物,還有各種鳥。伏爾加河河水灌溉著這些森林,這些森林則像衛士般守護著伏爾加河。森林與伏爾加河構成了一幅幅生機勃勃、多姿多彩的風景畫。

伏爾加河航運十分便利,幹支流通航裏程長達6600多千米,通航支流達70多條,內河貨運量占全俄羅斯的2/3,旅客運量占全俄羅斯的一半以上。伏爾加河通過運河連接周圍的白海、波羅的海、黑海、亞速海和裏海,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稱。此外,伏爾加河流域各河可開發的水能資源總電量約1200萬千瓦。伏爾加河和卡馬河上已建成的11座梯級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占可開發電量的70%。

伏爾加河養育著兩岸的人民,孕育了俄羅斯民族。它不僅是俄羅斯文明和燦爛文化的籃,還是俄羅斯人民和民族英雄為爭取民族獨立而多次舉行鬥爭的曆史見證。俄羅斯人對伏爾加河的感情,就像中國人對黃河一樣,充滿了親切、自豪、感激和崇拜。

尼羅河

尼羅河是埃及的母親河,它孕育了燦爛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遊曆埃及後,曾發出這樣的感歎:“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全長6740千米,是非洲第一長河。它發源於赤道以南、非洲東部的布隆迪高原之上,自南向北經過盧旺達、坦桑尼亞、肯尼亞、蘇丹、埃塞俄比亞和埃及等9個國家,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之一。它貫穿埃及全境(在埃及境內長達1530千米),穿越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經過六道湍急的瀑布後,緩緩進入一條狹窄的河穀,然後一路浩浩蕩蕩地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流域麵積28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非洲大陸麵積的1/10,大部分在埃及和蘇丹境內。在臨近入海口的地方,尼羅河分出多條支流,形成扇狀,衝出一片土壤肥沃、綠草如茵的三角洲,麵積約2.4萬平方千米。有7000年曆史的埃及文明,就誕生在這片三角洲穀地中。

幾千年來,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8月份河水上漲最高時,淹沒了河岸兩旁的大片田野,之後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10月以後,洪水消退,帶來了肥沃的土壤。在這些土壤上,人們栽培了棉花、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在幹旱的沙漠地區上形成了一條“綠色走廊”。

人們所說的尼羅河,通常是指以蘇丹首都喀土穆北部的第六瀑布為起點,到尼羅河入海口之間的部分。再往上,就是大河神秘的源頭——白尼羅河與青尼羅河,由於前者柔美婉約,後者粗獷奔放,因此常被人們用“脾氣迥異的情人”來形容。

白尼羅河是尼羅河最長的支流,發源於海拔2621米的布隆迪群山,經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湖向北流。它“性格溫和”,一路上沒有多少激流險灘。

蘇丹境內氣候炎熱幹燥,火辣辣的太陽又帶走了河流近2/3的水量,因此一直緩緩流到蘇丹南部的白尼羅河“消瘦”了不少。

青尼羅河源於海拔2000米的埃塞俄比亞高原。河流一路奔走,在非洲最高的湖泊——塔納湖處放慢了腳步,在淺灘、礁石中綿延了大約30多千米之後,突然急轉直下,形成一瀉千裏的水流,這就是非洲著名的第二大瀑布——梯斯塞特瀑布。接下來,它奔騰650千米後,轉了一個馬蹄形的大彎,最後衝出山穀,闖進蘇丹南部平原,與平靜的白尼羅河相會,從此才正式稱為尼羅河。

青尼羅河提供了尼羅河全部水量的6/7,每年有4個月如脫韁的野馬般縱情奔騰,8~9月的雨季時,青尼羅河水量劇增,使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

哈納斯湖

“哈納斯”是蒙古語,是“峽穀中的湖”的意思。

哈納斯湖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布爾津縣境北部,坐落在阿爾泰深山密林中,是一個高山湖泊。

哈納斯湖湖麵海拔1374米,南北長24千米,平均寬1.9千米,湖水最深處達188.5米,麵積44.78平方千米。哈納斯湖麵碧波萬頃,群峰倒映,湖麵還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是有名的“變色湖”。每至秋季湖邊層林盡染,景色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