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兩結合四課型教學法
一、實驗課題界定
這是由烏魯木齊實驗中學蔡立河、潘玉明老師設計並實驗總結的一種綜合性程序教學法。
二、理論依據
中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為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建設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思想政治課是其中一個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的環節。但是,目前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與中學教育的根本任務的要求還很不相適應。
其弊端是:教與學相脫節,課堂與課外相脫節,知識和能力相脫節,知識、能力和提高覺悟相脫節,其要害是思想政治課教學與整個中學課程和學生的全部生活相脫節。要改變這一現狀,關鍵是轉變教學思想和改革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兩結合四課型教學法是由封閉式變為開放式,由注入式變為啟發式,由單一傳授知識變為知識、能力和覺悟共同提高,克服思想政治課與整個中學的課程和學生的全部生活相脫離的弊端的有效方法。
三、實驗教學程式
所謂兩結合是指思想政治課與整個中學的課程和學生的全部生活相結合,學生自學和教師啟導相結合;四課型是指自學閱讀課、課堂討論課、教師精講課和探索練習課。
兩結合
強調思想政治課與整個中學的課程和學生的全部生活相結合的重要性,這是由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馬克思主義是以理論形態出現的,對於缺乏實踐經驗的廣大青少年學生來說,隻有聯係實際地學,才能真正把握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精神實質,為培養自己成為“四有”人才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而思想政治課的教與學的過程,則是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有機結合的過程。要有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必須堅持學生自學和教師啟導相結合。兩結合貫穿教學全過程。
四課型
是實現兩結合的具體途徑和步驟。其詳細內容包括:
(1)自學閱讀課
上好自學閱讀課,在於激發學生自學閱讀的興趣和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掌握自學閱讀的正確方法;培養自學閱讀的習慣。
1)編製自學提綱。自學提綱的結構包括提示、閱讀、質疑、討論、練習五個部分:提示。通過提示,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要求,教材內容線索;了解教材重點和難點,激發學生自學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閱讀。主要根據教材內在聯係,確定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的閱讀思考題係列。質疑。記錄學生經過認真閱讀、獨立思考,仍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發現和提出質疑,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是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起步,同時為討論和教師精講提供信息和必要準備。討論。確定中心議題。練習。確定練習的內容、方法和形式。自學提綱的五個部分是有機的統一整體,這是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