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兩結合四課型教學法(2 / 2)

2)教師啟導講話。學生獨立閱讀。按自學提綱列出的思考題逐句逐段地閱讀,並按確定的統一標記在課本上進行圈點,同時教師進行巡視指導。

(2)課堂討論課

課堂討論是激發學生積極思考,集思廣議,互相啟發,進一步加深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提高創造思維的能力的過程。討論中,學生要勇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冷靜聽取和思考別人的意見,在平等氣氛中展開熱烈討論或爭論;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這主要是指:在質疑基礎上確定富有科學性、啟發性和針對性的全班討論題目;圍繞討論題目的中心點因勢利導;對學生發言加以整理、歸納、分類並作畫龍點睛式的講解,力求使學生獲得明確認識。討論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其中以讀議小組為單位議論和有準備的全班性討論為基本形式。全班可組成若幹個讀議小組,選出讀議小組長,由讀議小組長主持討論;全班的討論可由課代表或教師主持。

(3)教師精講課

精講過程,應遵循講授的一般原則。什麼時間講,講什麼,講多少,以什麼形式講,要根據教學目的、教材內容的要求,學生的實際來確定。精講主要采取提示、點撥、串講、答疑講述等形式。

(4)探索練習課

練習課是係統把握教材內容,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覺行動的過程。探索練習課首先要具有實踐性。探索練習要麵向社會實踐和學生的全部生活,著力於知識、能力向覺悟和自覺行動轉化。同時探索練習要有計劃性、針對性、多樣性和係統性。計劃性是指教師在備課時應確定每課練習的內容和方法;針對性是指練習要突出重點,針對學生的疑難和容易混淆的問題,針對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模糊認識,難易適度;多樣性是指練習形式可多種多樣,如口頭練習、書麵練習、實踐活動練習(參觀、訪問、看錄像、聽錄音、社會調查、公益勞動、社會活動)等;係統性是指教材內容的內在聯係,練題目的係列、課上課下相結合形式的係列。練習前有要求,練中有指導,練後有講評。

四、實驗效果

四課型是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不同課型在教學中的運用,要從教材、教師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每課型所占課時的多少可根據教材、教學的實際而定,但不可忽視不同課型的不同作用,也不能片麵誇大某一課型的作用,以某一課型來代替其它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