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輕鬆和諧的家庭環境(1 / 1)

創造輕鬆和諧的家庭環境

隻有在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長;相反在一個惡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遲早會走上一條不歸路。美國的家長們深知這一點,所以他們總是竭心盡力給孩子營造一個完美的家庭環境!

●營造完美的家庭環境

任何孩子都是在環境的影響下成長的。但對孩子說起重大作業的,不是廣大的社會,而是圍繞著幼兒的較小的身邊集體,即家庭、鄰居、托兒所及幼兒園。又由於孩子早期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家庭度過,而且完全依賴成人(主要指父母)的照顧,所以無論是教育家,還是心理學家都強調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孩子要從一個生物學意義上的人轉化成社會人,最根本的條件是社會環境、社會生活。家庭是孩子所接觸的第一個環境,父母則是個體社會化的啟蒙老師。首先與孩子建立人際關係的對象是父母和家人。孩子在家裏,從父母那裏逐漸產生關於社會的印象,感受人們對他的期望和關懷,體驗社會,他人與本人的關係,形成基本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

有人把人生比作大河,家庭則是在其中航行的一隻小船,這條河時而平靜,時而波浪起伏,孩子則是憑借家庭之船遮風擋雨,逐漸成長。小船之外的情況,家庭無法把握,但小船自身的情況,則完全依靠自己。在小船上,父母兩人如能齊心協力,即使在滔天的波浪中同樣能維係小船的平衡,讓孩子感受到安全。要是父母,心不能往一處想,勁不能往一處使,那麼在風平浪靜中也可能船翻人亡,孩子同樣遭受滅頂之災,家庭既可能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也可能成為孩子的毀滅之舟。

做父母的都期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自信、自強、有道德、有能力的人。好麼,年輕的父母應該從自身做起,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一個學者對許多國家的許多家庭作了調查,總結了各國兒童對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的最重要的要求:

①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

②對每個孩子要一視同仁。

③不要對孩子失信或撒謊,說話要算數。

④父母之間要謙讓,不要相互責怪。

⑤父母對孩子要關心,關係要親密。

⑥對孩子不要忽冷忽熱,不要發脾氣。

⑦孩子的小朋友作客時,要真心歡迎。

⑧家裏要尊老愛幼,全家的大事決定前,要征求大夥兒意見,要有家庭民主。

⑨家裏要搞文體活動,星期天最少玩半天。

⑩父母有缺點,孩子也可以批評。

實際上,把上述十條要和一個歸納,就是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輕鬆、和諧、民主和充滿愛的家庭環境。一定要記住,“幸福的家庭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