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7章 陰神鑒寶(1 / 1)

盛田昭夫的父親盛田久左衛是一位非常精明的企業家,經營釀酒業。父親希望把兒子培養成一位實業家,很早就刻意對兒子進行這方麵的教育。父親為人保守,處事小心謹慎、循規蹈矩。而盛田昭夫又是一個思想活躍的人,所以,父子兩人難免會發生碰撞。父親為作出一個決定往往要花很長時間,總是提心吊膽的。這時,盛田昭夫看到父親為不成問題的小事擔心,便主動講出自己的主張,有時還發生爭執。盡管晚輩與長輩爭吵是不適合盛田家族的傳統,但父親還是認為,爭論有利於兒子掌握成人所必備的正確思維方式,學會有條理地同人交談,表達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對兒子的無理行為並不介意,甚至鼓勵他。

10歲時,父親帶著他到公司辦公室和酒廠,讓兒子看看自己是如何經營企業的。在冗長泛味的董事會議上,父親也讓兒子坐在自己身邊,看自己是如何支持會議,如何講話,如何與人商討和處理問題的。有時,公司幹部到盛田家彙報工作,父親也有意把兒子叫過來,親聆整個過程。在這樣身臨其境的熏染下,盛田昭夫從小就對企業經營發生了興趣。

父親不光身教,還注意言傳。父親一有機會就給兒子灌輸一種觀念,即:你是盛田家族的長子,是當然的繼承人,必將成為一廠之主,所以,必須學會經營企業。父親經常告訴盛田昭夫:“你天生就是經理,這一點你必須記住。”“不過,如果你以為自己是當然的經理就可以任意對手下人發威風,那就大錯特錯了。你應該知道,自己要做哪些事、要求別人做哪些事,這都是要負責的。”

上中學後,盛田昭夫的假日被父親安排得滿滿當當的,儼然他就是公司一員。遇到開會,父親就帶著他出席會議,並且自始至終地堅持下去,不得早退。父親聽彙報時,也要他在一邊旁聽。父親經常帶著兒子進廠巡視。冬日,還要檢查釀酒的質量和勾況狀況,也就是“品酒”。盛田昭夫學父親的樣子,把少量酒含在嘴裏品嚐,卻並不下咽,而是一口吐掉。由於這個習慣,他從成年後到去世時一直不喜歡任何含酒精的飲料。

中學畢業後,盛田昭夫打算報考理科,而不是父親希望的經濟學。但父親對兒子的選擇沒有表示反對。他認為,不管兒子學什麼科,最終都會回來繼承家業;既然兒子喜歡理科,就當是他的一種喜好罷了。父親哪裏想到,兒子的愛好最終使他放棄了祖傳的釀酒業,而創辦了專門生產電子產品的索尼公司,並把公司辦成了馳名世界的大企業。不過,父親給他傳授的經營理念和實踐經驗,仍然對他發揮了重要作用。

智慧小課堂:

我們不要隻是對想幹的事物感興趣,也要努力去培養對應該幹的事情感興趣;應該把握自己的興趣,而不是讓興趣控製我們。實際上,做有興趣的事,比強迫自己去做連家長自己都不感興趣的事更容易得多,效果也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