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怎麼辦?一味的怨天尤人是改變不了自己的處境的,必須積極尋找出路。首先,下崗婦女應該對目前的形勢和自己的處境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努力改善自己的情緒,把小家庭先料理好,求得丈夫的理解,夫妻攜手共渡難關。其次,可以參加為下崗婦女組織的各種社會活動,但不要急功近利,期望在一兩次活動中就解決你的就業問題,因為下崗婦女再就業存在許多製約因素,很難在短時期內一下子解訣。參加這些活動的益處在於你可接觸到很多下崗婦女,你會感到你並不孤單,互相交流,可以渲泄一下內心的苦悶,從而打起精神繼續趕你的艱難人生之路。同時你還必須轉變一些觀念,向市場經濟過渡後,就業不再由國家統一安排,所以你應該主動出擊,改變傳統的重親屬、輕社會的交往習慣,廣交朋友,可以利用下崗空閑,走訪老同學、老朋友,甚至親友鄰裏,開拓信息渠道,也許從中能找到就業機會。尋找職業時,也不必拘泥於以前的職業,可以試著幹些別的,人的潛力有時自己並不知道。一些婦女下崗後,幹上了完全陌生的行當,結果大獲成功,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為了增加就業機會,應該參加一些職業培訓班,以便盡快地掌握一門技術,而且學習也是一個廣交朋友的極好機會。麵對實際的生活困難,你可以按規定向有關部門申請孩子學費減兔,申請冬季補助等以解燃眉之急。你也可以到街道的社區服務中心去試試,找一些力所能及的鍾點活,以補貼家用。總而言之,下崗婦女要有主動意識,保持生活的信心。
殘酷的下崗現實使我陷入痛苦的漩渦——何時才能遊上岸
“我是某紡織廠的一名普通女工,單位走集團化道路,幾度合資,幾度裁員,我自然也走上了下崗之列,心理真不是滋味,我該如何進行心理調適?隨著市場經濟改革的推進,社會上已經出現一大批因企業嚴重虧損倒閉或單位人員精減而下崗的人員。驟然降臨的失業或待業,作為一種嚴重的負麵個人生活事件,破壞了人們長期形成的生活方式,並直接威脅到個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存,因而會給當事人乃至家庭其他成員造成相當強烈的挫折感、損失感和恐懼感,表現出緊張、焦慮、恐懼、憤悶、抑鬱、絕望等一係列情緒反應。由於下崗所產生的不良心理反應如此強烈,所以學會有關失業或待業的心理調適方法具有重要的心理保健意義。
一般下崗後有個心理反應周期,下崗的心理反應周期大致呈現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感到不知所措或手足無措,陷入空前的困境,甚至有人會覺得出現了滅頂之災。這種心理反應在那些老弱病殘、再就業能力差以及對此缺乏心理準備的人群中表現得尤為強烈。
第二階段是通過主觀上盡量縮小甚至是抹掉(否認)下崗所造成的負麵影響來進行心理上的自慰,有時還會投射出一種自欺欺人的異常反應。
第三階段是壓抑。當意識到下崗必然會改變個人及其家庭生活方式這一現實時,人們有時會變得壓抑,通常表現為感到無能為力、無法控製生活的各個方麵;有時會出現精力過於旺盛的反常現象,如憤怒和躁狂,然後又迅速回到無望的感覺之中。
第四階段是開始接受現實。隨著對下崗這一現實的進一步認識,尤其是由於時間的拉長對自身遭遇的自然撫慰之後,人們便會進入接受現實的階段。如果說在前三個階段中,人們無論有意無意都會對下崗前的生活狀態存在某種依戀的話,那麼,到了第四個階段就進入了一個擺脫過去的心理曆程。
第五階段是自我嚐試。在這一階段中人們開始以積極的心態尋求新的生活方式,如尋找新的職業或留在家中料理家務以支持配偶外出工作等等,以此來擺脫和消除先前下崗所帶來的各種負麵心理影響。
第六階段是調整和鞏固。經過前一階段的自我嚐試和積極活動之後,轉為比較徐緩的調整和鞏固階段。經過這一階段,人們重新選擇的生活方式逐漸趨於定型。
總之,以上六個階段大體上代表了一個人從下崗所造成的生活劇變,到逐漸認可現實,理解自我與環境,嚐試適應轉變把轉變納入新的生活方式的周期過程。而對這個過程,應有意識地加以自覺地心理調整。
(1)要辯證地看待挫折。
人們下崗以後,之所以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抑鬱等各種不良情緒反應,除了由於下崗給當事人造成各種實際的損失或傷害之外,也與當事人不能辯證地看待挫折、或多或少地誇大了下崗所帶來的消極後果有著直接密切的關係。所以要想減少下崗所造成的心理衝擊,首要的一條就是要辯證地看待和評價失業或待業所造成的各種後果,尤其是應該充分地認識到下崗所可能帶來的某些機遇。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下崗或許是一種厄運,或許會帶來生活上的轉機,要相信事在人為。
(2)尋找“個人支撐點”。
每個人至少有一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支撐點。有些人把家庭當作支撐點,有些人把與他人的關係、工作、日常活動、個人愛好等作為支撐點。當下崗的厄運降臨之後,應迅速尋找原有工作(職業)以外的“個人支撐點”,這樣下崗者就像有了一塊穩定的基石,以此來維持個人最基本的心理平衡,防止出現心理崩潰。
(3)尋求別人的幫助。
尋求別人的幫助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通過向親屬、朋友、同事傾訴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難會有效地渲泄內心的壓抑和痛苦,減緩緊張和恐懼;二是通過尋求各種支持、幫助來增加自己再就業的機會。尤其是在當前我國社會保障製度不完備、缺乏再就業的社會機製的情況下,親友的主持、幫助對於下崗者平穩度過危機、實現再次就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從過去的經曆中吸取經驗教訓。
要懂得在造成自己下崗的眾多原因中,很可能會包含著一份自身的失誤,因此,要痛定思痛,深刻剖析自我,從過去的挫折中汲取經驗教訓。這樣不僅會使自己能夠正視並坦然接受目前的處境,而且對今後自己的個人發展也很有裨益。
(5)在行動中不斷優化自己的就業選擇。
當被原工作單位裁減下來以後,不妨根據自己的現有條件(如個人的特長和現有的社會關係)暫時從事一項能幫助自己適應這一突然轉變下崗的工作,並且在這一過程不斷優化自己的就業選擇,最終實現找到理想工作的目標。否則,如一味地沉溺於對往事的回憶,尤其是對被裁減下崗的原因的猜測之中,不僅不利於改變目前的境況,而且可能會自尋煩惱,陷入到更難堪的生活窘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