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讀書筆記展覽。
對堅持寫讀書筆記的學生,給予肯定,把好的讀書筆記張貼在“閱讀之窗”專欄上,以鼓勵學生不斷進步,從而增強閱讀興趣。
(4)讀物插圖設計賽。
對文章的內容、故事的情節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設計插圖或封麵,並舉行展覽進行評比,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手腦並用的能力。
(5)書麵作業練習。
就讀物內容,出一道或幾道練習題,讓學生去做,檢查學生閱讀的能力。
實踐證明,隻有在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情況下,學生才有更多的時間去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在課外閱讀課的指導下,去更廣泛地自由閱讀,獲取豐富的識知,提高自身素質。
二、課外閱讀指導方法
1、列表填空引讀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列表填空,加深對課文理解。《草地晚餐》是一篇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全文圍繞;草地晚餐”這個中心事件,具備了記敘文的全部特點,為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師可列下表,開展自讀競賽,看誰讀得快,填得準,效果好。
(一)時間:1936年7月(晴朗的下午)
地點:草地
人物:朱總司令
背影:長征中途進餐
在學生完成填表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可啟發學生共同總結出: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通過對人物外貌、語言、行為的描寫,著重表現了朱總司令艱苦、樸素、平易近人、關懷戰士的高尚品格和忠誠於革命事業的偉大胸懷,號召同學們在班級生活中學習紅軍戰士團結友愛、堅定樂觀的革命精神。
2、自讀摘錄法。
人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要求學生人人建立閱讀手冊,指導學生學會摘錄,這樣可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理解、消化、掌握情節。否則,將會造成“身入寶山空手回”讀後一無所獲。徐特立同誌有一條寶貴的讀書經驗:“不動筆墨不讀書”。古人也有:“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之說,這些都是前人的經驗,很值得後人借鑒。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必須要求學生養成摘錄的習慣,學會摘錄的方法,象邊讀邊摘課文的生字、新詞和疑難問題,通過自查討論加以解決;邊讀邊摘錄課文的結構提綱,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寫作方法,課文內容等都是有效方法,不貪多求快,不囫圇吞棗。如《第二次考試》這是一篇優秀的散文,它是時代感很強的文學式樣,可指導學生這樣摘錄:①林教授在招生考試中發現的一件“奇怪的事情”;②奇怪在何處?初試時,陳伊玲:燦爛的音色,深沉的感情(驚動四座頷首讚許),這是聲樂的考試,成績十分優異。複試時陳伊玲的聲音發澀,黯然無神,四座麵麵相覷大為生氣。③找一下“使人大失所望的原因?”是因為兩三天前,這裏因台風造成電線走火,燒毀了不少房子。陳伊玲協助裏弄幹部安置災民忙得整夜沒睡,影響了嗓子。④熟悉理解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的表現手法。⑤教師可幫助學生總結出:全文塑造了兩個感人的形象——陳伊玲和蘇林。教育學生要勇於投入到火熱的生活中去,在對公與私必須有所取舍的時候,學習陳伊玲置自己穩操勝券的複試於不顧,用自己的獨特行動使紅與專的關係得到了正確的處理。
3、設計結構促讀法。
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對講讀課文已作過不少板書設計,同學們都深有體會,它對理解課文起了很好的幫助作用。在指導學生課內自讀時,教師可設計好課文結構,提示給學生,圍繞文章結構,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4、提示段層助讀法:
有些自讀課文較長,學生要在有限時間裏理清脈絡確實不易,教師可作簡要提示以利學生利用段層掌握文意。做到長文短教:如《連升三級》第一部分(1至4段)交待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介紹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第二部分(5至6段)張好古無意中借魏忠賢的勢力“砸門”進了考場,“一字沒寫,弄個第二名。”這個古奇聞反映了魏忠賢炙手可熱的權勢,活畫出考官趨炎附勢的種種醜態。第三部分:(7至9段)張好古巴結魏忠賢進了翰林院。離奇的情節,進一步揭示了官場的黑暗;魏忠賢網羅黨羽,野心勃勃,攀附權勢者無恥逢迎,上上下下相互勾結又相互利用以謀私利。第四部分:(10至末)張好古誤送大罵魏忠賢對聯,適逢魏事事發,張反因對聯而得福,連升三級。
根據各部分提示,學生可摘錄內容於閱讀手冊,總結性的提示教師必須給學生指出:
①本文充分體現了相聲語言的特點,大量運用了生動活潑富於表現力的群眾口頭語言,幽默風趣,人物對話富有個性顯出極大諷刺力量。
②這篇故事諷刺了封建社會存在的醜惡現象:最高統治者昏庸腐朽,愚蠢荒唐;權奸專橫跋扈,文武百官趨炎附勢,互相勾結;主考官攀附權貴徇私舞弊;紈衤誇子弟狂妄無右過著寄生活,整個官場一片昏暗,通過這兩點提示,教育學生熱愛新社會、憎恨封建社會,從而爭當祖國四化建設的接班人。
5、演講朗讀法。
為了檢查同學們課內外自讀效果,可組織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或同一篇課文采用不同的題目或分角色演講朗讀片斷,這樣對學生的自讀產生興趣。不至於造成自讀方法老化,枯燥無味。如學了《應該敢提“儉”字》一文後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開一個題為《談勤儉》或《浪費可恥》的演講會,這樣一方麵檢驗對課文自學的效果,一方麵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麵教育學生要在日常生活中發揚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處處節約,事事勤儉不以奢侈為榮要以艱苦為樂。再如自讀《你,浪花裏的一滴水》後,可在同學中開展學雷鋒活動,教育學生人人確立一心為公的高尚思想,使雷鋒精神在同學們的心靈中產生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