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關貿總協定》談判的另一主要創新,是一個新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TRIPS)協定》。它第一次確立了規則要求簽約國對專利、版權、工業設計、商標、商業秘密、集成電路、地理標誌(如用於酒類的標誌)以及與知識產權相關的物品等最低限度水平的保護。一些保護措施持續時間長達50年。與《關貿總協定》一樣,《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TRIPS)協定》規定最惠國待遇地位和國民待遇,透明度和爭議解決程序等方麵,也包含了因國家安全原因的除外規則。《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TRIPS) 協定》對禁令、損害賠償的裁決及證據的收集都有特殊的規定。
烏拉圭回合還導致了貿易政策審查機製(TPRM)的談判,根據貿易政策審查機製,世貿組織的貿易政策審查組織將定期全麵審查每一成員的貿易政策,並就事實的認定作出報告。其目標是查明貿易政策對本國及它的貿易夥伴的影響。
《1994年關貿總協定》的又一個創新是《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Investment Measures),它規定禁止在成員國內實行某些限製的投資規則。該協定旨在抵製一些國家假借投資管理而對自由貿易實施限製的行為。
《1994年關貿總協定》產生了一個在新的世貿組織(WTO)之下的國際組織和協議框架去執行協定。WTO是一個由134個成員組成的,以防止貿易保護主義,促進公開、公平、公正的自由國際貿易為宗旨的政府間組織,是當今世界貿易體製的法律和組織基礎,95%的全球貿易接受其規則的約束。
組織結構與基本原則
世貿組織是《1994年關貿總協定》的產物。為了管理日益複雜化的《關貿總協定》及其增補協定,需要一個有權威的組織,世貿組織正是為了滿足這一需要產生的。
世界貿易組織(簡稱世貿組織)於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是獨立於聯合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它取代關稅及貿易總協定,負責管理烏拉圭回合一攬子協議的實施,以及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
世貿組織接受它的最高級部長大會領導,部長大會至少每兩年召開一次。決議經合議(consensus)作出,每一成員享有一票。這保證了世貿組織在不經成員國同意的情況下不能通過任何約束成員國的決議。世貿組織部長大會的任務包括:貫徹世貿組織協定和多邊貿易協定,提供多邊貿易協議的執行框架,為成員國間在協定範圍內處理相關問題的談判提供論壇,並為其他的談判提供論壇。
在部長大會之下是4個理事會,以及兩個分別負責貿易政策審查和爭議解決的組織。4個理事會中最上層的是一個享有監督之權的總理事會,除了其他的工作以外,總理事會負有執行部長大會決議,通過預算和其他財政事項,在部長大會的兩次會議期間執行部長大會的職能。在總理事會下有3個獨立的理事會,分別負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4個理事會進一步分為一些負責專門領域的委員會。其他一些組織可能會在總理事會下產生,特別是為了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