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創造價值 吉列突發奇想
如果一個公司能夠不斷地把顧客所需要的新產品推向市場,那麼這個公司的發展壯大必將勢不可擋。亨利·福特創建了世界第二大汽車公司,並被授予“汽車大王”的稱號,是因為他製造出了汽車;企業家兼發明家愛迪生是19世紀末美國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在國外的聲望隻有更早年代的經驗豐富的英才——本傑明·富蘭克林才能匹敵——這就是因為他向世人提供了上千種人類正需要的新產品。可以說,沒有哪一種經營方式會比開發新產品更能帶來效益了。而作出開發新產品的決策,對於一個正處於發展之中的公司來說,無疑是在將公司推向事業的巔峰。
“掌握全世界男人的胡子”的吉列保安剃刀公司,在美國市場占有率高達90%,投資報酬率也達40%,居美國大企業之首;1968年,吉列剃須片創下了銷售1110億枚“天文數字”的曆史記錄。據統計,全世界有10億人使用吉列產品,銷售吉列產品的商店,有1000萬家以上。吉列公司之所以能創下如此業績,主要就在於公司的創始人金·吉列的英明決策:開發出人們正迫切需要的產品。
金·吉列曾是一家小公司的推銷員。這家公司的老板在和吉列聊天時說,如果能開發出一種“用完即扔”的產品,顧客就會不斷地購買,這樣就可以發財致富了。這句話使吉列大受啟發。於是,他就循著這樣的思路進行市場調查。
一天早上,當吉列刮胡子的時候,由於刀磨得不好,不僅刮起來費勁,而且還在臉上劃了幾道口子。懊喪的吉列眼盯著剃刀,突然產生了創造新型剃須刀的靈感。於是他對周圍的男性進行調查,發現他們都希望能有一種新型的剃須刀,基本要求包括安全、保險、使用方便、刀片隨時可換。
於是吉列便開始了他開發剃須刀的行動。由於沒能衝破傳統習慣的束縛,新發明的基本構造總是擺脫不掉老式長把剃須刀的局限,盡管他一次又一次地改進設計,其結果卻總不能令他滿意。幾年過去了,吉列仍是空懷雄心,希望渺茫。一天,他望著一片剛收割完的田地,看到一個農民正輕鬆自如地揮動著耙子修整田地。一個嶄新的思路出現了:新剃須刀的基本構造應該同這耙子一樣,簡單、方便、運用自如。苦苦鑽研了8年的吉列終於成功了。
吉列決定自己來成批生產新式剃刀。1903年,他創建了吉列保安剃須刀公司,開始批量生產新發明的剃須刀片和刀架。不難想象,為亂糟糟的胡子所困擾的人們對這種新剃須刀是多麼的歡迎,吉列保安剃須刀很快就占領了整個美國的市場,並且迅速向全世界擴展。
吉列公司並未就此止步,因為在世界經營剃須刀片的企業日益增多,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地位,就必須堅持產品創新的決策。於是吉列公司於1959年推出了新產品——超級藍色刀片,稱為藍色吉列,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連續創造了吉列公司曆史上的新記錄。
但是,麵對世界各國同行業的激烈競爭,吉列想一統天下卻非易事。意大利不鏽鋼刀片研製成功並投放市場,給了吉列公司一個沉重的打擊,使他們措手不及。吉列公司在意大利的一統市場一下子被不鏽鋼刀片搶走了80%以上。隨後不鏽鋼刀片迅速進入美國。吉列公司因拿不出和不鏽鋼刀片相抗衡的新產品而節節敗退。麵對嚴峻的競爭,吉列公司並未因此而驚惶失措,而是憑借自己雄厚的實力,繼續堅持新產品開發決策,迅速組織技術力量,投入大量資金全力開發研製不鏽鋼刀片。1963年9月,吉利公司把自己的新產品——吉列不鏽鋼刀片投放市場,與意大利刀片抗衡。兩年後,吉列公司又推出第二代超級吉列不鏽鋼刀片,並且以新產品為依托,采取大規模廣告宣傳和降低價格策略,不久就把意大利刀片趕出了美國市場。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1960年以後電動剃須刀問世,形成對吉列剃須刀的威脅。吉列公司采取的對策仍是開發研製新產品,他們研製的“雙排刃保安剃須刀”在安全耐用、幹淨和價格等方麵,具有電動剃須刀不可比擬的優越性,足以和電動剃須刀相抗衡。由此可見,新產品開發決策是吉列公司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有力保障。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要想持續存在和興旺發達,就必須適應變化而實行自我變革;對企業領導者來說,更應該具備一種應變能力,以便及時作出創新的決策。隻有開發出新產品,才可能使企業的競爭能力直線上升,才可能重新占據甚至擴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