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的思維魔力(3 / 3)

給你的時間計算出其每小時的價值,還有助於你在做事時,將機會成本考慮進去。例如,是花差不多3小時的時間到火車站買票,還是隻花15分鍾在附近的售票代辦點買票?盡管後者要多付5元的代辦費。再如,你是願意花好幾天工夫把自己的手稿譽抄一遍還是索性花100元錢,讓打字社的小姐為你把手稿打印出來?像上麵這類情況,如果你對自己的時間價值心中有數的話,相信你會做出既節省時間,實際上也是節省金錢的決定。一位美國經濟學家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邁克爾·喬丹應該自己修剪草坪嗎?他的觀點是:喬丹應該讓隔壁的小姑娘傑尼弗用4小時時間去修剪草坪,付給她同樣時間在麥當勞打工可以掙到20美元或再多一些錢,而他自己則可以去拍廣告片,2小時就可以掙到1萬美元。有效地使用自己的時間,就是在創造財富。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請你先算算自己時間的價值是多少。

再看一個故事:在位於費城的美國造幣廠中,在處理金粉的車間的地上,有一個木格盤子。這是專為收集細小的金粉設置的。日積月累,每年可以因此回收成千上萬美元。這個故事是美國成功學家馬爾登講的。他是要借此說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非常注意利用那些常人忽視的零零碎碎的時間的。比如,等著咖啡煮好的半個小時,不期而至的假期,兩項工作安排之間的間隙,等候某人的時間等等。他舉例說,如比徹利用每天等候開飯的短暫時間,讀完了長達12卷的《英國史》。朗費羅每天利用等待咖啡煮好的十分鍾翻譯《地獄》一書,他的這個習慣堅持了若幹年,直到這部巨著的翻譯工作完成。有人也許讀過的關於愛因斯坦的一則小故事:一次,愛因斯坦與一位朋友約會。朋友沒有按時趕到,他便來來回回地踱步思考問題。半小時後,朋友匆匆趕來,抱歉地說:“對不起,耽誤你的時間了。”愛因斯坦卻不無得意地說:“哪裏哪裏,我正要感謝你呢。正是你給我的這段時間裏,我思考出來一個重要的科學論題的答案。”

有效時間管理的第二個原則:利用零碎的時間。

利用零碎時間也包括利用一些“非正規”的時間去做一些事,例如上洗手間。這也是宋代歐陽修著意利用的“廁上”時間。據說曾擔任過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就是利用這個時間學習英語的。他每次從英語詞典上撕下一頁,然後進“1號”。上完“1號”,這一頁也讀完、記住了,於是把這一頁送入下水道。他就這樣學完了一大本英語詞典。

利用零碎時間,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經常不忘在衣袋裏或手提包裏,攜帶一些東西,如圖書,筆和小記事本(現在有了電子記事本,更方便了),這樣當你在排隊時,在候機時,在乘公交車上下班時,就不會無所事事地空耗時間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時間的管理也是如此。

有效管理時間的第三個原則,就是製定計劃。要為自己的一天和一周訂個計劃,最好是書麵計劃。首先將可實現的目標的兩三項主要工作安排好,可以專為它們安排“大塊”的時間。要按優先次序安排工作、分配時間,不要按照碰巧落到身上的事務去分配時間。記住,用較多的時間為一項工作做事先計劃,做這項工作所用的總時間就會減不。除非有重大變故,否則不要輕易打亂自己計劃時間表。

要養成作時間計劃的習慣,最簡便的一個方法,就是每天早起一會兒,利用刮胡子或穿衣的時間,從容不迫地想想當天的行動計劃,這樣可讓你一進辦公室就馬上進入狀態。每天早晨做做這種“計劃”,則每星期等於多出5到10個小時的時間。

如果你能在每天再抽出那麼10來分鍾時間安靜地獨處一會兒,把自己的工作時間計劃快速檢視一下,看看需要做些什麼補正,那這10米分鍾時間將會對你更好更快地完成工作產生極大作用。

要充分地利用時間並不意味著一天24小時都在不停地工作和學習。長時間地工作而沒有休息和調節,並不是有效地利用時間。由於疲憊,就會對工作產生厭煩、麻木,效率就會下降。本可以兩個小時做完的事,可能半天也做不完。因此,有效的時間管理的第四個原則就是:注意休息與調節。

小睡。大家不讚成睡懶覺,每天早晨都賴在床上不起來。但是,在工作或學習了很久,感到疲勞時,不妨小睡一會兒,不論是在白天還是夜裏。愛因斯坦把小睡列為他一天例行事務中的一部分。愛迪生每天工作18小時,他是靠小睡來保證這18小時是精力充沛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美國總統杜魯門、肯尼迪,都發現小睡能幫助他們應付工作壓力。小睡與正常的睡眠並不衝突,它因人而異,有時打個盹兒就能產生作用。正常的睡眠以能恢複體力即可,不可貪睡;而白天的小睡,則是一種既不多占時間又能有效恢複體力的休息方法。

運動。如果能找到時間看電視,卻找不到時間去做做運動,例如散步,慢跑,打球,那太糟了。運動對人的身體健康有益,而健康意味著能精神飽滿地去應會任何艱難的工作。工作效率提高了,也就是時間被有效利用了。否則,原打算在今年內完成某事,卻不幸病倒住院了好幾個月,時間豈不白白消耗了?更別提遭受病痛的折磨了。

轉換不同工作。為了恢複精力,鬆弛神經,也可以轉而去做一些其他工作,例如從腦力勞動轉為體力勞動,也可以從坐姿改為立姿,做做工間操。

還有,盡量不要在下班後或休假日還把工作帶回家。不班後休假時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休息和享受天倫之樂。要養成在班上完成工作任務的好習慣。假如需要加班而且可以自由選擇加班時間,寧可提早上班而不是延遲下班。

不要認為休息是在浪費時間。記住,任何有益於健康的事,都是好的時間管理。

第五項原則是:避免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減不幹擾:經常有這種情況,正打算集中精力工作,卻有人來聊天,或者有人打來電話,說起來沒完。這樣的幹擾使人很煩,但礙於情麵,又無可奈何。其實,完全可以采取一些辦法來減少這種幹擾。例如,電話鈴響了。拿起電話,可以很誠懇地問:“有什麼事要我做嗎?”這是給對方發出的信號:直奔主題,閑話免談,同時也不失友好。但如果這樣說:“聽到你的聲音太好。近來怎樣?”對方就可能以為你正閑著呢,那麼他也就可能和你閑聊起來。或者可以更直接地說:“對不起,我手頭正有事要處理。我過兩個小時給你回電話。”這樣就可以避免電話幹擾了。當有人閑得慌,來找你聊時,你也可以很客氣地說:“真倒黴,手頭這活兒讓我連和你聊聊的工夫也沒有,回頭有時間我們再好好聊聊。”對方會體諒你的處境,自覺離開的。你也可以定出一些規矩,讓別人知道什麼時間可以找你,什麼時間你不希望別人來打擾。你當然也要聲明一下,如果有緊急事情,還是可以隨時來找你的。有些學者和作家,常在門上貼上“談話勿超過10分鍾”一類的字條,看似少些人情味,但堅持做了,別人也就會接受他的這個“怪癖”的。

控製開會:沒有比準備不足、目的不明確、節奏遲緩的會議更浪費時間的了。假如你準備召集人開一個會,但對此次會議到底要達到什麼目的卻心中無數,會議就會像脫韁的野馬難以控製,最後議而不決,不了了之。要避免這種浪費,最好先自問一下:“如果沒有別人參與,能做出決定嗎?”

時間就是金錢

一個百萬富翁和一個窮光蛋至少在某一方麵是完全一樣的……他們一天都隻有24小時,1440分鍾……

在富蘭克林報社前麵的商店裏,一位猶豫了將近一個時的男人終於開口問店員了:“這本書多少錢?”

“1美元。”店員回答。

“1美元?”這人又問,“你能不能少要點?”

“它的價格就是1美元。”沒有別的回答。這位顧客又看了一會兒,然後問:“富蘭克林先生在嗎?”

“在,”店員回答,“他在印刷室忙著呢。”

“那好,我要見見他。”這個人堅持一定要見富蘭克林,於是,富蘭克林就被找了出來。

這個人問:“富蘭克林先生,這本書你能出最低價格是多少?”

“1.25美元。”富蘭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25美元?你的店員剛才還說1美元1本呢!”“這沒錯,”富蘭克林說,“但是,我情願倒給你1美元也不願意離開我的工作。”

這位顧客驚異了。他心想,算了,結束這場自己引起的談判吧,他說:“好,這樣,你說這本書是最少要多少錢吧。”

“1.5美元。”

“又變成1.5美元?你剛才不還說1.25美元嗎?”

“對。”富蘭克林冷冷地說,“我現在能出的最好價錢就是1.5美元。”這人默默地把錢放到櫃台上,拿起書出去了。這位著名的物理學家和政治家給他上了終生難忘的一課:對於有誌者,時間就是金錢。

“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記住,時間就是金錢。假如說,一個每天能掙10個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發上消磨了半天,他以為他在娛樂上僅僅花了6個便士而已。不對!他還失掉了他本可以獲得5個先令。……記住,金錢就其本性來說,決不是不能生殖的。錢能生錢,而且它的子孫還會有更多的子孫。……誰殺死一頭生仔的豬,那就是消滅了它的一切後裔,以及它的子孫萬代,如果誰毀掉了5先令的錢,那就是毀掉了它所能產生的一切,也就是說,毀掉了一座英鎊之山。”

這是為成功學大師所普遍推崇的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一段名言。它通俗而又直接地闡釋了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須重視時間的價值。

拿破侖希爾指出:利用好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時間如果不好好規劃一下,就會白白浪費掉,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我們就會一無所成。經驗表明,成功與失敗的界線在於怎樣分配時間,怎樣安排時間。人們往往認為,這兒幾分鍾,那兒幾小時沒什麼用,但它們的作用很大。

但是大部分的人卻總是在抱怨他們的時間不夠多,事情做不完。

對每個成功的人來說,時間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環。時間是最重要的資產,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後再也不會回頭,問題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呢?

研究時間管理之道,首先必須知道,一個小時沒有60分鍾。事實上,一個小時內隻有利用到的那幾分鍾而已。

大家一天要浪費幾個小時呢?如果真想知道,不妨來做一個實驗。首先,找一份記事曆,把每一天劃分成3個小時的區域。然後再把每個小時劃成60分鍾的小格。在這整個星期裏麵,隨時把所做的事情記錄在劃分的表格中,連續做一個星期試試看,再回頭來檢查一下記事曆,就會發現,由於拖延和管理不良,浪費了多少寶貴的光陰。

當人們了解到是如何在使用時間之後,再回頭重做一次實驗。這一次多用點心來計劃時間,把需要做及想要做的事仔細安排進你的時間表,再看效率是否會好一點。

巧用讓步

強者讓步,避免一切無價值的糾纏,不是膽怯,不是無能,而是大度、智慧和勇敢。

早年的林肯出言尖刻,甚至到了與人決鬥的地步。後來,他接受了教訓,在非原則問題上,總是避免與別人爭執,按他的話說:“寧可給一條狗讓路,也比與它衝突而被咬一口好。如果被咬傷了,即使把狗殺掉,也無濟於事,得不償失。”

林肯身材瘦高,腿長。一次,有位自命不凡的同事不無譏諷地問林肯:“一個人的兩條腿應該有多長?”

“林肯沉穩地答道:“我認為至少應該碰得到地麵。”

林肯得體的讓步,不僅避免了無益的爭端,還顯示了自己的大度,使對方陷人尷尬。直至他當上總統以後,此話仍被人們引為美談。

大文豪歌德也曾碰到過不懷好意的挑釁。有一天,歌德漫步在魏瑪公園。不料,在一條隻能通過一個人的狹窄過道,遇到了那個曾把他的作品貶得一文不值的批評家。他們麵對麵地站著。

那個批評家十分傲慢,把頭一昂,毫不讓步地說:“對一個傻子,我決不讓路廣

歌德微笑著說:“我卻讓的。”然後,站到一邊。

忙裏偷閑

有些東西看似虛無漂渺,但確確實實存在;有些東西實實在在存在,但它確實不存在……

小女孩上學了,被帶進算術的奇妙領域中,加號、減號、乘號和除號,給她的印象很深刻。

有一天,在聖堂裏,她專注地望著祭壇金色的十字架。她小聲地問父親:“祭壇上的那個加號是做什麼用的?”

從某個方麵看,小女孩有她的符號觀,她錯認十字架也是加號。可是從更深一層的意義來看,她的看法也是完全正確的。因為十字架確實是一種加號,它是救贖的記號,是人生命中的一個大加號。

夕陽無限好

美麗的東西,不會因為時間而變得失去魅力,是真美永遠是美的,隻要你會申美,懂美。

有人說隔樹望月會帶來不幸。有人卻認為,從沒有在每根細枝都懸掛著鑽石墜子般露珠的華樹禿枝,或正在抽芽的柔嫩柳條之間看過月華,才真的不幸。月光能改變最常見的景色,掩飾人的假疵,化庸俗為優美。零星散布的農舍石板瓦屋頂映月生輝,恰似擦亮的鋼片。田間幹透了的枯草,此起彼伏,宛如一方白蠟色的絲綢。

夜空轉涼,薄霧初起。站在山巔之上,可見迷霧四散,直下河穀陣陣水氣像長長的卷須,無聲無息地慢慢伸向河流。樹木和石岩變成了孤島。纏結在一起的荊棘、一絲山核、一堆落石,都幻化成嚇人的野獸模樣,伺機伏擊。

田地裏牛群緩緩移動,看起來好象海中怪物,笨重地在打滾遊戲。霧跟隨著牛群後麵盤繞,不久又靜止下來,在月光下呈現白茫茫一片。

林間比較溫暖。尾草矗立湖濱,宛如高聳的灰色尖塔。月亮的倒影則像棄置的金盤,躺在腳邊的水裏。走過時驚醒了一隻鬆雞,那叫聲劃破夜的沉寂,這時月影亂舞,仿若不勝其擾。一條魚也應聲躍起,將水中金盤攪成無數碎片,然後在我眼前再慢慢還原。在月光照耀下,晝伏夜出的其它動物隱約可見:一隻狐狸沿著河岸棄跑;一頭鹿昂然站在蔗叢之中;一隻獾穿梭來回忙著辦事,月光把它的灰白色皮毛變幻成夾雜著銀色斑點的亞紫色。

當秋風掃落了樹葉,又急送浮雲掠過天空之後,月亮便似乎在蒼穹飛馳,閃爍的月光把神秘而又變幻莫測的大地照得乍隱乍現。這時,應該趕快找地方投宿了,因為古老的幽靈總在不遠處,在忽明忽暗的夜色中更加如魚得水。附近忽然響聲嚷嚷聲,心跳隨即加劇,不過,恐懼卻又帶著興奮之情和生之喜悅。

每次測覽月下景色,使人平添一番記憶。也許,月亮最大摩力的明證,就是這些記憶離隔了許多年仍不會淡忘。它們雖非鬆柏長青,但頗像純銀或純金那樣持久。

老馬冀伏櫪誌在千裏

積極的,好的環境通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你積極向上;相反,則會使你日益蛻化,腐朽不要忽視環境對你的影響。

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曾寫過一個故事,描述了兩個人的幽默言行。

一天晚上,一個人正躺在床上。突然一個蒙麵大漢跳進陽台,走到床邊。他手中拿著一把手槍,對床上的人厲聲說道:“舉起手!起來,把你的錢都拿出來!”躺在床上的人哭喪著臉說:“我患了十分嚴重的風濕病,尤其是手臂疼痛難忍,哪裏舉得起來啊?”那強盜聽了一楞,口氣馬上變了:“哎,老哥!我也有風濕病。可是比你的病輕多了。你得這種病多長時問了,都吃什麼藥呢?”躺在床上的人把水楊酸納到各類激素藥都說了一遍。強盜說:“水楊酸納不是好藥,那是醫生騙錢的藥,吃了它不見好也不見壞。”兩人熱烈討論起來,尤其對一些騙錢的藥物看法頗為一致。兩人越談越熱乎,強盜早已在不知不覺中坐在床上,並扶病人坐了起來。

強盜突然發現自己還拿著手槍,麵對手無縛雞之力的病人十分尷尬,趕緊偷偷地放進衣袋之中。為了彌補自己的歉意。強盜問道:“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病人說:“咱們有緣份,我那邊的酒飲裏有酒和酒杯,你拿來,慶祝一下咱倆的相識。”強盜說:“幹脆咱倆到外邊酒館喝個痛快,怎樣?”病人苦著臉說;“可是我手臂太疼了,穿不上外衣。”強盜說:“我能幫忙。”強盜替他穿戴整齊,扶著他向酒館走去。剛出門,病人忽然大叫:“咦,我還沒帶錢呢!”強盜說:“我請客。”

分秒必爭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見古人對“小”還是有一定的認識的。“小”本身也許並不引人注目,無多大力量,但一旦積小成多、移沙成塔,積腋成裘,那這些“小”的力量之大,往往是人始粒不及的了。

在與人相處時,既得從大局著眼,也應注意小處著手。要想贏得別人的心,就要時時處處表現出作人關心,友好和禮貌,人們往往可以從小的不為人注意的事情上捕捉到這些信息的。

成功大師柯維認為人際交往中小事上的不禮貌,不友好,往往會導致雙方感情的惡化。他講了一段親身經曆:

我還記得,幾年前我曾與我的兩個兒子共同度過了一個良宵。那是一次有組織的父子戶外活動,所安排的娛樂項目豐富多彩,有體操、拳擊比賽,熱狗、桔子水,還有電影,可謂慈善之舉。

電影演到一半時,四歲的肖恩坐在椅子上睡著了。他6歲的哥斯蒂芬還挺精神,我們一起看完了電影。電影結束後,我抱起肖恩,將他送到車裏,放在後坐上。那天晚上很冷,所以我就把外衣脫掉,輕輕蓋在他身上。

到家後,我馬上把肖恩抱進屋,安頓上床。待斯蒂芬穿上睡衣,刷完牙後,我躺在他身邊,與他開始聊起共同度這一晚上。

“斯蒂芬,你感到這一晚過得怎麼樣?”

“還可以,”他回答說。

“你覺得開心嗎?”

“還可以。”

“你最喜歡什麼?”

“不知道,我想是蹦床吧。”

“蹦床真有趣兒是吧?可以在空中來回翻筋鬥,做各種技巧。”

斯蒂芬對我的話不愛搭理,我發現我在自言自語。我不知道他為什麼不願多說話。以前一有令人興奮的事情,他總是喜歡談論。我感到有點失望,覺得這裏有些問題。他在回家的路上一直默默無語,一到家就準備睡覺。

突然,斯蒂芬轉過身去,臉衝牆。我不知這是為什麼,於是微微抬起身子使自己正好看得到他的臉,就發現他眼裏含著淚水。

“寶貝兒,怎麼了?到底怎麼了?”

他轉過身來,我可以感到,他由於淚珠盈眶,嘴唇和下巴都在顫抖,神色有些窘迫。

“爸爸,如果我感到冷,你也會用你的衣服裹著我嗎?”

大兒子的這句話,讓我震驚不已,正是我對小兒子無微不至的關懷,傷害了大兒子的感情。

時不待我

時間無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裏把時間拉長的人就擁有了更多做一事情的本錢。

人的生命是有時限的。以現在人均壽命刀歲計算,人一生將占有m萬多個小時,即使除去名義時間也有35萬多個小時。而就一生的時間而言是不斷減少的,但是人對實際時間的利用和發揮是不一樣的,因而實際生命的長短也是不一樣的。比如,以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計算時間的人,要多擁有59倍的時間,以秒計算時間的人則又要比用分計算時間的人,多擁有59倍的時間。所以對於擠時間的人來說,時間卻又是不斷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

魯迅說:“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於延長我們的生命。”

莫說時間無情

對不同的人,時間是無情的,但又是慈善的,隻取決於你怎樣對待它。

哲人伏爾泰問:

“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長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情都作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長的東西莫過於時間層因為它永無窮盡;最短的東西也莫於過時間,因為人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在等待著的人看來,時間是最慢的;在作樂的人看來,時間是最快的;時間可以擴展到無窮大,也可以分割到無窮小;當時誰都不重視,過後誰都表示惋惜;沒有時間,什麼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後世紀念的,時間會把它衝走,而凡屬偉大的,時間則把它們凝固起來,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