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間比賽(2 / 3)

人生真的不可以再來一次,以有限追求無限。請珍惜活著的感覺!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於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記簿上記下了這段文字:“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嚐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願多休息,隨遇而安,處世糊塗一點,不對將要發生的事處心積慮計算著。其實人世間有什麼事情需要斤斤計較呢?”

“可以的話,我會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險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以前我不敢吃冰激淩,不敢吃豆,是怕健康有問題,此刻我是多麼的後悔。過去的日子,我實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過清醒明白,太過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開始,我會什麼也不準備就上街,甚至連紙巾也不帶一塊,我會放縱得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來,我會赤足走在戶外,甚至整夜不眠,用這個身體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麗與和諧。還有,我會去遊樂園多玩幾圈木馬,多看幾次日出,和公園裏的小朋友玩耍。

“隻要人生可以從頭開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時光一去不複回

付出什麼,追求什麼,人生的“成本核算”不算複雜,但也不簡單,更可惜的是目前為止尚無此類的專門課程,大家隻好自學成才了。

埃斯特·卡西拉買了一幢豪華的別墅。此後,他每天下班回來,總看見有個人從他的花園裏扛走一隻箱子,裝上卡車拉去。

他還來不及叫喊,那人就走了。這一天他決定開車去追。那輛卡車走得很慢,最後停在城郊的峽穀旁。

卡西拉下山後,發現陌生人把箱子卸下來扔進了山穀。山穀裏已經堆滿了箱子,規格式樣都差不多。

他走過去問:“剛才我看見您從我家扛走一隻箱子,箱子裏裝的是什麼?這一堆箱子又是幹什麼用的?”

那人打量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說:“您家還有許多箱子要運走,您不知道?這些箱子都是您虛度的日子。”

“什麼日子?”

“您虛度的日子。”

“我虛度的日子?”

“對。您白白浪費掉的時光、虛度的年華。您曾盼望美好的時光,但美好時光到來後,您又幹了些什麼呢?您過來瞧瞧,它們個個完美無缺,根本沒有用過,不過現在卡西拉走過來,順手打開了一個箱子。

箱子裏有一條暮秋時節的道路。他的未婚妻格拉茲正在慢慢走著。

他打開第二個箱子,裏麵是一間病房。他弟弟約翰躺在病床上在等他歸去。

他打開第三隻箱子,原來是他那所老房子。他那條忠實的狗杜克臥在柵欄門口等他。它等了他兩年,已經骨瘦如柴。

卡西拉感到心口被什麼東西夾了一下,絞疼起來。陌生人像審判官一樣,一動不動地站在一旁。

卡西拉說:“先生,請您讓我取回這三隻箱子,我求求您。起碼還給我三天吧。我有錢,您要多少都行。”

陽生人做了個根本不可能的手勢,意思是說,太遲了,已經無法挽回。說罷,那人和箱子一起消失了。

夜幕悄悄降臨,把大地籠罩在黑暗之中。

要有時間觀念

人獲得的最平等的資產也許就是時間。對時間的不同運用,往往會使人生變得富有或者不富有。

對時間不同的使用方法可以和他人拉開差距,但是如果單純地利用更多的時間還是不行。如果像有些人一天隻睡兩。三個小時,那顯然身體會遭受損害。然而,如果你偶爾兩三點鍾回家不得已隻睡一個小時左右,但不是每天如此,隻是平均比別人少睡了兩個小時左右。但是,在這兩個小時裏,你的精力相當集中,也許你的工作效率相當於白天的四個小時,這就是說等於你把時間的價值增加了兩倍。

以上,我們很容易理解,時間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是可以通過集中精力,有效使用而增加其價值的。而相反無論花多少時間學習、工作,如果你不是集中精力的,則是對時間的浪費。此時兩個小時往往隻相當於別人的一個小時甚至更少。

那麼,怎樣集中精力,提高時間的價值呢?

一是環境的問題。比起喧囂,無疑寂靜的環境更能集中精力。利用他人睡覺的時間,在其意義上最佳。但不僅限於晚上,在他人還未起床的清早也可以。因人而異,有早上型和晚上型,有必要了解自己屬於哪一類,但不能總是依賴環境。如果養成不在寂靜的環境就不能集中精力的習慣,白天的時間就很容易被浪費掉。

二是意誌的問題。現在不做則沒有將來,堅強的意誌會喚起精力集中。“不要手拿兩根箭,回頭看下一根時,就忽視前一根”,這是出自日本吉田兼好《徒然草》中的一節。今天不做還有明天,現在不做還有時間,如果有一點點這種心理,對集中“現在”的精力就會變得遲鈍。以現在的心情背水一戰,現在就必須做。這種逼趕自己的態度,有助於集中精力。

三是明確時間的劃分。換句話說,就是對時間的使用方式迅速果斷地處理,總之,絕不能拖拖拉拉。如果想休息五分鍾,就踏踏實實休息五分鍾,在那個時間裏把剛才在做的事完全忘掉。五分鍾過後,再馬上開始。一般的經驗是休息以五分鍾為宜。如果休息十分鍾,則會變得精神鬆懈。

另外,不休息也不行。因為精力的集中有極限,不管意誌多麼堅強,過了一定的時間無論如何速度會衰竭下來,意識也會變得散漫起來。

為了明確地劃分時間,頭腦的切換至關重要。有能力的人一般擅長於此。似乎身體上安有開關似的,幹脆果斷地變換行動。這也是訓練。通過訓練是可以給身體安上開關的。不擅長的人從今天起可以訓練看看。意識到開關,如有必要,則說出聲來:“現在開始轉人下一個行動。”於是馬上變換行動。在有意識地進行這種訓練的過程中,自然會成為轉換的能手。集中精力的程度會連自己都感到吃驚。

對時間的使用方式最後追加一點,即任何時候都要向時間的終點全力衝刺。這與變換開關有關,意指決定幾點鍾之前做什麼,在其時間到來之前毫不鬆勁地幹到最後。以工作時間為例吧:如果五點鍾下班,那麼在表的指針完全指向五點以前對工作全力以赴,五點以後再做回家的準備,才是本來的姿態。如果不是完全的貫穿這個姿態,則不可能成為比他人更有效地使用時間資產的人。一個成熟的、高利潤的企業,應該是在下班時間之前大家都在全力拚搏。作為一個創業者,對這一點要好好加以指導。下班前的30分鍾和午休前的30分鍾加起來則為一個小時,這一個小時的生產率之差極其大。

不要因噎廢食

在麵對未來多變的投資環境,不冒險反而變成是冒最大的風險!

從前有一位書生,吃飯、做事向來是慢條斯理。有一次吃飯,因吞咽過猛,不幸被一團飯噎住了喉嚨,差點背過氣去。從此以後,他認為吃飯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從而拒絕飲食,終日以讀書當餐,後來活活餓死在書桌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存在一定風險,但如果因為有風險,而拒絕去做一些必須做的事情,其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未來的世界變化太快,不論在企業、經濟、金融、政治、社會等各層麵,必然會加速變化,整個理財的環境會變得更複雜。可以預見,未來的財富重新分配進程也必然會加快。

好“鋼”用在刀刃上

隻有將好“東西”用對了“地方”,才會取到好的效果。凡事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