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快點教我滾(2 / 2)

(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以規模生產、規模經營的方式,提高土地產出率、吸納農民更多勞動時間的重要載體

該縣街關鎮北穀莊村的蔬菜協會就是比較好的帶動農民增加收入的專業合作組織。它成立以來,積極為該村蔬菜種植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使該村蔬菜種植發展並保持在200多個大棚,占地麵積600多畝,畝收入一般在5000元以上,同時合作組織自身也獲得了發展。該合作組織的發展說明,通過這種組織形式與市場的連接,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加大勞動投入,農民收入也能顯著增加。這樣的合作組織能起到引導農戶發展優質、高效、規模生產的作用,實現與市場的對接,從而能引導農戶在充分地挖掘勞動力和土地潛力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的財富。

(六)引導農戶土地流轉,是發展規模生產、解決富餘勞動力問題的重要途徑

目前該縣農戶一般都有8畝左右的耕地,其中一部分農戶的土地依然分為幾塊。如我們隨機調查的豆村鄉西雪村李富田,家有六口人,經營的8畝地分為6塊。他反映土地零散引發出很多不便解決的問題:如農機戶不願意收割、播種,過於分散的小塊土地難以進行改造等。目前一些農民不僅有改旱地為水澆地的願望,也有了打井的經濟力量,但因為土地過於零散,打井自己並不能充分利用,所以就放棄了。隻有通過引導群眾流轉土地,形成比較集中的地塊,才能發展高效益的規模生產,吸引農民挖掘土地的潛力,更多地投入勞動。同時也隻有將土地相對地集中起來,才有利於土地的改良、機械化的發展,並使農民可以比較放心地向非農產業轉移。

(七)農機戶正以先進的生產工具淘汰著相對落後的小農機,悄悄地推動著土地的流轉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大型聯合收割機在三夏、三秋中的優越性日益體現出來,無論是在外打工的農民為了節省時間,還是普通農民為了使糧食及時收獲,農機戶的服務往往供不應求。大型農機的廣泛使用,使過去的小型拖拉機失去了它的作用。據豆村鄉西雪村李富田介紹,該村一共110戶農戶,過去達到了戶戶都有拖拉機的程度,現在多數賣掉了。這種“萬事不求人”的觀念和“小而全”的經營方式,正受到大型農機具的強烈衝擊;而且由於大型收割機不便於進入零散地塊進行耕種,農民也在尋求通過互換等方式,將土地集中起來,以方便農田的耕種。

(八)農村家庭承包經營要以完整的“統分結合”適應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

家庭承包經營方式在改革初期,打破了“一大二公”的經營方式,打破了絕對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所以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同當時以人力、畜力為主的生產力比較,當前的生產力水平獲得了極大提高,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使農民在有限的土地上繼續增加收入,滿足大量富餘勞動力的勞動要求,必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該縣的家庭經營情況看,傳統農業與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形式都存在著,但分散的小規模的傳統農業在生產經營中還占有主體的地位,如分散的小規模的土地經營、粗放型的耕作方式、落後的經營理念、農業科技急需推廣、大量勞動力的閑置,以及由此引起的農民增收困難等,都急需家庭承包經營體製在“統分結合”上完善起來。這也是進一步發展生產力,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