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疥瘡和癬(3 / 3)

手癬易發生於手心及手指屈側,開始為小水皰,破潰吸收後出現脫屑,皮損邊緣清楚,常自覺瘙癢,夏重冬輕,脫皮、皸裂、疼痛。

采用藥浴療法是治療手足癬的有效方法,多選用抗黴菌中藥如苦參、黃連、秦皮、胡黃連、金銀花、蒲公英、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等煎湯熏洗,用以殺菌解毒、祛風止癢。

如有合並感染可重用清熱解毒中藥,用以抗菌抑菌、消炎,有利於皮損恢複。滲濕者可用白礬、芒硝等收斂藥,使損皮保持幹燥。

處方1

【處方組成】黃柏、白鮮皮、土槿皮、生百部、當歸各15克,花椒10克,黑醋1升。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活血化淤、解毒殺蟲止癢,主治手癬。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入黑醋,浸泡2小時,煎煮,濾取藥汁,趁熱先熏後洗患處,藥液涼後即止,用毛巾擦幹,嚴禁沾水。

處方2

【處方組成】花椒、大楓子、明礬各10克,皂角15克,雄黃5克,土槿皮30克,砒石1.5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祛風燥濕、殺蟲止癢,主治手癬、灰指甲。

【洗浴方法】將藥加鮮鳳仙花適量、醋0.5~1升,浸泡一夜,次日煎煮,濾取藥液,待溫熱時浸泡患手。第一次浸泡8小時,第二次浸泡2~4小時。

注:砒石有劇毒,不得過量,不可內服。

處方3

【處方組成】花椒、透骨草各30克。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殺蟲止癢,主治手癬。

【洗浴方法】將藥加水1升,用文火煎煮30分鍾,濾取藥汁,倒入盆內先熏蒸,待溫後燙洗30分鍾。每日一次,連續治療10~20天為一療程。

處方4

【處方組成】貫眾、烏梅各60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消瘡,主治手癬。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浸泡,水高出藥麵4~6厘米,煎沸20分鍾,濾取藥汁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處,待藥溫變涼即可停止。每日兩次,兩天一劑。

處方5

【處方組成】大楓子、蟲、防風、紅花、地骨皮、五加皮、荊芥各10克,白礬、皂角各3克,米醋2升。

【功效主治】祛風燥濕、活血逐淤、攻毒、殺蟲止癢,主治手癬。

【洗浴方法】將藥共研成粗末,加入米醋浸泡一周,過濾去渣,用藥汁浸泡患手。每日1~2次。

處方6

【處方組成】蒼耳子10克,苦參、黃柏、蛇床子、刺蒺藜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滅菌消腫、殺蟲止癢,主治手足癬。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適量煎煮,濾取藥汁倒入盆內,待溫浸泡手足患處。

處方7

【處方組成】鮮艾葉90克,蒼耳草60克,白鮮皮30克。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消腫,主治手癬。

【洗浴方法】將上三味藥加水3升,煎煮,濾取藥液,倒入盆內,將手放在接近藥液麵上蓋上毛巾,熏蒸片刻,待溫後再將手放入藥液內浸泡,並進行擦洗直至藥液涼為止。每日早晚各一次。

處方8

【處方組成】川烏、草烏、製首烏、天花粉、赤芍、防風、荊芥、蒼術、紫花地丁各30克,艾葉120克。

【功效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解毒止癢,主治手癬。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煮沸,濾取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手。每日兩次,每劑連用兩天,6天見效,最多15天即可顯效,甚至痊愈。

處方9

【處方組成】大楓子肉、鮮鳳仙花、花椒各9克,皂角、土槿皮各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礬12克,米醋1升。

【功效主治】祛風化濕、殺蟲止癢,主治手癬、甲癬、油灰指甲。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米醋浸泡24小時,煎沸待溫後,將患手浸入藥液中浸泡半小時。每日一次,共3~4天。

處方10

【處方組成】藿香、黃精、大黃、皂礬各15克,米醋500毫升。

【功效主治】清熱化燥、活血祛淤、殺蟲止癢,主治手癬,症見手掌幹燥、粗糙、皸裂、脫屑,多發於單手,也有兩隻手全發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米醋浸泡5~7天,濾去藥渣,將患手放入藥液內浸泡。每日1~2次,每次30~60分鍾。

處方11

【處方組成】苦參50克,蛇床子、生百部、花椒、土槿皮、白鮮皮各25克,白礬3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止癢,主治足癬(腳氣),症見足底或趾間丘疹、水泡、脫屑、糜爛、滲濕等。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1.5~2.5升,浸泡1小時,文火煮沸15~25分鍾,濾取藥汁倒入盆內,待溫後浸泡患足。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鍾,藥液加熱還可再用。

處方12

【處方組成】蛇床子100克,烏梅肉、苦參、苦楝皮各30克,蒼術、黃柏、花椒各20克,白芨、白礬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療瘡、收斂消腫、殺蟲止癢,主治腳癬。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浸泡用文火煎煮30分鍾,濾取藥汁,倒入盆內,先用淡鹽水洗腳10分鍾,然後將患腳浸入藥液中,浸洗0.5~1小時。每日一劑,早晚各洗一次,三劑為一療程。

處方13

【處方組成】苦參、蒲公英、敗醬草各15克,白礬、花椒、地膚子、防風各10克,百部、黃柏、黃芩各12克,丁香6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治足癬,適用於合並細菌感染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倒入盆內,待溫熱後浸泡患腳。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鍾,每日一劑。

處方14

【處方組成】白礬、五倍子、地膚子、蛇床子、苦參各30克,大楓子、花椒、黃柏各25克,白醋1升。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止血斂瘡、殺蟲止癢,主治手足癬。

【洗浴方法】將藥共研成末,加入白醋浸泡五天,濾出藥汁,將患癬病的手足放入藥液中浸泡15分鍾後,用清水洗淨手足上的藥液。每日兩次,直至長出紅潤的新皮為止。

處方15

【處方組成】蒼耳子60克,白礬、苦參、蛇床子、黃柏各30克,露蜂房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祛風、殺蟲止癢,主治足癬。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適量,煎煮,濾出藥液倒入盆內,待溫熱浸泡患足。每日一次,每次30分鍾,三天為一療程,隔四天,繼續洗浴。

處方16

【處方組成】徐長卿30克,甘草、牛蒡子各6克,魚腥草12克,紫草20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消腫,主治足癬。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1.5~2升,浸泡一小時,用文火加熱煮沸10~15分鍾,濾取藥液倒入盆內,待溫熱後將患足放入藥液中浸泡10~20分鍾,反複擦洗。每日早晚各一次,每劑可用兩次。

處方17

【處方組成】苦參、菊花各60克,蛇床子、金銀花各30克,白芷、黃柏、地膚子、石菖蒲各20克,射幹、胡黃連、白鮮皮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治手足癬。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煎煮,濾取藥液,趁熱先熏後洗手足患處。每日一次,每次30分鍾,連用15~20天為一療程。

處方18

【處方組成】大楓子、木鱉子、皂角各20克、白鮮皮、苦參各30克,白礬、雄黃、荊芥、防風各15克,米醋2.5升。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治丘疹型和小皰疹型手足癬。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用醋浸泡24小時,濾取藥液,即可使用。每天早晚將手足患處浸入藥液內,泡30分鍾,30天為一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