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尋常疣
尋常疣又稱“刺瘊子”、“千日瘡”,多發於手背、足趾,為刺狀突起的角質增生物。如白米粒到黃豆粒大小不等,分界清楚,表麵粗糙,顯示為不規則的乳頭狀增殖。
處方1
【處方組成】節骨草、生薏苡仁各100克,香附150克,鴉膽子適量。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理氣除疣,主治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前三味藥研碎,加水浸泡30分鍾,煎沸30分鍾,濾取藥汁,再煎一次,合並兩次藥汁,待晾涼到30℃左右,將患處用溫開水洗淨,用藥汁洗患處,並用力摩擦,到患處皮紅疣破為止。每次10分鍾,每日早晚各一次,七天為一療程,藥汁可用三天。
將鴉膽子去殼搗爛,用紗布包好,如球狀用力摩擦患處,每日一次。
注:節骨草即木賊草、無心草,性味甘、苦、平,具有疏風熱、退目翳功能。
處方2
【處方組成】節骨草、板藍根、香附各30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理氣止痛,主治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粉末,加水浸泡煎沸,濾取藥汁,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每日一次,每次30分鍾,連洗六次。
處方3
【處方組成】蛇床子、地膚子、苦參、海桐皮、五倍子、芒硝、威靈仙各15克,烏梅25克,花椒、白礬各1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除贅、通經絡,主治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放入盆內,趁熱熏洗患處。每日熏洗2~3次,每次20分鍾。
處方4
【處方組成】馬齒莧、大青葉、敗醬草各30克,紫草9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活血祛淤、消斑疣涼血消腫,主治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藥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待溫後用毛巾浸取藥汁擦洗患處。每日數次。
處方5
【處方組成】香附、節骨草各50克。
【功效主治】疏散風熱、理氣消疣,主治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3~5碗,煎煮,濾取藥液,倒入木盆,趁熱先熏後洗患處。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鍾,15次為一療程。
處方6
【處方組成】蒼術、節骨草、香附各30克。
【功效主治】疏散風熱、燥濕理氣除疣,主治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藥搗碎,加水浸泡,煮沸片刻,濾取藥汁,放入木盆,待藥液溫熱後用毛巾浸取藥液擦洗患處。每日三次,每次30分鍾,每日一劑。
二、尖銳濕疣
尖銳濕疣是由人的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皮膚或黏膜增生的良性腫瘤,是一種性傳播疾病,多有性交不潔史。
本病主要發生在外生殖器、肛門、會陰等處。臨床表現為紅色或灰白色丘疹。單個或成群、可呈乳頭狀、菜花狀,有的呈結節狀。
尖銳濕疣治療重點在於清熱解毒,首選中藥為板藍根、大青葉、大黃等,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均有抑菌作用,諸藥煎液外洗,可抑製乳頭瘤病毒,可使疣體萎縮,壞死、脫落。若疣體較大,可用激光刀或手術刀切刮,再用藥液外洗收效更快。
處方1
【處方組成】白花蛇舌草、大青葉、馬齒莧生黃柏、生大黃、露蜂房、夏枯草、白芷各20克,土茯苓30克,白礬、苦參各25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散結消疣、殺蟲止癢,主治尖銳濕疣。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片刻,濾取藥汁,放入幹淨的痰盂中,先熏後洗;若病灶在肛門或陰部,可以坐浴。每日兩次,每次20分鍾,連用半個月。
處方2
【處方組成】板藍根、大青葉各30克,金錢草15克,大黃12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利濕、逐淤消疣,主治男性尖銳濕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數小時,以文火煎煮30分鍾,濾取藥汁,一半藥液分兩次口服,另一半用以熏洗或熱敷患處。可反複加熱使用2~3次,每日一劑。若用後局部有發涼感或個別稀便,可去掉大黃和減其他藥量。
處方3
【處方組成】板藍根、大青葉、大黃、白鮮皮、白礬各30克,蛇床子、花椒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涼血逐淤、祛風燥濕、殺蟲止癢,主治肛門周圍尖銳濕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2~2.5升,浸泡一小時,煎煮濾取1.5~2升藥液,待溫熱(40℃)後坐浴,並用紗布浸取藥液反複擦揉肛門患處。每日一劑,早晚各坐浴一次,每次30分鍾。
三、扁平疣
扁平疣俗稱“遍瘊”,多發於顏麵、手背、前臂、肩胛等處,多見於男女青年,尤以青春期少女為多。
臨床表現,初始如針頭或芝麻粒大小不一,扁平丘疹,顏色淺褐或灰褐,數目多,零星分散,或簇聚成群如串珠,互相融合,皮膚發癢,易複發,病因多由外感風熱、濕毒溶於皮膚,或內動肝火所致。
處方1
【處方組成】馬齒莧62克,苦參、陳皮各31克,蛇床子24克,蒼術、蜂房、白芷各18克,細辛12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治扁平疣。
【洗浴方法】將藥粉碎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趁熱用棉球浸取藥液用力反複擦洗患處,以不擦破表皮為度。每日兩次,每劑可連用幾天,用前將藥汁煨熱。
處方2
【處方組成】木賊草、薏苡仁、板藍根、連翹各30克,香附15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涼血解毒、疏散風熱、消腫散結,主治扁平疣,傳染性軟疣、蹠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出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用紗布蘸取藥汁擦洗患處,以皮膚發紅為度。每日3~5次,可反複加熱使用。
處方3
【處方組成】蛇床子、地膚子、白鮮皮、白礬各60克。
【功效主治】清熱燥濕、解毒祛風、殺蟲止癢,主治扁平疣,症見麵部、手背出現淡褐色或皮膚色扁平丘疹,瘙癢明顯者。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倒入木盆內,趁熱擦洗患處。每日2~3次,每次擦洗30分鍾,連續10天。
處方4
【處方組成】薏苡仁、大青葉、牡蠣各10克,敗醬草、夏枯草各15克,赤芍10克。
【功效主治】滲濕消腫、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主治扁平疣。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浸泡,煎煮,濾取藥汁,分兩次早晚服用,藥渣再加水煎取藥汁1升,倒入木盆中,趁熱熏洗患處。每日兩次,每次熏洗10~20分鍾。
處方5
【處方組成】金銀花、板藍根各30克,蒼耳子15克,荊芥、生甘草各10克,蟬蛻8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透疹消瘡,主治青年扁平疣,症見青年人麵部,手背出現扁平丘疹,或有瘙癢感,或不癢。
【洗浴方法】將藥研碎成粗末,加水煎煮三次,合並三次濾出的藥液,分為兩份,一份分為兩次口服,另一份外洗患處,每次洗20分鍾。
處方6
【處方組成】白鮮皮、白礬各30克。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祛風燥濕、殺蟲止癢,主治扁平疣、尋常疣。
【洗浴方法】將藥加水500毫升。煎煮數沸,濾取藥液,趁熱先熏後洗,洗時用紗布蘸取藥液用力揉擦,使藥液滲入疣的皮膚下部。每日兩次,每次10~15分鍾,七天為一療程。
處方7
【處方組成】香附、烏梅、木賊草各30克。
【功效主治】疏風散熱、收斂理氣、消疣,主治扁平疣、尋常疣、蹠疣、尖銳濕疣等。
【洗浴方法】將藥研成粗末,加水煎煮兩次,將兩次濾取的藥液合並,約為300毫升,待溫後浸泡、濕敷皮損處。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鍾,連用3~5天。
在治療當中,先見疣贅與周圍皮膚逐漸分離,會伴有灼痛,但不可停藥,需繼續浸泡補洗,直至疣贅脫落。
四、白屑風
本病好發於頭皮全部,也可延及頸項、顏麵等處,多發於青春期以後,男性多於女性,多因肌熱當風吹、風邪侵入毛孔,鬱久血燥、肌膚失養,化成燥證,或血虛風燥所致。
臨床症狀為頭皮出現彌漫而均勻的粉狀幹燥白屑、堆疊稍隆起,搔抓時易於脫落,脫而又生,久而使頭發變脆,易於脫發,多伴有自覺瘙癢。
處方1
【處方組成】鮮桑葉150克。
【功效主治】疏散風熱、清肝明目、護膚潤發,主治頭生白屑奇癢。
【洗浴方法】將鮮桑葉剪研搗爛,放入大洗臉盆內加清水2.5~3升,搓揉,當水變為濃綠色時取汁洗頭。每日早晚各一次,一般連用2~3天,即可痊愈。
處方2
【處方組成】生柏葉1000克。
【功效主治】涼血止血、生發烏發,主治脫發,須發早白、除頭內白屑。
【洗浴方法】將生柏葉切碎,加水煎煮,濾取藥汁,洗發。
處方3
【處方組成】側柏葉300克,胡桃7個,雪花梨1個,訶子5個。
【功效主治】涼血止血、祛內濕、散腫毒,主治頭皮瘙癢、除頭上白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