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威虎山
解放戰爭初期,牡丹江地區匪患嚴重。楊子榮所在部隊,擔負著剿匪、保衛土改的重任。1946年冬季,團參謀長率領36人的追剿隊,擊破奶頭山之後,乘勝進軍,準備消滅“座山雕”匪幫。偵察排長楊子榮得知“座山雕”已逃回威虎山,遂向參謀長彙報情況。參謀長下令繼續向前方偵察,到黑龍溝會合。
“座山雕”匪幫在回威虎山途中,一路洗劫,所到之處必先燒殺搶掠,甚至強擄青壯男女上山做苦力。這一係列罪行使得鄉民深受其害,卻有苦不敢言。
楊子榮帶隊沿途偵察,訪問了躲藏在深山的農戶。農戶得知楊子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並要進山剿匪,為民除害,立馬將自己滿腹的深仇大恨都告訴給了楊子榮,希望解放軍能夠為自己做主。在農戶的幫助下,楊子榮還得悉了威虎山的山路和土匪的行蹤,並且獲得了載有土匪秘密聯絡地點的“聯絡圖”,而這張“聯絡圖”正是“座山雕”垂涎已久的。由於威虎山工事複雜,不宜強進攻,大家都認為這是智取的最佳時期。
楊子榮改扮成土匪,假借獻圖,打入威虎山內部。楊子榮來到匪窟威虎廳,機智地回應了“座山雕”的種種試探,並把“聯絡圖”獻給了他,這樣取得了初步信任。“座山雕”“封”楊子榮為威虎山的“老九”和“上校團副”。但是“座山雕”對楊子榮還是深存戒心,滿腹懷疑,於是設下毒計,再一次進行試探。楊子榮深入敵人的心髒,又一次巧妙地躲過了這一次試探。在取得了“座山雕”的信任之後,楊子榮開始了更為周詳的計劃。他通過秘密打探,獲取了許多重要的情報,然後將搜集到的情報通過鄉親送下山崗。期間曾被其他匪徒發現,並被指控,但是通過楊子榮的大智大勇全都一一化險為夷。
終於,楊子榮找到了捉拿匪徒的絕佳時機。在“百雞宴”上,楊子榮把匪徒一一灌醉,發放暗號使事先準備好的追剿隊及時趕到,突然出現的解放軍使匪徒手足無措,一下將匪眾全部殲滅,無一漏網。
珍寶島革命烈士陵園
概況
珍寶島革命烈士陵園是為了紀念和安葬在珍寶島戰鬥中犧牲的烈士而建造。在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支持下,發揮著巨大的愛國主義教育意義。2009年該陵園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陵園位於黑龍江省寶清縣縣城東2公裏,撓力河東岸,萬金山南側的鬆柏樹林中。始建於1969年,1984年擴建,2007年進一步改擴建。目前,陵園占地3.6萬平方米。園內安葬著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68位革命烈士,其中包括中央軍委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的孫征民、楊林、陳紹光、王慶容和於慶陽。
改擴建後的珍寶島烈士陵園以嶄新的麵貌呈現在世人麵前。園內新建成的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名由原沈陽軍區司令員劉精鬆親筆題名。紀念館層高6.9米,米色真石漆外牆,是一座莊嚴肅穆的現代式建築。館內展出內容以珍寶島戰士“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為主線,突出展示了十位戰鬥英雄的事跡,通過大量的曆史資料來還原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紀念館內按照時間和事件的發展經過共分為七個展區,依次是:寶島自古屬中華、蘇軍蓄意屢挑事端、奮起還擊保衛邊疆、英雄無畏克強敵、保衛祖國人民功臣、兵民團結天下無敵、緬懷先烈繼承遺誌,總共展出實物417件,圖片608張,資料179份,內容翔實而豐富。
紀念館的南側為“珍寶島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7米,寬3米,黑色大理石貼麵。碑頂是3米高的自衛返擊戰中烈士奮起還擊的雕像,碑背麵刻著珍寶島事件的發生經過。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戰鬥。自20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後,隨著中關係的不斷惡化,中蘇邊界開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後,蘇聯不斷對中國實施軍事壓力和威協,在中蘇邊界上挑起事端。
1968年12月27日,75名全副武裝的蘇聯軍人分乘7輛裝甲車、卡車和吉普車侵入中國珍寶島,打傷正在島上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軍人。1969年1月4日,中國軍隊登島巡邏時,遭到30名蘇軍的攔阻和推打,中國邊防軍被迫撤回。1月6日,蘇軍再次入侵珍寶島,抓走中方2名漁民。1月23日,蘇軍76名全副武裝的軍人,攜帶軍犬,分乘4輛軍車,在直升機的掩護下,突然襲擊正在島上執行巡邏任務的中國邊防人員,打傷20餘人,其中重傷9人。2月6日至25日,蘇軍又連續5次圍攻、毒打中國邊防巡邏人員……據統計,從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蘇聯軍隊在中蘇邊境地區挑起各種邊境事件達4180餘起,比1960年到1964年的事件倍數增加15倍。
對於蘇軍的挑釁行徑,中國邊防部隊嚴格執行中國政府、中央軍委的指示,采取了極大的克製忍讓,但蘇聯政府對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和警告置若罔聞,蘇聯邊防軍的挑釁行為毫無收斂。
1969年3月2日8時,中國邊防部隊派出巡邏分隊登島執行巡邏任務。蘇軍發現後,立即出動70多人,從蘇聯境內分路緊急駛入珍寶島,接近珍寶島後,呈戰鬥隊形向中國邊防巡邏分隊進逼。入侵蘇軍不顧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發出的警告,突然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巡邏第二小組聽到槍聲後,在班長周登國的指揮下,給側後的入侵蘇軍以沉重打擊。隨後,巡邏分隊發起反擊,但遭到叢林中蘇軍的猛烈射擊。邊防戰士於慶陽猛然躍起,向叢林蘇軍射擊,吸引火力。蘇軍火力向他射擊,擊中他的頭部,他倒下後不久,又頑強地站起,端起衝鋒槍繼續向蘇軍衝擊,直至英勇犧牲。副連長陳紹光指揮一個班迂回到叢林中蘇軍側後,但一股蘇軍又從他的側後衝來,麵對兩麵機槍的夾擊,陳紹光一麵指揮分隊英勇還擊,一麵奮勇向蘇軍一個機槍火力點衝去,此時他已身受重傷,但仍然堅持移動到有利位置,打掉了這個火力點後,倒在了血泊中。經1個多小時激戰,中國邊防部隊擊退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聯邊防軍。
3月15日淩晨,蘇軍邊防軍60餘人在6輛裝甲車的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中國邊防部隊營長冷鵬飛奉命帶領一個加強排登島,與入侵蘇軍形成對峙。8時許,蘇軍發起攻擊,冷鵬飛沉著指揮,堅守有利地形,指揮部分兵力分割蘇軍,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打退了蘇軍的進攻。9時46分,蘇聯邊防軍在炮火掩護下,出動6輛坦克5輛裝甲車接近珍寶島,從南北兩側發起攻擊,並以密集火力封鎖江叉,攔阻中國邊防部隊登島支援。堅守在2號陣地上的無坐力炮班班長楊林,占領有利地形阻擊蘇軍,待蘇軍坦克駛近到隻有10餘米遠時,他接連投出5枚手雷,打亂蘇軍隊形,使其一輛坦克闖入雷區被炸毀。
13時35分,蘇軍邊防軍縱深炮火猛烈襲擊中國防禦陣地,正麵達10公裏,縱深約7公裏。炮擊2小時後,蘇軍100餘人在10輛坦克和14輛裝甲車的掩護下,發起第三次進攻。守島的中國邊防部隊采用分割其步兵與裝甲車、坦克的聯係的作戰方針與蘇軍近戰,以減弱火力。火箭筒手華玉傑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的冰天雪地裏,甩掉棉衣和絨衣,先後擊毀擊傷蘇軍4輛裝甲車。經50多分鍾激戰,勝利地粉碎了蘇聯邊防軍的第三次進攻。
這一天,蘇軍先後出動50餘輛坦克、裝甲車和100多名步兵,運用直升機和縱深炮火掩護,並炮擊中國境內縱深地區。中國邊防部隊同入侵蘇軍共激戰9個多小時,頂住了蘇聯邊防軍的6次炮火急襲,擊退了蘇聯邊防軍的3次進攻,保衛了祖國的領土珍寶島。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犧牲的71位烈士,68位安眠於寶清縣的珍寶島烈士陵園,此外,齊齊哈爾的西滿烈士陵園裏有2位,十八站烈士陵園有1位。
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
概況
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是中國第一個以石油工業為題材的原址性紀念館。該館位於大慶市薩爾圖區中七路32號,原址為大慶石油會戰指揮部所在地“二號院”。2005年3月8日,決定在此籌建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周永康為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題寫館名。建設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曆時18個月零18天,於2006年9月26日落成開館。2009年,大慶油田曆史陳列館被中宣部列入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自開館以來,該館一直擔負著宣傳大慶油田曆史,弘揚大慶精神和石油文化的任務,不斷拓寬教育渠道,豐富教育載體,創新教育方式,積極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