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原著
《金瓶梅》第92回:“常言: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從容他一夜不打緊,就翻異口詞。”
釋義
人們的意誌即使堅硬如鐵,也抵不過像熔爐般嚴峻的法律。意指對於那些觸犯法律的人,即使再堅強頑固,也難挨嚴刑酷律的拷問,不得不屈服下來。
出典
宋·妙源《虛堂和尚語錄》卷5:“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不昧因果,得野狐,頂上無骨,頜下有須。”
例句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卷9:“為吏警語。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元·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梁史平話》卷上:“劉文政與那北石佛村教學的秀才楊崇賭錢相爭,拿起骰盆,將楊秀才一下打殺,被捉去押下徐州左獄拷勘。分明是:官法如爐,人心似鐵。”元·劉時中《端正好·上高監司》曲:“捶鈔的揭剝的不怕他人心似鐵,小倒的興販的明放著官法如爐。”元·白樸《牆頭馬上》第4折:“你待結綢繆,我怕遭刑獄。我人心似鐵,他官法如爐。”元·王仲文《救孝子》第3折:“可不道父娘一樣皮和骨,便做那石鐫成骨節也槌敲的碎,鐵鑄就的皮膚也鍛煉的枯,打得來沒半點兒容針處!方信道人心似鐵,你也忒官法如爐。”元·施惠《幽閨記》第6出:“排門粉壁刷拘,各分幹係公徒。假饒人心似鐵,怎當官法如爐!”元·高明《琵琶記》第17出:“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假饒人心似鐵,怎逃官法如爐?”元·無名氏《延安府》第1折:“我放敵頭委的和他做,豈不聞人心似鐵,官法如爐。”明·範受益《尋親記》第12出:“牢內並無良善,眼前惟有囚徒。假饒人心似鐵,怎當官法如爐。”明·李開先《寶劍記》第12出:“平人何故苦刑驅,可怪奸邪狠計謀。饒你人心堅似鐵,怎熬官法熾如爐。”明·沈璟《義俠記》第19出:“任你人心似鐵,須知官法如爐。惟有感恩積恨,萬年千載難磨。”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14:“問到陳幹娘門首時,十字兒竹竿封著門,一碗官燈在門前。上麵寫著八個字道:人心似鐵,官法如爐。”明·羅懋登《西洋記》第47回:“人情似鐵非為鐵,官法如爐即是爐。怎麼敢輕放於他?”明·方汝浩《禪真逸史》第31回:“保正和地方人等帶了孫鬼車妻子黃氏,縛了兩個家童,一齊到廣寧縣呈告。正是:人心似鐵非為鐵,官法如爐果是爐。”明·鄧誌謨《咒棗記》第13回:“豈不聞:人心似鐵非真鐵,官法如爐卻是爐。”清·李修行《夢中緣》第14回:“皂隸一嚇一敲,敲了數十棒,正是:人心似鐵,官法如爐。”清·王夢吉《濟公全傳》第168回:“官人一聲答應,三根棒為五刑之祖,往大堂上一捺,真是:人心似鐵非是鐵,官法如爐果是爐。”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從來說:人情似鐵,官法如爐。況且隨帶的那些司員,又都是些精明強幹久經審案的能員,那消幾日,早問出許多贓款來。”清·無名氏《金雲翹傳》第9回:“打一鞭,轉一轉,滴溜溜轉個不歇。正是:人情似鐵非為鐵,刑法如爐卻是爐。”清·無名氏《溫涼盞》第36回:“你二人挺刑不招,指望賴將過去,怎得能夠?人心似鐵,官法如爐。”清·無名氏《海遊記》第12回:“瘦羊恐奪交易,也加差提公子。正是:官法似爐惟鑄錯,臣門如市好招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