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五畫(3)(2 / 3)

頭醋不酸,到底兒薄

原著

《金瓶梅》第31回:“潘金蓮道:‘若是吃一遭酒,不見了一把,不嚷亂,你家是王十萬!頭醋不酸,到底兒薄。’”

釋義

釀造第一批醋的酸味不濃烈,釀造第二批醋的酸味就會更淡薄。喻指沒有把握好開局的事情,以後就不容易辦好了。頭醋,初製醋時未攙水,味道極酸。

例句

元·尚仲賢《氣英布》第2折:“那濯足的盛情,咱已領了。常言道:頭醋不酸,二醋不焰。咱還待他個甚的?”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25:“頭醋不酸,二醋不辣。沒什麼想頭,下次再不來纏了。”清·無名氏《風月夢》第31回:“想我生來命苦,幼與父母隨落煙花,幸虧你將我提出火坑,實指望終身有托,白頭到老,那知半路分離。正所謂:頭醋不酸,徹底皆薄。”

寧可折本,休要饑損

原著

《金瓶梅》第62回:“常言道:寧可折本,休要饑損。《孝經》上不說的:教民無以死傷生,毀不滅性。死的自死了,存者還要過日子,哥要做個張主。”

釋義

寧可虧折些錢財,也不可損傷身體。勸人保重身體,愛惜自己。

出典

宋·才良《法演禪師語錄》卷中:“且作麼生是爾諸人常住法身。乃雲:有功無功,莫使腹空。”

例句

明·無名氏《倒浣紗》第18出:“寧可折本,不可餓損。紮營來埋鍋造飯,吃飽了,死也做鬼。”明·羅懋登《西洋記》第39回:“寧可折本,不可餓損。我且家去吃了飯來,再拽你罷。”明·楊爾曾《韓湘子全傳》第10回:“俗話說得好:寧可折本,不可餓損。小道一路裏唱將來,不曾化得一文錢買碗麵吃。如今肚中饑了,沒力氣,唱不出來。”

寧可耽遲不耽錯

原著

《金瓶梅》第88回:“寧可耽遲不耽錯。我先押兩車細軟箱籠家去,收拾房屋。母親隨後和陳定家眷並父親靈柩,過年正月間起身回家,寄在城外寺院,然後做齋念經,築墳安葬,也是不遲。”

釋義

寧願耽誤點時間,而不要急於求成把事情弄糟了。意指推遲點時間沒多大關係,出了差錯可就承擔不了責任。

例句

清·李漁《玉搔頭》第4出:“古語道:擔遲不擔錯。待孩兒從容相中了人,訂過百年之約,然後許他梳攏。”清·李漁《奈何天》第22出:“俗語道得好:耽遲不耽錯。寧可早宿晏行,多走幾個日子。故此來了幾月,才趲得一半路程。”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7回:“將這兩件東西當麵交待明白。這叫做一手托兩家,耽遲不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