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讓你生氣怎麼辦(2 / 2)

家長還需注意的是,不要就任何事情給孩子冗長的解釋。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家長碰到孩子弄不明白的事情時,就沒完沒了地給孩子解釋,仿佛他們剛剛5歲的孩子馬上就準備上政法學院了。這些家 長總覺得,如果自己給孩子足夠多的解釋,孩子就會明大義、識大理,不會再做很幼稚的事情,也不會再提出不切實際的請求。其實,這些家長們的這種期望則是不切實際的。當孩子問道:“為什麼我不能……”時,不要給孩子發表長篇大論式的演講,而應反問孩子:“為什麼你覺得……”或者風趣地對孩子說:“你想聽聽2分鍾的解釋,還是想聽聽20分鍾的解釋呢?”

●立足現在

珍妮和她14歲的兒子達成協議:如果他晚上草草應付自己的家庭作業,那麼他以後一回到家中,就應當坐下來認真做家庭作業。一天晚上,珍妮聽到兒子的房間內傳出一陣音樂聲,就敲開他的房門,問他在幹什麼。當兒子聳聳肩,聲稱當天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不多時,珍妮指責兒子:“我早就該知道,你根本不會遵守我們的協議。”她不停地指責兒子,到了最後,她甚至開始把兒子的這點小錯,與他的前途掛起鉤來。“照你現在這個樣子,”珍妮最終譏諷道,“將來也隻有靠給人家送外賣來養活你自己了。”

後來,珍妮為自己當時的言行深感後悔,她意識到她那樣指責兒子是沒道理的。“在短短的幾分鍾之內,我連他今後20年的生活都橫加指責,”她說道,“當然了,我的這種做法讓他十分反感。”家長一定要立足現在,不要為孩子進行可怕的預測。

●可以寫一封信

父母可以不與孩子交談,隻需要花些時間把你要講給孩子的想法寫下來。家長在取紙張、找筆墨、靜坐下來,把想給孩子說的話寫出來的過程中,應當學會克製情緒、強壓怒火。孩子們對我們寫在紙上的忠告,往往能夠牢記在心,而且家長與孩子也將更加親密無間。

一天,有位樓房管理員向麗娜抱怨她兒子的不良行為。麗娜並沒有當即把自己的兒子伍德找來批評一頓,而是給他寫了一封信:

親愛的伍德:

樓房管理員看到你在樓道裏和別的孩子玩耍,他讓你們停下來以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休息。而你卻給了他粗魯的答複。

我給你寫這封短信,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及時給你提個醒。我和你爸爸都為能夠擁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孩子而深感自豪,而且我們也期望你時刻能夠以文明、禮貌的方式去回答別人。

如果你看完這封短信後,還有什麼問題的話,立即去找你的爸爸,或立即前來我這兒。

我愛你。

媽媽

看過這封短信之後,伍德主動向樓房管理員及麗娜道歉。他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他的媽媽不僅沒有攻擊他,反而向他傳遞了相信他可以做個好孩子的信息。

●重新找回良好的感覺

有些時候,我們不可避免地會失去良好的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再也不能把它找回來。家長和孩子都想讓好的心情得以存在,哪怕他們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因此,一旦爭吵的雙方都冷靜下來後,盡快地和解就顯得愈加重要了。

一些家長可能擔心給孩子道歉會使自己威信掃地,但它實際上卻向孩子表明,你尊重他或她的情感。通過給孩子道歉,家長可以教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誤,但重要的是應當承認錯誤、知錯就改。

有許多彌補自己過失的方式。有些時候,家長擁抱一下孩子,並對他或她簡單說句“媽媽愛你!”就可以了。其他一些時候,尤其是孩子年齡較大時,家長就需要和孩子推心置腹地談一次。家長的開場白可以采用“我們之間今天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不是嗎?”或“我怎樣做才能讓你感覺好點呢?”

以上所講述的這些技巧,並不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然而,它卻有助於讓你認識到,作為家長,你碰到類似情況時,也並非無計可施。盡管養兒育女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但我們通常都把它看得太嚴肅了。責任的重負有時壓得我們沒有心思去和孩子共度快樂時光。了解了如何減少與孩子們的憤怒對峙後,我們便會驚喜地發現,我們的孩子很可愛、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