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1 / 1)

中非(The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中非麵積622984平方公裏,人口300萬(1990年)。全國有32個部族,主要有班達族、巴雅族、桑戈族、曼吉阿族、薩拉族、姻布姻族等。居民中60%信奉原始宗教,20%信奉天主教,15%信奉基督教新教,5%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桑戈語。首都班吉,為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和交通樞紐。大部分地區為海拔700—1000米的高原,多丘陵。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氣溫26℃。主要礦產資源有鑽石、鈾、鐵、黃金、銅、鎳、錳、鉻、錫、汞、石灰石等,水力資源豐富,此外還盛產名貴木材。貨幣名稱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朗,簡稱非洲法朗,1美元約合260.7非洲法朗(1992年10月)。

中非共和國是聯合國宣布的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近年來,政府重視農業發展,實行有計劃的自由經濟政策,鼓勵發展私營經濟,推行商業自由化,積極吸引外國投資和援助。1986年開始執行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倡導的經濟結構調整計劃,農業產量逐年增加,經濟狀況有所好轉。1990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2.2億美元,其中農業占42%,工業占17%,服務業占41%。鑽石、咖啡、棉花、木材為國民經濟的四大支柱。全國人口的70-80 %從事農業生產,農業產品占出口收入的40%。主要農產品有棉花、咖啡、木薯、花生、玉米、高粱、小米等,畜產品主要有牛、羊、生豬、家禽等。工業基礎薄弱,80%以上的工業品依靠進口。主要工業部門有鑽石開采、木材加工、電力、紡織、卷煙、食品加工等。1990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為390美元。

1991年對外貿易額為4.26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33億美元,進口額為2.93億美元。出口產品主要是鑽石、咖啡、棉花、木材、煙草等,進口產品主要是輕工產品、紡織品、糧油食品、石油產品等。主要的貿易對象是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美國等國,其中法國是中非最大的貿易夥伴,約占中非進出口貿易額的一半左右。

中國與中非共和國於1964年9月29日建立外交關係。 1966年1月6日中非宣布與我國斷交,1976年8月20日兩國關係正常化。1991年7月19日中國宣布中止與中非的外交關係。在此之前,兩國簽有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和貿易協定,中國向中非提供了包括廣播發射台擴建、農業站、竹藤編織培訓中心、醫院等項目在內的經濟援助。1990年兩國貿易額為200萬美元,其中我國向中非出口100萬美元,從中非進口100萬美元。1985—1990年我國在中非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合同額為2889萬美元,其中19%年為46萬美元,同期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額為3398萬美元,其中1990年為1972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