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城外(2 / 3)

老僧手指搭住陸胤元手腕,不禁眉頭深鎖,過了好一會放開手,歎道:“令郎經脈之傷著實沉重,想來隻有高明內功方可醫治。”陸念祖忙道:“大師說得不錯!之前也有一位高人提到,唯有修習易筋經、玄天經和應劫經三種內功之一,方可根治小兒。昨夜亦聽見大師與人談論應劫經,還請指點何處可尋此經書?”老僧怔了怔,搖頭道:“老衲也是昨夜方才聽聞應劫經重出於世,卻不知曉其下落。”停了停,繼續道:“既然易筋經可醫治令郎,老衲與少林寺方丈相識,願修書一封以作引薦。”陸氏夫婦大喜,連聲道謝,沈風也歡喜不已。

當即老僧取過紙筆,寫完將信置入信封,交給陸念祖,隻見信封上寫著:無悲禪師親啟。陸念祖萬分珍重的接過來,放進懷***手躬身道:“多謝大師!”老僧道:“陸施主不必言謝,老衲這封書信隻是引薦,能否醫治令郎,終究要看幾位的緣法。”四個人辭謝老僧,跟隨接待和尚離開禪房。身後傳來老僧聲音:“往事如空,如在夢中,江湖未盡風波險,必有人間路難行。阿彌陀佛!”沈風不由得一怔,暗道:“難道在說我麼?”接著又想:“這幾句話何嚐不是在說陸氏三人?”

接待和尚開啟寺門,四個人出寺下山,繼續向西行去。走不多時,身旁已連續奔過好幾撥人馬,有的向東,有的向西。但見騎手們個個身著勁裝、攜帶刀劍,看樣子都是武林中人。沈風想起昨夜那個雄渾聲音說的“如今各派勢力已齊集關外”,不由得暗暗心驚。又走一程,身後奔過來的人馬越發頻繁,漸漸已無迎麵人馬奔來。陸念祖見狀擔心道:“看來前方必有大事發生,咱們且停下來,莫要過去招惹是非。”陸夫人忙道:“昨夜曾聽隔壁那人說起,眼前這些人莫非是來找尋應劫經的麼?”陸念祖愣了愣,點頭道:“不錯!不錯!既然如此,那咱們也一同過去瞧瞧,說不定能打聽到應劫經的消息!”

當下四個人跟隨眾人前行。但見身後奔來人馬越來越多,正午時分來到一個集鎮,鎮口牌樓上題著“太白鎮”三個大字。滿街皆是行人,看打扮都是武林人士。各戶人家和店鋪都關閉屋門,顯然不想招惹麻煩。眾人都站在那裏,伸著脖子、踮著腳的向一家店內張望。四個人好奇擠到門口,隻見是座兩層酒樓,門前挑出個布招子,上寫“醉雲樓”三個大字。樓上樓下都站滿了人,各張桌邊也坐滿了人,眾人都望著大堂靠裏一張桌邊的兩個客人。那兩人都身穿白衣,其中一位是四十歲上下的男子,氣質清逸,卻麵色青灰帶著病容,正獨自一杯接一杯的飲酒,不時雙肩抖動劇烈咳嗽,桌邊擱著一把帶鞘長劍。另一個是七八歲的小男孩,眉目俊朗,拿著筷子低頭吃飯。店內掌櫃和夥計都躲在角落裏,個個愁眉苦臉。沈風從未見過如此奇怪場景,不由得注目打量那兩個人。

忽然陸念祖驚訝叫道:“金兄!範兄!”沈風轉頭望去,隻見陸念祖正朝大堂當中另兩位客人拱手,竟是昨夜遇見過的姓金大漢和姓範男子,身旁桌邊圍坐著其餘七八名隨從。姓金大漢和姓範男子也都一愣,二人當即站起抱拳回禮。姓金大漢笑道:“真是人生何處不相逢!陸先生,想不到這麼快又見麵了!”隨即又道:“四位可是來吃飯的麼?不如就跟金某同坐,如何?”陸念祖大喜,連忙道謝。旁邊姓範男子招呼夥計添加座位和碗筷。四個人落座之後,陸念祖問道:“金兄,範兄,昨夜一別,今日竟又在此相會,真是令人欣喜,不知諸位要去哪裏?”姓金大漢道:“我等原本要去廣寧,隻因途中瞧見眾人都朝這裏來,便忍不住好奇跟了過來!”陸念祖笑道:“我四人亦是如此,隻不知這裏出了甚麼事?”範姓男子笑著接口道:“我等也不甚清楚,且看究竟如何?”

隻聽得旁邊眾人議論紛紛,一個人道:“喂!你看,他就是關外白衣劍客占天涯,有人親眼看見他在遼東搶到了應劫經!”陸氏夫婦和沈風聽見“應劫經“三個字,都是一喜,連忙扭頭細聽。隻見另一人滿臉疑惑道:“可是看他的樣子平平無奇,沒甚麼特別,反倒像個癆病鬼。”又一人道:“莫要看他這副模樣,在品劍山莊近幾年的武林高手榜上,可一直是排名第六!”旁邊一人歎道:“這般說來,曉得經書在他手裏又如何?除非前五大高手之中有人在此,否則誰敢上去送死?”另一人說:“那倒未必,若論單打獨鬥咱們不是他的對手,但大夥一起上卻不會輸給他。”正在這時,門外又擠進來一位黑臉大漢,大約二十一二歲,身材高大,背負包袱,手提碗口粗細一杆哨棒,滿頭大汗,渾身風塵仆仆,看來趕了不少路。

大漢朝堂上看了看,瞧見隻有白衣男子那桌尚有空餘座位,登時咧開大嘴嘿嘿一笑,走過去便要落座。不料卻被小男孩一抽長凳,身子坐空,哐的一聲響,似倒了一座小山般跌在地上,手中哨棒也滾在一旁。登時眾人哄堂大笑。大漢愣了半晌,滿臉通紅的爬起來,吼道:“渾小子,活膩了麼?”伸手去抓小男孩。小男孩腳步移動,唰的從大漢胳膊底下鑽了過去。沈風一愣,心中稱讚:“好快的身法!”大漢一抓落空,臉上大為意外,轉身喝道:“嘿?身手不賴!再試試爺爺的拳頭!”當即揮出一拳,呼呼帶著風聲。沈風暗叫:“不好!”卻見小男孩仍是輕輕一閃,霎時間又從大漢胳膊下鑽了過去。大漢轉著圈的掄動雙拳,都被小男孩用輕功身法一一躲過,更加惹得眾人哄笑。大漢臉上掛不住,俯身撿起哨棒,朝小男孩頭頂高高舉起。當即小男孩扮個鬼臉,朝桌下一鑽。大漢愣了愣,喝道:“臭小子,你滾出來!”小男孩笑道:“蠢東西,你滾進來!”大漢憤然舉棍砸向桌麵,隻聽得砰的一聲響,大漢連人帶棍後退幾步,臉上又驚又怒。但見白衣男子左手拿起帶鞘的長劍,頭也不抬,右手仍是持著酒杯喝酒。想來剛才砰的一聲,便是白衣男子用劍身格擋棍棒所發出。但劍身輕巧,卻能將大漢連人帶棍一同震開,顯然有內勁注於劍身。

白衣男子露了這手高明功夫,登時贏得滿堂喝彩。有的笑道:“這廝長了恁大個子,卻這般無用!”又有的譏笑道:“連一個小孩子也對付不了,何止無用,簡直不該活在世上!”大漢聽了大怒,轉身揮舞棍棒朝眾人打去。頓時眾人紛紛驚呼,各拔刀劍招架,隻聽得乒乒乓乓,桌裂凳翻,杯盤碗筷紛飛。大漢功夫雖然粗糙,卻力氣甚大,一杆棍棒舞得有如車輪飛轉,打得眾人不是頭破血流,就是兵器脫手,狼狽不堪。正混亂間,隻聽得姓金大漢低喝了一聲,當即站起兩名隨從,從地上各抄起一條長凳,過去聯手擋下大漢棍棒,顯見得二人也都是力大之輩。姓金大漢高聲叫道:“各位住手!”眾人聽見紛紛停下來。姓金大漢朝黑臉大漢抱拳道:“這位英雄好身手,在下佩服!不如請過來與我等同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