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人均年消費果蔬汁飲料達45公斤,亞洲一些國家為16~19公斤,而國內人均年消費量隻有1公斤,是發達國家的1/40。

新鮮菜汁最有營養

新鮮水果和蔬菜被榨成汁,營養成分的流失要比炒菜減少了,會更有營養價值。果汁加蔬菜汁生產的混合汁能使許多不太愛吃蔬菜的人也成為這種混合汁的消費者。混合汁不含有與蔬菜汁相關的苦味,但提供了在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順鑫牽手公司負責人說,他們與國家蔬菜技術研究中心合作,采取打破胡蘿卜等蔬菜和水果細胞壁、分子包埋、超細微化等高新技術,不僅保留了蔬菜的營養,又維持了水果的口味,並且使人體易於吸收。

選擇最佳飲用時機

營養專家介紹,清晨、兩餐之間或睡前半小時是飲用果蔬汁的較佳時機,可以減低饑餓感,促進腸胃蠕動,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每100ml果蔬汁含維生素a達300μg,維生素c40000μg,餐間喝一聽320毫升的果蔬汁,即可滿足人體一天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需求。

你缺乏哪種維生素?

1.缺乏維生素a時,會引起皮膚幹燥、呼吸道感染、眼部幹燥、畏光、多淚、視物模糊等症狀。

2.缺乏維生素b1時,會引起消化不良,有時還會引起手腳發麻及多發性神經炎和腳氣病。

3.缺乏維生素b2時,容易出現口臭、失眠、頭痛、精神倦怠、皮膚“出油”、頭皮屑增多。

4.缺乏維生素b6時,則會導致肌肉痙攣、外傷不愈合,孕婦缺乏維生素b6則會過度惡心、嘔吐。

5.缺乏維生素b12時,會導致皮膚蒼白、毛發稀黃、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嘔吐、腹瀉。

6.缺乏維生素c時,會導致齒齦紫腫且容易出血,眼膜、皮膚易出血,傷口不易愈合,不能適應環境變化,容易感冒。

7.缺乏維生素d時,頭部會多汗,兒童則可能患軟骨病,成人可得骨質軟化病。

8.缺乏維生素e時,可出現四肢乏力、易出汗、皮膚幹燥、頭發分叉、婦女痛經等症狀。

維生素不是萬能的

維生素如此重要,以至於許多人有一種危險的傾向,那就是誇大維生素的功能,甚至提倡過量服用。下麵以維生素c為例做一個簡要介紹。

諾貝爾獎獲得者來納斯·鮑林博士在他去世前(1994年4月)一個月的一次學術會議上還在大力宣揚大劑量的維生素c可以治療和預防感冒,而且可以延長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甚至可以預防其它多種疾病。他的論據是人類是很少的幾種無法自身生產維生素c的動物(靈長類和一種豬)之一,這是人類遺傳進化過程中不知何故產生的一個缺陷。鮑林博士計算認為一個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大約10-12grams的維生素c以廣泛預防其它疾病的發生。

雖然不可否認鮑林博士是一個很聰慧的科學家,但是隨後的科學研究並沒有支持他的推論。在感冒初期使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僅僅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緩解過於激烈的感冒症狀,這還要歸功於抗組胺劑的作用。而實際上維生素c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防治感冒的功能。同樣的用於癌症患者的大劑量維生素c也沒有什麼明顯的治療作用。美國明尼蘇達州著名的mayoclinic私人醫學研究中心所作的雙盲試驗(醫生和病人都不知道誰有或者沒有服用了大劑量的維生素c,這樣得到的實驗結果才可以避免心理因素的影響從而更加準確)的結果表明,服用大劑量維生素c的患者狀況甚至明顯低於服用鎮靜劑的患者。不幸的是,鮑林博士關於維生素c的表麵上很有說服力的論點仍然沒有被正式進行研究。我們必須記住,有時候看似合理可信的說法,卻並一定是正確的。

從個人的觀點來看,我倒是很希望鮑林博士的論點是正確的,這樣人類就可以有更多的希望。然而虛假的希望比殘酷的事實更加殘酷,如果錯誤的觀點被接受,那麼很可能會使得許多人懶得再去尋找解決人類必須麵對的疾病的真正治療方法。

不僅如此,維生素c大量的服用還可能引起毒副作用。

一般人們會認為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的維生素,即使過劑量的服用也不會造成什麼危害。然而實際上很不幸,過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造成多種嚴重後果:

在某些人中可能引起鐵中毒;導致腎結石;痢疾腹泄;停止服藥後可能會有壞血病反彈;咀嚼藥片可能會損傷牙的外表層;心律不齊等等。

另一種關於維生素c的說法是它是一種抗氧化劑,但是這個說法並不全對。維生素c是一個氧化還原中性物質,也就是說某些情況下,它確實作為抗氧化劑發揮功效,但是其它情況下往往會作為一種氧化劑。抗氧化劑對人體很重要,他們可以抑製氧和其它自由離子的化學反應,而這些化學反應往往是對細胞有害的。不過,維生素c確實隻在某些特定的環境內作為抗氧化劑存在。維生素c確實是健康飲食的一部分,但是過量的服用也會有毒副作用。

食物還是藥片

科學發現使我們知道了越來越多的維生素,但是許多消費者仍然在錯誤的關注多少劑量的維生素需要服用,而不是關注他們到底是否需要服用特殊藥物來作為食物的補充。

之所以說他們是錯誤的,是因為最近的研究結果越來越傾向於鼓勵人們用食物而非藥品來補充維生素營養。

事實上,最近的幾次大型的經過精心設計的科學研究表明:某些維生素補充藥劑其實很危險,特別是對某些特殊的人群。

美國農業部人類營養學研究中心的副主任jefferyblumberg認為,“維生素補充藥劑僅僅是對食物的一種補充,它們不會,也不可能代替健康的飲食所能帶來的營養。”

因為要考慮許多方麵,所以關於如何和怎樣服用維生素補充藥劑的研究需要很大的投資以致無法完成。因此,在決定是否服用維生素補充藥劑之前,最好先征求醫生的意見。

不久以前,維生素補充藥劑還曾經廣泛的被看作一個好的提議。營養學家會建議你要麼注意自己的飲食營養,要麼就服用維生素補充藥劑來補充欠缺的維生素。

但是在今天,絕大多數專家會認為一個沒有均衡飲食的身體不可能通過僅僅幾個維生素藥片就能夠補充缺少的營養。

華盛頓的一個消費者協會營養部門的主任bonnieliebman認為:“消費者很長時間內被一些市場推廣的詭計所誤導,他們讓普通消費者相信即使吃了許多搭配不好的食物,你也可以通過服用維生素藥劑來補充所有需要的營養。”

“但是實際上,糟糕的飲食不可能通過服用幾粒維生素藥片就可以彌補。”

nhanes和其它的一些營養學會建議那些每天無法達到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的飲食標準的人才去考慮服用維生素補充藥劑。

一些專家比如msliebman逃避用飲食標準作為是否食用藥劑的準繩:他們盡量食用營養搭配良好的食品,但在此基礎上還服用多維生素藥劑作為補充。當然,他們會控製服用的藥量在推薦的最大藥量以下。他們認為,每日服用這種多維生素藥劑是一個便宜的雙保險。不會對身體有害,而且在發生了營養缺乏的情況下,這些藥劑可以保證適當的補充。

總之,維生素藥劑是一種對良好飲食的補充,而不是替代品。

然而,某些特定人群,卻可能從特定的補充藥劑中受益。

因為瘦肉是b12最好的來源,所以素食主義者可能要麵臨b12缺乏症,這時,定期服用b12維生素藥劑應該是理想的選擇。

處於分娩期內的婦女也會從特定的一些維生素補充藥劑中受益,特別是葉酸,它可以明顯減小神經中樞缺損等疾病發生的概率。

雖然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足夠的葉酸,但是並不是所有時候都很容易做到。因此,nas推薦所有分娩期的婦女每天至少服用400毫克的葉酸——或者通過天然食物,或者通過服用藥劑。

總而言之,在沒有專家指導的情況下輕意的使用維生素藥劑來和自己體內的生化環境開玩笑是一種危險行徑。因為維生素與食物或者藥品之間都可能有相互的影響。

某些情況下,這些相互的影響提高了維生素的吸收率,而另一些情況下,則可能阻止維生素的吸收。你可以通過營養學家獲得一個不同維生素相互作用的列表,但是這個列表需要隨著新的研究的進行不斷更新。

維生素的故事

維生素也稱維它命,是人體不可缺少的一種營養素,它是由波蘭的科學家豐克為它命名的,豐克稱它為"維持生命的營養素"。人體中如果缺少維生素,就會患各種疾病。因為維生素跟酶類一起參與著肌體的新陳代謝,能使肌體的機能得到有效的調節。那麼維生素是怎麼被人們發現的呢?在這個過程中人類付出了多少代價?維生素的發現有一個漫長的曆程。

人類對維生素的認識始於3000多年前。當時古埃及人發現夜盲症可以被一些食物治愈,雖然他們並不清楚食物中什麼物質起了醫療作用,這是人類對維生素最朦朧的認識。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遠洋船隊從南美洲東岸向太平洋進發。三個月後,有的船員牙床破了,有的船員流鼻血,有的船員渾身無力,待船到達目的地時,原來的200多人,活下來的隻有35人,人們對此找不出原因。

1734年,在開往格陵蘭的海船上,有一個船員得了嚴重的壞血病,當時這種病無法醫治,其他船員隻好把他拋棄在一個荒島上。待他蘇醒過來,用野草充饑,幾天後他的壞血病竟不治而愈了。

諸如此類的壞血病,曾奪去了幾十萬英國水手的生命。1747年英國海軍軍醫林德總結了前人的經驗,建議海軍和遠征船隊的船員在遠航時要多吃些檸檬,他的意建被采納,從此未曾發生過壞血病。但那時還不知檸檬中的什麼物質對壞血病有抵抗作用。

1912年,波蘭科學家豐克,經過千百次的試驗,終於從米糠中提取出一種能夠治療腳氣病的白色物質。這種物質被豐克稱為"維持生命的營養素",簡稱vitamin(維他命),也稱維生素。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維生素種類被人們認識和發現,維生素成了一個大家族。人們把它們排列起來以便於記憶,維生素按a、b、c一直排列到l、p、u等幾十種。現代科學進一步肯定了維生素對人體的抗衰老、防止心髒病、抗癌方麵的功能。附錄:維生素發展史

公元前3500年-古埃及人發現能防治夜盲症的物質,也就是後來的維a。

1600年-醫生鼓勵以多吃動物肝髒來治夜盲症。

1747年-蘇格蘭醫生林德發現檸檬能治壞血病,也就是後來的維c。

1831年-胡蘿卜素被發現。

1905年-甲狀腺腫大被碘治愈。

1911年-波蘭化學家豐克為維生素命名。

1915年-科學家認為糙皮病是由於缺乏某種維生素而造成的。

1916年-維生素b被分離出來。

1917年-英國醫生發現魚肝油可治愈佝僂病,隨後斷定這種病是缺乏維d引起的。

1920年-發現人體可將胡蘿卜轉化為維生素a。

1922年-維e被發現。

1928年-科學家發現維b至少有兩種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