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兒童文學名著導讀
第一章 安徒生名作
安徒生生平
1805年4月,一個嬰兒出生在一張由棺材板拚成的床上。他大聲啼哭著,仿佛抗議上帝將天使貶謫到人間。教士安慰惶恐的母親說:"小時候哭聲越大,長大後歌聲就越優美。"果然許多年後,這個天使用夜鶯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兒了,即使是聖誕老人,也並不會比他更有名氣。他的名字,就是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父親是丹麥歐登賽城的一個貧苦鞋匠,他讀過不少書,想家力豐富並有點浪漫氣質,不過這些在他來說並不是值得慶幸的事情。他的妻子是一個質樸的女人--並不美,但很耐勞,很容易相信一切,包括上帝。
這個春天,鸛鳥再次飛來,庭院裏的醋栗樹重新皺起細小的新葉,小小的安徒生知道自己已經6歲了。他故作正經地走在父親身邊,指點著收拾舊巢的鸛烏。當聽說夏天以後,體弱的小鸛鳥因為無力飛到埃及過冬,會被啄死的時候,他憂愁起來:"讓它們到咱們的頂樓上來吧,冬天裏我一定會分點東西給它們吃的。"
歐登塞是個封閉的小鎮,人們堅信上帝和女巫,。許多神秘的傳說在空氣中蕩漾不絕。紡紗室的阿婆們有時會把《一千零一夜》中的離奇故事講給來玩耍的小安徒生聽,使這個原本喜歡空想的腦子更加豐富了。小家夥多麼奇怪啊:許多人聽著這些可怕的故事都無限歎息,擔驚受怕,可是過後卻好像沒事兒似的。在他來說,他所聽到的一切都帶著鮮明的神奇色彩,仿佛真的一樣重現在眼前。有時他會被樹林中自己想象出來的精靈嚇得飛奔回家,魂不附體。多年以後,這些古老的傳說和童年的幻想,都成為他創作的源泉。
母親對柔弱的獨生兒子充滿憐愛,為了讓他逃過學校壞脾氣老姑婆的肉體虐待,6歲的安徒生被送到年輕的卡爾斯倩斯那裏讀書,成為年紀最小的學生。這位以公平溫厚而備受尊敬的教師很喜歡女孩般文靜的新學生,課間時常牽著他的手在校園裏散步,並不時對嬉鬧的學生們喊一句;"安靜點,淘氣鬼們,別把這孩子推倒了。"
安徒生經常偷看學校裏唯一的女孩子薩拉,他把她想象成童話中的公主,渴望接近這個黑眼睛的小姑娘。有一次,他們一起回家,其實他的家早就走過了,可是他一聲不吭。同樣貧苦出身的薩拉發誓自己將來會成為某農場的女管事。安徒生睜大雙眼:"那多乏味!"公主怎麼能當管事呢?"我長大以後,要把你接到我的城堡裏。"他告訴女孩子他的家原是貴族的分支,隻是因為某種原因......,總有一天......薩拉笑起來,這小家夥一定是瘋了。第二天,一個磨坊主的兒子奧來揪著安徒生的頭發嚷道:"日安,公爵大人!你漂亮的城堡在哪兒呢?"周圍的人捧腹大笑。
安徒生的愛情黯然退卻。但在幻想中,他讓自己在大火中救下薩拉,並接受了她的道歉。他甚至原諒了欺侮嘲笑他的奧來,當這個頑童被罰站在桌子上時,小安徒生設身處地地想象奧來羞辱的處境,以至於被罰者還沒有哭,他就哭出聲來,並苦苦哀求老師原諒他的"敵人"。這件事後,作坊主的兒子就成了小個子安徒生的保護人了。
時光過得飛快,在學校裏安徒生十分快樂,然而時世的艱難使學校關閉了,他隻好回到家裏。父親為他做的幾隻木偶給兒子帶來極大的滿足,他給小人們縫製了漂亮的衣裳,讓木偶們在"舞台"上盡情發揮他的幻想。
不久,一種更美好的東西闖入他的生活--他讀到了莎士比亞的作品,那神奇瑰麗的情節深深使他迷醉。很快,他就能整段背誦《李爾王》;他那些木偶,也都沉浸在莎士比亞激情的海洋中了。
他開始想編自己的戲--他把父親教給他的幾句德語詞彙講給木偶。你聽,"Besen!"這個詞多麼響亮,可是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木偶最愛說的字眼,其實就是"掃帚"的意思。
1813年,拿破侖發動戰爭,困窘的家境和冒險的渴望促使鞋匠走上了戰場。兩年以後他回到家中,從此一病不起。當雪花飄起的時候,出現在小安徒生幻想中的冰姑娘帶走了父親,留下無助的妻兒和徹骨的寒冷。
父親死後,生計日下,母親唯一的謀生手段就是每天給別人洗衣服。在寒冷的冬天裏河水的溫度無法想象,她隻好喝幾口酒來驅寒。這在體麵人看來,是多麼粗鄙的行為!刻薄的流言不勝而走,城裏的人們都在竊竊私語--"鞋匠的老婆瑪利亞是個嗜酒如命的女人!"安徒生為母親感到無限屈辱。多年以後,在童話《她是一個廢物》中,他表達出深深的憤慨。
瑪利亞本是想拚死獨立支撐一家的,可鎮裏的長舌婦們嘲笑她的兒子遊手好閑,母親隻好忍痛把瘦小羞怯的兒子送到工廠裏做童工。11歲的安徒生被沉重的活計搞得頭暈眼花,然而他的歌聲救了他。當一次間歇時他唱起來。工人們從此不再讓他幹活,隻要他那清脆、響亮的歌聲能打破工地的沉悶,還要求這個小家夥做什麼呢?小安徒生心滿意足,因為他向來就喜歡在大庭廣眾麵前表演,他甚至獨個演起了莎士比亞的《麥克白》。
一個工人對他說:"幹嘛你不去當演員?"
是的,那對他再適合不過了,如果不能導演命運的話,那麼在舞台上演出命運不是也很好嗎?這是多麼奇妙的設想!於是,當安徒生14歲受過堅信禮以後,他對母親安排他做裁縫學徒的計劃表現出驚人的執拗--"不,媽媽,我要當演員。"
盡管安徒生向媽媽保證一定會成名,又是哀求又是哭泣,母親毫不讓步。然而算命的女巫幫助了他;"孩子的幸福之花不在這裏開放,得離開此地到遠方去尋找!"
攜帶著30個銀毫子和心愛的木偶,年輕的安徒生在馬車上回首故鄉。他曾經寫下過這樣的句子:"當我變得偉大的時候,我一定要歌誦歐登塞。誰知道,我不會成為這個高貴城市的一件奇物?那時候,在一些地理書中,在歐登塞的名字下,將會出現這樣一行字:一個瘦高的丹麥詩人安徒生在這裏出生!"
這是一個準確的預言。然而此時,1819年9月6日當那個14歲的瘦高個兒的男孩手裏拿著一個包袱,眺望著已展現在他麵前的哥本哈根時,故鄉卻仿佛已遙不可及,這個巨大而陌生的城市使他感到渺小而孤獨。但他立刻擦去眼淚,告訴自己,現在不是哭泣的時候,要行動,信心百倍地行動。
這個來自小鎮的男孩子,像《天方夜譚》中的貧苦少年阿拉丁一般,開始為自己的神燈而奮鬥了。
他苦心求人寫給著名芭蕾舞演員沙爾夫人的介紹信並未達到拜師的效果,便又去求見皇家劇院的經理霍爾斯坦請求做一名演員。經理打量了一下這個鸛鳥一般細高的孩子以後
說道:你長得太瘦了,演起戲是會被觀眾噓下台來的。"少年仍未失望,主動建議道:"這個好辦,隻要您給我100塊錢一個月的薪水,我很快就會長胖的。"經理惱怒了--這個窮小子若不是白癡,就是來尋開心的,立時便發出逐客令,沮喪的安徒生隻好離開。
舞蹈學校五月才招生,而安徒生手裏的錢已所剩無幾。經一位熟人介紹,他做了幾天小工,又因為滿口鄉土口音而被人當作笑料,隻好氣憤地離開作坊。他流浪街頭,茫然無措,突然想起在報上看到過意大利歌唱家西博尼教授在哥本哈根演出和開辦歌唱學校的消息,於是便不顧一切地闖進了教授正高朋滿座的家。好奇的賓客們被這個在哥本哈根孤身奮鬥的少年吸引,何況,他的歌聲的確展示著一顆熱愛繆斯的心。大家紛紛解囊,安徒生終於如願以償,進入西博尼的歌唱學校。
然而幸運不會總跟著一個人,雖然安徒生勤奮超人,但一場大病損害了他的聲音,學聲樂已毫無希望。接下來的挫折使他發現,自己也缺少舞蹈和演戲的天份。他終於明白,自己不屬於舞台。
4年離鄉奮鬥使安徒生深刻感受了這個更為廣闊、充滿悲歡離合的社會。在學校裏,他閱讀了莎翁、歌德等人的名著以及丹麥的古典作品,深深體驗到寫作的魅力。他突然清楚地知道他所要追求的"神燈"是什麼了--那就是"文學"。隻要有百折不回的勇氣和一顆真誠易感的心靈,就一定能夠攀上文學的頂峰。
1822年,幾位評論家讀到了一個叫《阿芙索爾》的劇本,這是一個冒失的年輕人送來的。劇本韻律不齊,有許多語法錯誤--當然,作者毫無修養是有目共睹的。不過且慢,這其中有許多火花真實地、生動地閃爍著,也許這個微不足道的小家夥可以給戲劇界帶來點清澈的東西。於是劇本的作者,漢斯·安徒生被送進拉丁文學校深造,國家顧問古林先生為他申請了一筆皇家公費以支付用度。
17歲的安徒生高高瘦瘦,坐在低年級教室裏和孩子們一起上課對他來說可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們嘲笑他是鄉下笨漢,因為他絲毫不懂上流社會的禮節,在他們眼裏,他就是那隻不受歡迎的"醜小鴨";同時,那些繁複的拉丁文修飾語多麼無聊:空洞的語言即使矯柔造作地裝飾起來,也沒有靈魂,而他必須背誦它們!
不過,經過考驗和磨難,他總算在1828年通過了畢業考試。而且這幾年中,他閱讀了不少詩人和作家的作品,拜倫、海涅、司各特,他們才是真正的瑰寶啊!
在學校裏,安徒生沒有忘記他的創作,他的詩作《傍晚》和《垂死的孩子》發表在作家海登堡的刊物上,大受好評。1829年,安徒生的喜劇《在尼古拉耶夫塔上的愛情》公演,聽著觀眾的喝彩,年輕的劇作家滾滾淚下--十幾年前,正是在同一家戲院中,他曾受到尖刻的鄙薄和否定,而今天,他終於成功了,得到了公眾的承認和歡呼。
"旅行就是生活",安徒生這樣說過。從1831年,安徒生開始了他第一次國外漫遊,終其一生,他攜著一把雨傘,一根手杖和簡單的行囊訪問了歐洲的所有國家,先後完成了《阿馬格島漫遊記》、《幻想速寫》、《旅行剪影》等作品,1835年,他帶有自傳性的長篇小說《即興詩人》出版,受到了熱烈的歡迎。
安徒生是詩人、劇作家、遊記作者,他多才多藝,還剪得一手好剪紙。在紀念他的博物館中,展出了他剪的各種圖案,有掛在聖誕樹上的舞蹈者,有各種花卉和動物,甚至大門上的門徽,也是他的人頭剪紙。
但童話是安徒生一切創作中的皇冠。1835年,安徒生寫信給女友說:"我要為下一代創作了。"從自己的童年體驗中,安徒生深深理解窮苦孩子生活的寂寞和痛苦。他認為,在詩歌的領域中,沒有哪一樣能像童話那樣無限包容。童話,會給孩子們一點快樂、希望和教益吧?他開始用一切感情和思想來創作。
1835年,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話集問世,其中收入《打火匣》、《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婉豆上的公主》、《小意達的花兒》四篇童話。這些童話來自安徒生自己的人生經曆,"它們像'種子'一樣藏在我的思想中,一股涓涓細流、一束陽光,或一滴苦酒,就能使它們破土而出。"
從這一年起,每一個聖誕節都有一本新童話來到孩子們身邊。他整整寫了43年,直到生命結束共創作了168篇作品,那詩一般的語言、宛轉曲折的情節,使他的童話在他生前就已成為世界上擁有讀者最多的讀物。"醜小鴨"、"堅定的錫兵"、"野天鵝"、"夜鶯"......他賦與一切事物鮮活的靈魂,讓它們歌唱。他把它們獻給一切人--孩子們為那奇異動人的故事而神迷;成人則徘徊在他深深的人生哲思之間,流連不去。
安徒生的童話中不僅充滿了奇異的夢幻般的火花,而且這位從苦難中生長起來的作家對勞動人民和那些生活在痛苦中的孩子也寄予深切的同情。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整天沒有賣掉一根火柴的小女孩蜷縮在牆角劃燃一根根火柴,在微光中,她幻想著聖誕夜的歡樂:桌上鋪著雪白的台布、身上插著刀叉的烤鵝冒著熱氣蹣跚走來......可幻景一閃即逝,元旦的清晨,人們發現她已凍死街頭。誰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同樣的孩子赤足冬夜,安徒生沒有辦法解決這深刻的社會問題,隻好帶著深深的悲哀寄希望於天國。
安徒生晚年有一篇最長的童話《幸運的貝兒》頗具自傳色彩。童話的主人公貝兒一生追求至美,追求充滿美的藝術境界,當他成功的時刻,當觀眾們向他歡呼的時刻,當他心愛的女孩將花束向他拋來的時刻,"像索福克裏斯在奧林匹亞競技的時候一樣,像多瓦先生在劇院裏聽到交響樂的時候一樣......他心裏的一根動脈管爆裂了。像閃電一般,他在這裏的日子結束了--在人間的歡樂中,在完成了他對人間的任務以後,沒有絲毫痛苦地結束了。他比成千上萬的人都要幸運!"這正是安徒生自己一生的追求。
安徒生並不漂亮,而且並非出身名門,在女性麵前,他有一種深深的自卑。求學時,他生活在古林家人之間,古林先生的女兒,溫柔美麗而又具有很深文學修養的露易莎·古林深入了年輕人的心頭,他愛戀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鑒於以往與女性交往的幾次失敗,安徒生不再希望人們知道蘊於他心中的愛情,哪怕是一點痕跡。但熾烈真誠的感情是密封不住的,它在童話濕潤的氛圍中綻開,凝成了淒涼美麗的《海的女兒》。
在童話中,那位優美、高貴、智慧的王子就是露易莎的化身;而安徒生自己,則是遠遠望著他的海的女兒。美麗的小人魚天真、善良、無私,她濃鬱的愛情如此堅韌而純淨。她不惜付出一切代價追求生命中那件最寶貴的東西--靈魂。這也正是安徒生藝術上的追求--永恒的、真摯的、人的靈魂。
安徒生一生都追求著無望的愛情,不斷的挫折使他心灰意冷。在童話《蝴蝶》中他寫道:"這蝴蝶始終沒有娶到一個妻子,他尋求愛人尋得太久了。一個人是不應該這樣的。這蝴蝶就成為一個'老鰥夫'了。"這位給人們帶來歡樂,教人們懂得分辨善與惡、美與醜的偉大作家,到晚年卻沒有自己的家。他一直寄居在友人家裏,在那裏尋找著自己的歡樂,承受著自己的憂愁。
安徒生在創作童話的同時並沒有終止長篇小說和劇本的創作。1836年,他出版了長篇小說《歐·多》和《隻不過是一個提琴手》。1840年,安徒生的劇本《穆拉托》公演,在國內外都引起極大的轟動。
安徒生生命的最後幾年體弱多病,幸運的是,他一生都生活在朋友的熱愛之下。有一個大學生,寄給他一棵幹枯了的四片葉子的三葉草。據民間傳說,這種草會給人帶來幸福。年輕人在信中說,這棵草是他小時候找到的,他曾聽母親說過,安徒生曾受過很多苦。但母親並沒有把這件禮物寄出去,而是把它夾到了一本書裏。現在他遵囑把它寄來了。
當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大街上走過,一些行人懷著崇敬的心情向作家致意,還有許多人則目送著他,他們之中許多人就是在他的童話熏陶下長大的,他們知道他走過艱辛的道路,為他在世界上取得的聲譽而感到驕傲。
1875年8月4日,這位童話之王在友人梅爾基奧爾家中停止了呼吸。清風悄然拂動他的黑發,在這裏,誰也聽不到他的故事了。
在丹麥首都的入海口處,在海峽的岸邊,遠方的來客都來瞻仰丹麥的國家象征:那是一座銅像,小人魚公主坐在一塊巨石上,舉目凝視大海的遠方,美麗而淒涼。
《帝的新裝》賞析
許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歡穿好看的新衣服。他為了要穿得漂亮,把所有的錢都花到衣服上去了,他一點也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除非是為了炫耀一下新衣服,他也不喜歡乘著馬車逛公園。他每天每個鍾頭要換一套新衣服。人們提到皇帝時總是說:"皇上在會議室裏。"但是人們一提到他時,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裏。"
在他住的那個大城市裏,生活很輕鬆,很愉快。每天有許多外國人到來。有一天來了兩個騙子。他們說他們是織工。他們說,他們能織出誰也想象不到的最美麗的布。這種布的色彩和圖案不僅是非常好看,而且用它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異的作用,那就是凡是不稱職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那正是我最喜歡的衣服!"皇帝心裏想。"我穿了這樣的衣服,就可以看出我的王國裏哪些人不稱職;我就可以辨別出哪些人是聰明人,哪些人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們馬上織出這樣的布來!"他付了許多現款給這兩個騙子,叫他們馬上開始工作。
他們擺出兩架織機來,裝做是在工作的樣子,可是他們的織機上什麼東西也沒有。他們接二連三地請求皇帝發一些最好的生絲和金子給他們。他們把這些東西都裝進自己的腰包,卻假裝在那兩架空空的織機上忙碌地工作,一直忙到深夜。
"我很想知道他們織布究竟織得怎樣了,"皇帝想。不過,他立刻就想起了愚蠢的人或不稱職的人是看不見這布的。他心裏的確感到有些不大自在。他相信他自己是用不著害怕的。雖然如此,他還是覺得先派一個人去看看比較妥當。全城的人都聽說過這種布料有一種奇異的力量,所以大家都很想趁這機會來測驗一下,看看他們的鄰人究竟有多笨,有多傻。
"我要派誠實的老部長到織工那兒去看看,"皇帝想。"隻有他能看出這布料是個什麼樣子,因為他這個人很有頭腦,而且誰也不像他那樣稱職。"
因此這位善良的老部長就到那兩個騙子的工作地點去。他們正在空空的織機上忙忙碌碌地工作著。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老部長想,把眼睛睜得有碗口那麼大。
"我什麼東西也沒有看見!"但是他不敢把這句話說出來。
那兩個騙子請求他走近一點,同時問他,布的花紋是不是很美麗,色彩是不是很漂亮。他們指著那兩架空空的織機。
這位可憐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睜越大,可是他還是看不見什麼東西,因為的確沒有什麼東西可看。
"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自己。我決不能讓人知道這件事。難道我不稱職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
"哎,您一點意見也沒有嗎?"一個正在織布的織工說。
"啊,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老大臣說。他戴著眼鏡仔細地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說我對於這布感到非常滿意。"
"嗯,我們聽到您的話真高興,"兩個織工一起說。他們把這些稀有的色彩和花紋描述了一番,還加上些名詞兒。這位老大臣注意地聽著,以便回到皇帝那裏去時,可以照樣背得出來。事實上他也就這樣辦了。
這兩個騙子又要了很多的錢,更多的絲和金子,他們說這是為了織布的需要。他們把這些東西全裝進腰包裏,連一根線也沒有放到織機上去。不過他們還是繼續在空空的機架上工作。
過了不久,皇帝派了另一位誠實的官員去看看,布是不是很快就可以織好。他的運氣並不比頭一位大臣的好:他看了又看,但是那兩架空空的織機上什麼也沒有,他什麼東西也看不出來。
"您看這段布美不美?"兩個騙子問。他們指著一些美麗的花紋,並且作了一些解釋。事實上什麼花紋也沒有。
"我並不愚蠢!"這位官員想。"這大概是因為我不配擔當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沒有看見的布稱讚了一番,同時對他們說,他非常喜歡這些美麗的顏色和巧妙的花紋。"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回去對皇帝說。
城裏所有的人都在談論這美麗的布料。
當這布還在織的時候,皇帝就很想親自去看一次。他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其中包括已經去看過的那兩位誠實的大臣。這樣,他就到那兩個狡猾的騙子住的地方去。這兩個家夥正以全副精神織布,但是一根線的影子也看不見。"您看這不漂亮嗎?"那兩位誠實的官員說。"陛下請看,多麼美麗的花紋!多麼美麗的色彩!"他們指著那架空空的織機,因為他們以為別人一定會看得見布料的。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皇帝心裏想。"我什麼也沒有看見!這真是荒唐!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配做皇帝嗎?這真是我從來沒有碰見過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啊,它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表示十二分地滿意!"
於是他點頭表示滿意。他裝做很仔細地看著織機的樣子,因為他不願意說出他什麼也沒有看見。跟他來的全體隨員也仔細地看了又看,可是他們也沒有看出更多的東西。不過,他們也照著皇帝的話說:"啊,真是美極了!"他們建議皇帝用這種新奇的、美麗的布料做成衣服,穿上這衣服親自去參加快要舉行的遊行大典。"真美麗!真精致!真是好極了!"每人都隨聲附和著。每人都有說不出的快樂。皇帝賜給騙子每人一個爵士的頭銜和一枚可以掛在紐扣洞上的勳章;並且還封他們為"禦聘織師"。
第二天早晨遊行大典就要舉行了。在頭天晚上,這兩個騙子整夜不睡,點起16支蠟燭。你可以看到他們是在趕夜工,要完成皇帝的新衣。他們裝做把布料從織機上取下來。他們用兩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陣子,同時又用沒有穿線的針縫了一通。最後,他們齊聲說:"請看!新衣服縫好了!"
皇帝帶著他的一群最高貴的騎士們親自到來了。這兩個騙子每人舉起一隻手,好像他們拿著一件什麼東西似的。他們說:"請看吧,這是褲子,這是袍子!這是外衣!"等等。"這衣服輕柔得像蜘蛛網一樣:穿著它的人會覺得好像身上沒有什麼東西似的--這也正是這衣服的妙處。"
"一點也不錯,"所有的騎士們都說。可是他們什麼也沒有看見,因為實際上什麼東西也沒有。
"現在請皇上脫下衣服,"兩個騙子說,"我們要在這個大鏡子麵前為陛下換上新衣。
皇帝把身上的衣服統統都脫光了。這兩個騙子裝做把他們剛才縫好的新衣服一件一件地交給他。他們在他的腰圍那兒弄了一陣子,好像是係上一件什麼東西似的:這就是後裾(注:後裾(Slaebet)就是拖在禮服後麵的很長的一塊布;它是封建時代歐洲貴族的一種裝束。)。皇帝在鏡子麵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這衣服多麼合身啊!式樣裁得多麼好看啊!"大家都說。"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這真是一套貴重的衣服!"
"大家已經在外麵把華蓋準備好了,隻等陛下一出去,就可撐起來去遊行!"典禮官說。
"對,我已經穿好了,"皇帝說,"這衣服合我的身麼?"於是他又在鏡子麵前把身子轉動了一下,因為他要叫大家看出他在認真地欣賞他美麗的服裝。那些將要托著後裾的內臣們,都把手在地上東摸西摸,好像他們真的在拾其後裾似的。他們開步走,手中托著空氣--他們不敢讓人瞧出他們實在什麼東西也沒有看見。
這麼著,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遊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裏的人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麵的後裾是多麼美麗!衣服多麼合身!"誰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看不見什麼東西,因為這樣就會暴露自己不稱職,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得到這樣普遍的稱讚。
"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一個小孩子最後叫出聲來。
"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於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
"他並沒有穿什麼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並沒有穿什麼衣服呀!"
"他實在是沒有穿什麼衣服呀!"最後所有的老百姓都說。
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所講的話是對的。不過他自己心裏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他後麵走,手中托著一個並不存在的後裾。
(1837年)
這篇故事寫於1837年,和同年寫的另一起童話《海的女兒》合成一本小集子出版。這時安徒生隻有32歲,也就是他開始創作童話後的第三年(他30歲時才開始寫童話)。但從這篇童話中可以看出,安徒生對社會的觀察是多麼深刻。他在這裏揭露了以皇帝為首的統治階級是何等虛榮、鋪張浪費,而且最重要的是,何等愚蠢。騙子們看出了他們的特點,就提出"凡是不稱職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他們當然看不見,因為根本就沒有什麼衣服。但是他們心虛,都怕人們發現他們既不稱職,而又愚蠢,就異口同聲地稱讚那不存在的衣服是如何美麗,穿在身上是如何漂亮,還要舉行一個遊行大典,赤身露體,招搖過市,讓百姓都來欣賞和誦讚。不幸這個可笑的騙局,一到老百姓麵前就被揭穿了。"皇帝"下不了台,仍然要裝腔作勢,"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而且"因此他還要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這種弄虛作假但極愚蠢的統治者,大概在任何時代都會存在。因此這篇童話在任何時候也都具有現實意義。
《姨媽》賞析
你真應該認識姨媽!她真可愛!是啊,就是說她的可愛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那種可愛。她很甜很和藹,有自己獨特的令人覺得有趣的地方。若是有人想閑聊點什麼,想找個人尋尋開心,那麼她便可以是人們閑談說笑的對象。她可以被編進戲裏,原因很簡單,因為她就是為了戲院和一切與戲院有關的事而活在世上的。她是一個很慈善的人,可是經紀人法布,姨媽把他叫做狗兒子的那位卻說她是一個戲迷。"戲院是我的學校,"她說道,"是我的知識的源泉。從那裏我有機會重溫聖經的曆史:'摩西','約瑟和他的眾兄弟'等等,都是歌劇了!從戲院裏我學習了世界曆史、地理和人文知識!我從法國的戲劇裏知道了巴黎的生活--下流,可是非常有趣!看了《呂格勃一家》後我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那個男人為了贏得那個年輕戀人竟然飲毒自殺!--是啊,在過去五十年我連續買全票,這期間我哭過多少回啊!"姨媽熟知每一出戲,每一個場景,每一個要上場或者上過場的人物。隻有在戲劇上演的那九個月她才真正活著。夏季要是戲院沒有演出,那段時間會使她變老,而一場持續到半夜以後的演出則又延長了她的生命。她不像其他人那樣說:"春天來了,鸛已經回來了!""報紙上說第一批草莓上市了。"她是這樣宣告秋天的來臨的:"你瞧見了戲院又在預售全年的包廂票了嗎?演出開始了。"
她按照一所住房距戲院的遠近來衡量它的價值和它位置的好壞。從戲院背麵的那條小街搬到距戲院稍遠一些、對麵又沒有人家的那條大街,對她是一件傷心事。
"在家裏我的窗子就該是我在戲院裏的包廂!你不能總是坐著想自己的事,你得看看人。可是現在我就好像搬到了鄉下。若是我想看看人,我得走進廚房,爬在洗碗槽上,這樣才能看見對麵的鄰居。可是,我住在那條小街的時候,我可以直接望到那個賣麻的商人的家裏,上戲院隻消走三步。可現在,我得邁三千個大步了。"
姨媽也有生病的時候,可是不管她病得多厲害,她是不會忽略戲劇的。一天,她的醫生囑咐她,讓她晚上在腳上敷些舊發麵起子,她照他的話辦了,可是她卻雇車去了戲院,腳上敷著發麵起子坐在那兒看戲。要是她病故在那兒,她一定覺得很幸福。曹瓦爾森就是死在戲院裏的,她管這個叫作"幸福的死"。
如果天國裏沒有一座戲院,她一定很難想象出天國的富裕。當然沒有誰對我們承諾過,可是不難設想,先逝的許多傑出的男女演員,總該有一個繼續活動的場所的。
姨媽有一根從戲院通到她的屋子裏的電線,每個星期天喝咖啡的時候,電報便來了。她的電線便是"戲院布景部的西沃森先生",那個指揮道具布景、幕啟或幕落的人。
從他那裏,她事前就得知要上演的戲的簡單扼要的評介。莎士比亞的《暴風雨》被他稱為"一出瞎胡鬧的東西!有那麼多東西要搬上台,而且戲一開始便要用水!"也就是說,波濤滾滾的場麵太過分了。相反,如果一出戲的五幕都使用同一個房間布景的話,他便說這出戲很合理,寫得好,這是一出能讓他休息的戲,不用換布景便能自動地演下去。
早些時候,也就是姨媽稱之為三十多年以前的時候,她和剛才提到的西沃森先生都還年輕。那時他已經在戲院布景部了,她把他叫作她的"恩人"。當時有這樣一個習慣,在城市唯一的大戲院裏演晚場的時候,觀眾也可以坐到舞台頂上;每個布景工人都控製著一兩個位置。那上麵常常坐滿了人,都是很體麵的人。據說其中有將軍夫人,有貿易參事夫人。在幕後從上往下看,能知道幕落時台上的人怎樣走動或者怎樣站著,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姨媽曾經坐上去過幾回,在那裏看過悲劇和芭蕾舞,因為在這種演出中,最重要的角色登台的時候,從頂上往下看最有趣。在上麵你坐在黑暗中,大部分人帶著晚飯去。有一回,有三個蘋果和一個夾著香腸的黃油麵包掉下去,掉到烏戈林諾的監獄裏--獄裏的人是要餓死的。這引起了觀眾的哄堂大笑。那塊夾香腸的黃油麵包成了戲院經理後來絕對禁止人們在台頂上看戲的最重要的原因。
"但是我卻去了三十七次,"姨媽說道,"我永遠也忘不了西沃森先生。"
台頂上允許觀眾去的最後一次晚場演出上演的是《所羅門的判決》。姨媽記得很清楚。她靠她的恩人西沃森先生給經紀人法布搞到了一張門票,盡管他不配得到,因為他不斷地嘲笑戲院,盡說諷刺話;不過她現在給他弄到台頂上去。他想"倒看"這出戲,這是他自己的話。這話很像他本人,姨媽說道。
於是他從上往下看了《所羅門的判決》,而且睡著了;人們真以為他參加了一次盛大的晚宴多喝了幾杯。他睡著了,而且被關在裏麵,在戲院頂上坐著睡過了黑夜。他醒過來的時候是這樣說的,可是姨媽根本不相信他:《所羅門的判決》已經演完了,全場的燈火都熄了,所有的人--坐在上麵和下邊的人,都散去了。不過緊接著開始了真正的喜劇"尾聲",這是最有味道的,經紀人說道。道具都活了起來!那判決並不是所羅門做出來的。不是的,那是在演"戲院的判決日"。經紀人法布竟然敢說出這種話叫姨媽相信,那是對姨媽把他弄到舞台頂上去的感謝。
是啊,經紀人所說的聽起來夠可笑的。但是他的話裏卻暗含著惡意和譏諷。
"上麵很黑,"經紀人說道,"不過接著偉大的魔法表演'戲院的判決日'開始了。收票人站在門前,每位觀眾都必須出示他的品行證明書,看看他是該空手呢還是該綁上手進去,是戴著口套呢還是不戴口套進去。演出開始以後才遲到的人們,以及那些經常不遵守時間不可救藥的年輕人都被捆在外麵,在他們的腳下還要貼上氈鞋墊,待到下一幕開演時才讓進去,還要戴上口套。'戲院的判決日'便開始演了。""簡直是上帝都想不到的惡意中傷!"姨媽說道。
布景畫家若是想上天,得沿著他自己畫的梯子爬上去。可是誰也不可能沿著這樣一條梯子爬上去,這從根本上違反透視學原理。如果布景工人想上天的話,那可憐人必須把費了很大力氣擺錯地方的花木和房子擺到正確的位置上,而且必須在雞鳴之前。法布先生得試試自己是不是能上去。他所講到的演出陣容,喜劇演員也好,悲劇演員也罷,歌劇演員也好,舞蹈演員也罷,都被法布先生--這狗兒子,說得一踏糊塗!他不配坐在舞台頂上,姨媽不願把他的話掛在自己的嘴邊。但他把說過的這些全都寫了下來,這狗兒子!在他死後還要印出來,死前不行;他不願被剝皮。
姨媽隻有一次在她的幸福的廟宇--戲院裏--感到驚恐和不安。那是一個冬日,那種白天隻有兩個鍾頭的灰暗日子。天空刮著寒風,下著雪,可是姨媽還要去劇院。他們演的是《赫爾曼·馮·翁拿》,外加一個小歌劇、一個大型芭蕾舞、一段開場白和一段尾聲;演出要持續到深夜。姨媽得到戲院去,她的房客借給她一雙雪靴,是裏外都襯了皮毛的那種;那靴子一直遮住了她的小腿。
她來到戲院,坐進包廂;靴子很暖和,她沒有脫。突然有人喊失火了,一塊幕布冒了煙,頂樓上也冒了煙;戲場裏可怕地騷動起來。人們蜂擁地往外跑;姨媽的包廂是最後一個,--"從二層左邊看布景最好,"她這麼說,"從皇室的包廂那邊看,布景布置得最美麗。"--姨媽要跑出去,她前麵的人在恐慌中不留神把門關上了。姨媽坐在那裏,她出不來,也進不去,也就是說進不到隔壁的那個包廂裏去,中間的隔斷太高了。她大聲地喊著,沒有人聽見她的聲音。她從她那層樓往下看,下麵已經空了。樓層不高,而且離她不遠;在驚恐中她忽然年輕輕盈起來。她想跳下去,一隻腳也已經邁過了圍欄,另一隻腳踩在凳子上;她像騎馬似地跨在那裏。她衣著漂亮,是花裙子,一條長長的腿在外麵懸著,腳上穿著碩大的雪靴,真是好看!這時她被人發現了,她的聲音也被人聽到了,她被救了出來,沒被困在裏麵,因為戲院的火沒有燒起來。
這是她一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個晚上,她這麼說,很高興她沒有辦法看見自己,否則她將羞愧得無地自容。
她的恩人,布景部的西沃森先生依然每個星期天都到她那裏去,但是從這個星期日到下一個星期日是很長的。近來她在一個星期的中間找了一個女孩子來"吃剩飯",也就是說來享受當天晚餐剩下的東西。那是芭蕾舞班子裏的一個小女孩,她也需要食物。小家夥扮演小妖和小僮;最難扮的角色是《魔笛》中的獅子的後腿,不過她長高後又演了獅子的前腿。她演前腿這個角色隻掙三角錢,可是演後腿卻可以掙一塊銀幣;不過那樣一來,她得弓著身子,沒辦法呼吸新鮮空氣。姨媽覺得知道這些事是很有味道的。
她本來值得有與戲院一樣長的壽命,但是她沒有堅持活下來。她也沒有死在戲院裏,而是體麵地光榮地躺在自己的床上病故的。她彌留之際的話是很清晰的,她問道:"明天他們上演什麼?"
她病故以後,遺留下了大約五百塊銀幣;我們是根據二十塊銀幣的利息推算出來的。姨媽決定用它為一位正直但沒有家室的老姑娘設一筆獎金,專門用來每年預定每個星期六二層樓左邊的一個座位,因為這一天的演出節目最好,享受這筆獎金隻有一個條件,這位每星期六去劇院的人必須想念著躺在墓裏的姨媽。
這是姨媽的宗教信仰。
《醜小鴨》賞析
鄉下真是非常美麗。這正是夏天!小麥是金黃的,燕麥是綠油油的。幹草在綠色的牧場上堆成垛,鸛鳥用它又長又紅的腿子在散著步,嚕嗦地講著埃及話。(注:因為據丹麥的民間傳說,鸛鳥是從埃及飛來的。)這是它從媽媽那兒學到的一種語言。田野和牧場的周圍有些大森林,森林裏有些很深的池塘。的確,鄉間是非常美麗的,太陽光正照著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圍流著幾條很深的小溪。從牆角那兒一直到水裏,全蓋滿了牛蒡的大葉子。最大的葉子長得非常高,小孩子簡直可以直著腰站在下麵。像在最濃密的森林裏一樣,這兒也是很荒涼的。這兒有一隻母鴨坐在窠裏,她得把她的幾個小鴨都孵出來。不過這時她已經累壞了。很少有客人來看她。別的鴨子都願意在溪流裏遊來遊去,而不願意跑到牛蒡下麵來和她聊天。
最後,那些鴨蛋一個接著一個地崩開了。"劈!劈!"蛋殼響起來。所有的蛋黃現在都變成了小動物。他們把小頭都伸出來。
"嘎!嘎!"母鴨說。他們也就跟著嘎嘎地大聲叫起來。他們在綠葉子下麵向四周看。媽媽讓他們盡量地東張西望,因為綠色對他們的眼睛是有好處的。
"這個世界真夠大!"這些年輕的小家夥說。的確,比起他們在蛋殼裏的時候,他們現在的天地真是大不相同了。
"你們以為這就是整個世界!"媽媽說。"這地方伸展到花園的另一邊,一直伸展到牧師的田裏去,才遠呢!連我自己都沒有去過!我想你們都在這兒吧?"她站起來。"沒有,我還沒有把你們都生出來呢!這隻頂大的蛋還躺著沒有動靜。它還得躺多久呢?我真是有些煩了。"於是她又坐下來。
"唔,情形怎樣?"一隻來拜訪她的老鴨子問。
"這個蛋費的時間真久!"坐著的母鴨說。"它老是不裂開。請你看看別的吧。他們真是一些最逗人愛的小鴨兒!都像他們的爸爸--這個壞東西從來沒有來看過我一次!"
"讓我瞧瞧這個老是不裂開的蛋吧,"這位年老的客人說,"請相信我,這是一隻吐綬雞的蛋。有一次我也同樣受過騙,你知道,那些小家夥不知道給了我多少麻煩和苦惱,因為他們都不敢下水。我簡直沒有辦法叫他們在水裏試一試。我說好說歹,一點用也沒有!--讓我來瞧瞧這隻蛋吧。哎呀!這是一隻吐綬雞的蛋!讓他躺著吧,你盡管叫別的孩子去遊泳好了。"
"我還是在它上麵多坐一會兒吧,"鴨媽媽說,"我已經坐了這麼久,就是再坐它一個星期也沒有關係。"
"那麼就請便吧,"老鴨子說。於是她就告辭了。
最後這隻大蛋裂開了。"劈!劈!"新生的這個小家夥叫著向外麵爬。他是又大又醜。鴨媽媽把他瞧了一眼。"這個小鴨子大得怕人,"她說,"別的沒有一個像他;但是他一點也不像小吐綬雞!好吧,我們馬上就來試試看吧。他得到水裏去,我踢也要把他踢下水去。"
第二天的天氣是又晴和,又美麗。太陽照在綠牛蒡上。鴨媽媽帶著她所有的孩子走到溪邊來。普通!她跳進水裏去了。"呱!呱!"她叫著,於是小鴨子就一個接著一個跳下去。水淹到他們頭上,但是他們馬上又冒出來了,遊得非常漂亮。他們的小腿很靈活地劃著。他們全都在水裏,連那個醜陋的灰色小家夥也跟他們在一起遊。
"唔,他不是一個吐綬雞,"她說,"你看他的腿劃得多靈活,他浮得多麼穩!他是我親生的孩子!如果你把他仔細看一看,他還算長得蠻漂亮呢。嘎!嘎!跟我一塊兒來吧,我把你們帶到廣大的世界上去,把那個養雞場介紹給你們看看。不過,你們得緊貼著我,免得別人踩著你們。你們還得當心貓兒呢!"
這樣,他們就到養雞場裏來了。場裏響起了一陣可怕的喧鬧聲,因為有兩個家族正在爭奪一個鱔魚頭,而結果貓兒卻把它搶走了。
"你們瞧,世界就是這個樣子!"鴨媽媽說。她的嘴流了一點涎水,因為她也想吃那個鱔魚頭。"現在使用你們的腿吧!"她說。"你們拿出精神來。你們如果看到那兒的一個老母鴨,你們就得把頭低下來,因為她是這兒最有聲望的人物。她有西班牙的血統--因為她長得非常胖。你們看,她的腿上有一塊紅布條。這是一件非常出色的東西,也是一個鴨子可能得到的最大光榮:它的意義很大,說明人們不願意失去她,動物和人統統都得認識她。打起精神來吧--不要把腿子縮進去。一個有很好教養的鴨子總是把腿擺開的,像爸爸和媽媽一樣。好吧,低下頭來,說:'嘎'呀!"
他們這樣做了。別的鴨子站在旁邊看著,同時用相當大的聲音說:
"瞧!現在又來了一批找東西吃的客人,好像我們的人數還不夠多似的!呸!瞧那隻小鴨的一副醜相!我們真看不慣!"
於是馬上有一隻鴨子飛過去,在他的脖頸上啄了一下。
"請你們不要管他吧,"媽媽說,"他並不傷害誰呀!"
"對,不過他長得太大、太特別了,"啄過他的那隻鴨子說,"因此他必須挨打!"
"那個母鴨的孩子都很漂亮,"腿上有一條紅布的那個母鴨說,"他們都很漂亮,隻有一隻是例外。這真是可惜。我希望能把他再孵一次。"
"那可不能,太太,"鴨媽媽回答說,"他不好看,但是他的脾氣非常好。他遊起水來也不比別人差--我還可以說,遊得比別人好呢。我想他會慢慢長得漂亮的,或者到適當的時候,他也可能縮小一點。他在蛋裏躺得太久了,因此他的模樣有點不太自然。"她說著,同時在他的脖頸上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此外,他還是一隻公鴨呢,"她說,"所以關係也不太大。我想他的身體很結實,將來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別的小鴨倒很可愛,"老母鴨說,"你在這兒不要客氣。如果你找到鱔魚頭,請把它送給我好了。"
他們現在在這兒,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
不過從蛋殼裏爬出的那隻小鴨太醜了,到處挨打,被排擠,被譏笑,不僅在鴨群中是這樣,連在雞群中也是這樣。
"他真是又粗又大!"大家都說。有一隻雄吐綬雞生下來腳上就有距,因此他自以為是一個皇帝。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條鼓滿了風的帆船,來勢洶洶地向他走來,瞪著一雙大眼睛,臉上漲得通紅。這隻可憐的小鴨不知道站在什麼地方,或者走到什麼地方去好。他覺得非常悲哀,因為自己長得那麼醜陋,而且成了全體雞鴨的一個嘲笑對象。
這是頭一天的情形。後來一天比一天糟。大家都要趕走這隻可憐的小鴨;連他自己的兄弟姊妹也對他生氣起來。他們老是說:"你這個醜妖怪,希望貓兒把你抓去才好!"於是媽媽也說起來:"我希望你走遠些!"鴨兒們啄他。小雞打他,喂雞鴨的那個女傭人用腳來踢他。
於是他飛過籬笆逃走了;灌木林裏的小鳥一見到他,就驚慌地向空中飛去。"這是因為我太醜了!"小鴨想。於是他閉起眼睛,繼續往前跑。他一口氣跑到一塊住著野鴨的沼澤地裏。他在這兒躺了一整夜,因為他太累了,太喪氣了。
天亮的時候,野鴨都飛起來了。他們瞧了瞧這位新來的朋友。
"你是誰呀?"他們問。小鴨一下轉向這邊,一下轉向那邊,盡量對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禮。
"你真是醜得厲害,"野鴨們說,"不過隻要你不跟我們族裏任何鴨子結婚,對我們倒也沒有什麼大的關係。"可憐的小東西!他根本沒有想到什麼結婚;他隻希望人家準許他躺在蘆葦裏,喝點沼澤的水就夠了。
他在那兒躺了兩個整天。後來有兩隻雁--嚴格地講,應該說是兩隻公雁,因為他們是兩個男的--飛來了。他們從娘的蛋殼裏爬出來還沒有多久,因此非常頑皮。
"聽著,朋友,"他們說,"你醜得可愛,連我(注:這兒的"我"(jeg)是單數,跟前麵的"他們說"不一致,但原文如此。)都禁不住要喜歡你了。你做一個候鳥,跟我們一塊兒飛走好嗎?另外有一塊沼澤地離這兒很近,那裏有好幾隻活潑可愛的雁兒。她們都是小姐,都會說:'嘎!'你是那麼醜,可以在她們那兒碰碰你的運氣!"
"劈!啪!"天空中發出一陣響聲。這兩隻公雁落到蘆葦裏,死了,把水染得鮮紅。"劈!啪!"又是一陣響聲。整群的雁兒都從蘆葦裏飛起來,於是又是一陣槍聲響起來了。原來有人在大規模地打獵。獵人都埋伏在這沼澤地的周圍,有幾個人甚至坐在伸到蘆葦上空的樹枝上。藍色的煙霧像雲塊似地籠罩著這些黑樹,慢慢地在水麵上向遠方漂去。這時,獵狗都普通普通地在泥濘裏跑過來,燈芯草和蘆葦向兩邊倒去。這對於可憐的小鴨說來真是可怕的事情!他把頭掉過來,藏在翅膀裏。不過,正在這時候,一隻駭人的大獵狗緊緊地站在小鴨的身邊。它的舌頭從嘴裏伸出很長,眼睛發出醜惡和可怕的光。它把鼻子頂到這小鴨的身上,露出了尖牙齒,可是--普通!普通!--它跑開了,沒有把他抓走。
"啊,謝謝老天爺!"小鴨歎了一口氣,"我醜得連獵狗也不要咬我了!"
他安靜地躺下來。槍聲還在蘆葦裏響著,槍彈一發接著一發地射出來。
天快要暗的時候,四周才靜下來。可是這隻可憐的小鴨還不敢站起來。他等了好幾個鍾頭,才敢向四周望一眼,於是他急忙跑出這塊沼澤地,拚命地跑,向田野上跑,向牧場上跑。這時吹起一陣狂風,他跑起來非常困難。
到天黑的時候,他來到一個簡陋的農家小屋。它是那麼殘破,甚至不知道應該向哪一邊倒才好--因此它也就沒有倒。狂風在小鴨身邊號叫得非常厲害,他隻好麵對著它坐下來。它越吹越凶。於是他看到那門上的鉸鏈有一個已經鬆了,門也歪了,他可以從空隙鑽進屋子裏去,他便鑽進去了。
屋子裏有一個老太婆和她的貓兒,還有一隻母雞住在一起。她把這隻貓兒叫"小兒子"。他能把背拱得很高,發出咪咪的叫聲來;他的身上還能迸出火花,不過要他這樣做,你就得倒摸他的毛。母雞的腿又短又小,因此她叫"短腿雞兒"。她生下的蛋很好,所以老太婆把她愛得像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
第二天早晨,人們馬上注意到了這隻來曆不明的小鴨。那隻貓兒開始咪咪地叫,那隻母雞也咯咯地喊起來。
"這是怎麼一回事兒?"老太婆說,同時朝四周看。不過她的眼睛有點花,所以她以為小鴨是一隻肥鴨,走錯了路,才跑到這兒來了。"這真是少有的運氣!"她說,"現在我可以有鴨蛋了。我隻希望他不是一隻公鴨才好!我們得弄個清楚!"
這樣,小鴨就在這裏受了三個星期的考驗,可是他什麼蛋也沒有生下來。那隻貓兒是這家的紳士,那隻母雞是這家的太太,所以他們一開口就說:"我們和這世界!"因為他們以為他們就是半個世界,而且還是最好的那一半呢。小鴨覺得自己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的這種態度,母雞卻忍受不了。
"你能夠生蛋嗎?"她問。
"不能!"
"那麼就請你不要發表意見。"
於是雄貓說:"你能拱起背,發出咪咪的叫聲和迸出火花嗎?"
"不能!"
"那麼,當有理智的人在講話的時候,你就沒有發表意見的必要!"
小鴨坐在一個牆角裏,心情非常不好。這時他想起了新鮮空氣和太陽光。他覺得有一種奇怪的渴望:他想到水裏去遊泳。最後他實在忍不住了,就不得不把心事對母雞說出來。
"你在起什麼念頭?"母雞問。"你沒有事情可幹,所以你才有這些怪想頭。你隻要生幾個蛋,或者咪咪地叫幾聲,那麼你這些怪想頭也就會沒有了。"
"不過,在水裏遊泳是多麼痛快呀!"小鴨說。"讓水淹在你的頭上,往水底一鑽,那是多麼痛快呀!"
"是的,那一定很痛快!"母雞說,"你簡直在發瘋。你去問問貓兒吧--在我所認識的一切朋友當中,他是最聰明的--你去問問他喜歡不喜歡在水裏遊泳,或者鑽進水裏去。我先不講我自己。你去問問你的主人--那個老太婆--吧,世界上再也沒有比她更聰明的人了!你以為她想去遊泳,讓水淹在她的頭頂上嗎?"
"你們不了解我,"小鴨說。
"我們不了解你?那麼請問誰了解你呢?你決不會比貓兒和女主人更聰明吧--我先不提我自己。孩子,你不要自以為了不起吧!你現在得到這些照顧,你應該感謝上帝。你現在到一個溫暖的屋子裏來,有了一些朋友,而且還可以向他們學習很多的東西,不是嗎?不過你是一個廢物,跟你在一起真不痛快。你可以相信我,我對你說這些不好聽的話,完全是為了幫助你呀。隻有這樣,你才知道誰是你的真正朋友!請你注意學習生蛋,或者咪咪地叫,或者迸出火花吧!"
"我想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上去好,"小鴨說。
"好吧,你去吧!"母雞說。
於是小鴨就走了。他一會兒在水上遊,一會兒鑽進水裏去;不過,因為他的樣子醜,所有的動物都瞧不其他。秋天到來了。樹林裏的葉子變成了黃色和棕色。風卷起它們,把它們帶到空中飛舞,而空中是很冷的。雲塊沉重地載著冰雹和雪花,低低地懸著。烏鴉站在籬笆上,凍得隻管叫:"呱!呱!"是的,你隻要想想這情景,就會覺得冷了。這隻可憐的小鴨的確沒有一個舒服的時候。
一天晚上,當太陽正在美麗地落下去的時候,有一群漂亮的大鳥從灌木林裏飛出來,小鴨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美麗的東西。他們白得發亮,頸項又長又柔軟。這就是天鵝。他們發出一種奇異的叫聲,展開美麗的長翅膀,從寒冷的地帶飛向溫暖的國度,飛向不結冰的湖上去。
他們飛得很高--那麼高,醜小鴨不禁感到一種說不出的興奮。他在水上像一個車輪似地不停地旋轉著,同時,把自己的頸項高高地向他們伸著,發出一種響亮的怪叫聲,連他自己也害怕起來。啊!他再也忘記不了這些美麗的鳥兒,這些幸福的鳥兒。當他看不見他們的時候,就沉入水底;但是當他再冒到水麵上來的時候,卻感到非常空虛。他不知道這些鳥兒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們要向什麼地方飛去。不過他愛他們,好像他從來還沒有愛過什麼東西似的。他並不嫉妒他們。他怎能夢想有他們那樣美麗呢?隻要別的鴨兒準許他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他就已經很滿意了--可憐的醜東西。
冬天變得很冷,非常的冷!小鴨不得不在水上遊來遊去,免得水麵完全凍結成冰。不過他遊動的這個小範圍,一晚比一晚縮小。水凍得厲害,人們可以聽到冰塊的碎裂聲。小鴨隻好用他的一雙腿不停地遊動,免得水完全被冰封閉。最後,他終於昏倒了,躺著動也不動,跟冰塊結在一起。
大清早,有一個農民在這兒經過。他看到了這隻小鴨,就走過去用木屐把冰塊踏破,然後把他抱回來,送給他的女人。他這時才漸漸地恢複了知覺。
小孩子們都想要跟他玩,不過小鴨以為他們想要傷害他。他一害怕就跳到牛奶盤裏去了,把牛奶濺得滿屋子都是。女人驚叫起來,拍著雙手。這麼一來,小鴨就飛到黃油盆裏去了,然後就飛進麵粉桶裏去了,最後才爬出來。這時他的樣子才好看呢!女人尖聲地叫起來,拿著火鉗要打他。小孩們擠做一團,想抓住這小鴨。他們又是笑,又是叫!--幸好大門是開著的。他鑽進灌木林中新下的雪裏麵去。他躺在那裏,幾乎像昏倒了一樣。
要是隻講他在這嚴冬所受到困苦和災難,那麼這個故事也就太悲慘了。當太陽又開始溫暖地照著的時候,他正躺在沼澤地的蘆葦裏。百靈鳥唱起歌來了--這是一個美麗的春天。
忽然間他舉起翅膀:翅膀拍起來比以前有力得多,馬上就把他托起來飛走了。他不知不覺地已經飛進了一座大花園。這兒蘋果樹正開著花;紫丁香在散發著香氣,它又長又綠的枝條垂到彎彎曲曲的溪流上。啊,這兒美麗極了,充滿了春天的氣息!三隻美麗的白天鵝從樹蔭裏一直遊到他麵前來。他們輕飄飄地浮在水上,羽毛發出颼颼的響聲。小鴨認出這些美麗的動物,於是心裏感到一種說不出的難過。
"我要飛向他們,飛向這些高貴的鳥兒!可是他們會把我弄死的,因為我是這樣醜,居然敢接近他們。不過這沒有什麼關係!被他們殺死,要比被鴨子咬、被雞群啄,被看管養雞場的那個女傭人踢和在冬天受苦好得多!"於是他飛到水裏,向這些美麗的天鵝遊去:這些動物看到他,馬上就豎起羽毛向他遊來。"請你們弄死我吧!"這隻可憐的動物說。他把頭低低地垂到水上,隻等待著死。但是他在這清澈的水上看到了什麼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但那不再是一隻粗笨的、深灰色的、又醜又令人討厭的鴨子,而卻是--一隻天鵝!
隻要你曾經在一隻天鵝蛋裏待過,就算你是生在養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
對於他過去所受的不幸和苦惱,他現在感到非常高興。他現在清楚地認識到幸福和美正在向他招手。--許多大天鵝在他周圍遊泳,用嘴來親他。
花園裏來了幾個小孩子。他們向水上拋來許多麵包片和麥粒。最小的那個孩子喊道:
"你們看那隻新天鵝!"別的孩子也興高采烈地叫起來:"是的,又來了一隻新的天鵝!"於是他們拍著手,跳起舞來,向他們的爸爸和媽媽跑去。他們拋了更多的麵包和糕餅到水裏,同時大家都說:"這新來的一隻最美!那麼年輕,那麼好看!"那些老天鵝不禁在他麵前低下頭來。
他感到非常難為情。他把頭藏到翅膀裏麵去,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點也不驕傲,因為一顆好的心是永遠不會驕傲的。他想其他曾經怎樣被人迫害和譏笑過,而他現在卻聽到大家說他是美麗的鳥中最美麗的一隻鳥兒。紫丁香在他麵前把枝條垂到水裏去。太陽照得很溫暖,很愉快。他扇動翅膀,伸直細長的頸項,從內心裏發出一個快樂的聲音:
"當我還是一隻醜小鴨的時候,我做夢也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的幸福!"
(1844年)
這篇童話也收集在《新的童話》裏。它是在安徒生心情不太好的時候寫的。那時他有一個劇本《梨樹上的雀子》在上演,像他當時寫的許多其他的作品一樣,它受到了不公正的批評。他在日記上說:"寫這個故事多少可以使我的心情好轉一點。"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醜小鴨"--事實上是一隻美麗的天鵝,但因為他生在一個鴨場裏,鴨子覺得它與自己不同,就認為他很"醜"。其他的動物,如雞、狗、貓也隨聲附和,都鄙視他。它們都根據自己的人生哲學來對他評頭論足,說:"你真醜得厲害,不過隻要你不跟我們族裏任何鴨子結婚,對我們倒也沒有什麼大的關係。"它們都認為自己門第高貴,了不起,其實庸俗不堪。相反,"醜小鴨"卻是非常謙虛,"根本沒有想到什麼結婚"。他覺得"我還是走到廣大的世界上去好。"就在"廣大的世界"裏有天晚上他看見了"一群漂亮的大鳥從灌木林裏飛出來......他們飛得很高--那麼高,醜小鴨不禁感到說不出的興奮。"這就是天鵝,後來天鵝發現"醜小鴨"是他們的同類,就"向他遊來......用嘴來親他。"原來"醜小鴨"自己也是一隻美麗的天鵝,即使他"生在養鴨場裏也沒有什麼關係。"這篇童話一般都認為是安徒生的一起自傳,描寫他童年和青年時代所遭受的苦難,他對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通過重重苦難後所得到的藝術創作上的成就和精神上的安慰。
《踩麵包的姑娘》賞析
你大概聽說過那個怕弄髒自己鞋子便踩麵包的小姑娘,聽說過她遭了多大的殃吧。這些事是寫在紙上印在紙上的。她是一個窮孩子,很驕傲,自覺很了不起,像俗話說的那樣,她這個孩子本性不好。還在她很小的時候,她便逮蒼蠅,撕下它們的翅膀,讓它們隻能爬,以此取樂。她還把大甲蟲和金龜子抓來,各穿在一根針上,在它們的腳下放一片綠葉或者一小塊紙,可憐的小蟲子便緊緊抓住葉子或者紙片,轉過來,翻過去,想掙脫掉針。
"大甲蟲會看書了!"小英娥說道,"你看它翻紙的那個樣子!"
隨著她漸漸長大,她不是變好一些而是更壞了。不過她長得很好看,這正是她的不幸,否則,她大概會被管束得和現在不一樣。
"你的頭得拿濃堿水好好泡泡!"她母親說道。"你還是個娃娃的時候,就踩我的圍裙,我怕你長大了會時常踩在我的心口上。"
她真是這麼幹的。
現在她到鄉下有錢人家去幫工了,人家對她就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於是她穿得很好。她很好看,就越以為自己了不起了。
她在外幫工一年,她的主人對她說:"小英娥,你該回去看看你的父親母親了!"
她倒也回去了,不過是為了顯示給他們看看,她穿戴得多麼漂亮。然而在走出鄉下快到城裏的時候,她看見一群姑娘和小夥子在街頭的水池邊閑談,而她的母親正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旁邊放著一捆劈柴,是她從樹林中拾回來的。於是英娥扭身就往回走。她覺得自己穿得這麼漂亮竟會有這麼一個破衣爛衫拾柴禾的媽媽,是很可恥的事。她對回頭一點也不覺得難過,心裏隻是煩惱。
又過了半年的時間。
"你一定得找一天回家去看看你的老父老母,小英娥!"她的女主人對她說道。"這裏有一大塊小麥麵包,你可以拿回去給他們;看見你他們會很高興的。"
英娥穿上最好看的衣服,穿上她的新鞋。她把裙子提起來,很小心地走著。她想保持她的雙腳光潔美麗,這自然不能責怪她;可是她來到一片泥濘地,道上有水,有汙泥,於是她便把麵包扔到汙泥裏,她踩在上麵走過去,不讓鞋子沾上泥水。但是,當她一隻腳踩在麵包上,另一隻腳剛抬起來的時候,麵包帶著她沉了下去,陷得越來越深直到她完全沉沒,剩下的隻是一個冒水泡的黑泥坑。
那個故事就是這樣發生的。
那麼英娥到哪裏去了呢?她到了釀酒的那個沼澤女人那裏去了。沼澤女人是妖女的姑媽。妖女們是很有名的,有許多關於她們的歌,還有不少她們的畫,但是關於沼澤女人,大家知道的隻是很少一點:夏天,草地上霧氣騰騰的時候,那就是沼澤女人在蒸酒了。英娥就是沉到她的釀酒房裏去了,那地方可是不能久呆的,和沼澤女人的釀酒房比起來,爛泥坑還算是明亮的上等房間呢!所有的酒缸都散發著怪味,熏得人暈暈乎乎,酒缸一個緊挨一個地排著,要是中間有一個小縫,容得下人擠過去的話,你也過不去,因為這裏粘糊糊的癩蛤蟆和肥胖的水蛇纏在一起;小英娥便沉到了這裏。所有這些叫人惡心的髒東西都是冰涼的,她渾身上下哆嗦起來,是啊,她的身子越來越僵了。她牢牢地踩著麵包,麵包又拽著她,就像是一顆琥珀鈕扣吸著一根小草一樣。
沼澤女人在家,魔鬼和魔鬼的曾祖母那天來釀酒房串門,她是一個十分毒辣的老女人,她總是閑不著;她如果不是帶著她的手工活兒,就不會出門,今天她的手工活兒也在這兒。她專門給人的鞋子縫上"不停地走"之類的玩意兒,讓穿著縫有這種玩意兒的人永遠不得安寧。她還會繡謊話,會把掉到地上的一切胡言亂語都織在一起,拿來害人,誘人墮落。可不是,她會縫、會繡還會編,這老曾祖母!
她看見了英娥,接著又把眼鏡戴上再看了她一眼:"這是個有靈性的姑娘!"她說道,"我請求把她給我,作為這次來訪的紀念!她會成為裝點我重孫子前庭的很合適的雕像。"於是她得到了她。小英娥就這樣來到了地獄。一般說人並不是這樣直接下到地獄去的,要是他們有靈性的話,他們便可以繞道去地獄。
那裏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空間的前庭;往前看你會頭昏眼花,往後看你也會眼花頭昏。在這兒,一大群死人正在等著慈悲的大門打開;他們要等很久很久!又肥又大爬起來東歪西倒的蜘蛛在他們的腳上吐著千年老絲網。這些蜘蛛網像腳鐐一樣勒進他們的肉裏,像銅鏈一樣地鎖住他們。因為這個緣故,他們的魂靈永遠都不得安寧。守財奴站在那裏,他忘了帶他的錢櫃鑰匙,雖然他知道鑰匙插在錢櫃鎖眼上。是啊,要是把大家遭受的痛苦和災難都敘述一遍,那會是冗長費神的。作為一座雕像立在那裏,英娥體驗到了這種悲慘。下邊,她的雙腳牢牢地陷入那塊麵包裏。
"為了不把腳弄髒便落得這麼個下場!"她自言自語地說道。"瞧,他們都盯著我!"可不是,大家都看著她;惡毒的念頭從他們的眼裏表現出來。他們講著,但嘴角沒有出聲,這些人看去真可怕。
"看著我一定是件快事!"小英娥想道,"我的麵龐很漂亮,穿著很好的衣服!"然後她轉動她的眼睛,脖子太硬了,轉不動。真糟糕,沼澤女人的釀酒房把她弄得多髒啊,她一點沒想到。她的衣服就像被一整塊粘液滲透;頭發上爬著一條蛇,蛇頭落在她的脖子上。她衣裙的每個褶紋裏都有一隻癩蛤蟆伸頭往外看,像害著喘病的哈巴狗呱呱叫著。真不好受。"不過這裏其他的人也都很嚇人!"她這樣自我安慰。
糟糕透頂的是她這時覺得餓得要死;她能不能彎下腰來掰一塊腳下踩著的麵包?不行,背脊骨是僵硬的,胳膊和手是僵硬的,她的整個身子就像一尊石雕,隻有她臉上的眼睛會轉動,能整整轉一周。於是眼睛可以看到背後,情景真可怕,真可怕。接著,蒼蠅來了;蒼蠅在她的眼上爬,爬來爬去,她眨著眼,但是蒼蠅並不飛走,因為它們不能飛,它們的翅膀都被撕掉了,成了爬蟲了。真痛苦,還有饑餓;是的,到最後,她覺得她的五髒六腑都被自己吃掉了,她身內空空的,令人害怕地空。
"再這樣下去,我就吃不消了!"她說道,然而她得忍著。這情形繼續著,沒完沒了地繼續著。
這時,一滴熱淚掉到她的頭上,滾過她的臉和胸落到了麵包上,又掉了一滴,掉了許多滴。是誰在為小英娥哭泣?地麵上不是有她一位母親嗎。一位母親為她孩子而流的悲痛的淚總會掉到孩子身上的,可是這些淚珠並未減輕痛苦,淚珠在燒灸,隻會使痛苦加劇。還有這無法忍受的饑餓和她夠不著腳下踩著的那塊麵包的那種折磨。最後她產生了一種感覺,她把自己的內髒都吃光了,她成了一個沉重、空洞的管子,把一切聲音都吸收了進去的空管;她清楚地聽見地麵上的人們談論她的一切話,她聽到的全是尖銳地責備她的話。她的母親的確哭得很厲害很悲痛,但接著又說:"是驕傲讓你栽了個大跟鬥,才遭這種罪。這是你的不幸,英娥!你讓你母親傷透了心!"
她的母親和上麵所有的人都知道了她的罪惡,知道她踩著麵包走,知道她沉淪不見了;這是一個放牛的人說的,他在山坡上看見了。
"你讓你母親傷透了心,英娥!"母親說道;"是啊,我早料到了!"
"要是我沒有生到世上來就好了!"聽了母親的話,她想道,"那就好得多了。現在母親哭又有什麼用呢。"
她聽見她的主人,那些體麵的人,像親生父母一樣對待她的人在說:"她是一個罪孽深重的孩子!"他們還說,"她一點也不珍惜天父的禮物,而是把它踩在腳下,她難進慈悲之門啊。"
"他們真該早些嚴嚴地管教我啊!"英娥想道。"如果我有邪念便把它們驅趕掉。"
她聽見還有人編了一首歌說她,"高傲的姑娘,踩著麵包走,怕把鞋弄髒。"這首歌全國上下都在唱。
"為了這件事我要聽多少責罵啊!我要受多少罪啊!"英娥想道,"別人也真該因為他們的罪孽挨罰的!是啊,該懲罰的有多少啊!唉,我多痛苦啊!"
於是,她的心靈比起她的軀殼來更加僵硬了。
"在這裏和這些人混在一起,是沒法變好的!我也不想變好!瞧他們的眼光!"
於是她的心靈憤怒了,對所有的人都產生了惡意。
"這下子他們在上麵有話可講了!--唉,我多麼痛苦啊!"
她聽見他們在對他們的孩子講她的事情,小孩子們都把她叫做褻瀆神靈的英娥,--"她真叫人憎惡!"他們說道,"真壞,她活該受罰!"
小孩子的話總是尖刻而不饒人的。
然而有一天,正當悲傷和饑餓在啖食她的空洞的軀體的時候,她聽見有人對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一個小姑娘提到她的名字,講著她的事情,她覺得,小姑娘聽到關於高傲和愛虛榮的英娥的事情時放聲哭了起來。
"可是,是不是她再也不會上來了呢?"小姑娘問道。得到的回答是:"她再也上不來了!"
"要是她請求寬恕,以後再也不那麼做了呢?"
"可是,她是不會請求寬恕的!"他們說道。
"我真希望她會請求寬恕!"小姑娘說道,無限地悲傷。"我願把我所有的玩具娃娃都獻出來,隻要她能夠再上來!這對可憐的小英娥是多麼殘酷啊!"
這席話湧進了英娥的心裏,一下子感動了她;有人說:"可憐的英娥!"這還是頭一回,而且一點沒有提到她的過失,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孩子哭了,為她祈禱,她為此而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感覺,她自己也想哭一場,但是她不能哭,這也是一種痛苦。
上麵的歲月流逝,而下麵卻沒有一點變化,她很難再聽到上麵的聲音,關於她的談論越來越少,忽然有一天她覺得聽到一聲歎息:"英娥啊!英娥!你教我多麼痛苦啊!我早說過!"這是她的母親彌留時的歎息。
她還聽到她的主人念叨她的名字,都是最充滿溫情的話,女主人說:"我真不知道我是不是還能見到你,英娥!誰知道到哪裏去見你啊!"
但是英娥很清楚,她仁慈的女主人永遠也到不了她所在的這個地方。
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漫長而痛苦。
忽然英娥又聽到有人提到了她的名字,看見在她的上方有兩顆明亮的星星在閃動;那是兩隻溫柔的眼睛在地上一眨一眨。自從那小姑娘為"可憐的英娥"而悲痛地哭泣以來,許多年已經過去了,小姑娘已經長成了老婦人,現在天父召喚她去了,就在這個時刻,她一生不忘的懸念都浮現在她的腦中;她記得她小時候,怎樣為了英娥的事情而哭泣起來;在她臨終的時刻那印象是多麼生動地浮現在腦海中,她竟高聲喊道:"天父,我的主,不知道我是不是也像英娥一樣常在你恩賜的禮物上踩過卻不自知,是不是我也在頭腦中有過高傲的念頭,但是你都仁慈地沒有讓我沉淪,而是讓我留在世上!在我這最後一刻請不要鬆手放掉我!"
老人的眼睛閉上了,但心靈的眼睛卻對一些隱蔽著的東西睜開了,因為英娥一直生動地存在她的思念之中,於是她看到了她,看到她陷得多麼地深。看見這情景,虔誠的老婦人哭了,她在天國中站立著像一個小孩似地為可憐的小英娥哭泣;哭聲和她的祈禱在空洞的軀殼裏回響著,這軀殼包藏著那受囚禁的、痛苦的心靈,這心靈被天上來的未曾想到過的愛感化了;上帝的一個天使在為她哭泣!為什麼要賜給她這個!受苦的心靈也回想著它在人世土地上所做的一切,它顫抖著哭泣起來,是英娥沒有過的哭泣;她身軀裏充滿了對自己的悔痛,她以為慈悲的門永遠也不會為她敞開,就在她悲痛欲絕地認識到她的所作所為的時候,在這深淵中忽然閃現了一道亮光,這道光比融化小孩們在院子裏堆起的雪人的陽光還要強烈,接著,比雪花掉在孩子們嘴裏融化成水珠還要快得多,英娥僵硬直立的身軀融成一陣煙霧;一隻小鳥閃電般地東躲西閃著朝人類世界飛去,它對四周的一切太害怕了,同時十分地羞赧,為自己感到羞愧,怕聽見所有活生靈的聲音。它匆匆地躲進一片倒塌的土牆上的一個黑洞裏。它蹲在那裏,縮成一團,渾身顫抖,發不出聲音。它沒有聲音,它在那裏躲了很久才漸漸地安靜下來看一看周圍,感覺一下它蹲的那個地方是多麼地舒服。是的,這裏很舒服,空氣是新鮮的,溫柔的,月亮明亮地照著,樹林、叢林散發著香氣;它棲息的那塊地方是多麼舒適啊。它的羽毛衣裳是那麼清潔美麗。真的,造物主所創造的一切都充滿了愛和美!鳥兒心中激蕩著的一切思想都想像歌一樣的迸發出來,可是鳥兒不能,它非常想唱,像春日的杜鵑和夜鶯一樣地唱。天父,他能聽見蟲兒無聲的讚歌,也感覺到了這鳥兒的思想的和聲,像大衛,胸中的讚美詩還沒有配上歌詞和曲調一樣。
這些無聲的歌在鳥兒的思想中醞釀了許多星期,它一扇動翅膀做出善事,它心中的歌便會傾瀉出來,必須做善事了。聖潔的聖誕節到了。農民在牆邊放了一根竿子,上麵綁著一束沒有打淨的小麥穗,天上的鳥兒也應該過一個愉快的聖誕節,應該在天父的這個節日裏快樂地享受一番。
聖誕節的早晨太陽升起來,照在麥穗上,嘰嘰喳喳的鳥兒都圍著帶有食物的竿子轉,這時牆裏也傳來唧唧的聲音,那不斷湧現的思想變成了聲音,那微弱的唧唧聲是一首歡樂的讚歌,善行的思想蘇醒了,鳥兒從它藏身的地方飛了出來;天國當然知道這是一隻什麼樣的鳥。
嚴峻的冬天逼來了,水都結成了厚實的冰;鳥和樹林中的動物很難找到食物。那隻小鳥飛到鄉間大道上,在雪橇留下的轍跡裏尋找著,偶爾也找到一個麥粒,在路旁人歇腳的地方找到一兩塊麵包屑。它隻吃它的一小部分,把其他饑餓的麻雀都喚來,讓它們在這裏找吃的。它飛進城裏,到處望著,有時一隻慈善的手會撕點麵包放在窗邊給鳥兒吃,它隻吃很少的一點,把其餘的都給了別的鳥。
一冬天,鳥兒分給大家的麵包屑加起來幾乎已經和小英娥為了不弄髒自己的鞋而踩的那塊麵包一樣大了,在它找到最後一塊並且把它分出去的時候,這鳥兒的翅膀變成白色的了,寬寬地伸了開來。
"海上有一隻海燕在飛翔渡海峽呢!"看見了這隻白色鳥兒的孩子們都說道;現在,它時而衝向海麵,時而在耀眼的陽光中高高升起,看不見它飛往哪裏去了;人們說,它一直飛進太陽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