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何謂“玄牝”?(1 / 1)

老子在“總結”道經第10章還進一步指出:“浴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是由兩個單音節詞組成的語詞。“玄”,古篆文寫作“放在人體生命科學領域內考察,它們不是很像一串人體細胞嗎?”I“是連接細胞的纖維”;是包裹潛能的某種組織物質;是人體和潛能細胞,被某種組織物質緊緊地包裹著。古代無“細胞組織纖維”等詞語。老子因著作的需要,采用因形求義的方法,從古漢語中挑選適當的形意字來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理念,那個古“玄”字,準確地擔當了這一角色。我們還可以從古漢語字典的權威性注解中,進一步理解“玄”的涵義。《說文》:玄,幽遠也。幽而入覆之也“所謂”幽而覆之也“說文》:幽,隱也。從山從幺”指極微細的東西埋藏在深山裏;入,內也在裏麵、在體內;覆,一曰蓋也。把東西上上下下嚴密覆蓋住。綜上所述,玄指有一種極細微的東西被某種物質緊密地包裹著,隱藏在深處。這一意義應用於人體生命科學,指埋藏在人體深處的潛能組織。(玄字的造形,可參閱天津市古籍書店影印本1991年版《說文解字》);牝代表雌性。引申為慈母哺養孩子。所以玄牝的意思是,被埋藏在人體深處的潛能細胞、得到了慈母般的關懷和哺養。

老子在世的年代,光子顯微鏡尚未發現,細胞學尚未產生,當然不可能有細胞、細胞組織等這些詞彙。但是隨著經絡穴位的開通、體呼吸的出現、氣功曳引做功原理的發現和提出,以及人體潛能的開發,使老子有充足的依據作出人體內存在著某種極細微的基本物質結構的設想。在老子氣功學和人體生命科學中,老子把這種極細微的基本物質結構稱作“玄”和“小”,這是氣功的實踐、功理的探索,以及尋究人體與宇宙奧秘的必然結果。

老子認為,在淨化意識的功能態下,攝入體內的特殊營養素、特殊能量及其功能轉換,能使人體組織細胞和潛能細胞得到充足的營養和規範,這是規範治理人體和潛能的根本。所以“浴神不死,是謂玄牝”的整句意思是:淨化意識,生理功能就會變得活躍起來。

潛能本是人體固有的,但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它們得不到世人的承認,也得不到主人的關愛,隨時隨地有死亡的危險。老子在“總結”道經第4章中指出,“萬物昔而弗始也”。意思是人體固有的潛能遭受到烈日般的暴曬和被宰割的命運,所以才要用“無”的意識功能態去輔佐它們。

先天潛能是微細柔弱的事物,它的生命力與人體其他組織細胞相比,不知要衰弱多少倍。它們雖然與生俱來,但人類卻不認識它。對於它們是否客觀存在,至今爭論不休。它們被禁錮在人體的幽隱深處,得不到鍛煉,得不到關愛,缺少必需的特殊營養素的哺育,等於時時刻刻被暴曬在烈日之下,隨時隨地會被置放在砧板上遭受痛苦的宰割。它們毫無反抗的能力。老子以“萬物昔”傾吐內心對先天潛能的無比憐憫和同情。“萬物”是人體潛能的代詞。昔,《說文》:“昔,幹肉也,從殘肉。曰以晞之,與俎同意。”“晞”是太陽曬。“俎”是宰魚割肉的砧板。每日太陽曬和放在砧板上宰割,對生命體而言,那是最痛苦不堪的事情。本章以“昔”比喻先天潛能在後天受到痛苦的煎熬。怎樣才能使處在危境中的人體潛能得到救援?怎樣才能使幹涸的小生命複蘇重生?老子以其親身的實踐經驗回答了這個問題:“弗始”。“弗”本義輔佐;“始”是元始時代的簡稱。表示坐善時克隆元始時代的“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或“無極化”的外貌形態特征。“弗始”就是輔佐以克隆元始時代的外貌形態特征。坐善者實·03·施這種外貌形態特征,本文稱作意識虛無的功能態,或稱“無”的意識功能態。

實踐證明,實施“無”的意識功能態能夠使人體潛能得到營養和規範,然後成長出達人體,使它們從潛能組織中分離出來。老子把“浴神”對人體固有潛能的反作用稱作“玄牝”。

“玄牝”的提出,對後世氣功界產生重大的影響。在中國傳統氣功學的記載中,對“玄牝”有以下各種錯誤的解說:

一曰天地或鼻口。《河上公章句》:“不死之道,在於玄牝。”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

二曰上下。在上曰玄,在下曰牝。

三曰先天精氣。父精曰玄,母血曰牝。

四曰先天之性、元神。

五曰腎。

六曰黃庭。

七曰心之左右兩竅。

八曰丹田。

此外,還有“一點元陽真氣”、“神氣往來之間、陰陽往來之鄉”、“一物如黍米”等等說法……真是天花亂墜,晦澀怪誕,令人莫明其妙。這些錯誤的解說,造成氣功理論的混亂。究其原由,後世流行本對《老子》祖本原文的肆意篡改是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