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輕狂中透著可愛的小子,也是一個昏聵中透著暴虐的君主。
他很好酒,很能鑒賞音樂,很愛女同誌,很聽女同誌的話,經常和妲己“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
九侯的一個女兒,是紂王之妃。姑娘很純樸,很莊重,很自愛,不願意在國宴上把自己扒得光溜溜的,還要在一排排肥肥瘦瘦的大腿間跑來跑去,因此,她得罪了紂王。紂王惱得慌,怒得慌,臊得慌,立刻把老婆揪過來,殺了。還不過意,還是恨恨然,又把老丈人九侯剁成了肉醬。
九侯、鄂侯、西伯侯,是商代三公。鄂侯聽聞此事後,立與紂王論辯。由於言詞太激烈了,態度太慷慨了,手勢太領袖化了,又把紂王給臊著了。紂王一噴響鼻,把鄂侯也揪過來,殺了。還不過意,還是耿耿然,又把鄂侯醃醃漬漬,製成了肉幹。
三公隻剩下了一公——西伯侯。西伯侯戚然,悵然,茫然,不知所以然。明月當空,滿樹秋風,他唯有歎氣。然而,歎氣也不行,歎氣就是氣不順,氣不順就是有憋屈,有憋屈就是要造反,紂王又不得勁兒了,又把西伯侯押過來,關了。還不過意,還是悻悻然,直到西伯侯的屬臣送來了珍玩、良馬,又巴巴地送來了一炕頭的大小美人,紂王這才吧唧著嘴,滿意了,把西伯侯放歸了。
微子眼見他的紂王弟弟愛美人不愛諸侯,急得都哆嗦了,都脫發了,屢屢勸諫。奈何,紂王不聽。
而西伯侯呢?
這位貌似蔫巴、實則活躍的老大爺,在回到自己的封國後,繼續推行善政,使得商代的諸侯,陸續背離紂王,歸附西伯。西伯侯死後,他的兒子周武王大舉發兵,意欲滅掉殷商。微子諫請紂王振作朝綱,紂王不理。他太忙了,美人太多,美酒太多,他顧不過來。
國將破,山河將易,微子給自己出了一道選擇題:A.以死殉國;B.離開紂王,避禍他鄉。
選擇A,預示著死亡;選擇B,預示著生存。
生死一念間,距離很短,決斷很難。
微子是個敬重天、地、神的人,因而,他也敬重天、地、神的一切給予,而天、地、神最隆重、最豪華的給予,就是——生命。
他不能冒昧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能粗魯地決斷自己的生命。
生,還是死,這可真是一個問題呀。
對於哈姆雷特來說,問題也許不重大,但對於微子來說,確是很煩人。
微子很鬧心,把選擇題一徑拋給了太師箕子、少師比幹。
兩位賢人當機立斷地為憂心忡忡的王子答了卷,選B。
理由是:如果以一身死,可換回國家大治,則死而無憾,死得仗義;如果以一身死,換回的仍是國家大亂,則死而無益,死得窩囊。
微子聽了,不鬧心了。
一夕,遠遁深野了。
一頭年輕的小驢子,蹄聲嗒嗒,脆脆嫩嫩,極剔透,把清晨的綠霧,都踏碎了。
周武王滅掉殷商,建立周朝後,微子和他的驢,又回來了。
既然沒有對抗武王,那麼,就投降武王吧。
微子袒露上身,捆縛雙手於後,膝行於武王軍前,命人左邊牽羊,右邊持草,求告武王,勿斷絕殷商之祭祀。
武王應允。他解開微子之縛,複其地位,並封紂王的兒子武庚,為殷商舊都的君主,以鎮撫殷商遺民。
但微子一點兒也不省心,因為他的大侄子武庚一點兒也不安分。
武庚和他爹一樣燥熱,一樣奔放,而且,奔放到了管不住自己的地步,武王一駕崩,他就偷襲年幼的成王去了。一直折騰了三年,到底被成王的叔父周公一抹脖,給誅殺了。
這一通折騰,極大地改變了當時的政治格局,也極大地改變了孔子先世的社會地位。
周公和成王在重新考量了周朝的高級管理層,對周朝重要員工進行了細致的增刪後,將殷商移民一分為三,其三分之一(位於河南商丘一帶),封與微子管理,國號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