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 / 3)

“胸中正”之語出自《孟子“離婁上》:“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則眸子酕焉”。

這意思是說,觀察個人的好壞可以從其眼睛來判斷,心胸坦蕩的人,眼睛是明亮的,心胸不正的人,眼睛是昏暗的。

“瞭”為眼睛明亮狀,“眸”為眼睛失神狀。按山東方言,“瞭子”是男性生殖器的諧音,“眸”馬瑞芳揭秘《聊齋誌異》字讀作“沒”字。芳雲說王勉“胸中不正,則瞭子眸焉",諧指他“前陰盡縮”一生殖器沒了。儒家經典給篡改成夫婦閨房床幃密語,實在是大不敬。其四,王勉因偷情而前陰盡縮,芳雲居然如此為他治療:“乃探衣而咒曰:黃鳥黃鳥,無止於楚。王不覺大笑,笑已而瘳”。

“黃鳥”語出《詩經》,《詩經》是聖人編定的經之一,也給芳雲隨意亂用,用詩中“黃鳥”借指男性生殖器,用樹名“楚”代指痛楚之意。芳雲、綠雲兩位世外少女以文為戲,跟經典唱反調,不僅表現出令人絕倒的口才,還表現出封建社會叛逆女性特有的風采和韻味。那麼《聊齋誌異》中才智過人的女性又是如何麵對黑暗時世?她們又是如何跟惡勢力抗爭的呢?這又構成若幹篇有名的故事。醜狐:負心漢的下場《聊齋誌異》是部好玩的“閑書“,但蒲鬆齡的長子蒲箬早就在《祭父文》中說,他父親創作《聊齋忐異》不隻是為了搜奇獵異、詼諧談笑,而是有深沉的寄托:“人抵憤抑無聊,借以抒勸善懲惡之心,非僅為詼諧調笑已也。"《聊齋誌異》首篇《考城隍》提出“冇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的觀點,用“有心”和“無心”判斷為人處世的真善和真惡,勸善懲惡的“救世婆心”是《聊齋》的主旨之一。對於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主張應該將他們押:《聊齋》的道德法庭,使其得到應有的懲罰。負心漢就沒有好下場,《武孝廉》和《醜狐》都是代表作。中國古代小說創造的負心漢形象,有《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裏的莫稽和《霍小玉傳》巾的李益,《聊齋誌異》中的武孝廉石某,則可以與他倆鼎足而立。石某是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邂逅狐婦的。

他進京求官,為行賄而準備的“囊資”偏偏為仆人偷走,"資糧斷絕”後,船夫丟棄了他,他剌貪刺慮之謎“啤血不!卜。”,“魂魄已遊墟菘"。這時,他遇到了服飾炫麗的狐婦,狐婦“願以舟載石",“以藥館石“,如果沒有狐婦的幫助,石某肯定必死無疑。狐婦年長於石某,她救活石某後,向石某求婚,說“如不以色袞見憎,願侍巾櫛”。

石某歡天喜地地同意了。因為狐婦半老徐娘、風韻猶存且冇錢,對既死了老婆又處於死亡邊緣的石某來說,狐婦是及時雨,是救命丹,也足一個還算合適的人生伴侶。接著,狐婦“出藏金”,給石某提供了求宮的資本。—闊臉就變,是負心漢的通病。石某靠狐婦的金銀求宵後,馬上嫌狐婦老,用狐婦給他的錢另娶王氏,並向狐婦封鎖消息,故意繞道上任,對狐婦的多次問訊,他狠心地不加理睬。當狐婦親自找到他門上,他競然拒而不見,還要追査門人的責任。狐婦歸石後曾罵:“薄情郎,安樂耶?試思富若貴何所來?我與汝情分不薄,即欲汽婢妾,相謀何害?”她善良忍讓,“嫻婉,不爭夕”,根本不問“良人夜宿何所”,連本應該最反對她的千氏都被感動,對她像對待可敬的長輩。狐婦已經把她人生的要求和可能對石某產生的“威脅”降到了最低,她不是要獨占石某,也不是要夫貴妻榮的虛榮,甚至不是要“嫡妻”的權力,她僅僅要求三餐閑飯,要一個可憐的名分,要一個立足之地。而這最基本的要求,喪心病狂的石某都不能容忍,“常於寢後使人澗聽”狐婦的動靜。狐婦在石某丟了宮印時出手幫助,也沒有感動喪心病狂的石某。終於,他在狐婦醉灑後露出原形時想殺死她,石某後娶的王氏在阻卜。石某殺婦時說了這樣一句話:“即狐,何負於君?“《聊齋》點評家但明倫評論:“一語如老吏斷獄”。

在封逑時代,女了幫助男了求官,男人往往一闊臉就變,把同讓苦共患難的結發荽拋到九霄雲外,無數被傷害的弱女子沒有能力向負心漢討回公道。而蒲鬆齡賦予女主角以狐的身份,讓她既有能力使石某起死回生,也能夠屯新收回救命金丹,讓負心漢唾血而死!另個負心漢的故事是《醜狐》。《醜狐》裏的穆生家很窮,冬天連棉衣和棉被都沒有,後來突然來了個衣服炫麗,但又黑又醜、稱“狐仙"的女子要求同榻,穆生不樂意,醜狐拿出元寶,穆生見錢眼開,“悅而從之”。靠了醜狐的接濟,叻,揭秘《聊希誌異》她穆家成了小康之家,打了田產,使喚上廣丫設。後來,醜狐饋贈的東西越來越少,穆生也越來越嫌她醜,沾來術十驅狐。醜狐罵他“背德負心”,抱了個貓頭狗尾的小動物來,把穆生的腳咬得爽脆冇聲,啃掉他兩個腳祉,將財物全部索丨。節到丫撾賣了,田產賣了,穆牛。屯新又回複到無立錐之地的赤貧狀況。《武孝廉》《醜狐》甩女主角的怪異身份體現了蒲鬆齡懲惡揚善的願望:正因為她們足狐,雖然遭遇負心漢,卻比人問弱女子多出了報仇離恨的法力,能夠把負心漢押上道德法庭,讓他們受到應冇的懲罰。席勒拖“藝術要用美麗的理想去代替不足的真實”。

狐女報複負心漢,是蒲鬆齡懲惡揚善的幻想筆墨。二三其德的男人經常在《聊齋》故率裏遇到非常趟她的處境。姚安本有妻了,但問鄉冇位叫綠娥的少女“豔而知書,擇偶不嫁”,她聽說姚安長得英俊,就宜布:我非姚安不嫁。姚聽說此言後,趁妻子在井邊,把妻子推了下忐,娶了鉍娥。姚安怕綠娥朽外心,每大行監坐守,綠娥要回娘家,出門時他也把她久上蒙上袍子,用兩個肘支搾若,“覆翼而出”,進轎了後加封,肉己騎著馬緊跟其後……在做出一件又一件活見鬼似的醜事後,姚安最後誤殺其妻,忿恚而死。

蒲鬆齡認為,這是因為姚安荇新厭舊,是新鬼故鬼奪魄的結果。《阿齒》寫文登景生在荒齋讀書,夜苻少女阿霞盈盈而來,二人歡愛甚篤,阿還對景生說她將“相從以終焉”,約半個月後再會。景生想,二人總是住在荒齋不合適,不如把阿餒請回家,“又慮妻妒,計不如出妻”。決心一下,他對妻子西般挑釁,妻子不堪共辱,憤出離去。景牛。以為得計,把家甩打掃得丁丁淨淨,想迎接新娘子到來,跟阿應做長久夫婦,沒想到阿設卻嫁給了鄰村的鄭生。後來景生在路:遇到阿應時指責她失約,不料反而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負心人何顏桕見?……負夫人共於負我。結發者如足,而況其他?“武技:對牛皮大王的善意調侃除了給壞人惡德以懲戒外,《聊齋忐異》還經常讓不學無術、吹牛皮、撒大謊的人物陷入遮她境地,給他們善意的調侃一《武技》的李超剛從少林僧那兒學到一點兒武術皮毛,就自以為天下無敵,摩拳擦掌,做出各種花哨的武術動作,還想跟師傅較勁兒,結果當場給少林僧踢得仰跌丈餘。

但他仍然不接受教訓,存心賣弄,遇到個賣藝的尼姑,乂想出風頭,結果吃了虧,丟廣臉。事後才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他師父的名氣讓尼姑手卜留情,他的腿早就斷廣。《佟客》裏的董生平時總是以忠臣孝子自詡,後來他遇到一位姓侈的劍客,就炫耀己有大誌向,冇真本事,還拿出佩劍,彈之而歌,又斬路邊小樹,顯示自己的劍很鋒利。佟客拿出一把短刀,一削董生的寶劍,董生所謂的寶劍就斷,脆得像切瓜。董生自己也是個銀樣饊槍頭,佟客略施小技,幻化出董生老父親被強盜劫持的場麵,董生立即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領了老婆躲到樓上,不管老父親的死活。什麼忠臣孝了,原來隻不過說說而已。

蒲鬆齡對這些道德上有毛病的人,給予善意的嘲笑,把世間有害的人與事表現為滑稽、令人噴飯的故事。《睦人語》寫一個輕薄士子,跟朋友一起走路時看到前邊有位少婦,就說:“有美人兮,驅之!”等到追上後卻麵紅耳赤,一聲不吭。朋友故意說些輕薄話,士了隻好忸怩作態地說:“此長男婦也。

“《罵鴨》寫一個人偷了鄰居的鴨子吃掉,第二天身上長滿了鴨毛,神人在夢裏告訴他,必須讓丟了鴨子的人罵,鴨毛才能脫掉。偷鴨者耍小聰明,騙丟鴨的鄰翁說,你的鴨子給某某偷了,他最怕罵。沒想到鄰翁修養很高,淡然地說:“誰有閑氣罵惡人”。

小偷隻好如實招供,求鄰翁罵,鴨毛這才消失。種瓜得瓜,種豆得,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小說家的道德審判丁脆利落,比法庭還高明,還合乎民眾心理。偷鴨和樣路調戲婦女的人,從法律角度來肴,不過是小偷小摸小流氓,頂多教育教育,讓有關領導領回去就成了。伉他們可能屢教屢犯,法律的懲罰就不如《聊馬瑞芳堝秘《聊齋誌異》㈣齋》小說裏的處理幹脆:偷鴨的人永遠會記著長鴨毛求罵的尷尬;而放蕩的士子永遠也休想在兒媳跟前充什麼正人君子,而是不折不扣的下三爛。這樣一來,即使有人求他們再伸第三隻手或“吃豆腐”,他們也不敢了。河間生:讀書人的洋相讀聖賢書讀不出期望的效果時,讀書人可能比一般老百姓還要悲慘。

蒲鬆齡在《聊齋》中寫到讀書人的趨她:有的讀書人既想享受富貴生活又沒有創造財富的能力,幹脆變成梁上君子。從讀“聖賢書”到做“梁上君子”,隻有一步之遙,蒲鬆齡通過對一些讀書人遭遇的描弓留給後世深刻的啟示。姬生內天在人前充聖人門牛,夜晚入戶行竊。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個人物,偏偏“歲試冠軍,又樹了優”一居然還是“品學兼優”!《河間牛》寫河間某生開始與狐交往時,還有所鞞惕,保持一定的距離,後來就羨慕起狐的“廊舍華好"、“茶酒香冽",漸入邪道,以至於隨狐乘風千裏之外,幹起雞鳴狗盜的勾當。狐可以隨意取酒樓諸人的食物,惟獨不敢取位正人的金桔。河間生由此意識到:狐不敢祟正人,者來跟狐近者必為邪祟。

他剛有了這個“自今以往,我必止”的念頭,便從房梁上掉了下來。河間生肓目地隨從狐時,自以為是到了“樓上”,等他清醒時,這“樓上"競然是“梁間”,樓上客人即梁上君子,書生一不留神,成了小偷。《雨錢》裏的秀才也想不勞而獲:他認識了一個言談優雅的老翁,不向老翁問道解惑,而向老翁要錢,老翁略使法術,讓金錢紛紛從梁間落下,“秀才竊莒,以為暴富”。

但是,當刹那間金錢化為烏有時,秀才非但不汄為這是老翁對他的警示而幡然悔悟,反而埋怨老翁,結果給劈頭蓋臉地痛斥一番:“我本與君文字交,不謀與君做賊。便如秀才意,隻合尋梁上君交好!”《郭生》則寫一個為了求取功名的書生如何實用主義地利用狐仙。刺貪。刺虐!死讀書卻總是讀不出效果的郭某,二十多歲,文競寫不好,還錯別字連篇。

他的文草常被狐仙塗抹,郭生很生氣,後來他的朋友發現,狐仙改文苡“似打徑秋”,就告訴郭生,應該以狐仙為師。此後,郭屯寫了義章就放在房間裏任憑狐仙修改,在狐仙的指導卜,郎生考。廣秀才。

他感激狐仙,經常擺上雞鴨魚肉給狐仙吃,他需要參考哪呰文牮,也讓狐仙替己決定。後來,他覺得白己的文章巳經馬得不錯廠就勢利地不再給狐仙準備酒菜,也不再桕信狐仙對文賁的修改,幹脆把文章鎖起來。後來,狐仙在郭生鎖若的文章卷麵上畫了一個四道和一個五道,而後飄然離去。結果郭生在秀才歲考中考了一個四等、一個五等,不及格。

蒲鬆齡借這個故笮諷刺那些夜郎自大、過河拆橋的書生。

蒲鬆齡注口功名世界,乂因為關注功名世界而發現桕與多的知識界膿瘍。中國古代小說中,除《儒林外史》之外,從沒冇一部小說像《聊齋誌異》這樣關心知識分孓命運。對知識分子恒定的關懷,是《聊齋誌異》永佝的魅力之。化虎報仇勇向杲紈袴子弟韋公子羅刹海市俊馬驥老虎對苛政的報複與莫泊桑異曲同工的神來之筆美男子的奇國奇遇咖齋—細讀三則化虎報仇勇向杲:老虎對苛政的報複有家關國媒體前不久報道了一個奇怪的消息:密歇根州有位印第安裔男上丹尼斯“阿太納,今年四十七歲,他為丫把自己變成一隻老虎,在二十五年內接受了上千次整容手術。現在,他有碩大的額久、隆起的麵頰和滿口鋒利的虎牙,嘴唇拉開到:朵下麵,嘴唇上十八顆金屬釘上塞著長的虎須,全身被虎皮剌青覆蓋。這位男士說,他要這種驚人的麵貌,其實隻是讓身體聽從心靈和信仰的召喚。看來,這位美國人有“顆老虎的心靈,有老虎的信仰。可是,二十五年動上千次手術,費這麼人的亊,這位老兄真變成老虎了嗎?我舂未必。不信?那您把他關到已經關了隻東北虎或華南虎的籠子裏試一試。在二百年前,在咱們中國小說家蒲鬆齡的筆下,人變成大老虎,哪需要這樣費事乂費錢?眨眼之間,一個男人就變成一隻斑爛猛虎!更有意思的是,這個人做人時根本做不到的琪,變成老虎後就易如反掌地做成啦。這個變成老虎的《聊齋》人物叫向杲,他為什麼要變成老虎?他乂是怎麼樣變成了老虎?他變成老虎後做了些什麼?他變成老虎後還能不能冉變回來?人變老虎有什麼樣的社會意義和思想價值呢?我們來肴一看。我們先看看向杲為仆麼要變成老虎。向呆是太原人,他的庶兄向晟跟一個名叫波斯的妓女桕好,割臂灑血發誓,要結為夫婦。冇一位畚錢有勢的莊公子也喜歡波斯,直想把波斯贖出來傲妾。

但是波斯希望跟向屠做正頭夫妻,她懇求養母說,您既然準許我從良,十脆好人做到底,讓我跟向晟夫一妻地過日子去吧。養母同意了,向晟傾盡家產把波斯娶回來。莊公子汄為向晟奪走了他心愛的女人,懷恨在心。

他在路上遇到向晟,便破口大罵,向晟反唇相譏,莊公了就唆使家人用馬鞭把向嵐狠狠打了一頓,打完後發現向晟已經奄奄一息,莊瑞芳揭秘《聊齋誌異》測家的人便一哄而散。向呆聽說哥哥被打,急忙跑去救助結果發現哥哥已經死了。向杲寫了狀紙到太原郡告狀莊公子花錢行賄,向杲的冤情得不到昭雪。向呆一肚子氣,怒火中燒,但沒處控訴。既然殺兄之仇官府解決不了,他就想自己解決,他每天懷裏揣著一把鋒利的尖刀,埋伏在莊公了經常走的山路邊的草叢裏,想攔路刺殺莊公子。久而久之,莊公子知道了向杲刺殺他的打算,出門時戒備森嚴,還請了一個叫焦桐的人做保鏢,焦桐是神箭手,百發百中。這樣一來,向杲沒辦法施行自己的計劃,可是他不甘心,仍然毎天到莊公子經常走的路]:。守候,等待時機下手。有一天,他正在那兒埋伏著,突然來了一場暴雨,他渾身上下都濕透了,凍得打哆嗦,接著,又刮起了狂風,下起了冰雹,風刮雹打讓他連痛癢都感覺不到了。向杲在人世受盡了窩囊氣,想給哥哥報仇。能不能公了?官府受賄,不行;能不能私了?有人護衛莊公子,也不成。不管是公了還是私了,都辦不到,向杲處於如此悲慘的境地,他想複仇,必須有新的出路。

他走投無路,又一心想報仇,這很像兵法上說的“置於死地而後生",那麼,變成老虎就成了向杲惟一的選擇。向杲為什麼要變老虎?是社會逼的,惡勢力逼的。水濟英雄被逼上梁山,《聊齋》英雄被逼成了猛虎。我們再看看向杲是怎麼樣變成老虎的。向罙所在的山嶺上原有座山神廟,向杲被暴雨狂風和冰雹折磨得筋疲力盡,凍得直打哆嗦,他硬撐著爬起來,往山神廟跑去。等他進了廟,發現有位平時熟識的道士已經待在那兒了。在蒲鬆齡筆下,經常會出現一些表麵上看來普普通通的道士,有時雲遊四方、放浪形骸,有時破衣爛衫、以乞討為生,但他們常常法力無邊,仙風道骨,幫受苦受難的凡人們解決他們自己絕對沒法解決的難題。《向杲》裏邊的這位道士也是這樣。以前這位道士在村裏求齋飯時,向杲經常給他飯吃。道士跟向呆聊齋刺貪刺虐逢熟悉,者到向呆的衣服都濕透了,就穿了件布袍給向杲,說:“先換上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