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世的時候,有時候會半開玩笑地說,當時她嫁給父親,純粹是因為她愛看電影。在那個時代,能經常看免費的電影是很幸福很奢侈的一件事。我知道,多愁善感的母親喜歡看電影。我還知道,她更喜歡放電影的父親。
有一天晚上,在那個露天放映場,父親放映了一部精彩的電影。因為電影太好看了,應觀眾要求,父親連放了兩遍。最後電影散場的時候,都已經將近十一點了。
那天母親也在。當時母親還是個帶著學生氣的美麗女孩,她和父親正在戀愛,每個月她會從一個叫南陽的城市來到這個山溝裏的三線廠看我父親一次。
母親還想再看一遍,於是父親就又單獨給母親放映了一場電影。當時是初春,山坳裏靜悄悄的,隻有父親和母親兩個人,天空中的星星眨著眼睛,微風中帶著春的氣息。在70年代初的這個春夜,彌漫著一種經典的浪漫色彩。
在銀幕的映襯下,母親單純明淨的目光洋溢著一種幸福和滿足,她清脆的笑聲不時響起。父親看著母親高興,自己也很高興。深夜的山坳有些清冷,父親把帶著補丁的外套脫下來輕輕披在了母親身上。母親說,父親把外套披在她身上的那一刻,她就決定要嫁給父親。後來他們手牽著手,風風雨雨,坎坎坷坷,一起走了三十一年。
後來我們的工廠從山區搬到了城市,我的父親從一個工會的電影放映員成為了工會主席。他不再需要放映露天電影,這個時代已經慢慢地淡忘了露天電影,但是他仍時常想起露天電影。
父親是個念舊的人,他注定要懷念起很多事和很多人,包括我的母親。2002年11月23日,我的母親因為心髒病離開了我們。母親走的時候,我和父親緊緊抱住母親已經冰冷的身體失聲痛哭。29年前那個冬夜,我出生的時候,父親、母親和我也這樣緊緊相擁而泣。
父親現在已經賦閑在家了,現在我是父親最大的寄托和驕傲,我現在成了這個工廠最年輕的中層領導。我時刻記著父親的話——做什麼事,都要像放電影,要善始善終。
父親57歲了,他在慢慢衰老,他時常陷入深深的回憶中,他的回憶一定有露天電影。人生就像一場電影,有開幕落幕,有陰晴圓缺,有花開花落,有悲歡離合。父親告訴我,不管刮風還是下雨,不管有沒有觀眾和掌聲,既然已經開場,就應一直放映下去。
在我的文章裏,我提到了父親、母親和露天電影,在我準備給這篇文章收尾的時候,我又哭了。我看到70年代初的那個山坳了,我看到了那個簡易的露天電影放映場了。我看到銀幕上正上演著一幕幕悲歡離合,我看到銀幕下一雙雙單純明淨而執著的眼睛,我還看到了正在專心操作放映機的父親,看到了眼裏洋溢著幸福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