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自我炫耀,不光是娛樂圈的人有,是人就有,就像鳥兒珍惜自己的羽毛,沒人生來就願自輕自賤或自甘墮落,區別隻是程度的不同,“自炫”原本不是說對著鏡子或鏡頭一味地孤芳自賞這麼簡單,它應該以自信、自重、自尊、自強為基礎。在很多人紛紛建立隱私築起高牆的同時,也有很多人在修改自己的隱私防線,從拍攝寫真集到坦言自己的情史,再到在網上大秀其光……很多人不再以“隱私保衛戰”為驕傲了,都在為創造一些全新的隱私管理模式而搖旗呐喊。
喜歡自拍的時尚先鋒說:“我在腳指甲上塗上大紅色指甲油,腳的顏色立刻白了起來,拿起眉筆在腳踝上畫了一朵玫瑰,拍了下來,欣賞一番。從哪一天開始喜歡自拍的,我記不起來了,隻知道越拍越喜歡自己的身體。”所以長相好的覺得自己有明星氣質,長相醜的走小資路線發揚內在美,人人都在炫耀自己。前文講到時尚並不單純的就是流行,而是要向別人展示自己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個性,這樣,對別人的欣賞比率就要低了很多,甚至是零,畢竟欣賞別人的時尚並不能代表自己就是時尚,因為時尚的展示者是我們本身。
美學教授劉清平說,時尚的特征之一,是一種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人們能夠在自己的精神心靈活動中自覺地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在現實生活中,人的自我意識總是驅使著人從事一些自我表現的活動。據說,確立了自我認同之後,人的自我意識才會感到安心愜意、自在舒服,才會覺得自己有了“身份”,否則便會陷入無止境的焦慮煩惱的狀態。而“美”就是人的“自我表現”最為鮮明、最為集中的一個領域,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把“美”歸結為人的自我感性炫耀,或者說是“自炫”。
說到底,時尚就是一種自我表現與炫耀的“自炫”美。
高貴的單純與靜穆的偉大——古典的美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古典”或者“古典美”來形容各種事物,但是到底什麼是“古典美”呢?這要從作為西方文化源頭的古希臘談起。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古典美僅限於古希臘羅馬時期,從中世紀就開始了近代以崇高為特征的美。因為古希臘人有著我們無法企及的純潔,這種純潔源於他們高貴的孩子氣,也源於他們與大自然的無限接近。肥沃的土地以及愛琴海帶來的和煦暖風,滋養出希臘人天生的樂觀和對美的感知能力。
這似乎無法簡單地用感性或理性來概括,他們這兩方麵做得都很出色。他們深深地懂得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道理,他們的雕塑以人為原型,再加入許多神的成分,特別是在鼻子與額頭的線條處理以及人體關節連接的技巧上,體現了神的光輝。德國古代藝術史學家、藝術理論家、美學家齊克爾曼說:“藝術家從可以感知的美那裏汲取優美的形,而在描繪麵部崇高的特征時,又從理想美那裏汲取了優美的形,他從前者那裏得到的是人性的東西,從後者得到的是神性的東西。”可以說是希臘人向西方藝術提供了一種“古典美”的理想典範,這一理想典範所包孕的美學價值是這樣的:宇宙是一個整體完滿的神聖秩序,“宇宙”一詞本身即包含“和諧、數量、秩序”等含義。數是音樂和宇宙天體運行的共同規則,它象征著音樂和宇宙的和諧。數學和幾何學的秩序是宇宙萬物的原型和本質,它們是美的極致或者美本身。亞裏士多德就認為美是“秩序、勻稱和明確”,可以說美的世界是一個純粹形式的世界,所以,真正美的鑒賞必須從對象的物質世界上升到對純粹形式世界即“理式”世界的凝神觀照。
這一神聖秩序同時是有限和靜止的,這導致希臘人把“靜穆”當成美的理想。除此之外,他們還認為藝術的本質應反映“偉大的沉靜的靈魂”,認為最高的美是不關涉情感和動作的純精神境界,超於物外。古典美是超脫物質欲念的,是對神的模仿,向著神的升華,這就是關於“單純”的判斷原則。
發展到現在,“古典”基本具有了兩層含義,其一,我們把那些最成熟、最優秀的文化產品稱為古典的。它還有另外一層含義:表示文化、藝術、詩歌具有某些特征,即在各部分之間要保持適度、嚴謹、和諧、協調。美學上基本指的是第二種。正因為希臘藝術所追求而實現的是健全的感官享受,所以整個希臘精神所包含的是樂觀主義,所愛好的是健康、自然、活潑、安閑、恬靜、清明、典雅、中庸、條理、秩序。後世追求古典精神最成功的藝術家如拉斐爾、莫紮特,所達到的也就是這些境界:“高貴的單純和靜穆的偉大。”
摩登時代——現代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