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黃綠青藍紫,正是這些色彩的精靈共同塑造了這個美的世界!
聞香識人
美國影片《聞香識女人》(又名為《女人香》),雖然有一個香豔的名字,但它講述的卻是兩個男人之間的感人故事。長期的失明生活使得史法蘭中校對聽覺和嗅覺異常敏感,甚至能靠聞對方的香水味道識別其身高、發色乃至眼睛的顏色。這不僅源於他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還源於人類對氣味的審美。
當你走進清新寧靜的鄉村時,你會嗅到那泥土氣息和淡淡的青草味兒;當你漫步於大森林時,那樹木,那花草,那苔蘚,那動物……你會嗅到不同的氣味,讓你感到好像打開了一個魔幻氣味瓶;當你欣賞那五顏六色的花時,你也會嗅到花香的美感也是有別的。梅花的清香,含笑的濃香,桂花的甜香,蘭花的幽香,茉莉的馨香,以及別具一格的玫瑰花香、鬆針的香氣等。正因如此,世界知名品牌的香水都經久不衰,而且都有自己獨特的設計理念:安娜蘇品牌洋溢著濃濃的複古氣息和絢麗奢華的獨特氣質;香奈兒“我最懷念年輕時的可可,她活潑、叛逆……當我開始設計產品時,就會想起她”。香奈兒現任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如是說;貝納通就是要體現色彩,顯示青春的力量,不僅僅是為了年輕人,更送給那些心靈永遠年輕的人。
為什麼氣味兒能帶給我們美感呢?因為嗅覺是記憶和欲望的感覺。氣味是無法被時間消磨的記憶。在對人體所有功能感覺的研究中,嗅覺一直是最神秘的領域。科學家們已經發現,味覺比視覺記憶更長久。他們在研究中發現了包含1000個不同基因的大型基因家族,清楚地闡釋了人類的嗅覺係統是如何運作的。這使得我們能夠理解“人類為什麼能夠自覺感受到春天紫丁香的香氣,並在任何時候都能提取出這種嗅覺上的記憶”。熟悉的氣味總會伴隨著往日的生活細節,歡樂與痛苦,甜蜜和寂寞。我們有時會說“眼睛欺騙了我”,但是比起視覺和聽覺,嗅覺反而更可靠和真實,而且更不容易讓人遺忘。比如遠遊的孩子在異鄉不經意的一縷味道也許就會使他驚呼:“媽媽的味道!”隨之而來關於媽媽的憧憬與回憶瞬時就包圍了他,獲得美的享受與滿足。
氣味還是一種撩人心魄的東西,氣味決定愛情早已被人們認可。據說,現代人的婚姻中愛情變得稀少是與常在外麵洗浴有關,使得氣味混濁不清了。在莎士比亞時代,適齡女子常將一塊削了皮的蘋果放到腋下,混合了自己的體味再給意中人吃,如果對方喜歡這種氣味,便是有緣人。拿破侖從戰場回家之前會寫信給他的妻子,要求她在他回來之前不要洗澡。原因在於,如果長時間洗浴會減少身上的體味。
這世界是有氣味的世界,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無人能否認它彌漫四溢、無可抵擋的力量。
讓夢告訴你——弗洛伊德與《釋夢》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奠基人弗洛伊德著有《釋夢》一書,認為在精神活動中,夢起了主要作用,夢是通向潛意識的一條秘密通道。我們通過對夢的分析可以窺見人的內部心理,探究其潛意識中的欲望和衝突。心靈的能量——弗洛伊德稱之為“力比多”,這是一種幾乎人剛出生就有的性能量,藝術創造和欣賞、做夢都是性欲衝動象征的、變相的滿足,人的一切活動的最終基因就是無意識之中的性欲。這樣,弗洛伊德就奠定了他的文藝思想和藝術學說的心理學基礎:從無意識的象征表現來考察和決定文藝的本質和特點,從性欲本能的變相滿足來評價和欣賞,文藝實踐最終就表現為一種複雜的、純精神的心理活動。
近年來美學評論中關於“深層現實”的展示、多重人格的揭露、精神分析的運用以及文藝創造中性題材的增多都說明了弗洛伊德主義的東漸和強大影響。美的欣賞中常常伴有複雜的心理活動,比如幻想,弗洛伊德解釋說:“幻想的動力是未得到滿足的願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個願望的履行,它與使人不能感到滿足的現實有關聯。這些激發幻想的願望,根據幻想者的性別、性格和環境而各不相同;但是它們自然地分成兩大類,或者是野心的欲望,或者是想出人頭地;或者是性欲的願望。”
如此說來夢就是願望的達成,這種願望與潛意識有密切聯係。潛意識和性本能就是文學創作的原動力,作家通過創作使本能和欲望得到宣泄。所有的夢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作家的創作是白日做夢,他們在創作中也表現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