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伊斯蘭風格的建築外形端莊宏偉,無懈可擊,寢宮門窗及圍屏都用白色大理石鏤雕成菱形帶花邊的小格,牆上用翡翠、水晶、瑪瑙、紅綠寶石鑲嵌著色彩豔麗的藤蔓花朵。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置於四扇拱門的門框上。寢宮內有一扇由中國巧匠雕刻得極為精美的門扉窗欞。構思和布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六十二米,令人歎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四十一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三十五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占地十七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石葉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麵各有十一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賈汗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壯嚴肅穆。泰姬陵的前麵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征生命和死亡。
著名詩人泰戈爾稱泰姬陵為“一滴永恒的淚珠”,它的構思和布局充分體現了伊斯蘭建築藝術莊嚴肅穆、氣勢宏偉的特點,整個建築富於哲理,是一個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
城市的眼睛——雕塑美
大到旅遊風景區、城市廣場,小到家庭裝飾,雕塑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甚至雕塑還被稱為“城市的眼睛”。它不能像音樂一樣模擬聲音,也不能像戲曲、電影那樣富於流動性,什麼才是雕塑的藝術語言呢?
雕塑是一種狀物抒情的造型藝術,實際上是一種立體的繪畫。它是雕和塑的合稱,以雕、刻、塑、鏤、琢、鑿、鑄為手段,以金、玉、石、土等為材料,塑可供視覺感受的人體形象和物體形象,去反映生活的藝術。
那麼怎樣來欣賞雕塑呢?首先我們要注意到它立體化的形象。雕塑是用物質材料在三維空間創造出立體化的形象,人們不僅可用眼睛去感受它,還可用觸覺去感受它。由於雕塑的形象是立體的,我們觀賞雕塑作品時,必須從前後左右的不同觀察點去觀賞它,才能獲得完整的印象。雕塑的魅力還在於它恒定瞬間性的造型。由於雕塑是用可塑材料和硬質材料在三維空間塑造的,因而它的形象就不能像音樂、舞蹈、戲劇、影視藝術那樣在時間裏展開,不能用流動的形象去表現事物的發展過程,而隻能表現事物發展過程中某個瞬間的影像。這樣,雕塑形象便具有恒定的瞬間的特性了。這就要求雕塑藝術家善於選擇和概括客觀事物最有形態特征和最能體現其精神實質的瞬間形象,寓無限於有限之中,寄豐富於單純之中,從而產生單純與豐富相統一的藝術效果。雕塑藝術最大的特點是以靜態表現動態。雕塑總是以靜態的造型去表現運動的姿態,使所雕塑的藝術形象表現出內在的精神,表現出生命和活力,從而達到靜態與動態的對立統一。這就是雕塑動態美。鑒賞者從這變化著的動態中,可以想象出它的過去和未來。
此外,要真正地把握雕塑的美學內涵,還要深切體會雕塑的質感和量感。青銅、漢白玉、石膏、金屬等不同的雕塑材料帶給我們的是不同的審美感受。例如霍去病墓前的石虎石馬,用整塊大石頭簡單鑿就,深厚、質樸,有良好的質感和量感,如果換作漢白玉的話恐怕就是另外一種效果了。
拉奧孔的歎息
希臘神話中有個著名的特洛伊戰爭的故事:希臘人攻打特洛伊城十年,始終未獲成功,後來建造了一個大木馬,並假裝撤退,希臘將士卻暗藏於馬腹中。特洛伊人以為希臘人已走,就把木馬當做是獻給雅典娜的禮物搬入城中。晚上,希臘將士衝出木馬,毀滅了特洛伊城,這就是著名的木馬計。拉奧孔是當時阿波羅在特洛伊城的一個祭祀,他曾警告特洛伊人不要將木馬引入城中。這觸怒了希臘的保護神雅典娜想要毀滅特洛伊城的意誌,於是雅典娜派出了兩條巨蛇先將正在祭壇祭祀的拉奧孔的兩個兒子纏住,拉奧孔為救兒子也被雅典娜派的蛇所咬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