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使你能看到周圍環境中的物體。有了一雙明亮的眼睛,你可以看書以及窗外的世界。眼睛會對光等刺激作出反應,它們將這些刺激轉化為能夠分析的神經衝動,使你看到物體。
當光線進入眼睛後,首先,光線撞擊角膜,這是覆蓋在眼睛前麵的一層透明組織;接著,光線穿過位於角膜後麵充滿液體的小室,到達瞳孔。瞳孔是光線進入眼睛的一個窗口。
當你從一間黑暗的房間走進一間陽光明媚的房間時,瞳孔的大小會發生變化。光線較強時,瞳孔縮小;光線較弱時,瞳孔放大。瞳孔的大小通過虹膜裏的肌肉進行調整。虹膜是包著瞳孔的環狀結構,調節著進入眼睛的光線數量。虹膜決定了眼睛的顏色。
光線穿過瞳孔,射到晶狀體。晶狀體是一種能聚集光線的柔韌結構,它的功能類似於能將光線聚焦在膠卷底片上的照相機鏡頭。因為晶狀體能使光線發生折射,所以形成的圖像是倒立的。附著在晶狀體上的肌肉能調節晶狀體的形狀,這種調節使形成的圖像更清晰。
圖像穿過晶狀體之後,聚焦的光線又穿過一種透明的像果凍狀的液體,然後光線撞擊到視網膜上,視網膜是排列在眼睛後側的一層感應細胞。視網膜大約含有13億個感光細胞。感光細胞有兩種類型:視杆感光細胞和視椎感光細胞。視杆感光細胞隻在昏暗的光線下工作,它使你看見黑色、白色和灰色的陰影。相反,視椎感光細胞隻在明亮的光線下工作,它使你看見各種顏色。視杆感光細胞和視椎感光細胞的差異解釋了你在明亮的光線下能看清楚各種各樣的顏色,而在昏暗的光線下隻能看到有陰影的灰色圖像的原因。
當光線撞擊視杆感光細胞和視椎感光細胞時,產生神經衝動,這些神經衝動穿過視覺神經傳遞到大腦。左右兩隻眼睛分別與一根視覺神經相連。大腦在處理視覺信息時做兩件事:一是將顛倒的圖像重新翻轉;二是將來自左右兩隻眼睛的圖像組合成一個圖像。於是,你就看到了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