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趙氏家族重新崛起(1 / 3)

趙武因死後諡為“文子”,所以史書上也稱其為趙文子。

當他長到虛歲二十的時候,依照當時的禮法,要行“冠”禮,就是給男孩子戴帽子的禮節。表示成人了,可以娶妻生子了,也可以工作了。中國人說年齡喜歡用虛歲,這其實是很科學的,娘肚子裏的那一年怎能不算數呢。舉行完儀式,程嬰帶他去逐一拜訪當政的各位大臣。

先去見欒書,欒書說:“小夥子長的真帥呀!過去我曾經做過你父親的屬下。你父親趙朔也是儀表堂堂的高富帥,但有些華而不實,你要多務實呀。”

去拜見大夫荀庾,荀庾說:“年輕人真帥氣,可惜我老了,幫不了你了”。

拜見範燮大夫,範燮說:“你已成年,從現在開始就要時刻警戒自己。賢明的人受到寵信會自警;不聰明的人受到寵信就會變得驕傲。所以能夠振興國家的明君獎賞敢於直諫的臣子;而安於享樂的君主則懲罰敢於直諫的臣子。我聽說古代的君主實施德政後,還要聽取百姓的意見……古代君王最痛恨的就是驕傲啊。”

再去拜見郤錡,郤錡說:“你成人了好啊!但要多向老同誌學習。年輕人許多地方和老同誌差得遠。”

趙武去拜見恩人韓厥,韓厥語重心長地告誡他:“成與戒字相近,所以成人了就要懂得時時告誡自己。交朋友要結交好人,可以通過他們結識更多的好人;如果一開始結交了壞人,那麼好人就會遠離你。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戴上官冕,就好比宮殿有了牆壁和屋頂,是為了防止塵汙和保護自身的清潔……”

趙武又去拜見智罃,智罃在晉景公被楚國人放了回來後也做了晉國的大夫。智罃說:“年輕人要自我勉勵,你做趙衰、趙盾的後代,如果到老還隻當個大夫,豈不是一種恥辱嗎?”

當時晉國的官職分為卿、大夫、士三個大的層次。

趙武去拜見當時分管幹部的晉卿郤犨,郤犨卻擺出一副為難的樣子:“現在跑官的人太多了,不好安排呀!“

郤至給趙武出主意:“你如果覺得自己現在還不能和別人攀比,那就先退而求其次,先做個小官吧!“

趙武最後去拜見大夫張盂(他被尊稱為張老)。並把各位卿大夫說的話都轉述給他。張盂說:“好啊!聽從欒伯的話,會對你有所教益;聽從範叔的話。你可以開闊胸襟;聽從韓獻子的話,你可以成就功業。做人的道理都齊備了。能否做到就看你的意誌了……“

所有晉國的權臣都拜完了,程嬰對趙武說:“過去下宮之難時,你父親的那些朋友都死了。不是我怕死,我是要撫養趙氏的後人。趙武你今天已經長成人了,也承襲了你父親的爵位。我也要去找你的爺爺、爸爸和公孫仵臼作伴了。”

趙武哭著給程嬰磕頭勸阻:“我願意侍奉您到老,在您床前行孝,什麼髒活累活我都願意幹。您怎麼能忍心留下我一個人去死呢!”

程嬰說:“不可以,公孫仵臼覺得我能把你撫養大,所以先我而死了,現在我不去給他通報一聲,他還以為我沒完成任務呢。”

程嬰終究還是自殺了,趙武為他戴了三年孝,為他和公孫仵臼修築祠堂,趙氏子孫每年春秋兩季祭祀,代代不斷。此時應為晉厲公二年,即公元前577年。

晉景公執政十九年,在公元前579年死了,死前一個月,將太子壽曼立為晉國國君,史稱晉厲公。國君換了,但晉國卿大夫的權利爭鬥卻並沒有平息;晉國國君與卿大夫家族之間的權利鬥爭也沒有停息;晉國與齊國、秦國、楚國的爭霸戰爭也沒有歇息。

晉厲公五年,晉國的郤錡、郤至、郤犨三位大夫陷害伯宗,伯宗這個人很正直,說話直來直去,每天上朝他老婆都要叮囑他:你這麼言語尖銳、直率,是要給自己惹災禍的。

但性格決定命運。伯宗還是控製不住自己,不僅得罪了郤氏家族的權貴,晉厲公也很討厭他。因此捏了個罪狀把他殺了,他的兒子伯州犁跑到楚國避難,但晉國的老百姓都認為他是個大忠臣,很為他抱不平。一些大臣也因此開始與晉厲公離心離德,對飛揚跋扈的郤氏家族也愈加不滿。連韓厥也說:“郤氏難逃一場大禍。因為好人是天地的綱紀。他們殘害忠良,早晚是要遭報應的。“

晉厲公有個寵愛的女人的哥哥叫胥童,胥童的父親胥克曾被郤缺罷過官,與郤家結了仇。晉厲公的寵臣夷陽五、長魚矯因為與郤錡、郤犨爭奪田地,也與郤家結下了仇。晉中軍主帥欒書也對郤至很有意見,在晉厲公元年的晉楚鄢陵之戰中,作為下屬的郤至與他意見不合,晉厲公采納了郤至的意見,大敗楚軍,連楚共王的一隻眼也給射瞎了。郤至的風頭眼看要蓋過自己,欒書就讓人造謠並在晉厲公那裏說郤至的壞話,晉厲公開始對郤至不信任了。

公元前573年,晉厲公帶郤至等人打獵,郤至射殺了一頭野豬,本想把它獻給厲公,卻被太監孟張搶去邀功。郤至一氣之下就用箭射死了孟張。晉厲公對胥童說:“郤至太欺侮寡人了!“命令胥童帶領八百名士兵包圍郤府,將郤氏滅族。胥童順便把欒書、中行偃也劫持到朝裏,中行偃就是荀偃,是原晉中軍元帥荀林父的孫子,當時任上軍佐。因為他後來擔任過中軍元帥,中軍又稱中行,所以他和他的後代以中行為氏。那時男子多稱氏而女子多稱姓。

胥童向晉厲公建議,把欒書,中行偃也殺了,以免除後患。晉獻公說:“今天已經殺了郤至、郤錡、郤犨三位大夫,我不想再濫殺了。”胥童說:“您不忍心,別人對你恐怕不會這麼仁慈”。晉厲公不聽,對欒書等人宣讀了郤氏一族的罪狀並感謝他們的支持。讓他們都官複原職,同時任命胥童為卿。長魚矯預感到危險即將來臨,就跑到別的國家去了。

欒書、中行父等人深恨胥童,總擔心自己腦袋不保,就先下手為強。他們帶自己的族人乘晉厲公帶胥童到山西翼城的晉大夫匠驪氏家遊玩時,殺了胥童,囚禁了晉厲公。然後到周朝邀請公子周回國,立為國君,他就是晉悼公。次年三月,他們殺了晉厲公。長夷五也被驅逐出境。在這次晉國的內亂中,初入仕途的趙武沒有參與。

晉悼公九年,由於魏絳的推薦,趙武擔任了晉軍的副佐,晉悼公十三年,趙武又升任上軍主將。晉悼公在位十五年去世,他的兒子公子彪繼位,史稱晉平公。

晉平公六年,欒書的孫子欒盈(即欒逞)擔任了欒氏的公族大夫,下軍佐,後因獲罪而逃往齊國。晉平公八年,他竟幫助齊莊公進攻晉國,他帶領欒氏家族從曲沃反叛,突然襲入晉國都城絳州。沒有戒備的晉平公突聞叛兵進城,差一點自殺。幸虧大夫範匄(音蓋,也稱士匄)和他的兒子範鞅以及趙武率領族人攻擊欒盈,欒盈敗走曲沃,被晉平公派兵滅族。在此次晉國的公卿傾紮內亂中,趙武和邯鄲大夫趙勝站在執政的範匄父子一邊,分別參與了剿滅欒盈和追擊齊軍的戰鬥,並立了大功,也報了滅門之仇。至此,參與滅趙氏一族的屠岸賈、郤氏、欒氏全部完蛋了。在晉國的對外征伐中,趙武也屢立戰功,深得國君信任和同僚的敬重。執政的晉國上卿範匄告老還鄉後,趙武繼任晉國的正卿,趙氏家族又重新壯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