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給自己定位 高效發展
定位準確,你就會善用自己的資源。集中精力地發展,而不是“多元化發展”,這是職業發展的一個規律。
定位準確,你就會很好地發展自己。很多人事業上發展不順利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是選擇了並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很多人並沒有認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誰”“我適合做什麼”,也因為不清楚自己要什麼,而無法體會如願以償的感覺。很多人把時間用在追逐不是自己真正適合的工作上,但是隨著競爭的加劇會感覺後勁不足。
準確地定位,可以獲得更加長足的發展。
很多人多來年涉足很多領域,學習很多知識,其實內部很虛弱,每一項都沒有很強的競爭力。人們常說,“學MBA吧,大家都在學”,“出國吧,再不出國就來不及了”,“讀研究生和博士吧,年齡大了就讀不動了”。現實已經說明,MBA、出國、研究生、博士生不代表持續的發展,投資很多,收益很少,且過於分散精力會讓你失去原有的優勢。
定位準確,你就會抵抗外界的幹擾,就不會輕易地放棄。過去,有的人選擇工作,用現實的報酬作為準則,哪裏錢多去哪裏,什麼時尚去哪裏,你會發現頭幾年可能在待遇上會有一些差距,但是後來錢的多少差距並不大,風水輪流轉,今天時尚的過幾年不時尚了,從前掙錢容易過幾年掙錢不容易。有的人憑借機遇獲得一個好職位,但是輕易地放棄了。給自己準確定位,你就會理性地麵對外界的誘惑。
定位準確,你就會讓合適的用人單位招聘你,或者讓你的上司正確培養你,或者讓你的所有關係幫助你。很多人在寫簡曆和麵試的時候,不能準確地介紹自己,使得麵試官不能迅速地了解你,有的在職業上搖擺不定,使得單位不敢委以重任;還有的人經常換工作,使得朋友們不敢積極相助。定位不準,就好像遊移的目標,讓人看不清真實的麵目。
我們逐漸發現,職業中的誘惑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多,如果你不能給自己定位,那麼你可能出現的現象是有了機遇看不到,找到的又不是自己適合的;或者找錯了大方向,改變起來很難;或者得到的又輕易失去,走了好多彎路;或者精力分散,失去自己的優勢地位。
定位是自我定位和社會定位兩者的統一,一個人隻有在了解自己和了解職業的基礎上才能夠給自己做準確定位。
了解自己:主要是核心價值觀念、動力係統、個性特點、天賦能力、缺陷等。
了解職業:包括職業的工作內容、知識要求、技能要求、經驗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環境、工作角色等。
了解自己和職業要求的差距,需要仔細地比較各個方麵要求的差距。你可能會有多種職業目標,但是每個目標帶給你的好處和弊端不同,你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仔細地權衡選擇不同目標的利弊得失,還要根據自己的現實條件確定達到目標的方案。
確定如何把自己的定位展示給麵試官和上司。確定了自己的職業取向和發展方向之後,你需要采用適合的方式傳達給麵試官或者上司,以此獲得入門和發展的機會。
2.做時間的主人,提高工作效率
如果你整天在辦公室忙忙碌碌,走來走去,書桌上各種公文及資料堆積如山,似乎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實際上你是在對時間的管理上產生了偏差,由此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
你不是忙得沒有時間,而是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我們不應被動地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而應主動地掌控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大的效用。
一個不會管理時間的人,他生命中的許多時光處在一種浪費狀態中,並隨時可能會浪費他人的時間。一個會管理時間的人,總能泰然自若地待人處事,將應處理的事、應完成的事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非常有效率。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這也是為了更好地享受有限的人生。
適當運用各種針對自身的管理工具。如果學會更有效地使用多種管理工具,將會在同樣多的時間裏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記錄下自己的時間分配情況 要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到真正卓有成效,首先應該了解自己的時間實際上是怎麼耗用的。
分析自己的時間,也是係統地分析自己的工作、鑒別工作重要性的一種方法。
劃分工作時區 將一天的時間分成幾塊來處理某些固定的事情,以免被其他事情所擾。
能夠很快地找到你要的東西 有關機構對美國200家大公司職員做調查時發現,公司職員每年都要把六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放的東西上麵。這意味著,他們每年要損失10%的時間。對此有一條最好的原則:不用的東西扔掉,不扔掉的東西分門別類保管好。
工作最好一次完成,不可時斷時續 研究發現,造成職員浪費時間最多的是時斷時續的工作方式。因為重新工作時,需要花時間調整大腦活動及注意力,才能在停頓的地方接下去做。
事前有準備 偶發延誤是最浪費時間的情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的唯一辦法是預先安排工作。事前有準備,你能把本來會失去的時間化為有用的時間。
不要拖拖拉拉 有些人花許多時間思考要做的事,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找借口推遲行動,又為沒有完成任務而悔恨。在這段時間裏,其實他本來能完成任務而且應轉入下一個工作了。
改進工作方法 簡單事情處理改進的餘地不大,但一些複雜事務的處理,多動動腦子,往往可以找到減少處理時間的辦法。
充分利用零碎時間 實際工作中,你會發現有很多沒有工作任務的小時間片段,時間長了,這些小的時間片段累計起來很可觀。
因此你要學會利用時間片段,做一些有用的事情。這樣,在相同的時間內,可能你所做的事情比別人多很多。
注重勞逸結合 計劃不要排得滿滿的,一是要安排適當的休息時間,二是要留有一些餘量,因為一項工作到底要多少時間你不一定能準確計算。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適當的休息反而有助於提高整個工作效率,減少工作中的差錯。
管理好時間,你會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將所有預定的工作全部做完而且井井有條,不再覺得有許多忙不完的事,不再覺得工作紛繁複雜而且需要經常加班加點,不再會遺忘某些重要事情。
3.在思考中工作
勤思考無疑是我們將工作做到最好的有效方法,不懂得運用思考這一才能的人,是難以開掘出豐富的智慧礦藏的。善於思考的人,就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享受創新的樂趣,從而贏得一切。
從某種意義上說,擁抱成功的關鍵,則在於你能否積極地思考,持續地思考、科學地思考。
在現實工作中,我們要珍惜思維中的任何一點閃光的火花,多跑多看勤思考。無論對什麼事物,都要在腦中轉一個“為什麼”,都力求弄清它的來龍去脈,還要在與他人的交流中激活思維,這樣,久而久之,你的思維能力就會有明顯的進步。
思考實際上是靈魂在和他自己對話。當夜深人靜之時,或獨處山林之際,讓思想神遊八極,這是多麼愜意、多麼快慰的事啊!能自由地思考,真是無比的幸福。
創造需要心靈的自由。有了心靈的自由,思想的駿馬就能在遼闊的原野上馳騁,創造的蒼鷹就能翱翔於萬裏長空。打破常規,不被傳統束縛,是思有所得不可缺少的前提。作家馮驥才十分讚賞哈姆雷特的名言:“你即使把我放在火柴盒裏,我也是無限空間的主宰者。”思考,就會使你擁有無限廣闊的天地,得到創造的無限樂趣。
思考能體現美,創造美,收獲美。我們要營造一個自由的天地,靜謐的空間,不受束縛地思考,海闊天空地思考,持之以恒地思考,這樣,創造的光輝必將降臨到你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