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是許多教育家、科學家所高度重視的。
陶行知在一首打油詩中說:“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萬事指導我。
你若想問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時,何地,何去。好像弟弟與哥哥,還有一個西洋派,姓名顛倒叫幾何。若向八賢常請教,雖是笨人不會錯。”
我們在工作中要勤於思考,會更好地開拓工作,取得好的成績。
4.麵對挑戰,立即行動
身在職場,自然麵對諸多的問題和挑戰,如果你常常覺得沒有動力,那麼你可要小心了,說不定哪天別人就會取代你的位置。沒有任何工作會因為你回避它而自動消失,沒有任何煩惱會因為你不去想而煙消雲散。你沒有別的選擇,隻能去麵對,隻能去迎接任何挑戰。
馬上定進度 一個可以讓你馬上行動起來的方法是定出工作的進度,按進度規劃要做的事。在辦公桌上將自己的進度計劃放在明顯的位置,可以提醒你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這樣就能鞭策自己努力去行動。同時,職場精英們還表示,在麵對一個龐大的任務時,如果能夠細分任務,把一項大工程分解開來,這樣整個計劃的可操作性就會變大,實施起來也比較容易。
加強緊迫感 在確信自己應該行動起來之後,下一步就是實實在地行動起來。要做到這一點,你心中要產生一種緊迫感。你不要選擇最後的時機開始行動,而應從相反的角度看這個問題,問問你自己:“我最快什麼時候能開始?”人畢竟不會越活越年輕的。你甚至可以把你的目標公之於眾,給自己增加一點鞭策力。
離開舒適區 攀岩、登山,忽然之間,你會發現身邊的很多人都酷愛上了這些運動,在不斷尋求挑戰的路上很多人不斷突破著自己的極限。在職場中,你也要提防自己,不要躺倒在舒適區。舒適區可能隻是一個避風港,但絕對不會是你的安樂窩。它隻是你心中準備迎接下次挑戰之前刻意放鬆自己和恢複元氣的地方。
調整原計劃 你準備用半年時間實現年初的工作計劃?時間太長了,趕快調整一下自己的計劃,把時間縮短為四個月,這樣你會發現,工作量驟然增加了,怎麼辦?有職場人士表示,這招固然會增大職場壓力,但是不失為一個可以為自己加油的好辦法。
做一場排練 有人說:對自己越苛刻,生活對你越寬容;對自己越寬容,生活對你越苛刻。由此看來,不妨對自己苛刻些,以此博得生活對你的寬容。職場中,可以先“排演”一場比你要麵對的狀況複雜的戰鬥。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猶豫不決,不妨挑件更難的事先做。挑戰後的成就感可以激勵你有勇氣和精力麵對所有的難題。
行動孕育著成功,行動起來,也許不會成功,但不行動,永遠不能成功。不管夢想是大是小,目標是高是低,從現在開始,積極行動起來,隻有緊緊抓住行動這根弦,才能彈出職場美妙的音符。
5.注重工作細節
有這麼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日常工作中,善於觀察,注重細節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細節來自於用心。認真做事隻能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成功者的共同特點就是善於發現常被人們忽視的細節,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到完美。我們在工作中所做的都是一些小事,都是由一些細節組成的,隻有具備高度的敬業精神,良好的工作態度,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才能在細節中找到創新與改進的機會,從而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記得老子曾經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從簡單的事情做起,從細微之處入手。注重細節,就要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成功就會不期而至,這就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後的驚喜。
在現實工作中,注重細節無疑是提升效率的有效途徑。首先要熟知工藝規程,它要經過怎樣的過程。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有一些細節不容易考慮到,隻有用心工作,多學多問才能把細節問題考慮周全。如何在例行工作中提高效率、杜絕失誤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這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既要大膽創新,又要嚴抓每一個細節。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創新不等於高新,創新存在於企業的每一個細節之中。”
人生最精彩的片段莫過於戰勝自己,讓我們從現在起,端正態度,關注細節,堅持每天一點點進步,在細節中提升效率。
6.提升工作熱情 提高工作效率
每天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麵對著多日不變的工作環境,重複著同樣的工作,多數人會產生一種厭倦,從而身心感到疲憊不堪,影響到工作熱情和工作效率。
但當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時候,就會很少感到厭倦疲憊,比如我們在釣魚時,往往靜坐和保持一個姿勢幾個小時不變也不會感到疲乏,這是因為釣魚是興趣所在,從釣魚中我們享受到了快樂。而當我們從事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時,就會感覺到枯燥,情緒容易產生波動,抱怨較多,對工作產生厭倦。產生厭倦的主要原因是從心理上對工作毫無興趣,對工作特別厭煩。這種心理上的疲倦感往往比肉體上的體力消耗更讓人難以支撐。但這種疲倦不是由於工作本身引起的,是因為工作的乏味、焦慮和挫折所引起的,它消耗了人對工作的活力與幹勁。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之所以不安,不是因為發生的事情,而是因為他們對發生的事情產生的想法”。也就是說興趣的獲得是個人心理的體驗,不是發生的事情本身。事實上,工作中的很多時候,我們都能尋找到樂趣,隻要心裏想快樂,都能如願以償,畢竟沒有幾個人願意自己不快樂。我們不妨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麵改變一下自己的工作態度,提升一下自己的工作熱情。
把工作看成是創造力的表現 盡量展示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把工作看成是自我滿足 試著提升自己每天所重複工作的工作效率;把工作認為是一種娛樂活動 工作和遊戲都是活動,不同之處就是思想準備不同,娛樂是“樂趣”、工作是“必做”的。
學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即在苦中也能尋樂,心中充滿快樂工作,就會感覺到工作中的樂趣,工作中就會充滿熱情,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7.為自己而工作
你在為誰工作?大多數人會隨口即出為別人打工。為什麼工作呢?也許你會說為掙錢,為了養家糊口,或許是為了展示自己、提煉自己,使自己進步。
無論我們在做哪一種工作都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做什麼煩什麼,幹什麼夠什麼,因為每一種工作都不可避免簡單而重複,再繁瑣的工作在得心應手之後都難免顯得索然無味,進取心自然滑落,厭倦心生。或許工作本身就是使人厭煩,如同美味佳肴一樣吃過了難免覺得膩,嚼久了難免覺得反胃。但無論從事哪重工作隻要用心去做,把每次任務的開始視為初入戰場生死的較量,每項工作的結束視為戰爭的勝利,生存的希望。也許對待工作的態度就大不一樣了,端正了工作的態度便能潛入身心地去工作。
很多人經常說起這麼一句話:拿這麼點工資憑什麼做那麼多的事?難道工作僅僅是為了一疊百元大鈔嗎?
當我們離開校園的時候,那時會想要有一個體麵的工作,更要收入可觀。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後難免會力不從心,其實書本和實際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一切都得從頭學習。有人會認為是沒有學以致用,有人會認為這是充實自己的機會。其實怎麼說都無所謂,發發牢騷也是人之常情,關鍵是怎麼去做了。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和適應當前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成長和提煉自己、充實自己,積累出寶貴的經驗,以適應日趨嚴峻的工作。如果隻是把工作看作是用勞動力來換取金錢的話,那到頭來能得到的也隻是可憐的工資和滿腔的怨氣。其實我們出賣的不隻是勞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地工作才能實現青春的價值,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