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培養自己的領導才能(2 / 3)

在工作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領導與下級的關係是工作關係,這種尊重、理解和關心,也會在工作中充分體現出來,並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具體說來,即事先的計劃安排,過程中的指導幫助,事後的總結評價。

事先的計劃安排,是說領導者在決策前要充分聽取下屬的意見和建議,吸取他們的智慧和創造精神。決策一經作出,就要對下屬講明指導思想,基本要求,責任權力,使他們明白幹什麼,怎麼幹,為什麼這樣幹,幹到什麼程度,絕不能搞神秘主義,讓下屬猜度領導者的意圖,亦步亦趨,無所適從,產生隔離感。工作條件不具備時,不強行安排;下屬對工作不勝任時,不勉強布置,防止其在工作中出錯。

過程中的指導幫助,是說對下屬的工作要及時檢查,經常過問,積極為其創造條件和機會,保證決策貫徹到底。對於因主客觀因素造成的工作偏差和疏漏,發現越早,糾正越快,損失越小,否則,一時遷就,知而不言,言而不盡,貌似尊重、理解、關心,實質上最終會使下屬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工作受到損失,而有違領導者之初衷。

事後總結評價,一件工作、一項任務完成後,領導者要充分肯定下屬為此付出的努力,把成績講足;客觀分析他們的失誤,把問題講透。這樣,其工作得到承認,不足也得到指點,就會在以後的工作中揚長避短,提高自己。這樣的尊重、理解和關心,因其得體而使人感到溫暖如春。

在生活上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盡力解決下屬的後顧之憂,特別是要悉心體察他們在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主動服務,不要等他們叫苦才去撫慰,幫助他們辦些實事,做些好事,越是這樣,越能使好事收到奇效,實事受到好評。不僅使下屬中的某一個,而是一層、一群人從中領悟到更深層次的尊重、理解和關心。

5.寬容是領導者必備的品質

寬宏大量是現代領導者、企業家必須具備的品質。社會心理學中,把寬容理解為有權力責備處罰,而不加以責備處罰;有權力報複而不加以報複的一種道德心理結構。

寬容首先表現在能容忍下屬對自己的不滿。從消極方麵講,矛盾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即使你的領導能力再出色,工作再有成效,也永遠有令人不滿意之處。

“如果你想有所作為,就要準備承受責難。”假如你不相信這句話,不按這句話行事,那你就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位真正的領導者。

從積極方麵講,責難和抱怨也能產生良好的影響。讓下屬講話,既可以獲得更多信息,使自己做到兼聽則明,又可以從中得知自己的不足,便於改正。同時,這也更加有利於你了解下屬,使其為自己所用。

領導者的寬容還表現在能容忍下屬的缺點和錯誤。有高峰必有峽穀,才幹越高的人,缺點往往也越明顯。用人,在於求其所長,而不在於求其完美。

在美國的一些大公司,領導者不僅善於容忍下屬的缺點和錯誤,而且還鼓勵下屬犯“合理性的錯誤”,不犯合理性錯誤的人是不受歡迎的。這一點與我們的傳統觀念完全不同。何謂合理性的錯誤呢?是指在工作中,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經濟戰爭”中,對於擔有一定風險的經營決策,敢於開拓、勇於承擔風險者;或因對手過強、條件不足;或因對方配合不夠、不守信用而產生的錯誤和問題。至於知法犯法、怠工懶惰、莽撞胡來自然不在此列。

領導者要有容人之量,寬以待人,這是領導者處理好與下屬、智囊專家關係的又一不可缺少的品質。希爾頓在選拔、使用人才方麵做得很好。希爾頓飯店中的許多高級職員,大都是從基層逐步提拔上來的。由於這些人有豐富的經驗,所以經營管理很出色。希爾頓對提升的每個人都很信任,放手讓他們在職業範圍中發揮聰明才智,大膽負責地工作。如果他們犯錯誤,他常常單獨把他們叫到辦公室,先鼓勵安慰一番,告訴他們:“當年我在工作中犯過更大的錯誤,你這點小錯誤算不得什麼,凡是幹工作的人,都難免會出錯。”然後,他再客觀地幫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並一同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他之所以對下屬犯的錯誤采取寬容的態度,是因為他認為,隻要企業的高層領導,特別是總經理和董事會的決策是正確的,員工犯些小錯誤是不會影響大局的。

如果一味地指責,反倒會打擊一部分人的工作積極性,從根本上動搖企業的根基。希爾頓的處事原則,是使全部的管理人員都願為他奔波效命,對工作兢兢業業,認真負責。這也是他成功的一個秘訣。

6.以身作則,嚴以律己

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不能自律,就無法以德服人、以力禦人。如果無法取得他人的信賴和認可,將必敗無疑。

好的領導人必須懂得,要求下級和員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須首先做到。

要做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首先是要以身作則,嚴以律己。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領導者的領導示範,起到很大的激勵作用,大大振奮工作士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質。嚴以律己,就是隻有嚴格要求自己,才能更好地約束別人。隻有以身作則,嚴以律己,才能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激勵鼓舞團隊成員,為達成團隊目標和使命,貢獻最大的力量。

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領導能力絕不是一個領導職位就能賦予的,沒有追隨者的領導剩下的隻是職權威懾的空殼,也就是說,是追隨者成就了領導者。領導者總是員工目光的焦點,因此,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道德修養,因為員工往往會模仿上司的工作習慣和修養。

微軟公司內部已經營造出一種“氣氛”,那就是“工作第一,以公司為家”。員工們對工作懷著極度的熱情,經常沒日沒夜地工作,甚至一連幾天不休息,公司上下充滿了開放和相互忠誠的氣氛。員工隨時可以向公司的任何人發送電子郵件,不論他們的地位高低,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蓋茨在公司內外同員工聊天、交談,蓋茨喜歡在公共場合同員工討論公司的生產計劃,並鼓勵他們突破障礙,努力前進。在微軟公司,蓋茨本人對工作的狂熱,帶動了員工工作的熱情。

7.培養自己的領導氣質

威信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心理現象,是一種使人甘願接受對方影響的心理因素。任何一個領導,都以樹立威信為自己的行為目標。

作為一名領導,你首先應該明白,從人格角度和自然人角度,你和你的員工之間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從這個意義上說,你是毫無特權可言的。甚至你手中“賞罰”的權力,都必須是在員工認可的前提下,說到底是靠不住的,當員工炒你的“魷魚”

時,你會發現一切的“賞罰”都會變得毫無用處。那麼,你用什麼來體現自己的領導意圖呢?很多領導都會不約而同地告訴我們同一個答案:威信。

威信使員工對領導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歸屬和服從感。

這又好像有一點精神領袖的味道,實踐表明,當一個組織的行政領袖和精神領袖重合的時候,這個組織的戰鬥力將得到最大的發揮。

當二者不同的時候,組織中的普通人員更傾向於行政領袖,優秀人員更傾向於精神領袖。

那麼,我們如何衡量一個領導的威信呢?筆者認為下麵的“四力”是主要標誌:

感召力 領導的命令有人執行,令出則行,禁出則止,一呼而百應,不但接受指揮的職員所占的比重大,而且指揮的靈敏度很高。

親和力 領導應成為一個被歡迎的角色,使員工能主動接近你,主動縮短心理距離,樂於向你袒露心胸,樂於聽你的教誨。

影響力 領導的語言、行動、舉止、裝束等都成為員工樂於效仿的。尤其是領導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等會對員工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凝聚力 員工以一種歸屬的心態凝聚在領導周圍,樂於接受以領導為核心的組織結構。

關於威信這個問題,大多數朋友對威信的理解都有其偏頗之處,下麵是幾種常見的誤區,你在創業之時一定要加以避免:

以“壓服”為威信 這其實是一種封建家長製式的東西。有些領導認為威信就是我說你聽、我令你做,不得違背,習慣於用權力來壓服員工,甚至於“牛不喝水強按頭”。如有稍悖,就輕率地采用懲罰措施。這種“威信”必然隻是表麵上的,如果你想培養自己的員工陽奉陰違的能力,倒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以“好感”為威信 這與壓服式的“威信”是一種截然相反的觀點。有些領導喜歡充當一種“老好人”式的角色,他們不敢冒絲毫觸動員工利益的風險,為了不得罪人的目的而到了姑息遷就的程度。但好感決不等於威信,好好先生是做不了現代企業的領導的。

以“清高”為威信 一個出色的領導必然會有其過人之處,但這種過人之處隻可能集中在某些側麵上。有個朋友認為領導為樹立威信就要時時處處顯得比員工高明。其實,這毫無必要。某廠長一次下車間巡視,指出一車工技術粗糙,該職工微有不服之態。此廠長二話不說,換上工作服,上車床操演起來,果然又快又好。一時圍觀者為之歎服。如果事情到此為止,那麼不失為以行動樹立威信的範例。錯就錯在該廠長以下的言行:大概得意忘形,該廠長竟一拍胸脯言道:“技術不比你強,我敢做這個廠長嗎?這不是吹牛,車鉗鉚焊,有誰的技術比我好,我馬上拱手讓位。”此君把威信理解為狂傲了。這種狂傲反倒給人一種極端不自信的感覺。

以“神秘”為威信 領導為了神秘而神秘,為了威嚴而威嚴時,就會顯得不倫不類。千萬不要低估員工的判斷力,故弄玄虛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對別人是一種愚弄,絕不是長久相處之計。

以“說教”為威信 首先,我們承認,善於言辭表達是一項優秀的領導素質。但正所謂言多必失、言多必無信。

以“剛愎”為威信 有缺點和錯誤的人更容易贏得別人的尊重。有許多老板都有自我護短的傾向,他們明知自己錯了,卻不許員工議論和反對。這是一種“虛榮”心理在作怪,當這種虛榮上升到一種偏執的程度,便會表現出一種神經質式的剛愎自用來。其實,這種表麵的“剛”,恰恰是內心無“剛”、缺乏勇氣的表現。

8.信任的力量

信任是一種力量,它能夠激發人的潛能,使事情發生預想不到的變化。目前,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企業隻有實行信任管理,形成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雙向忠誠,才能有效地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