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學會和壓力共處(2 / 3)

看到什麼都不順心,看見誰都不順眼。這是消極心態者的典型特征。有的消極心態者,一談到領導就有氣,反正當領導的沒一個好人,一律攻之。

塑造壯麗的人生,就要有突破常規的氣魄和創新的意識。不論開創命運,拓展生活,還是張揚新思想,都必須勇於打破常規,標新立異,說人所不能說、不敢說和沒有說過的話,做人所不能做、不敢做和沒有做過的事。要善於從常規中解脫出來,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

心態調整是一個複雜的心理和生理過程,在看似神秘的迷霧中,也有一些可以把握的規律和方法。

精神超越 卡耐基說:“我非常相信,這是獲得心理平靜的最大秘密之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我也相信,隻要我們能定出一種個人的標準來——就是和我們的生活比起來,什麼樣的事情才值得的標準,我們的憂慮有50%可以立刻消除。”人為什麼會產生痛苦、不安和猶豫、彷徨?歸根到底是因為不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也就是說,自己沒有清晰的價值觀和人生定位。所以,心態調整的第一步就是要徹底弄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我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什麼才是我的最愛?什麼才是我最為珍貴的東西?什麼才是我真正追求的東西?

我如何定義成功、快樂和幸福?——這些問題問清楚了,給自己一個確定不疑的答案,給自己一個生活與工作的理由,每當遇到疑難問題就用這些標準去解釋、去衡量,我們自然就會心安理得,自然就會找到生命的陽光和快樂的源泉。

心態調整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思想可以使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使地獄變成天堂。”你不能樣樣順利,但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左右天氣,但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用好今天。你不能改變別人,你隻能改變自己。所有這些的關鍵就是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因此,遇到危機時我們要看到危機後麵的轉機;遇到壓力時要看到壓力後麵的動力;遇到挫折時要看到挫折後麵的成長,遇到成功時要看到成功後麵的失敗。總之,任何事情都有兩個以上的選擇,我們要做的是選擇積極的應對心態。有專家研究,一個樂觀係數高的人,在處理問題時,他都會比一般人多出20%的機會得到滿意的結果。因此正向樂觀的態度不僅會平息由環境壓力而帶來的紊亂情緒,也能使問題導向積極正麵的結果。

理性反思 理性反思就是積極進行自我對話和反省。對於一個積極進取的人而言,麵對壓力和不良情緒時可以自問:“如果沒做成又如何?”“如果真的像別人說的那樣又如何?”“我真的是一個粗心的人嗎?”“我真的是責任心不強嗎?”等等。這樣的想法並非找借口,而是一種有效緩解壓力的方式,並且,在不斷的自我追問中,我們會找到問題的真正症結所在。同時,養成記心情日記也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理性反思方法。它可以幫助你確定是什麼刺激引起了壓力和心情不好,通過檢查你的日記,你可以發現你是怎麼應對壓力的,結果怎麼樣,又該如何應對外界環境對自己的影響,如何塑造自己陽光的心情。

建立平衡 首先,我們的人生目標體係不能太單一,也不應該單一。我們不能一輩子活著隻為了工作、事業、金錢、權力、名譽,我們還有更多的比這些更重要的東西,比如:健康、家庭、孩子、興趣、學習、朋友、服務他人、精神愉悅等。我們不能成為世俗成功標準的奴隸。其次,我們要主動管理自己的情緒,注重業餘生活,不要把工作上的壓力和不良的情緒帶回家。再次,留出休整的空間,與他人共享時光,交談、傾訴、閱讀、冥想、聽音樂、處理家務、參與體力勞動都是獲得內心安寧的絕好方式,選擇適宜的運動,鍛煉忍耐力、靈敏度或體力……持之以恒地交替應用你喜愛的方式並建立理性的習慣,逐漸體會它對你身心的裨益。

5.在壓力中放鬆自己

在放鬆或冥思時,身體會得到恢複,排除一天中因為壓力而產生的毒素。從煩惱的問題中退出來,也會使你的大腦冷靜下來,使整個身體平靜下來,從而避免讓壓力影響你的工作、生活。

知道了如何放鬆身體後,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如何減少壓力所帶來的負麵影響。而且,學會放鬆也會使你在壓力麵前保持鎮靜,有一種真正的自我控製的感覺。當人們放鬆或冥思時,有很長一段時間,其注意力會集中在壓力以外的問題上。這會幫助人們放鬆大腦,並轉移因為壓力引起的問題。

當人們放鬆或冥思時,身體會產生一些生理變化:呼吸變緩、血壓降低、肌肉放鬆、憂慮緩解、壓抑的思想消失、焦躁消除、壓力性頭痛消失、思維的清晰度提高、注意力改善。

工作時,你可以提醒自己要放鬆,並確認自己的緊張情緒確實已經消失了。

很多人發現,設定每天放鬆或冥思的時間十分有益,這會明顯地減輕壓力。但對真正繁忙的人來說,這看起來有些令人不舒服:

天天浪費不少時間什麼也不做。在理想的情況下,如果每天都能成功地做到放鬆的話,你將發現壓力所帶來的幹擾會越來越少。有些人喜歡在一天開始時進行大約20分鍾的冥思;其他人則喜歡在一天結束時進行冥思;而那些從事極其壓抑的工作、極其繁忙的人,則利用午飯時間進行調節。

如果你不是那種喜歡執行這類事務的人,則可以試著在需要的時候進行放鬆或冥思。在下列情況發生時,這些技巧會非常有用:

你發現自己在擔心一些問題;你總是在不斷地向前走,感到筋疲力盡;你已經處於很多短期壓力之中,而且總覺得自己內心洶湧澎湃,一觸即發。

下麵是幾種放鬆法可以幫您減輕精神壓力,使自己身心放鬆,看看有哪種適合你的,放鬆一下吧!

想像 通過想像一個所喜愛的地方,如大海、高山或自家的小院等放鬆大腦。把思緒集中在所想像東西的“看、聞、聽”上,並漸漸放鬆,由此達到精神放鬆。

打盹 學會在一切場合,如家中、辦公室、走廊、甚至汽車裏打盹,隻需10分鍾就會使你精神。

按摩 緊閉雙目,用自己的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額和後脖頸處,有規則地向一定方向旋轉,不要漫無目的地亂按。

呼吸 快速進行淺呼吸,為更好地放鬆,要慢慢吸氣、屏氣,然後呼氣,每一階段持續8拍。

腹部呼吸 平躺在地板上,麵朝上,身體自然放鬆。緊閉吸氣,最後放鬆,使腹部恢複原狀。正常呼吸數分鍾後,再重複這一過程。

擺脫常規 經常試用一些各種不同的新方法,做一些不常做的事,比如雙腳蹦著上下樓梯。

伸展運動 伸展對消除緊張非常有益,它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鬆。

靜坐 舒適地坐在安靜的地方,緊閉雙目,放鬆肌肉默默地進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為主。

6.做時間的主人,合理安排

對時間控製得越好,所做的工作就越多,承受的壓力就越小。有效的時間控製的關鍵就是關注結果,而不是關注過程。

當人們知道了自己所承受的壓力以及來源時,就可以製訂控製壓力的計劃。該計劃必須詳細,而且應該包括控製或消除壓力的方法。

當壓力出現,同時自己的工作期限又快到了時,人們可能不得不加快速度並潦草地完成工作。也許這能逃過老板的眼睛,但自己知道幹得很糟。這種做法可能會引起自己的挫折感和失敗感,同時會造成壓力增多——於是一係列的不愉快又開始了。

擺脫這種惡性循環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利用好控製時間的技巧。

列出每天要做的事,並將它們分為必須做的、應該做的和想要做的三種工作。檢查一下你“必須做的”和“應該做的”事項,看看是否真的需要做。也許可以請別人來完成。一旦製定了任務清單,就應確定需要優先做的事。不要試圖一次完成所有的事。分配日期或時間,一件件地完成這些任務,千萬別不現實;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工作時間呢?需要掌握幾個重要原則。

目的性 何為目的性?也就是說,你的工作是做什麼,做了這些工作,你的公司可以獲得什麼利益,而你自己可以得到什麼經驗,這個就是目的性。如果你不了解這些內容,往往你會一頭紮在工作裏,一做幾年,你都不清楚自己這幾年在幹什麼?這是很可悲的,不知道自己在忙什麼卻亂忙一通,結果根本不知道價值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