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關注你的健康(1 / 3)

1.辦公室一族的自我保健

很多白領都是辦公室一族,整日離不開電腦和手機,殊不知過度使用電腦和手機都會給身體帶來負麵影響。

屏幕臉 天天與電腦打交道的人,長期麵對電腦屏幕,不知不覺中會生出一張表情淡漠的臉,影響日常的人際交往,且容易產生人格障礙與性格異常。長時間的人機對話會出現麵部表情不豐富甚至無表情、表情淡漠的情況。另外,屏幕輻射產生靜電,最易吸附灰塵,長時間麵對電腦,更容易導致斑點與皺紋。

我們在日常操作電腦時,身體與電腦屏幕應保持不小於70厘米的距離。硬件上,應配置一台輻射較小、沒有眩光、顯示穩定的電腦,有液晶顯示屏更好。同時,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電腦桌椅,盡量把它們調節到最適合自己的狀態。要注意讓眼睛休息,最好一小時休息10分鍾,每天做兩次眼保健操。上網結束後,第一項任務就是潔膚,用溫水加上潔麵液徹底清洗麵龐,將靜電吸附的塵垢洗掉,塗上溫和的護膚品。久之可減少傷害,潤膚養顏。

鼠標手 坐在電腦前使用鼠標,長時間牽拉腕管內的肌腱使其處於高張力狀態,加上手掌根部支撐在桌麵會壓迫腕管,在這種狀態下,手指的反複運動容易使肌腱、神經來回摩擦,發生慢性損傷,造成炎症水腫,繼而引起大拇指、食指、中指出現疼痛、麻木、腫脹感等,還可出現腕關節腫脹、手部精細動作不靈活、無力等。人們使用鼠標時,反複機械地集中活動一兩個手指,而為了配合這種單調輕微的活動,還會拉傷手腕的韌帶。導致周圍神經損傷或受壓迫。

每工作一小時就要起身活動身體,做一些握拳、捏指等放鬆手的動作。使用電腦時,電腦桌上的鍵盤和鼠標的高度,最好低於坐著時的肘部高度,使用鼠標時,手臂不要懸空,移動鼠標時不要用腕力而盡量靠臂力做,不要過於用力敲打鍵盤及鼠標的按鍵。另外,鼠標最好選用弧度大、接觸麵寬的,有助於力的分散。

鍵盤腕 醫學上稱為“腕管綜合征”。主要症狀表現為手腕、拇指、食指及中指的麻木和疼痛,常感覺大拇指笨拙無力,拇指、食指、中指感覺遲鈍和異常,而小指和無名指內半側完全正常,如果讓患者將兩手擱在桌子上,前臂與桌麵垂直,兩手腕自然屈掌下垂,大約一分鍾即可出現食指和中指的麻木。主要原因是長期從事電腦打字工作、敲擊鍵盤所致。

專家建議在使用鍵盤時,應讓長期操作電腦者將腕部墊起,避免懸腕操作。工作一個小時左右應做短暫的休息,同時活動一下腕部。治療時應該暫時停止使用電腦,並遵從醫囑用物理、封閉、手術等方法治療。

手機肘 “手機肘”在醫學上被稱作“肘管綜合征”。患“手機肘”的人大多是一些白領人士,每天接打手機、發送短信的時間超過四個小時。據了解,“手機肘”早期表現為肘關節疲憊麻木、疼痛、胳膊有時抬不起來,因為接打手機時間太長,打電話時總把手臂圈起來,長此以往就會造成神經牽拉受損。症狀較重者為持續性疼痛,手臂無力,甚至持物會掉落,在前臂旋轉向前伸時,也常因疼痛而活動受限。

專家建議常用手機的人士,打電話時應盡量使用耳機,避免手臂長時間彎曲,或嚐試“左右開弓”,讓雙手輪流放鬆休息。一般打完電話後應進行適當的活動,還可以用毛巾熱敷緩解肌肉緊張。

專家提醒,如果發現手臂等部位酸痛、麻木等症狀出現的頻率增高,或者在極短時間內就出現此類症狀,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視疲勞 在辦公室經常用電腦的辦公族普遍感到眼皮沉重、眼幹澀、酸脹、疼痛、有異物感、畏光、流淚、視力模糊、重影、眼部充血等。這種病的名字就叫“電腦視疲勞綜合征”,是電腦普及後才出現的新病種,不過10年時間,它已是眼科常見病之一。

對經常上網的人,增加營養很重要。維生素B對腦力勞動者很有益,如果睡得晚,睡覺的質量也不好,應多吃動物肝髒、新鮮果蔬,它們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物質。此外,肉類、魚類、奶製品也有助於增加記憶力;不定時地喝些枸杞汁和胡蘿卜汁,對養目、護膚功效也很顯著。另外,平時準備一瓶滴眼液,以備不時之需。

上網之後敷一片黃瓜片、土豆片或凍奶、涼茶也不錯。方法是:將黃瓜或土豆切片,敷在雙眼皮上,閉眼養神幾分鍾;或將凍奶、涼茶用紗布浸濕敷眼,可緩解眼部疲勞,營養眼周皮膚。

2.謹防久坐生病

醫學專家介紹,久坐不動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的損害,幾乎是“從頭到腳”的。

久坐不動不僅會引起頸椎僵硬,影響頸動脈對頭部的供血,還破壞了正常的生理彎曲,出現弓背或骨質增生等;久坐使得整個軀體重量全部壓在腰骶部,壓力分布不均,會引起腰、腹、背部肌肉下垂或疼痛;久坐在辦公桌前,因桌下的空間過窄,雙腿難以伸直,令下肢的血液不暢,容易造成雙腳麻痹;久坐少動者的骨連接處因缺少黏液而變得幹燥,易引發關節炎和脊椎病;久坐者血液循環減慢,體內靜脈回流受阻,血液淤積後使靜脈曲張,增加了患痔瘡的風險;女性還會因盆腔靜脈回流受阻、淤血過多而導致盆腔炎、附件炎等婦科疾病。

同時,久坐不動者的胃腸蠕動慢,正常攝入的食物聚積於胃腸,使胃腸負荷加重,長此以往可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穿孔或出血等慢性頑疾。久而久之,體內動脈壁內就將淤積大量脂類,影響各組織、器官的供血,加速了心血管係統疾病的發生。

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久坐少動者熱量消耗少,心髒做功減少,心肌收縮無力,容易患上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等危險性更大的心血管疾病。

坐好更要鍛煉好,上班久坐的人要抵禦各種慢性病的侵擾,一要學學“怎麼坐”,二要見縫插針隨時進行一些適當活動,醫學專家為此提供了一些富有辦公室特色的鍛煉小方法。假如你因工作需要不得不長時間坐著,首先要保持正確的坐姿,即上半身應該垂直如一條直線,座椅的軟硬度要適中,大腿應以接近水平放置為好,腳底板以平放為佳。

其次,不要一次連續坐4個小時以上,可借著發傳真、複印文件的機會走動一下,每隔2小時應進行一次約10分鍾的活動;最好進行一些活動頸、腰、腿部的運動,避免這些常見疾病的發生。如果這些都做不到,還可以做一下最簡單的座椅健身操: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頭部5次,然後將頭部和肩部向後盡量地伸展,這樣幾次之後,再交替地拉扯雙臂,上下左右各幾次,然後上身向後仰,再彎腰盡量摸地麵,最後用指尖輕擊頭部。

對於在寫字樓工作的人來說,爬樓梯可以說是最簡便有效的運動;利用工餘時間,快走和慢跑同樣能收到明顯的健身效果。其實,維持身體健康所需要的運動並不難,重要的是做有心人,頭腦中始終要有“為健康而運動”的意識。

3.職場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綜合病,可發於任何年齡。其表現常為頸、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區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縮,甚至四肢癱瘓。

頸椎病近年來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長期從事財會、證券、IT、教學、文字工作的人員、學生以及流水式生產線上的工作人員,由於長期都需要在頭頸固定的姿勢下作業,非常容易患頸椎病。

人們的一些自己感覺很舒服的不良姿勢,會在不知不覺間造成頸肩痛甚至發展成頸椎病。

如有的人喜歡歪在椅子、沙發上接電話或看電視、看書等,或是伏案工作時頭離桌麵太近,俯臥在床上托腮看電腦、看書、看電視……這些姿勢雖然自己感覺比較舒服,但在這種狀態下人的頸椎和腰椎以及這些部位的肌肉處於一種不正常的彎曲中,時間長了就會感覺脖子、腰背酸痛,甚至帶來骨骼、椎間盤的變化,導致骨質增生及椎間盤變化、增生等,最後發展成頸椎病。

此外,在公交車、地鐵裏低頭看報紙、打盹也是很常見的現象,然而這種姿勢下人的頸部後麵的肌肉會持續受到牽拉,過上半小時就會感覺酸痛、不舒服,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頸肩部慢性疼痛甚至頸椎病。對於開車族來說,頸椎病更容易找上門來,如果人在開車時頸部和腰背部肌肉處於持續收縮狀態,就會導致疲勞、痙攣,最後發展為頸肩痛。

要預防頸椎病,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工作或看電視45分鍾,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轉運動,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於頸段脊柱的穩定性,增強頸肩適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還可以試著雙手抱頭,把頭往後仰,重複做兩三次,這種簡單的動作可以使肌肉的疲勞瞬間得到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