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職心理學:想象成功
當一個人一無所有卻膽敢“想象成功”時,他就擁有了一份嚴謹理性的思維方式和樂觀自信的心態;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能使我們的心智不斷提高,而積極的心態更能給人生帶來質的飛躍。
許多年前,一個小姑娘應聘到紐約市第五大街的一家裁縫店當打雜女工。正式上班以後,她經常看到女士們乘著豪華轎車來到店裏試穿漂亮衣服。她們穿著講究、舉止得體。小姑娘想:這才是女人們應該過的生活。一股強烈的欲望自她的心中升起:我也要當老板,成為她們當中的一員。
不久,就有許多客戶開始對老板誇獎小姑娘:“這位小姑娘是你店中最有頭腦最有氣質的女孩。”女老板也說:“她的確很出色。”又過了段時間,女老板就把裁縫店交給小姑娘管理了。
漸漸地,小姑娘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安妮特”,繼而成了“服裝設計師安妮特”,最後終於成了“著名服裝設計師安妮特夫人”。
安妮特的成功,固然得益於多個方麵,但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無所有的她敢於“想象成功”。
也許你對“想象”的作用並不在意,認為安妮特的成功隻是個特例,那就再看一下心理學家的一個試驗。
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試驗,把一些身體狀況基本相同的學生分成三組,進行不同方式的投籃技藝訓練。
第一組學生堅持在20天內練習投籃,並把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投籃成績記錄下來,中間練習時不提任何要求,順其自然。
第二組學生也記錄第一天和第20天練習投籃的成績,但在此期間不再做任何投籃練習。
第三組學生記錄下第一天的投籃成績,然後每天花20分鍾做想象中的投籃。如果投籃不中,他們便在想象中對此做相應的糾正。
實驗結果令人吃驚:第二組進球率沒有絲毫長進,第一組進球率增加24%,第三組進球率增加了26%。
這個實驗令人信服地證明了“想象”的強大作用,也讓我們看到了自己頭腦中的巨大潛能。
成功是蘊藏於心底的一份強烈渴望;然而,家境的貧寒、教育的缺失、時運的不濟往往使我們置身於失敗的困境。但是,當我們在現實的物質世界裏心灰意冷舉步維艱時,卻常常忘了還有另一條經由“想象”而抵達的成功之路。
2.怎樣回答敏感問題
有意識地去做有品格的人,不說傷害別人的話,盡量使用規矩有禮、美好修整的言語——這樣日複一日地堅持下去,巨大的差異就由此產生了。
女性在求職麵試時,常會碰到一些敏感的問題,總覺得如何回答都不妥,很難讓自己和別人都滿意。究竟該如何應對這些讓人感到尷尬的問題呢?
問題:你認為家庭與事業之間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嗎?
這是一個老問題,也是一個難題。招聘單位自然非常希望你以事業為重,但也希望你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後院不失火”,才會使人無後顧之憂、集中精力幹工作,才能發揮出你的聰明才幹。顯然,直接回答事業與家庭之間存在難以調和的矛盾或根本不存在矛盾,都是不合適的。建議你這樣回答:“我以為無論在工作上還是在家庭中,女性的最大目標都是要使自己活得有價值。雖然我是一個很想通過工作來證實自己的能力、體現活著的意義的人,但誰能說那些相夫教子培養出大學生、博士生的農家婦女就活得沒有價值呢?”這樣回答,能恰到好處地體現出女性特有的剛柔相濟的特征。
別以為這個問題與工作沒有多大關聯。你對此的回答是否得體,可能會直接關係你的應聘能否通過。招聘者之所以提出這個問題,是想知道你在工作與生育的關係問題上持一種什麼態度。女性求職為什麼普遍比較難?這就是症結之一。為了工作晚結婚、晚生育,當然是用人單位所希望的;但如果真的這樣做了,恐怕也會令人產生疑惑:一個連孩子都可以不要的人,如果再有其他利益驅動,會不會拋棄一切、包括她曾經為之自豪的工作呢?
“誰都希望魚和熊掌能夠兼得。當二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時候,在一段時間內我會選擇工作,因為擁有一份好的工作,將來培養孩子就會有更為堅實的經濟基礎。我想,總會有合適的時候讓我二者兼得的”。這樣回答,或許真的能提醒上司在你生孩子休息時仍把原來的位置給你留著,而不讓別人取而代之。
問題:麵對上司的非分之想,你會怎麼辦?
招聘女秘書,往往會問及這類話題。回答此類問題,最好委婉一些:“你們提出這個問題,我非常感激,這說明貴單位的高層領導都是光明磊落的人。
不瞞諸位說,我曾在一家公司幹過一段時間,就是因為老板起了非分之念,我才憤而辭職的,而在當初他們招聘時恰恰沒問到這個問題。兩相比較,假若我能應聘進貴單位,就沒有理由不去為事業殫精竭慮。”這位女士的應答就堪稱精妙,妙就妙在沒有直接回答“該怎麼辦”,因為那是建立在上司“有”非分之想的基礎之上的。而是通過一個事例來表明自己態度的堅決,又沒讓問話者難堪。即使新老板確有投石問路之意,日後也不會輕舉妄動了。
問題:你喜歡出差嗎?
考官提出這個問題,並不是真的想知道你喜不喜歡出差,工作需要時,你不喜歡出差也得出,考官的目的是想通過此問了解你的家人或者你的戀人對你的工作持何種態度。
不少剛工作的年輕女性麵對這一問題可能會馬上回答:“我現在年輕,在家裏坐不住,特喜歡出差,一方麵為公司辦事,另一方麵又可以領略美妙的自然風光。”而有一位女士是這樣回答的:“隻要公司需要出差,我會義無反顧。這兩年因忙於求學和謀職,幾乎沒出過遠門。盡管家人不反對,男友也想陪我出去轉轉,但終未成行。出差很可能會成為我今後工作的一部分,這一點在我來應聘前,家人早就告訴我了。”兩種回答都體現了不錯的口才,但第一種回答在表達效果上要差一些,出差順便逛逛風景名勝本在情理之中,可這樣一表白,難免會讓人對你產生將出差與遊覽主次顛倒的感覺;第二種回答妙在那位女士深知考官提問的目的,回答切中了要害。
3.先謀後求才是明智之舉
謀職在於“謀”,有所謀略,才談得上尋求理想的職位。當務之急不是求職,而是應該先給自己定位,先謀後求才是明智之舉。
專家認為給自己定位關鍵在於實事求是地進行自我分析:摸清自己的性格與氣質,把握自己的興趣所在,確知自己的能力與優劣勢。
興趣定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人的發展無疑有一種神奇的力量。心理專家分析:對某種職業感興趣,你在工作中自然就會更加積極、開拓進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興趣傾向,比如說,有的喜歡與人相關的職業,有的卻喜歡以物為工作對象的職業;有的喜歡與觀念打交道的工作,有的卻習慣於收集整理數據信息類的職業。
氣質定位:氣質是表現在每個人身上穩定的動力特征,氣質會影響人的活動、方式和效率。氣質沒有好壞之分,每種氣質類型也有其較為適應的職業範圍。如多血質的人,比較適合社交性、文藝性、多樣化、要求反應敏捷的工作,而不太適應耐心、細心的工作;抑鬱質的人適合從事持久細致的工作,而不太適合反應靈敏、處理果斷的工作;黏液質的人則比較適合有條不紊、耐受性高的工作,而不宜從事劇烈多變的工作;膽汁質的人比較適合動作有力、應急性強、危險性較大、難度較高而費力的工作。每個人的氣質類型也是因人而異的,要揚長避短,尋找適合自己氣質偏向的職業和工作。
性格定位:性格是一個人最顯著的個性特征,它具體表現在個人態度、意誌、情緒、理智四大方麵。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性格傾向,適宜從事相應的職業,如以外向為主的人適宜社交和活動性的工作;每一種職業也都帶有一定的”職業性格”,需要個人性格比較符合的人來工作,如文字性和安穩性的工作需要內向性為主的人從事。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時,考慮個人的性格傾向與職業性格之間的匹配,有利於職業發展。
方向定位:方向不明,方寸必亂。專業是確定擇業方向的基本條件。拋棄了專業,你還具備多少優勢呢?因此說,新人在擇業時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專業,選擇那些符合自己專業特點的用人單位才是真道理。千萬不能感覺現在什麼崗位吃香、什麼職業待遇好、什麼單位牌子硬,就去和那些是本專業的同學爭。沒有專業基礎,你又如何能夠取勝呢?結果是熱情很高、願望很強,但失望卻是最大,不僅會損失很大的時間、精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你也會喪失了很多不錯的就業機會。
自身實力:俗話說:“能力決定一切。”擇業時要針對招聘標準,參比對照自己的實際情況,看看自己是否具備足夠的優勢。如果具備很大的優勢,就可以通過精心的準備去應聘;如果招聘標準與自己能力非常接近,要三思而後行。因為你去應聘,招聘方對你的認識就是能力平庸、潛力不大;如果離標準甚遠,千萬不要勉為其難地去嚐試,那樣做隻會沉重地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4.“人和”技巧助你麵試成功
求職麵試時,過硬的專業知識固然很重要,但你的態度與表現方式同樣不可忽視。麵試並沒有筆試那麼精確的尺度,往往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較大,因此麵試中的“人和”顯得尤其重要。
你要把握好約定的麵試時間,提早抵達候試室,避免匆匆忙忙趕場,絕對不可遲到;候試時不可旁若無人,對接待員要以禮相待,也許這裏邊就有老總的秘書、辦公室主任或人事部門的主管,說不定在決定是否錄用你時,他(她)也許就有發言權;如果可能,你就走到台前,與考官握握手,握手要傳出力量、自信、真誠和友情,通過握手讓考官知道你是一個怎樣的人。記住:大方的問候、周到的禮節、親切的笑容永遠是一個良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