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女人求職心理學(2 / 3)

你應學會以用心聆聽來建立考官對你的信任,要集中精神耐心聽清提問,善於發現隱藏信息,力求扼要而有效地回答問題;切忌仗著一已聰明,不等別人把話問完,就中途打斷對方,插嘴回答,這不僅容易出錯,更有失禮貌。你應注意自己的神情,身體應麵朝考官略微前傾,這能顯示出你的熱情和對談話內容真誠的關注。你要善於用眼神來交流,麵試過程中你的目光焦點應始終集中在考官身上,注意多用視線接觸進行心理交流,以示留神、自信與尊重。回答問題時神情要鎮定,不可滔滔不絕以致口沫橫飛而有失斯文。當主考官談及你能認同的看法或事情時,要多以神情來積極表示自己的認同,讓其感受到你的謙和以及與他(她)價值觀的一致;切忌與主考官發生爭辯,因為麵試場上爭辨獲勝的代價往往是你本可獲得的那份工作。

笑是一種最直接、最有效的體態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好方法;用好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在麵試中,你應把握每個機會展露自信及自然的微笑,讓考官們感受到你的友善,而友善則是麵試成功的最好條件之一。但切忌傻笑、不適時宜的笑和皮笑肉不笑。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說過,中國人基本上就是活在一個人情網絡裏。事實上,在現實社會中人際關係本身就是一種資源。如果你擁有豐富的資源卻“拉不下麵子”,不善於利用,實在大為可惜。

5.決定你麵試成敗的七大關鍵細節

危機往往是一個人在不經意間鑄成的,成功也是由許多關鍵細節醞釀而成的。

關鍵細節一:亮明身份考生進入考場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亮出考生順序牌,響亮地向考官問好並報出自己的麵試牌號,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得透露與本人身份有關的各種信息。“各位老師好,我是38號選手張三”,這種情況下(即說出了自己的真實姓名或畢業院校等)將取消考生的麵試資格。每年都有這種情況出現,因此考生一定要記清工作人員在候考室中對你說的每一個字,因為每個字都可能是驅逐你離開考場的理由。

關鍵細節二:簡潔入座考生入座時,應注意調整椅子與桌子的距離,太遠會影響你用筆記錄,太近身體會趴在桌子上,給人拖遝的感覺。總之,距離要適合自己,根據自己的高矮胖瘦調整一個最自然的狀態。這時考官通常觀察你的手、腳以及神情有沒有多餘的動作。雙手自然放在桌麵,腿不要抖動,眼神不要左顧右盼,更不能有用手摸鼻子或額頭之類的動作。

關鍵細節三:自然應答考生在聽題以及答題過程中要貫穿“自然”二字,也就是說表情要自然。不要由於想表現成熟的自己,而掩藏自己活潑或嚴肅的本性,導致麵部表情僵化。

2006年某地麵試當天,工作人員在考生的桌子上放了筆和紙以及一小瓶雀巢礦泉水,結果直至考完竟然沒有一位考生飲用。

其實工作人員這樣做的初衷就是希望考生以平和心態對待考試,考生在高度集中的答題過程中通常會口幹舌燥,考生此時可以喝口水潤潤嗓子,同時也是給自己一些思考的時間,適時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答題思路和語言技巧。

關鍵細節四:堅定答題立場有的考生答題時,仍把自己擺在學生的位置,這是非常忌諱的。切記,答題時,要時刻把自己當成一名公務員,從公務員的立場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僅對“假如你是一名公務員,你該如何處理某件事”等題目從公務員角度回答,即使題目中沒有明確提示“假如你是一名公務員”,也要立足於公務員這一身份來答題。

關鍵細節五:惡評手勢——“一陽指”

有的考生回答問題時,由於過於緊張而不自覺地伴有一些手勢。但考生要切記,不可伸出食指對著考官指指點點,這是十分不禮貌的動作。

關鍵細節六:非語言交流與考官的眼神交流特別重要。考生回答問題時可以適當利用非語言信息,通過眼神、麵部表情等更好地表現自己。思考和答題時不要隻盯著主考官,更不要顯得呆滯、漠然。考生在麵向主考官答題時,應適當掃視其他考官。這點非常重要,因為環視其他考官一方麵表現出你對所有考官的尊重,另一方麵也釋放出你心態平和的信號。這其實也是實際公務工作中與人溝通行為的一種模擬。

關鍵細節七:為後者擺好桌椅麵試結束後,通常情況下,考生都會起立,說一些感謝之類的話,恭敬地與考官道別。但是大多考生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細節,那就是要把桌椅之間的距離保持你剛入座時的狀態,然後再向考官道別。

6.要保持一顆平等真誠的心

每年10月、11月,很多著名大公司都要到高校來招聘。這時我們不能因為招聘名額少、要求高,就妄自菲薄。如果自己的水平確實離大公司的招聘要求較遠,那可以借此機會多了解自己適合什麼職位、喜歡什麼行業,進一步準確定位。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找工作要經曆許多嚐試、付出很多努力。在這個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堅持與用人單位平等相待,是我們求職的一個前提。

在麵試過程中,應聘者與用人單位、與麵試官之間應該是平等的。畢業生在求職,公司也在求才啊!如果一味地迎合麵試官,得到的不會是適合自己的工作。

例如,有一個同學在被問到對加班的態度時,回答:“加班說明公司效益好,但是加班也要有個度,我需要平衡好工作與生活,否則也無法工作好。”結果這位同學被錄取了。另一個真實例子是:一個同學被問到是否願意加班等一連串問題時,都表示“無條件願意”,結果沒有被錄取。因此,一味順從的態度未必是用人單位所希望的,在麵試中保持平等、真誠的心態很重要。

求職是個漫長的過程,有時候要幾個月才會有結果。在等待中,很多同學會感到急躁。這時一定要有耐心,否則整個求職過程,心情都會被弄糟。感覺煩躁時,可以找同學或家人聊聊,排解一下自己的壓力。

7.如何機智應對麵試中出錯

麵試現場,應聘者由於緊張可能產生恐懼心理,難免出錯。錯誤的出現,又會加劇緊張情緒,導致接下來的麵試效果越來越差,最終可能連說話都語無倫次了。

那麼,麵試現場出錯應該怎麼辦呢?

對麵試出錯這一問題要有正確的認識。麵試中的難題大多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主要是考查你的能力。你隻要鮮明地亮出自己正向的觀點,盡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考做出回答,表現出自己的綜合素質和不俗的能力。偶爾出點兒差錯,考官也不會對你全盤否定,所以不必緊張。其次,要迅速判斷能不能進行彌補。答錯了,總是想著找機會彌補,總想解釋剛才為什麼沒答好,以證明自己水平不差;但由於下麵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考生一方麵要回答新問題,另一方麵想著前麵問題的回答缺憾,結果鬧得新問題也沒答好。所以,當自己判斷不能進行彌補的話,就不必耿耿於懷,而要馬上忘記,繼續沉著地回答下麵的問題。如果覺得自己有把握對出錯進行彌補,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以正改錯:意識到錯了,就要誠實地加以糾正,不要為了麵子而置之不理。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正確的講法再講一遍。諸如語句不通、詞不達意、口誤等等,隻要很自然地加以糾正,就會得到考官的理解。

化錯為正:察覺自己說錯了,如果考生能夠針對自己的失誤進行一番合乎情理的闡釋,隻要能夠自圓其說,也不失為一種補救的辦法。如對大學生賣豬肉、當保姆等現象的認識,在回答時,本來想好要重點談大學生就業觀念的改變、就業環境的變化、就業壓力的增大等方麵的問題,但回答時一開口就說是人才的浪費。自己覺得說錯了,也不必緊張,就把人才浪費作為重點闡述,其他觀點作為一般論述,自圓其說,效果也不差。

續錯成正:在答問時,如果說錯了話,有時可以采用調整語意、改換語氣等方式予以補救。隻要反應敏捷、應變及時,就可以收到不露痕跡的糾錯效果。如列舉了一係列腐敗現象後,考生想好要說的是“我們決不允許這種現象存在下去”,結果說成“我們允許這種現象存在”。此時如果直接承認自己說錯了,把正確的再說一遍,效果並不好。這種情況下,續錯成正是最好的選擇,考生可以接著“我們允許這種現象存在”說下去,“就是對人民的犯罪”。這樣續接補救,可謂順理成章、天衣無縫。

在緊張的麵試過程中,要進行糾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要求考生盡量不出錯。而要不出錯或少出錯,就要做好應試準備。平時的積累不可少,考前參加強化訓練也很有必要。在專家的指導下全麵提高自己,在麵試時就能少出錯。即使出錯了,也能及時糾錯、從容應對。

8.求職時學會了解用人心理

在求職時,應學會揣摩用人單位的求才心理,做到有的放矢地去求職。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目前社會上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有以下心理。

求“專”心理:專業對口是用人單位錄用人才的首要標準,尤其是一些工科、經濟、法律等專業性很強的單位。所以畢業生求職首先應找專業對口的單位,這樣可大大提高命中率。

在專業對口的前提下,用人單位會對求職者提出專業技能的要求,這就要求大學生一方麵要靠平時的努力學習和積累,另一方麵要學會包裝自己、展示自己。畢業生求職時要突出你對這門專業掌握的精深,以體現出你的專深。對這樣的人才,用人單位心理上是會考慮接受的。

求“全”心理:要求畢業生一專多能、多專多能是用人單位的重要標準。目前社會上風行的考證熱,實際上就是這種要求的反映。證多不壓人,大學生一方麵應多考些計算機等級證和大學外語四、六級證書,另一方麵應考些與自己專業有關的資格證,如中文專業的可考個文秘資格證、法律專業的可考個律師資格證等等。而在求職時,畢業生應突出這些證書的地位和作用,以體現自己知識麵寬廣、自學能力強、有經驗積累等全才優勢,以滿足用人單位求全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