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女人辦公室心理學(1 / 3)

1.巧妙避開辦公室“性騷擾”

要注意自己的著裝。在辦公室裏和其他公眾場合,尤其是和一個男人單獨相處時,不要穿過於暴露、性感的服裝,以免引起好色的男人的非分之想。

“性騷擾”的現象在男女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師生之間都有發生,甚至在晚上的僻靜小道,女人也有可能受到男人的突然騷擾。當女人遇到男人的“性騷擾”時,常常會不知所措,處理不當反而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曾在一個服裝市場看到這樣一幕:一個男攤主和相鄰的女攤主開玩笑,竟然強行吻這個女攤主。這一幕被突然出現的女攤主的丈夫正巧看到,兩個男人打了起來。在男女同事之間,也常常會開些男女之間的玩笑,但如果玩笑開過分了,甚至動手動腳,實質上就是“性騷擾”了。

在各類機構中的男上司和女下屬之間、公司老板和女職員之間,也常常有“性騷擾”的現象。男上司和老板們利用手中的職權向女下屬施壓,誘使甚至迫使她們滿足自己的色欲。如果達不到目的,有的甚至會百般刁難,給女下屬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困擾。那麼,如何避開這些好色男人的“性騷擾”呢?

首先,你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當一個男人對你過分地關心時,你就要有所警覺,不要天真地以為他是像長輩、朋友那樣的關心你、照顧你。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注意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當他對你有過分的言語或舉止時,要果斷地拒絕,不要礙於麵子張不開口。你的忍耐,客觀上是對他的言行的一種鼓勵,一定會更加放縱他的行為。

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修養。有些女人和男人開起玩笑來無所顧忌,這是一種缺乏修養的表現。有些男人喜歡在女人麵前開一些極“葷”的玩笑,對於這類的玩笑你隻要不予響應、裝聾作啞,開玩笑的人也就沒什麼意思了,至少他知道自己是找錯對象了。

另外,要注意和異性相處的場合。當你意識到某個男人對你有非分之想以後,要盡量避免與他單獨相處,以免使他有了對你進行騷擾的時機。

對於年輕的女人來說,還要注意不要單獨出入一些娛樂場所,如舞廳、酒吧等。走夜路的時候,注意與人結伴,盡量避開那些偏僻的路徑。

一個聰明、有教養的女人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智慧樹起維護自尊的盾牌。需要提醒的是,你要弄清楚什麼是“性騷擾”。隻有你戀人、丈夫之外的其他男人的言行對你的身體實施的性侵犯行為才能稱之為“性騷擾”。千萬不可草木皆兵,影響了你和男性的正常交往。

2.莫和同事金錢往來

如果不想和同事的關係錯位或變味,就不要和同事借錢。

規則告訴我們,同事間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潛規則卻說不是誰都可以當成借錢人。一種叫做“同事”的人際關係,阻礙了職場裏的資金往來。

客戶主任SUNNY就曾當了一次尷尬的楊白勞!那次時值月底,正是她這種月光女神最難捱的痛苦時光,偏偏又趕上交房租,囊中羞澀的SUNNY隻好向同事LILY求助。第一次開口借錢,LILY自然不好拒絕,很痛快地幫她解了燃眉之急。可是3000元錢也不是一時就能還清的,拮據的SUNNY隻好一次次厚著臉皮請人家寬限。最後一次,LILY回答SUNNY說不著急,前幾天給女兒交學琴費倒是用錢,不過我已經想了辦法。SUNNY沒心沒肺地連聲道謝,過後就被“好事者”指出其實人家是在暗示你還錢呢!再說了,你滿身名牌會還不起這3000元錢?誰信?話裏話外都在影射SUNNY的賴賬。SUNNY心裏別提多麼不舒服了,第二天馬上找到同學拆牆補洞,才算暫把這一層羞給遮住。至於日後是否留下不良口碑,SUNNY卻是想也不敢想了。

的確,誰讓這年頭時興本末倒置、欠賬的是爺賒賬的是孫子呢!“同事”是以掙錢和事業為目的走到一起的革命戰友,盡管比陌生人多一份暖,但終究不像朋友有著互相幫助的道義。離開了辦公室這一畝三分地,還不是各自散去奔東西。

3.閑聊也要避開上司的軟肋

都說言多必失,可言少也不一定沒有失誤。如果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和錯誤的對象說了一句涉及具體人事的大實話,那後果真的堪比失言。

規則告訴我們“言及莫論人非”。潛規則將其深化成“言及莫論人”,因為少了一個“非”字,也就少了失言的機會。

總公司的市場經理汪初次來辦事處指導工作,中午請部門同事一起吃飯,席間談起一位剛剛離職的副總王琳,入職不久的劉說王琳脾氣不好,很難相處。汪說是嗎,是不是她的工作壓力太大造成心情不好?劉說我看不是,三十多歲的女人嫁不出去,既沒結婚也沒男朋友,老處女都是這樣心理變態。

聞聽此言,剛才還爭相發言的人都閉上了嘴巴。因為,除了劉,那些在座的老員工可都知道:汪也是待字閨中的老姑娘!好在一位同事及時扭轉話題,才抹去汪隱隱的難堪。而事後得知真相的劉則為這句話悔青了腸子。

4.不要得罪平庸的同事

我們努力敬業的同事值得尊重和學習,潛規則卻拓寬了“努力”與“敬業”的外延,說懶散閑在的同事也不能得罪。

原以為外企公司的人各個精明強幹,誰知過關斬將的魏瑩拿到門票進來一看,哈哈!不過如此:前台秘書整天忙著搞時裝秀;銷售部的小張天天晚來早走,3個月了也沒見他拿回一個單子;還有統計員秀秀,整個一個吃閑飯的,每天的工作隻有一件:統計全廠203個員工的午餐成本。天!魏瑩驚歎:沒想到進入了E時代,竟還有如此的閑雲野鶴。

那天去行政部找阿玲領文具,小張陪著秀秀也來領,最後就剩了一個文件夾,魏瑩笑著搶過說先來先得。秀秀可不高興了,她說:“你剛來哪有那麼多的文件要放?”魏瑩不服氣:“你有?每天做一張報表就啥也不幹了,你又有什麼文件?”一聽這話秀秀立即拉長了臉,阿玲連忙打圓場,從魏瑩懷裏搶過文件夾遞給了秀秀。

魏瑩氣哼哼地回到座位上,小張端著一杯茶悠閑地進來:

“怎麼了,有什麼不服氣的?我要是告訴你秀秀她小姨每年給咱們公司500萬的生意……”然後打著嗬欠走了。下午,阿玲給魏瑩送來一個新的文件夾,一個勁兒向魏瑩道歉,她說她得罪不起秀秀,那是老總眼裏的紅人;也不敢得罪小張,因為他有廣泛的社會關係,不少部門都得請他幫忙呢,況且人家每年都能拿回一兩個政府大單。魏瑩說那你就得罪我唄,阿玲嚇得連連擺手:不敢不敢,在這裏我誰也得罪不起呀。

魏瑩聽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其實稍動腦筋魏瑩就會明白:老板不是傻瓜,絕不會平白無故地讓人白領工資。那些看似遊手好閑的平庸同事,說不定擔當著救火隊員的光榮任務,關鍵時刻,老板還需要他們往前衝呢。

所以,千萬別和他們過不去,實際上你也得罪不起。

5.如何識別“有陰暗心理”的人

如果一個人有很嚴重的陰暗心理,又找不到釋放的機會,心裏麵交織著妒忌與莫名其妙的仇恨,長此以往,完全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並最終影響身體健康!

由於人性中陰暗心理的種類與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所以這個定義似乎很難,隻能將陰暗心理加以描述。“陰暗心理”通俗地說是見不得別人的好,見不得世間美好的東西;見到別人比自己好,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不舒服。

比如,一個周一,小王邁進辦公室,滿臉的笑容。就有人翻著白眼看著她,並問她:“你為什麼這麼高興?”她不假思索地說:“因為一周要開始了,我要給手下的人一個充滿快樂的一周。再說了,又見到頂頭上司了,哪能一臉的苦瓜樣。”在男人麵前一定要示弱,這是職場上的一個不成文規定。於是她就補充一句話:“女人嗎,是因為快樂而美麗,先得把自己哄高興了,才能讓別人也都高興。”一場不必要的“陰暗災難”算是過去了,可是晚上回到家,她卻覺得白天的事很別扭。

其實,在當今,個個工作壓力都很大,人與人竟是叢林規則、動物法則,弱肉強食,能保持一個快樂陽光的心情談何容易呀!可當是她是主編,工作上的壓力及表率作用,使她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帶好隊伍。

“陰暗心理”是一種心理常態,不是心理疾病;但發作起來的話,自傷與傷人的可能性很大。有濃重陰暗心理的人,發展下去有可能導致精神分裂。因為陰暗心理其實已兼備了自閉症、強迫症(特別是“強迫思維”)、精神分裂症等神經官能症的初步特征。有陰暗心理的人多能自感自覺,且有很清晰的自知能力。

如果能做到使陰暗心理一直停留在意識和思想層麵,依靠意誌力尚可以阻止陰暗心理支配下的行動,就可以了。

陰暗心理的確是不易被識別的,因為這一心理往往隱藏得很深,否則就不成其為“陰暗”了。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想要甄別身邊的人是否有陰暗心理,可在你遇到好事時,耐心觀察某些人的眼睛和麵部肌肉等表情。有陰暗心理的人因心胸狹窄的緣故,很難與人分享成功的喜悅和收獲的滿足。當你遇到什麼好事時,他會感到失落和不自然。他會冷嘲熱諷,並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居心叵測地撕你的傷疤揭你的短處。

比如:你幫他做了什麼好事,幫他解決了一個大難題,他不會真誠地感謝你,也不會因此而有快樂的表情;因為他會認為你比他強,他仍然用帶著刺的話和怪怪的語氣讓你覺得你犯了什麼錯,你是在欠著他什麼。他還會冠冕堂皇地說:“我怕你翹尾巴。”甚至在一些答謝宴請的酒桌上,他也不會真誠地表揚讚美別人,讓飯吃得如嚼蠟。這時,你會不解,由於社會地位的不同,你並不存在和他爭光輝、爭位子,也絲毫威脅不到他的地位。強將手下無弱兵,無論從領導藝術上講,還是間接表揚自己也好,表揚手下是最事半功倍沒有風險的一種獎勵。可是陰暗心理的人就是做不到,偏偏讓你如同小刀子被割一樣難受。

6.如何讓你的話字字千金

也許你會羨慕別人站在萬人講壇或辯論場上滔滔不絕地演說,或是進行激烈的唇槍舌劍;再看看現實中的自己,卻好像總是笨嘴拙舌,老是講錯話。其實,你如果懂得在自己的講話中間巧妙地穿插一些演講的小技巧,也許你根本不會比那站在講壇上的雄辯家遜色。

也許你會羨慕別人站在萬人講壇或辯論場上滔滔不絕地演說,或是進行激烈的唇槍舌劍;再看看現實中的自己,卻好像總是笨嘴拙舌,老是講錯話。其實,你如果懂得在自己的講話中間巧妙地穿插一些演講的小技巧,也許你根本不會比那站在講壇上的雄辯家遜色。

當然,在與同事和上司的交往過程中懂得使用適當的言辭,也並非易事。專家建議,在商業談話中應該盡快切入正題,但在切入正題之後,一些人總是喜歡使用一些煩冗的托詞。例如:

“我原來隻是認為……”,“我們也許可以……”這就使得表達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謙虛不過是粉飾之物,這樣做的結果隻會是大家繼續討論——不知不覺已沒有了你的份兒。

要想改掉這些不恰當的言辭其實並不難,法則就是——讓你的講話聽上去更有力。斯圖加特修辭訓練學家及作家ZngoVogel認為,要做到這一點並不難。她說:“語言就像一個人的名片,你完全可以通過言辭來伸張你的個性,使自己變得與眾不同。”

我們頭腦中已經有了成千上萬的詞彙,現在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喚醒這些詞彙,使它們成為我們成功的資本。因為隻有懂得有意識地巧妙運用言辭,並避免講那些毫無意義而空洞的話,才不會讓自己變得很被動,而是應付自如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要做到這一點,可以參考下列的重要法則:

不要說“但是”,而要說“而且”試想你很讚成一位同事的想法,你可能會說:“這個想法很好,但是你必須……”本來讓你的話字字千金是認可別人的,這樣子一說,這種認可就大打折扣了。你完全可以說出一個比較具體的希望來表達你的讚賞和建議,比如說:“我覺得這個建議很好,而且,如果在這裏再稍微改動一下的話,也許會更好……”

不要再說“老實說”公司開會的時候會對各種建議進行討論。於是你對一名同事說:“老實說,我覺得……”在別人看來,你好像在特別強調你的誠意。你當然是非常有誠意的,可是幹嗎還要特別強調一下呢?所以你最好說:“我覺得,我們應該……”

不要說“首先”,而要說“已經”你要向老板彙報一項工程的進展情況,你跟老板講道:“我必須得首先熟悉一下這項工作。”想想看吧,這樣的話可能會使老板(包括你自己)覺得,你還有很多事需要做,卻絕不會覺得你已經做完了一些事情。這樣的講話態度會給人一種很悲觀的感覺,而絕不是樂觀。所以建議你最好是這樣說:“是的,我已經相當熟悉這項工作了。”

不要說“僅僅”在一次通力攻關會上你提出了一條建議,你是這樣說的:“這僅僅是我的一個建議。”請注意,這樣說是絕對不可以的!因為這樣一來,你的想法、功勞包括你自己的價值都會大大貶值。本來是很利於合作和團體意識的一個主意,反而讓同事們隻感覺你的自信心不夠。最好這樣說:“這就是我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