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意識雖然對女兒的成長很重要,但父母在鼓勵女兒參與競爭的同時也要幫助她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告訴女兒所謂的競爭不僅是和他人相比,而且還要和過去的自己相比。女兒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識,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也要看到自己的進步。隻要對自己還有信心,麵對任何困難和挫折,女兒都不會低頭,不會失去信心,並且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人生的道路上繼續努力。
(4)讓女兒學會自己鼓勵自己。
父母要為女兒取得的成績而感到驕傲,並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給她。用父母對女兒的肯定,來帶動女兒內心的動力前進。父母讓女兒試著和自己說話,其實就是一個自我分析,自我總結的過程。父母告訴女兒,當她感覺疲倦、煩躁、懶惰的時候,就自己對自己說話:“堅持一下,我知道你一定行!”告訴女兒,當她已經盡了自己的努力,不管最後的結果怎樣,她都應該在心裏讚賞自己:“我知道你已經做了你應該做的,而且做得不錯。我知道你下次會做得更好。”當然,讓女兒做到從內心承認自己,在失落時善於鼓勵自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還需要父母的耐心幫助。
總之,父母要告訴女兒:不要總是依賴他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人身上,而要依靠自己解決問題,因為他人隻可能幫自己一時,卻幫不了一世。自己的命運要靠自己來改變。靠人不如靠自己,最能依靠的人隻能是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星。
2.讓女兒了解父母的辛苦
在父母為女兒的成長投入滿腔心血的時候,女兒能夠理解父母為她付出的辛苦嗎?這取決於父母對女兒的教育方式。父母一味地單項付出,是教育不好女兒的。父母應該讓女兒明白自己為她付出的一切,讓她知道父母是多麼的愛她。
愛女兒是父母的責任、義務,但同時女兒也應該了解父母為她所做的一切,讓她了解父母養育她付出的辛苦勞動。女兒應該懂得感恩,感謝父母對她的養育之恩,她應對父母有所回報。隻有這樣女生才會體會到“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
要想讓女兒對父母有感恩的心,就要讓女兒知道父母有多辛苦。現在很多女生都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況,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樣得來的,隻知道向父母要錢買這買那,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一天,李女生帶正上初中的女兒逛商店,女兒嚷著要買塊手表,李女士以她已經有了拒絕了女兒的要求。當走到賣服裝的櫃台,女兒又看到了今年的新款夏裝,李女士看了看標價,覺得太貴了,還是沒答應女兒的要求。頓時,女兒一臉的不悅,責問道:“難道咱家真的那麼窮嗎?”
其實,像李女士遇到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很多父母都認為持家過日子是父母應該操心的事情,女兒不需要管這些。甚至有的父母寧願苦了自己,也要給女兒最好的東西,怕女兒受委屈,怕女兒丟麵子。久而久之,在女兒的眼裏,父母持家過日子是理所當然的事,從而滋生依賴思想。父母應該主動和女兒聊天,有意識地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況告訴她,說得越具體越好,從而讓她知道家中的經濟狀況,明白父母的錢來得不易。女兒會逐漸珍惜自己的生活,也會從心底裏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對父母了解不多的女兒,常常不會去主動思考父母的錢掙得多麼的不容易,甚至在她們看來,父母給女兒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經地義的。這樣的女生怎麼會從心底裏孝敬父母呢?為此,父母應當有意識地把自己的辛苦展露給女兒,讓女兒體會到父母為了她所付出的一切。自然,女兒會從心底裏產生對父母的感激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