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1 / 3)

讓孩子在遊戲中成長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生活內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怎樣看待孩子的“玩”?做家長的要利用遊戲來和孩子溝通,增進感情,並通過遊戲使孩子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孩子“不會玩兒”怎麼辦

有的時候,家長看見孩子手裏拿著新買的玩具,卻不知道該怎樣玩,隻是翻來複去看。有的時候隻會學著別人的玩法,跟在別的孩子後麵玩,自己卻不會創造出一點玩的新花樣來。家長可能會感到很奇怪,“玩的花樣千奇百怪,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不知道怎樣玩呢?

這可能是由於家長在平常不論做什麼事,都不讓孩子動手,不用孩子動腦筋,什麼事都替孩子拿主意,養成了孩子依賴父母的習慣,到給他買了玩具,孩子仍然依賴父母帶地玩,自己不會玩。

針對以上原因,家長怎樣才能使孩子自由而獨立地做遊戲呢?這裏有幾點建議,不妨一試。

鼓勵孩子自己去玩玩具。孩子自己動手去玩,有機會鍛煉自己的手、腦,學會用自己的手去玩,用自己的腦去思考。

父母不能代替孩子玩玩具。有的家長買來玩具以後,不是指導孩子如何玩玩具,而是自己玩玩具,讓孩子當觀眾在一邊觀看。這樣,當孩子與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由於缺乏遊戲的經驗,他也隻能被動地玩,想不出什麼新的玩法。

父母給予孩子必要的幫助。對於玩法較少的孩子,家長可以講解和指導,介紹一些新奇的玩法;對於一些比較複雜的玩具,家長可以為孩子做演示,再指導孩子親手做,動腦筋玩,使孩子能夠享受到玩具和遊戲的樂趣。

如何指導孩子做智力遊戲

智力遊戲是幼兒喜歡的眾多遊戲種類中的一種,被稱為幼兒的“智力體操”。經由智力遊戲,可以達到幫助孩子認識事物、增長知識和發展智力的目的。隨著人們對兒童早期智力開發的重視,兒童智力遊戲也越來越被教育家們所推崇,把它作為開發孩子智力的一個有效手段。

智力遊戲的種類很多,既包括那些利用專門材料和玩具進行的遊戲,如積木、套塔、圖片。七巧板、插板等;也包括那些利用語言組織進行的遊戲。如猜謎語、講故事、“打電話”、看圖造句等;還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智力遊戲,如跳棋、中國象棋、圍棋、紙牌等。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的智力遊戲進行指導呢?以下幾方麵的建議,不妨一試。

針對不同年齡兒童的特點,進行相應指導。對3~4歲的兒童,家長要注意激發他對遊戲的興趣,使他樂意參加遊戲,並多給孩子講解遊戲的動作和規則;5~6歲的兒童,對遊戲中的動作、過程和取得的結果一般都很感興趣,家長要注意多用語言引導,並不斷變化遊戲的玩法,使孩子始終保持高度的興趣。

遊戲前要給孩子做好準備。很多智力遊戲是要使用一定的遊戲材料的,如玩具、圖片、幾何形體或實物等,家長在孩子開始做遊戲前要事先做好物質準備。所準備的材料要形象正確、堅固耐用,藝術性強,以方便孩子使用。

教育孩子正確的遊戲玩法。家長要用簡明、準確的語言講明遊戲的內容、規則、玩法和評斷的標準,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對孩子進行示範和表演。孩子掌握遊戲的玩法後,才有可能達到開發智力的目的。

及時給與孩子鼓勵。智力遊戲需要孩子動腦筋思考,孩子要麵對困難,不怕困難,最後克服困難,這需要一定的毅力和信心。所以,對那些肯動腦筋。富有創造性的孩子要給予鼓勵;如果孩子能力較弱,家長也不要急躁,需給予必要的幫助,逐漸培養孩子的信心。

怎樣指導孩子做情節角色遊戲

所謂情節角色遊戲,是指孩子以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有意義的某一生活情節為題目,經由扮演各種角色而展開的遊戲。比如“娃娃家”、“‘幼兒園”、“動物園”、“商店”等。這種情節角色遊戲有主題、內容、情節、角色和遊戲規則,在遊戲中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特別高,行動自由自在,輕鬆愉快,無拘無束,沒有必須完成的任務。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能抱住一個布娃娃,幾隻小杯子而能專注地玩很長時間的原因。

一般來說,情節角色遊戲是極富有創造性和趣味性的,孩子也非常喜歡玩;但同一種遊戲,可以有不同的玩法,這反映了角色遊戲的水平。比如說,同樣是“女兒母親”的遊戲,一種玩法是裝扮“媽媽”的孩子隻會做給孩子重複喂飯的動作,或隻會拍拍孩子的肚子哄睡覺;另一種玩法是裝扮“媽媽”的孩子不僅喂“女兒”吃飯,而且還和“女兒”談話,教“女兒”如何使用餐具;喂完飯後還舍給“女兒”講故事,哼兒歌,哄“女兒”睡覺等。後者較前者相比,孩子在遊戲中的獨立性、想象力和創造性都得到了比較好的發揮,遊戲的水平較高,內容也較豐富。

家長要引導和組織孩子做角色遊戲。幾個兩三歲的孩子是不會自覺地想起做聯合的遊戲的,有時雖然是幾個孩子在一起玩,都是各人做各人的遊戲,相互之間並沒有合作關係,家長可以加以引導,將他們組織起來。比如家長說:“我想買個大電視,誰來當司機開車幫我運回家?”假如有孩子願當司機,家長可以再問:“那誰來當商店售貨員呢”可以再安排一個孩子當售貨員;家長這時若想退出遊戲,可以推托有事,請旁邊的小朋友代替家長去充當買電視的顧客。這樣,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愉快地做起了“買電視”的遊戲。

家長可以巧妙地加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將孩子的獨自的角色遊戲擴展為有情節、有主題的角色遊戲。有時孩子獨良做的遊戲,內容簡單,缺乏想象和創造性,家長可以經由巧妙加入的方式進入到孩子的遊戲當中。如孩子在做“哄娃娃睡覺”遊戲時,隻會拍拍娃娃的肚子或搖搖娃娃,家長可以扮成幼兒園老師,問孩子一些問題,並可以給孩子示範哄娃娃睡覺的姿態、動作,如邊哄娃娃邊哼唱兒歌,給娃娃講故事等等,以豐富孩子遊戲的內容。

家長對孩子的角色遊戲要注重引導,少幹預。隻要孩子的遊戲是積極的、健康的,家長就要注意保護孩子遊戲的積極性,哪怕孩子做角色遊戲時時出現了打罵布娃娃、說勝說、粗暴對待同伴的情況,家長也要注意態度,因勢利導,並設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改正錯誤。

家長還要尊重對角色遊戲的選擇,讓孩子參加多種有益的角色遊戲;家長還要努力提高角色遊戲的趣味性,使孩子玩出花樣,玩得津津有味。

結束遊戲時要自然。需要孩子停止遊戲時可提前5~10分鍾給予暗示,以便使孩子能有時間安排好情節,不至於在遊戲未結束時就強迫孩子停止,影響孩子的情緒。

怎樣為孩子準備一個安全的遊戲環境

孩子做遊戲時,如果父母不在身旁,父母最擔心的莫過於孩子的安全。家長有時也從報紙上或電視新聞裏.看到或聽到過某某孩子到廚房裏不幸被燙傷的事,對此更是心有餘悸,生怕自己的孩子也會因為一時的疏忽而受傷。其實,隻要家長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比較安全的遊戲環境,就可以比較放心地讓孩子去玩了。

孩子年齡小,又好奇,什麼都想摸摸碰碰,可是身體又很容易受傷,而室外和家裏又有這麼多危險的地方:有毒物品、電源插座、藥品、樓梯、陽台,甚至浴室,都可能導致孩子受傷,所以,家長一定要小心。

在屋外時,孩子玩耍一般在父母的視線之內,最好遠離公路、池塘、小河邊,以免家長不注意時孩子出意外。

家中的電源及電線應該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或固定在牆上;燈炮座上都應裝上燈炮或安全護套,以免小孩探手進去;其中所有的窗戶都應有紗窗威鐵窗,並用鎮將窗於固定住,以免小孩摔出屋外。

有能力的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間房間,一方麵給孩子一個安全的環境,一方麵可似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當然,要確定小孩房間的門不會反鎖上;家長能夠從外部開啟家中的每一扇門。

廚房裏的櫥櫃和抽屜都應加防護措施,以免孩子擅自取出危險物及易碎物;有毒物品都應貯藏在高而上鎖的櫃子裏;不要把可食物品與有毒物品放得太靠近,而且各項物品都應予以標識,以便在萬一被孩子誤吞時迅速知道那是什麼物品,以爭取搶救時間;把藥品及衛生用具都鎖好,同時家中任何可導致孩子危險的物品都要收好,以免孩子拿到。

家中所有房間裏的易碎品、糖果盤上的硬糖果或校都應妥當安置;有尖角的桌椅應加防護裝置,易碎家具都應妥善保管,書架則應緊靠在牆上;各種塑料套也應妥善放置,當丟棄塑料袋時,家長應將袋口綁緊,以免孩子將塑料袋套人頭部,造成窒息。

當家長在廚房炒菜或燒開水時,應將孩子支出廚房;如有事短暫離開廚房時,應將鍋的手柄放到靠牆壁的一麵,以防小孩抓落。

家裏種的花和植物,最好放在孩子夠不著的地方。因為有的植物有刺,有的植物的葉、莖、花是有毒的,所以也要小心落葉或落花,以免孩子誤食或刺傷。

孩子不會搭積木怎麼辦

積木是一種比較古老的玩具,雖然隻有一些簡單的各種幾何圖形的積磚,卻能措出乎變萬化的物體來:椅子、房子、飛機、汽車、火車、公園、大橋。幼兒園等。有時候孩子搭積木卻並不順利。有的措得什麼形狀也不像;有的則搭到一半就垮了,這樣,往往使孩子對搭積木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搭積木很隨意也很簡單,如積木可以括成各種形狀,摸到一半不滿意也可以推掉重措。這種可以反複,方法簡單的玩具,也許使得孩子比較喜歡。如果孩子總停留在同一水平,不但無益於提高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而且還會使孩子失去對積木的興趣。家長可以采用科學的方法,使孩子逐漸學會搭積木。

培養孩子對塔積木的興趣。一方麵可議讓孩子多肴著別的小朋友搭的積木,認識到小小積水能搭成這麼多好看的物體來;另一方麵,家長可以邊示範邊指導,讓孩子先學會搭簡單、有趣的形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

認識積木的顏色和形狀,。這是孩子學習措積木的第一步。先讓孩子把積木從不同的角度、塊麵豎立起來,說出積木的形狀、顏色;家長可以和孩子玩分類遊戲,把積木按各種不同形狀分開,或按不同的顏色分開,以便孩子熟悉積磚的特點。

教給孩子拚措積木的基礎技能。如教給孩子延長、鋪平的技能,使孩子知道在一塊積木的四邊都可以延伸,但要角對角,邊對邊,並使之平行於桌麵;、教給孩子圍會的技能,使孩子知道空間是有範圍的;教給孩子對稱、蓋頂的技能,使孩子知道對稱要求兩邊一樣高,蓋須使空間有範圍;教給孩子搭牆的技能,使孩子知道,要讓牆穩固,相鄰兩行的積木縫必須錯開,以及教給孩子搭台階、搭弓形等的基本技能。

教孩子搭積木,要遵循由簡單到複雜,由小型到大型,由小到多,由單個建築物到大的建築群。如先學一塊一塊地搭出簡單的門。桌子、船艦等物體;再學招複雜一些的小花壇、兒童遊戲場等,要注意循序漸進。

教孩子學會看圖搭積木,看圖模仿建築的能力,讓孩子在拚搭過程中,能達塔邊根據圖形的模樣計劃和選擇積磚,確定搭建的順序等,鍛煉孩子的分析能力和目測、模仿能力。

家長除了教孩子搭積木外,還要注意讓孩子在生活中留意觀察周圍的景物,以豐富、加深孩子對物體的印象,啟發孩子的構圖思維,如家長在帶孩子玩秋千、滑梯,或路過當地有名的建築時,都要提醒孩子仔細觀察,回家後,憑記憶搭出所看到、玩過的物體和建築。

孩子喜歡亂拆玩具怎麼辦

孩子喜歡亂拆玩具,也是一件令父母感到頭痛的事。在幾百元給孩子買上一個會自動開車、響喇叭、亮車燈、轉彎的電動玩具卡車,可沒過幾天就被孩子拆了個七零八落,好好一件玩具成了一堆廢銅爛鐵。

其實,孩子喜歡拆玩具往往是幹出好奇護而並不是故意和父母作對或破壞欲強。對於一些構造精巧,能夠活動或發出聲響的玩具。孩子尤其好奇,於是便想打開玩具看個究竟,結果拆散了,就裝不好了。,孩子喜歡拆玩具,應該說是孩子細心觀察,求知欲強的一種表現,家長陳孤子勇於探索的精神應該鼓勵,但在方法上應給予指導。

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家長要理解孩子拆玩具的出發點是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拆玩具是積極思考、唯富心觀察的表現。所以,對孩子不能予以訓斥、責罵和諷刺,一否則,就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知道,很多發明家,如瓦特、愛迪生走上發明之路就是得益於幼年拆裝玩具。瓦特小時候就出於好奇而折壞了家中的鬧鍾,曾獲“億利達”青少年發明獎的上海小姑娘顏永芳,走上創造發明之路,也源於對鬧鍾的一次拆裝。

鼓勵孩子的行為,提供必要的條件。如果發現孩子喜歡拆玩具,在購買玩具的時候就多給孩子買一些簡單、易拆裝的玩具,讓孩子在拆裝玩具中增長知識,培養興趣。

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對於一些有危險性的玩具或物品,如電燈、收錄機等,盡量別讓孩子接觸;對於~些結構性能比較複雜,容易損毀的玩具,可以由家長親自動手拆裝給孩子看或者告訴孩子,這些東西不能隨便亂拆,否則就會弄壞。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又滿足了好奇心,就不會隨意亂拆玩具和物品了。

怎樣教孩子在遊戲中學做人

孩子的遊戲,雖然隻是孩子對成人生活的一種模仿,卻在孩子的情感發展、性格培養方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在遊戲中喜歡稱霸王,欺負別的小朋友,,一不但不勸阻。反而認為自己的孩子這樣做不吃虧;孩子在遊戲中欺騙別的小朋友,’。卻認為是自己的孩子腦子聰明。雖然這隻是孩子在遊戲中的表現。但時間長了,孩子養成了習慣,可能就真成為生活中的“‘小霸王”、“謊話大王”。

遊戲對於幼兒來說,是娛樂,也是學習。兒童天性好動,’喜歡動手動腦,蹦蹦跳跳,活潑伶俐;兒童好奇心強。模仿性強,特別渴望獨立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但由於他們的身心發展很不成熟,知識也很貧乏,控製能力差,不能有意識的控製自己的行為。所以無法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這就產生了願望和可能性之間的矛盾,而遊戲恰恰是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方式。幼兒在遊戲中進行學習,不斷成長,逐步形成從“生物人”到“社會人”的轉化。

利用遊戲,培養孩子誠實的道德品質。誠實是一種美德,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小的時候因想試試自己的小斧子而砍掉了父親心愛的櫻桃樹,雖然父親很生氣,但是小華盛頓的誠實卻使父親感到寧可損失一棵櫻桃樹,也要換回孩子的誠實。孩子在遊戲中由於不小心損壞了家具,而不承認,為圖表揚而虛報成績等行為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家長應該學習老花盛頓的氣度和精神,並經由自己的言行,利用遊戲中的實例,來培養和發展孩子誠實的品質。

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優良的個性品質,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毅力潤少倍B差能力。孩子在做遊戲時,可能讓父母給尋找和擺放玩具,做完遊戲後又讓父母給收拾。這種事事依賴父母的習慣一定要讓孩子改掉,讓孩子既要玩好遊戲,同時又要形成和培養自理能力。孩子碰到一些難度較大或要求具有較強毅力的遊戲,如智力題、站崗的哨兵、棋類等,要鼓勵孩子堅持完成。

教會孩子尊重小夥伴,關心他人。孩子在剛開始做遊戲時,可能有唯我中心思想,不體諒他人,不遵守遊戲規則。家長可以采用遊戲的手段,例如讓孩子在遊戲中當警察,維持交通秩序;當醫生,關心病人的疾苦2當家長,照顧小朋友吃飯穿衣等,讓孩子在遊戲中學會講禮貌i關心和體諒他人,遵守規則並與小夥伴友好相處。

在遊戲中培養孩子愛勞動、手腳勤快的好習慣。孩子在遊戲中喜歡模仿成人,如做“商店遊戲”,孩子充當售貨員,一會地忙著給“顧客”拿東西。一會兒忙著打掃商店衛生,閑不住;也可能做“過家家’的遊戲,在遊戲中充當“媽媽”,係上小圍裙操持家務,一會兒做飯,一會兒切菜,一會兒又哄喂孩子吃飯,孩子在遊戲中是個勤快、愛勞動的人。家長也可以在實際生活中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務讓孩子做,使孩子無論在遊戲中還是遊戲外,都是個勤快的孩子。

孩子不愛收拾玩具怎麼辦

孩子在做遊戲時,往往把一大堆玩具都搬出來,一會玩玩這個,一會擺弄那個,等玩完了,或沒有興致了,把玩具一丟就跑開了,父母喊不回來。有的孩子倒是想幫著收拾,可家長看他(她)笨手笨腳的,忍不住就自己上去收拾好了。其實,家長這樣做雖然一時解決了問題,可孩子玩完以後不收拾玩具、不會整理玩具的問題仍沒有解決。孩子小時候養成了不收拾玩具的壞習慣,到上學後就可能養成不收拾文具、不整理房間的壞習慣。家長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改正孩子的這一不良習慣。家長可以從下麵幾個方麵著手,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父母要給孩子做個榜樣,建立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孩子常常是以父母為榜樣的,喜歡模仿父母的行為、習慣。當孩子看見父母每天把家裏的東西取得整整齊齊,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都很有規民”孩子也會跟著學,把自己的玩具分類放好。有時孩子玩完以後忘了收拾,家長要及時提醒,要注意和顏悅色,不要斥罵孩子。家庭裏整潔的環境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隻要父母持之以恒,孩子是會養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的。

父母對孩子要堅持以表揚鼓勵為主,批評指責為輔。孩子的自尊心很強,也容易受到傷害,比如有的孩子正在玩,突然有小朋友來訪,或者去做一件急事而忘了收拾玩具,父母一頓嗬斥,孩子可能就會覺得很委屈。小孩子也講麵子,父母盡量不要當著其他孩子的麵教訓自己的孩子。對於孩子主動收拾玩具,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當孩子改正錯誤後也要給予鼓勵,讓孩子樹立起信心。

為孩子收拾整理玩具提供必要的條件。玩具中有的是1歲時買的,有的是三四歲才買的。有的是剛買的,這麼多年積下來的玩具放在一起,收拾起來當然很麻煩。家長應該把那些已成了廢品的玩具處理掉;把孩子不玩的或不喜歡的玩具及時清理出來。或送給別的小孩,或送進垃圾堆,不要和孩子仍在玩的玩具混放在一起。家長還可以給孩子專門準備一個玩具櫃或玩具箱,讓孩子把玩具在櫃中或箱中分類固定存放。孩子若不會做,家長可以示範或進行指導。教會孩子如何放置以後,要對孩子自己存放的方法和位置進行檢查,直到孩子會做且養成習慣為止。

對已養成不收拾玩具習慣的孩子,可以采取“懲治”的方法進行糾正。孩子玩完以後不收拾玩具就跑了,家長可以將其中一件他最喜歡的玩具,如衝鋒槍等,給他歸類藏好。當孩子下歡玩找不到請求家長幫助的時候,家長就提醒他,幫助他找到,並要求他玩完以後放在原處。否則,下次他仍然找不到,家長也不會再幫他找,反複幾次,孩子玩具的放置位置也就基本上固定了,孩子也會自己放置玩具了。

怎樣給周歲以內的孩子選擇玩具

孩子剛出生不久,父母就在為孩子的玩具操心了,親朋好友前來祝賀的時候,也常常帶一些小玩具來送給孩子,有的玩具很大很貴也很漂亮。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玩具時,也常購買一些製作精美。價格昂貴的玩具,認為讓孩子早點玩高級的、電動的玩具,可以開發孩子的早期智力。實際上,給周歲以內的孩子選擇購買玩具,關鍵是根據周圍歲以內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來決定,而不是取決於家長的好惡和玩具的高級程度。

出生後到周歲以內,是嬰兒身心發展最快的時期。在動作方麵,嬰JLA躺臥狀態發展到直立行走;手的動作方麵,從觸摸到抓握到雙手擺弄物體;語言方麵,從發聲逐漸產生最初的語言活動。視覺、聽覺、觸摸等感覺發展在這一階段都比較迅速,而且在不同的月齡,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所以,為周歲以內的孩子購買玩具時,應按照幼兒的發展階段來選擇。

1~2個月的嬰兒。這個年齡的嬰兒自己還不能抓握玩具,家長可以在嬰兒床上方懸掛一些顏色鮮豔但又不利眼的氣球、花籃、燈籠,或能發出悅耳聲響的玩具,如搖鈴、撥浪鼓、花鈴律等,這樣可以鍛煉嬰兒的視覺能力和聽力。

3~8個月的嬰兒。這個階段的嬰兒逐漸會抓拿、搖動玩具了,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好看的和能發出悅耳響音的玩具,如各種塑膠玩具、串鈴、小手鼓、小布娃娃等,以幫助嬰兒練習抓握動作和眼手協調配合。

9~10個月的嬰兒。可以給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購買一些較小的、塑膠製的,用手抓握能發出聲響的小動物玩具,如塑膠彩色小球、小碗、小娃娃、小鼓、不倒翁等,這些玩具可以促進孩子手的靈活性,也有利於腦神經的發育。

11~12個月的嬰兒。這個價段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走路,可以給孩子買小皮球、小汽車,訓練孩子彎腰、抬東西的能力。可以給孩子買練習扶站、學走的小圍欄、小欄杆和國留車等,以及練習全身活動的搖馬、搖船等玩具。

選擇玩具應注意的事項。給孩子選擇玩具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衛生。周歲以內的嬰兒剛剛發育,各部分器官。關節、肌肉發展都不成熟,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傷害。有些金屬玩具,常帶有鋒利的淩角,或者內部有尖利的零件,嬰兒可以觸摸到,這都可能刺傷嬰兒的手指或皮膚,因此,選購這種玩具時一定要謹慎。分外,一些用棉布、硬紙做的玩具容易髒,又不便清洗消毒,在孩子玩過一段時間後就要處理掉,以免帶有病菌傳染給孩子。

怎樣為1-3歲的孩子選擇玩具

孩子1歲以後,動作發展較快,一般可以隨意地獨立行走,並開始學跑、跳、攀登、投擲等基本動作。孩子喜歡這兒摸摸、那兒看看,比較好動,什麼都想嚐試一下,也喜歡模仿成人的說話、動作,而且可以用簡單的語言和成人交談。到孩子3歲的時候,不但能辨認紅、黃、藍、綠等基本顏色,而且還有一定的時間知覺和空間知覺,可以分出白天、黑夜;會比較物體的大小;會玩多種玩具,常玩的玩具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能發展幼兒視、聽覺器官的玩具。這類玩具應有具有樂聲、形象簡單且能轉動的為好,以便訓練幼兒聽覺及眼暗對物體的追隨動作,如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積木,大小不同的球。能發出叫聲的布娃娃、小狗_以及塑料製作的各種各樣的水果等。

可以發展幼兒多種動作的玩具。這類玩具既包括發展孩子手指、小肌肉群靈活性的玩具,如能捏響的小動物。小人、串球、排圖拚板、橡皮泥、插板插棍等,也包括發展幼兒走、跳。投擲能力的玩具、如小拉車、小推車、小滑梯、小攀登架。沙包、小皮球等玩具。當然,還有一些玩具可以綜合訓練發展幼兒的動作,如用繩牽引拖拉的小汽車。小鴨子,可以搖動的搖馬_搖雞、蕩船,,可以蹬騎的三輪兒童車等等。

能開發孩子智力的玩具。這類玩具往往需要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動腦筋想一些問題,並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如兒童積木,由色彩鮮豔的幾何形體組成,供孩子擺搭各種建築物和汽車、飛機等物體,孩子在多次堆積中得到一些結構方麵的知識:如拚板、六麵畫,把幾塊板拚在一起就可分別形成小豬、小雞、小狗等圖案,孩子在擺放過程中可以練習構圖、想象能力;其他如套疊玩具、立體圖幾慣性小汽車。七巧板等玩具。

能在水中玩的玩具。幼兒一般喜歡玩水的遊戲,家長可以買一些充氣動物玩具、小船、軍艦模型船等在水中漂遊或行駛的玩具,或用紙折疊成小船讓孩子放在水上玩。家長可以買個小澡盆和塑料娃娃,讓孩子給塑料娃娃洗澡,還.可以給孩子買個酒水壺,給花澆澆水,灑灑地,孩子做起來也會有興趣的。

音樂娛樂玩具的選擇。豆~3歲的孩子對具有優美動聽的音響、逗人形象的玩具很感興趣,如小鼓、手按喇叭、小鈴、小鑼及電動聲控的玩具等,一些音樂玩具,如兒童鋼琴、手搖府轉、鈴鼓等,都可用來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怎樣為3-6歲的孩子選擇玩具

3~6歲的孩子與3歲以前的孩子相比,在認知、情感和體力方麵都有較大的發展。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處於學齡前期,遊戲仍是他們活動的主要形式,所以要為孩子提供更豐富的玩具。當然,一也要考慮年齡特點,如為3歲的幼兒多提供一些能發展感知運動的玩具,而為五、六歲的幼兒則可能提供更多的能發展思維能力。精細動作或較大運動量的玩具

玩具的種類很多,而且還在不斷出現新的玩具,玩具的價碼也越來越高,動輒上千元。往往家長剛買的很貴的玩具,過兩天孩子就不喜歡了,又嚷嚷著讓父母買新的玩具。其實,父母不必緊跟玩具潮流,可以有選擇的購買下列幾類玩具:

能發展孩子智力的玩具。這類玩具給兒童提出一定的智力要求和具體問題,需要孩子動腦筋思考和解決問題,有時還需要孩子手腦並用,邊做邊思考,所以對孩子智力的發展十分有益。拚圖、七巧板、魔術方塊、立體畫冊、跳棋、象棋、鑲嵌板等都是很好的智力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