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逃至南陽後駐軍魯陽與另一支部隊孫堅做了搭檔。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谘,袁術遂領南陽太守,占據了擁有百萬戶口的大郡。袁術的富貴加上孫堅的雄兵,成為當時一支勁旅。不過他們合謀侵占荊州的計劃未能實現,而被新上任的荊州刺史劉表擊敗。孫袁聯軍隨即又投入了征討董卓的關東義軍中。袁紹被公推為盟主,由袁術掌管糧草。
當時,孫堅是先鋒,戰於汜水關,雖然一開始占據上風,還殺了敵軍將領胡軫,但是,軍中卻缺乏糧草,遂派人向袁術催要。掌管糧草的袁術手下有一校尉姓胡名言,對袁術言道:“主公,我了解孫堅,他的外號是江東猛虎,此人十分的英勇而且素有大誌。如果被他攻破中牟進占洛陽殺了董卓,那可是前驅狼,又迎虎啊!”
袁術早就感覺到孫堅的那份豪情壯誌,遂問道:“如果這樣,就應該想辦法收拾他!”
胡言點頭道:“我有一計!主公可以借糧草不濟,拒不發糧。那孫堅沒有了糧草,不出旬日必敗!”袁術點頭同意。
袁術為了個人之利不發糧草,孫堅軍亂,被華雄夜戰而破……但孫堅及時調整了軍隊,最終大敗華雄。
袁術在此計中沒能得逞,袁紹欲立劉虞為帝,征求袁術的意見,但袁術卻堅決不同意。袁術為什麼不同意呢?他看不起袁紹,沒想到袁紹要立皇帝,立的還是劉家的人,他為什麼不立自己呢?袁術心裏也在嘲笑袁紹的無能。其實,他的野心很大,早就打好了自己的如意算盤。就是因為這件事,他們哥倆產生了矛盾。從人情這一方麵來說,袁術根本就不懂得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他本來就沒有什麼本錢和人結怨,但他卻又偏偏和自己的哥哥袁紹反目成仇了。這與他的失敗也有很大關係,如果他們哥倆能團結一心,說不定還真能闖出一片天地來,但他們卻偏偏要鬧翻,結局也就隻能是失敗了。兩人翻臉後,各結私黨以相圖謀,袁術結交公孫瓚,袁紹聯結劉表。袁術對公孫瓚說:“袁紹是吾家奴也,非吾袁氏子!”這個袁術也真夠沒良心的,連哥哥都不認了。
初平三年,袁術遣孫堅擊劉表,孫堅戰死。公孫瓚使劉備與袁術合謀共擊袁紹,袁紹則與曹操聯合共擊劉備袁術,劉備與袁術皆敗。袁術引其餘眾奔九江,殺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刺史之銜。
在後來的爭奪中,袁術隨著自己地盤的擴大其狼子野心開始逐漸暴露出來。袁術從孫策手裏奪得傳國玉璽,整天想著他的皇帝夢。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獲得手下的支持,袁術利用公元195年漢獻帝被劫持之機,召集手下,恬不知恥地提出稱帝的夢想,讓他沒想到的是竟然沒人響應,他大失所望,就寫信給孫策,想得到孫策的支持,而此時已經威鎮江東的孫策根本就不吃他這一套,反而對袁術的野心進行了嚴厲駁斥。袁術非常生氣,為了能當上皇帝,袁術已經到了利令智昏的地步。
幾年的軍閥混戰讓袁術損兵折將,地盤也越來越少。此時的袁術實力越來越弱,但他卻沒有認真地進行反思,皇帝夢卻是越做越香了。公元196年9月,曹操迎獻帝定都許昌以後,袁術終於急不可待了,他決定孤注一擲。公元197年2月,袁術不顧手下的反對,懷抱著搶來的傳國玉璽,在壽春正式登基當上了皇帝。
他做了皇帝以後,以九江郡的壽春為京城,改稱九江為淮南,以九江太守為“淮南尹”;廣設百官,大興土木,立後選妃,郊天祀地。幹這些名堂,沒有一件不是需要錢這東西的。可是,袁術根本就沒有看清楚當時的形勢。此時的袁術已經不複當年的風光了,自己的地盤僅僅隻有兩個郡,本錢少得可憐,他還要浪費,真是一個敗家子。加上袁術的荒淫奢侈,把富裕的淮南地區糟蹋得殘敗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