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薩布素的晚年生活與悲劇結局(1 / 3)

根據《清實錄》記載,薩布素晚年身體不佳,加上仕途驟變,最後抑鬱而終。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康熙帝以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患病為由,下令讓他留在歸化城調治身體,靜心養病,不久又讓兵部選賢能官一員代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管理兵丁,讓薩布素來京城養病。

薩布素報璦琿新城竣工的奏折

(黑龍江省檔案館提供)

此時康熙帝對薩布素關懷備至,恩寵有加。當薩布素與寧古塔將軍沙納海等來到京城朝覲時,康熙帝為了犒勞戍守邊關的將領,賞賜了他們白金彩緞等物,這在滿朝文武大臣麵前何等榮耀啊。隨後,康熙帝給大學士下旨稱,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受命以來為國效力,訓練士卒,平定俄羅斯襲攏,勤勞可嘉,著給一等阿達哈哈番,令其世襲,又下令親禦蟒袍纓帽賞賜薩布素、喀特胡、沙納海,讓大學士在眾人麵前宣諭,使之光宗耀祖。此時康熙帝對薩布素眷顧到了極點。不知當時薩布素是否意識到物極必反。第二年,女婿關保因濫用驛站車馬遭到彈劾被治罪(前已述),這個信號似乎還沒有讓薩布素做好盛極必衰的防範準備。

關保案後,康熙帝下令整頓。他對兵部講,地方官員經常以私事擅用墨爾根等處驛站馬匹車輛,這種事情已經屢次發覺,讓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嚴令禁止。言語間已經對薩布素管理不善多有不滿。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二月,議政大臣等已經提到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捏報兵丁數目、浮支倉穀,建議將其革職。

同年五月,薩布素向康熙帝請示,黑龍江屯堡因災荒積欠米石,都請豐收年份陸續交倉。這份請示觸動康熙帝神經。康熙帝下旨對他說,以前因羅刹侵擾內地,所以駐兵黑龍江地區,設立關堡,遣員屯糧。原打算多積米石,厚備軍儲,所以命令革任總督蔡毓榮經理十二堡。你薩布素曾報告蔡毓榮經理屯墾皆有成效。以後因蔡毓榮經理十二堡荒棄無收,又請求停止屯種,將壯丁改歸驛站,其餘關堡欠官糧日多,從前貯存的倉米幾經發放所剩不多,致使駐防軍隊兵餉匱乏,對此你薩布素難辭其咎。康熙帝命令薩布素明白回奏。薩布素回奏加以辯解說,官屯耕種雖未失時,但這裏地氣早寒,秋霜損稼,又經過幾次水災旱災,屯丁不能交納官糧,駐防兵丁糊口無資,所以用舊存倉米按丁支放,這都是我庸劣不能遠謀所致。至於以前上奏蔡毓榮所管十二屯堡停止耕種,罪實難辭,請以齊齊哈爾、墨爾根駐防兵每年輪派五百人遣往錫伯等處耕種,官田都令未及霜降前收獲,夏秋間以船貯穀,運至齊齊哈爾倉收存;耕種兵丁所買耕牛、農械、種子要事先準備,在預存俸餉內支用,等次年收獲時歸還,這樣糧儲充裕,兵餉也有著落。解決問題的方案似乎還算亡羊補牢。但是他不知道,康熙帝已經不想讓他繼續擔任黑龍江將軍一職,因此,這些失誤正是康熙帝需要的素材,何況上麵提到的蔡毓榮又是薩布素的兒女親家(蔡女嫁薩布素三子),薩布素謊報蔡毓榮經營官莊卓有成效之事也被發覺,他不會讓薩布素輕易過關。對薩布素革職一事,吳雪娟利用滿漢文資料撰寫的《薩布素革職案始末》有較詳細的記述。

康熙帝下令戶部審議。戶部同意薩布素提出的錫伯諸處屯種方案,建議施行。但認為以前薩布素以蔡毓榮荒廢之地妄報成效,實屬徇私,又以貯存糧食亂發,應令薩布素賠償短缺穀物1230餘石歸還官倉,並請嚴加治罪。

康熙帝命理藩院侍郎滿丕等前往黑龍江查審。第二年正月,滿丕等報告稱,薩布素將蔡毓榮官莊移交各城和驛站時,徇私捏報屯種,浮支倉穀。罪名屬實,按法律應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