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社會做點貢獻
我們一來到這個世界,就接觸到許許多多的人,最親近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兄弟姐妹,然後是姑姑姨姨、叔叔舅舅、姥姥姥爺,以及許多或遠或近的親戚。這些人都很愛我們,關心我們,使我們能夠沐浴在幸福的陽光下,健康地成長。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接觸到的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上了小學後,我們的同學、朋友更是我們生活中的好夥伴。我們離不開身邊的這些親人、朋友,離開了他們,隻靠一個人的力量是沒法生活下去的。
我們活著,不僅需要關懷我們的親友,也需要更多我們沒見過麵的朋友。這些人在各個地方、各條戰線上為我們服務著。想想看,如果沒有農民伯伯辛勤的勞動,我們能吃到香噴噴的米飯嗎?沒有電視機廠的叔叔阿姨們細致的工作,我們又怎麼能看到精彩的電視節目呢?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吃的麵包巧克力、看的圖書、玩的玩具,哪一樣不是經過人們的勞動得來的?
社會是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裏,誰也離不開誰。每辦一件事,每生產一個產品,都需要各個崗位上的人們互相協作。就比如一個工廠生產一台機器,需要整條流水線上的人們各司其職,密切地配合。如果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即使是一個小小的毛病,也會影響整個生產過程,生產出來的這台機器就會是個廢品。
同樣,我們的成長過程也離不開這個社會。從我們一出生,就有許許多多的人和我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聯係。牛奶場的工人為我們加工牛奶,服裝廠的工人為我們製造衣服、帽子、鞋,幼兒園的阿姨教我們唱歌、跳舞、做遊戲,學校的老師教我們識字、學知識。我們在悠閑地看電視,可在這後頭又有多少人的辛勤勞動:電視台的工作人員在緊張地拍攝節目,電視轉播台的工作人員在密切地注視著好幾個電視屏幕,演員們在認真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他們的每一項工作都與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
我們離不開社會,社會也離不開我們。一個社會要想正常地運轉,就需要各個部門都能正常地工作。每個人在這個社會中都有自己特定的責任。隻有大家都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各項事業才能成功。我們少先隊員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祖國的騰飛需要我們共同去努力。
明白了這一點,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我們都要為社會做好事。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隻有大家都來為社會出力,把力量都使在一塊,我們的建設步伐才能邁得更快、更穩。
我們要把自己培養成“德、智、體”全麵發展的人才,就要參加勞動,在勞動中接受鍛煉。另外,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中,我們的成長又要經過社會的考驗,隻有在社會性勞動中培養自己完善的人格,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當一名合格的“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這裏給大家講一個我國著名的婦產科專家林巧稚的故事。
林巧稚16歲那年和女友結伴來到上海,參加協和醫院的考試。考試鈴聲響過,林巧稚和大家一同走進考場,安靜地坐下來答卷。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林巧稚!”一位監考的美國教師用英語喊著她的名字。
林巧稚應聲站了起來,她以為老師催她交卷,就用英語回答說:“老師,我還沒答完。”
“你出來一下!”老師又說。林巧稚以為老師沒聽清她的話,又重複了一遍:“我還沒答完。”“不,”老師說:“和你一起來的女同學昏倒了,需要你去幫她處理……”
林巧稚聽後,點點頭,馬上走出了考場。她忙前跑後幫助照顧同學,直到把同學的姐姐叫來處理完這件事,她才回到考場繼續答卷。
雖然由於考試的中斷,她的卷子沒有別人答得完滿,但老師們一致認為,這個女孩子有臨危不亂,助人為樂的品質,這對未來做醫生的人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林巧稚終於被錄取了。
按理說,考試對林巧稚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關係到她的前途,然而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林巧稚果斷地挺身而出,先別人後自己,這是多麼高貴的品質啊,更重要的是她能夠沉著果斷地幫助處理突發事件,這與她平時的鍛煉是分不開的。
我們身邊還有許許多多助人為樂的好榜樣。我們要從小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時刻以人民利益為上,在勞動中鍛煉自己,學習掌握勞動技能,更好地為社會、為人民服務。
在別人的幫助下我們逐漸長大了,就像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一樣,社會也要求我們用自己的勞動去幫助別人。我們這個社會裏,每個人、每個行業都有不同的分工。比如說農民要生產糧食和其他農產品,工人要製造機器等工業產品,軍人要保衛祖國,醫生要治病救人等等,所有這些都是我們這個社會所不可缺少的。這些方麵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缺少的,有各個行業的人們的努力工作才保證了我們的正常生活,才使我們有吃、有穿,安全得到保障,疾病得到治療。隻要你是一個正常的人,你將來就必須在這個社會上從事某一種職業,你就有責任為別人付出你的勞動。現在我們的年齡還小,社會還沒有要求我們承擔直接社會責任。社會現在對我們的要求就是要學習承擔社會責任,培養為他人服務的責任心。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投身到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勞動中去,在勞動實踐中得到鍛煉和提高。
自我服務性勞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個人自立最基本的要求。一個人生活上事事依賴別人,不論有多大學問、多高本領都不會有大的作為。兒童要切切實實學會幾件自我服務的勞動小技能,比如從穿衣服、洗手絹開始,循序漸進。
穿衣服是一種最基本的自我服務性勞動,是兒童首先要掌握的技能。
衣服按著穿著的不同部分可以分為上身衣服和下身衣服。按著貼身的不同程度分為內衣、襯衣和外衣。穿衣服要有一定的順序,一般的原則是“先內後外、先下後上”。就是說,要先穿內衣,再穿外衣;先穿下身衣服,再穿上身衣服。
初學穿衣服的小同學,首先要分清楚衣服的裏外和正反麵,免得將衣服穿得內外和前後顛倒。生活中最常穿的衣服是上衣和褲子,穿褲子時要分清前後,先把兩條腿穿好,提起褲子,係上褲腰上麵的扣子,或拉上拉鏈,然後係上褲帶,就可以了。有的人喜歡將上身內衣和襯衣的下擺掖在褲腰裏,這就要注意必須將衣服的下擺拉平,然後再係褲扣。這樣就會服貼、舒適,看上去輕鬆、利落。穿上身衣服時,要先穿上兩隻袖子,再順勢把衣服拉上或套上身,然後理平、係上扣子就可以了。穿衣服需要注意的是:衣服的扣子必須對齊,係好;不要忘記拉上拉鏈,而且拉鏈要拉到合適的位置;穿衣服的動作要輕柔,不能硬拉狠拽,免得拉掉扣子或撕開衣縫,尤其是初學穿衣服的小同學,穿衣時不能著急。衣服穿好後,站在鏡子前,前後照一照,檢查檢查,有什麼地方還需要再整理。
穿鞋的時候,首先要分清左右,免得兩隻鞋穿反了。穿鞋時用力不能太猛,否則會損傷鞋子和腳。穿鞋必須選擇合適的號碼才能舒服。穿鞋之前,可以按鞋的大小,先墊一個大小合適的鞋墊,這樣會更舒服。穿皮鞋要事先用油擦亮皮鞋。穿新皮鞋的時候可能會磨腳。可以先在鞋內墊上鞋墊,或在腳跟處貼一塊膠布就不會磨傷腳了。穿運動鞋和旅遊鞋要特別注意係好鞋帶。
係鞋帶時先要檢查鞋帶是否結實。將鞋帶的兩頭分別從內側穿進靠近鞋尖的扣眼裏,拉平,然後左側的鞋帶穿到下一排右側的扣眼,右側的鞋帶穿進左側下一排的扣眼,依此類推直到穿完所有的扣眼。將兩側鞋帶交叉係一個結實的扣子就係好鞋帶了。注意係鞋帶時要係活結,而且鞋帶長短要適宜,不能太長或太短。無論穿皮鞋還是運動鞋,都不要忘記穿襪子。
洗臉要用潔淨的溫水,用的毛巾要幹淨、柔軟。洗臉時先用幹淨的濕毛巾潤濕麵部,然後在手心抹上香皂,再用手搓洗臉部,注意不要大用力,免得搓破皮膚。然後用清水洗淨臉上的香皂沫,用毛巾擦幹。洗臉的時候,要注意同時洗幹淨脖子、耳朵後麵的皮膚,這些容易是被忽視的地方。洗臉用的香皂要不含刺激性,不能用含堿性很大的肥皂洗臉,最好用兒童香皂。
洗手的時候要先用清水衝洗,然後抹上香皂,兩隻手互相揉搓,最後再用清水衝洗幹淨香皂沫,用毛巾擦幹就可以了。
刷牙用的牙刷宜小不宜大,尤其年齡還比較小的同學。刷牙時先在牙缸內盛好清水漱一漱口,將牙膏擠在牙刷上。刷牙一般分兩步,首先要刷上下牙接觸的牙麵,分別刷淨上下左右的牙麵。然後上下牙咬住,將牙刷立起刷正麵的牙齒。人們常常左右橫刷,這是不對的。正確的方法是應按著牙齒的縫隙上下方向順次刷。刷牙之後,用清水漱淨嘴裏殘留的牙膏,將牙刷用水衝洗幹淨,牙就刷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刷牙必須保證一天早晚各一次,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好備有兩支牙刷,早晚各一支。牙缸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以避免在牙刷上滋生細菌,傳染疾病。牙刷最好經常更換,這樣更有利於保持口腔衛生。
同學們年齡小,愛跑愛跳,腳最容易髒,所以要養成每天洗腳的好習慣。
洗腳前要準備好一盆溫水,脫去鞋襪,用備好的溫水洗腳。洗腳時最好能先泡一會,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和神經放鬆,得到最充分的休息,然後用手揉搓腳心和腳背。這樣可以使腳部的穴位得到按摩,更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