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失戀
失戀是戀愛過程中最沉重的打擊,它常常給失戀的人帶來巨大的痛苦與折磨,但是失戀,既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使人奮起。失戀心理是複怵而又奇妙的。失戀是一種愛的否定,是心理平衡的破壞。這種破壞是某種或幾種因素動搖了戀人的情感定向性與穩定性,進而使之轉移情感定向目標的結果。
一、失戀酸、辣、苦、鹹
失戀是戀愛過程中最沉重的打擊,它常常給失戀的人帶來巨大的痛苦與折磨,但是失戀,既 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使人奮起。失戀心理是複雜而又奇妙的。失戀是一種愛的否定,是心理 平衡的破壞。這種破壞是某種或幾種因素動搖了戀人的情感定向性與穩定性,進而使之轉移 情感定向目標的結果。
我國民間有一個關於失戀神的傳說。
宋代,蔡襄的母親懷他時乘船過泉州的洛陽江時,見江上風高浪險,曾當即許下心願:“我 兒出世後如能當官,一定要這裏修座橋,方便行人。”後來蔡襄果然當了泉州太守,並下定 決心在這裏修座橋。不料江水湍急,放入水中做橋基用的石頭全被衝走,急得他長噓短歎, 苦思無計。一日,一個白發老翁突然搖來一隻船,船上還坐著一位絕色少女,當船搖到江心 時,老翁對岸上的人說:“誰要是能用錢擲中我的女兒,就把女兒嫁給誰!”於是成群的人 來到江邊投錢,竟無一人投中,而那些掉到江心的錢,也就成了架橋用的墊基石。不過,人 群中也有走運的,一個來自泗州的小夥子挺聰明,他偷偷轉到姑娘背後,從那裏仍了把錢, 果然有一枚銅錢落在姑娘的頭上,岸上的人們見到,立即齊聲喝彩。老翁也當即讓年輕人到 涼亭議婚,不料年輕人往涼亭上一坐,就一動不動再也起不來了。原來,這老者是土地爺變 的,那女的是觀音菩薩。他的靈魂被觀音度化到西天去了,留下的隻是一個肉身——他從此 成了專門保佑失戀者的泗州大聖。為什麼?因為年輕人認定,既然泗州大聖也經曆過失戀的 痛苦,那麼,這個婚變受挫的神也就是一定最最理解失戀者的不幸,於是每當失戀,便悄悄 跑了來,從泗州大聖的腦後挖下一把泥土,再將這泥土悄悄丟在愛人的身上,而那愛人,也 就會立刻回心轉意……
傳說再美好畢竟是傳說,失戀者能否再度得到對方的愛,遠不是這麼簡單!
失戀是痛苦的,在戀人心上留下的創傷久久難愈。這種心理狀態的產生,在心理學上常用“ 動力定型”遭受破壞來解釋。所謂動力定型又稱動型,是指大腦皮層對一定客觀刺激係統形 成的完整的自動化了的反應係統,即條件反射係統。它是大腦皮層機能的係統性的最主要表 現。動力定型的特點是當它形成後,一旦有關刺激物作用於有機體,反應定型係統就自動出 現,這種動型在人身上表現為具有鞏固的、習慣化了的特點。因此,動力定型的鞏固與破壞 會給人的行為帶來滿足與不快,使人體驗到愉快或痛苦等情感。
在戀愛過程中,戀人的俊美形象,悅耳的聲音,幽香的氣味,甜蜜一吻,都是一個個條件刺 激,這些刺激在戀人之間引起了一係列的條件反射,這一係列的條件反射按照一定的方式不 斷進行,就形成了動力定型——感情的產生與深厚,這時如果一方提出分手,就會使已經建 立的動力定型受到破壞。昨宵還相會在花前月下,今晚忽陌若路人。這樣使已形成的反應係 統產生不適應,致使定型遭到破壞。於是就會產生不滿和痛苦的體驗,即失戀。如何從失戀 的痛苦中解脫出來?應該理智地對待失戀,重新樹立自信,走向美好的新生活。
理智疏導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通常都具有雙重性格的因素,即理智的“我”和感情的“我”。在失戀 的情況下感情的“我”往往會壓倒理智的“我”,但要擺脫痛苦的折磨,則必須用的理智的 “我”去提醒、暗示和戰勝感情的“我”,學會自我疏導和反向思維。恩格斯曾說過,愛情 是以互愛為前提的。也就是說,戀愛是雙方自願的事,絕不能一廂情願,隻從自己一方考慮 。失戀者應當仔細地分析一下,反思一下自己的條件是不是符合對方的擇偶標準。如果基本 符合,不妨再做努力;如果根本就不符合,就理應激流勇退,切不可陷得太深。應該用理智 來說服情感,尊重對方愛人的權利。相反,既又因此擁有了重新擇偶的自由。象莎士比亞所 說的那樣:友好的分手,說一聲“再見”!英國詩人雪萊向他表妹求愛,遭到拒絕後,就說 過:“愛情既然屬於心不屬於身的,那麼,她不再存在了。”這就是采用理智疏導法。
更新,升華
許多人失戀後,在痛苦中難以自拔,整天喪魂落魄,無所事事,到處遊逛,什麼理想、工作 、學習統統置之腦外,這些都是不正確有態度。長此以往,不僅難以迅速擺脫失戀的痛苦, 而且會降低自己的人生價值,以致造成新的選擇的困難。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失戀不失誌,把 精力專注到學習和工作上,使生活十分充實,從而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華。同時,又創 造了更好的擇偶條件。
心裏學研究表明,失戀後的人一般都有一種“報複心理”:“你看不起我,我就幹給你看看 。”這種心理可能發產生兩種結果:第一,驅使一些意誌力差,理智感弱的人去幹出一些愚 蠢的傻事;第二,對於意誌堅強,理智健全的有誌者來說,這種“報複心理”又會使他們產 生積極的反應,驅使他們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生活的更大範圍中去,如在事業中創造成就, 即以事業的成功讓對方覺得後悔,從而“報複”了對方對他(她)的“小看”。有誌氣的失戀 者往往會在失戀後創造出輝煌的成就。象歌德、貝多芬、居裏夫人、牛頓等曆史名人,都是 在飽受愛的痛苦之後,才取得輝煌成就的。
有這樣一個愛情故事。有兩個青年在農村插隊期間相愛了,在整個戀愛過程中,是男方主動 追求女方的,可是沒多久,男方回北京考上了一所學院的化學係,女青年後來進了一個集體 所有製的工廠。男方剛考上了大學,就來找女青年說:“我考上大學了,再過幾年一畢業可 就是工程師,成了高級知識分子。你呢,還不是個普通工人,到那時我們能有共同語言嗎? 你看咱們的關係應該怎麼辦?”這位姑娘二話沒說,掉頭就走。一路上她沒有眼淚,也似乎 沒有悲傷。回到家以後,正巧她中學最要好的同學在,就把剛才發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 一遍,然後兩人抱頭大哭一場。哭完,這位姑娘說:“剛才發生的事情一切都讓它成為過去 吧,我把愛與恨都埋在心底。”一年來,她沒有哭過一次。在一般情況下,也沒笑過一次, 見了一般人,沒必要時也不再說話了。周圍的人都以為她瘋了,精神受刺激太大了。結果怎 樣,那個男的考上的不過是一所普通學院的化學係,而這位姑娘憑著一股毅力,刻苦學習一 年,終於考上北京另外一所赫赫有名的大學的化學係。
如果,失戀者都能把毅力投入到事業中去,在事業中創造成績,這不僅於社會有利,同時也 能使失戀者的“我”得到更新,以新的“我”出現。用奮鬥的辦法來更新自我,擺脫失戀的 痛苦,使“我”得到升華。
建立新的“興趣中心”
青年人在失戀之後往往容易變得內向,而原來比較內向的人,更容易離群,進入自我封閉狀 態。這樣長期下去,失戀的痛苦對心靈的衝擊是很大的,如不設法使這具有巨大破壞力的“ 能量”得到釋放,而把憂鬱的情緒悶在心中,常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傷殘。
那麼,如何排釋心中的苦悶呢?可用建立新的“興趣中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活動上,通 過這些活動來轉移心理壓力,以求得心靈的平靜。
把失戀的苦惱向你身邊最值得信賴的人傾吐,這樣常常會使人一吐悶氣,心境就會平靜得多 。
與同性朋友發展更密切的關係。心裏學家們認為:要醫治失去一個美麗女子的創傷,最好的 藥方就是另一個同樣美麗的女子。但是在戀愛失敗後迅速找新朋友,這並不是好主意,其實 這時你最需要的是同性的好朋友的開解。
到大自然尋找慰藉。在失戀後及時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助於積極情感戰勝消極情感。而到 大自然中去就是一種很好的解脫方法,可從大地的遼闊中,開闊鬱閉的胸懷;從五彩繽紛的 生命世界中,拓新固有的視野;從日升月落、陰陽圓缺的運動規律中,去領悟人生道路的曲 折。這一切都將重新激活人的理性控製力,使你迅速地回歸到正常生活的軌道上來。青年時 代的恩格斯就曾采用這個方法來解脫失戀的痛苦。1841年,20的恩格斯在不來梅商行當練習 生,他帶著初戀的創傷結束了商行學習,回到家鄉巴門,為了使自己盡快地從失戀的痛苦中 解脫出來,恩格斯開始了翻越阿爾卑斯山到意大利的旅行。當他登上蘇黎世的禹特利山頂峰 時,秀麗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心胸感到格外開闊,失戀的苦惱逐漸失散。他旅行回來去柏 林服兵役時,不僅已經完全從失戀中解脫出來,而且還寫了篇文辭優美的遊記。事後,恩格 斯深體會地寫道:向美麗的大自然傾放“愛情的痛苦”,可以使自己“在大自然的壯麗景色 中得以怡然開脫,溶化在溫暖的生活協調之中。”
失戀者要象強者那樣去生活、去戰鬥、去戰勝人生旅途中的一切痛苦和不幸。這樣在熱戀中 你就不會人的信念。做到保爾·柯察金所說的那樣:“即使失戀一百次,我也絕不會自 殺的。”誰都不會懷疑失戀是痛苦的,有的人甚至認為它是人生的一大不幸。然而,從某種 意義上來說它也許不是人生的一大不幸,因為它可能使你避免以後產生更大的不幸。
求愛失敗心理
人們在愛情這條不平坦的道路上時常會遇到挫折,這其中求愛失敗應該說是比較大的挫折,其中包括這樣幾種情況:
1.錯失良機。即兩人原先就相識,甚至有過親密的友誼,但卻錯過了機會,以至求愛遭到失敗。於是隻能為之惋惜。
2.相見已晚。有一位大學生單位來了一位眾所矚目的“天使”,她聰明、漂亮、端莊矜持,第一眼看到她時,他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在這以後,她經常來找他,他們常在一起談論學習、工作與感受,敘論各自的生活經曆和對未來的打算,彼此之間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隨著接觸的增多兩人的心越靠越近,他也越來越覺得她無論是外表、風度、還是心靈、品質、才學,都是那樣符合他的要求。一顆不易動情的心被深深地打動了,他不得不承認他愛上了她……。可是好景不長,有天晚上,當他向她表達自己的感情時,她卻說:“真對不起,我現在不得不告訴你,我已有男朋友了……”他一聽,如雷轟頂,怒火中燒,正想質問她,為什麼要這樣騙他。她似乎知道了他要說什麼,說:“不錯,這件事應該怪我,都是我不好。可是怎麼說呢?我愛你!而且這種愛可以說是從未有這麼熱烈的……。本來,我已有男朋友了,是不該這樣的,可過去我雖愛他,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總覺得在他身上缺少一種我非常希望得到的東西,而這東西在你身上我找到了。但是,事實上社會輿論等各種因素已不允許我再作出新的選擇了,我們隻好……”後來,為了擺脫這種痛苦,也為了避免社會輿論,他們都極力回避對方。可是,人的感情就是這麼微妙,你越想忘掉的事偏偏越忘不掉,因此,他常獨自怨歎,命運為何要這般捉弄我們呢?而她?一張本來就不夠豐滿的臉蛋,更加消瘦了。望著這一切,他意識到他該怎麼做了,記得有一位美國心理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眼不見為好”,於是他就下決心申請調離這個單位。現在,雖然他再也看不到她了,可是一想起求愛的失敗他的心都會哭泣……。
家庭始終是影響男女愛情的一個重要因素,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擇偶標準的確立上,也體現在愛情實現的與否上。由於“父母之命,媒的之言”,不管你有情無情,使求愛者遭到失敗的例子是很多的。如果父母不同意,哪管你倆多麼傾心相愛,肝膽相照,也無可奈何,成不了夫妻。這種愚昧的婚姻製、買賣婚姻不知拆散了多少情深義重的愛侶,逼死了多少恩恩愛愛的有情人,又斷送了多少人的青春和幸福。
求愛失敗。是愛情道路上的一次挫折,但井不可怕。失敗了、摔倒了必須自己爬起來,總結經驗教訓,重新樹立自信,再邁向新的裏程。
離異心理
離異是指夫妻兩人在願望、態度、情操和行為方麵矛盾的表麵化,甚至表現出敵對的態度和 行為。具體表現為夫妻感情疏遠,相互挑剔,衝突增多,不願同居,直至鬧離婚。導致夫妻 感情離異的原因,既有宏觀方麵的社會道德因素,也有微觀方麵的家庭內部因素,有誌趣、 性格方麵的精神因素,也有生理因素。若從心理學角度講,導致夫妻感情破裂而離婚的原因 ,有以下幾個方麵。
個性失調
個性失調是指夫妻性格、愛好等各方麵的不和諧。夫妻恩愛是一種情感的靠近和融合,個生 因素對夫妻關係隨時都會發生影響。比如,一方喜歡交際,遊玩,另一方卻愛呆在家裏;看 電視時,一方為影片中主人公的命運灑下同情之淚,另一方卻無動於衷,打嗬欠,甚至沉沉 欲睡;外出時,一方興致勃勃在商店裏觀賞琳琅滿目的商品,另一方卻莫名其妙地走出商店 ,煩不可待,等等。這些不和諧都不或避免地會影響到夫妻的感情。有這樣一對夫婦,妻子 是一家工廠的工會幹部,丈夫是個大學教師。妻子開朗熱情,快人快事。丈夫文質彬彬,寡 言少語。性格的差異,雖然並未妨礙他們相識相愛直至結婚,但因失調的個性卻成了影響夫 妻感情的導火線。追溯起來,不滿情緒早在蜜月期間就滋生了。丈夫說,出去旅行一趟,她 太不安分,插隊買票,大聲與人爭吵,太不溫柔了。妻子說,你一個男人家,做事萎萎縮縮 ,象你那樣,我們那點假期,能跑這麼多地方嗎?在共同生活的日子裏,兩人的“廬山真麵 目”顯露得更加真實。談戀愛時的丈夫,話也不多,隻知道陪姑娘逛街,上公園。婚後,不 僅情話大大減少,連日常對話都降低到相當的程度。吃飯時一言不發,簡直把頭埋在碗裏了 。丟下碗,他又一頭鑽進書齋,再難照麵。家距學校很遠,他每周回來一次,星期六下午回 來,星期天中午吃了飯就走,長期如此。妻子不甘寂寞,廣招客人,有時倒也熱鬧。她還加 入一些小夥子姑娘的遊玩集體,出外遊玩。熱鬧歸來,更覺孤寂。再加上一些其它因素,致 使妻子萌生了離婚念頭。她向女友抱怨說,太寂寞了,這種冷清的氣氛會把人悶死。夫妻個 性失調,不能互相體貼、溫存。
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的女性在愛情上表現出更強烈的個性,她們變得更加敏感,對自己伴 侶的個性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們有更加細膩的情感,共同參加活動,她們特別需要日常 生活中的溫情。如果男性在這些方麵不能滿足其要求,就會使之感到不滿,甚至導致感情破 裂。
期望破滅
期望破滅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對婚後生活的期望破滅,一是對對方的期望破滅。
許多人在結婚前往往把婚後的生活想得太美,認為結婚後的生活還是象婚前那樣談情說愛, 對婚後必然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缺乏思想準備。當一大堆家務事擺在麵前的時候,往往有一 種理想破滅感。追求羅曼蒂克的,覺得夫妻之間遠不如戀愛時那樣恩恩愛愛,難舍難分,產 生了一種感情上的冷漠感;而對事業有追求的,則覺得生活從些變得平庸了。如果雙方不能 正視現實問題,不善於處理現實婚姻生活和理想婚姻生活的差距矛盾,就會給家庭生活蒙上 陰影。要防止這個問題的產生,最根本的是對婚後生活不可期望太高,夫妻雙方必須充分認 識到戀愛和結婚的異同點,它既有延續性,又是兩個不同的階段。戀愛時期,雙方對生活的 憧憬多於現實,這時期以感情交流發展,力求相互信任為主。婚後雙方共同組建了家庭,必 然會遇到許多現實問題。這一時期雙方受現實製約多,以鞏固、治理家庭為主,生活不再如 戀愛時期那麼浪漫,對此必須有思想準備。這樣才能見怪不怪,處變不驚,穩定地共同生活 。
一般情況下男女雙方在婚前不可能全麵了解。雙方的個性特點,癖好及生理、生活特性等, 因為戀人之間的接觸大多是在有限的時間、地點、場合進行。而熱戀中雙方談話的主題一般 也都以表白自己的情感、愛好、誌向、工作、家庭情況為主,大都盡力將自己生活、個性中 好的一麵顯示給對方,所以一般隻能看到對方的優點。加上“光環效應”的作用,使男女青 年往往把對方完美化、偶像化,從而無視或淡化對方的缺點,甚至女青年會把自己的男友的 專橫視為有男子氣而產生依戀之愛,而男青年則會對自己女友的任性產生嬌愛之情。因此,這時期青年男女間的了解有一定的片麵性。結婚後,由於生活在一起,朝夕共處,雙方的言行趨於自然,一些往日不太注意的小節都暴露在對方的麵前,這時往往會發現過去沒有發現的缺點和各自不能容忍的脾性,甚至連過去那些被自己所強化的愛,也會以缺點的麵目暴露出來,從而產生所謂的“愛騙感”。丈夫覺得妻子不如婚前可愛,妻子則認為丈夫不如婚前體貼,雙方不僅感到對方不如人意,甚至感到難以相處,彼此就會逐漸產生隔閡和不滿,最終導致破裂。
就感情而言,離婚本身總不是一件快事,心靈中留下的創傷是難以彌補的。離婚意味著愛情的破產,意味著家庭的破裂,苦心盡力建立的愛情結束了,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庭崩潰了。但是,如果感情確實已經消失或者已被新熱烈的愛情所排擠,那就會使離婚無論對雙方還是對社會都是好事。所以離婚者切忌灰心喪氣,而要充分地相信自己和未來的生活。鼓起勇氣,重整旗鼓,揚起生活的風帆,駛向愛的海洋。
失戀輕生心理
失戀輕生心理透視
失戀,就是戀愛的中斷、愛的交往的停止和戀人的離散。失戀的必要前提是男女相戀,因此,不出現在戀愛階段的愛的挫折,並不是失戀。愛是一個既包括單一的愛——單相思或稱單戀,又包括異性雙方的互愛——真正的戀愛。同理,愛的挫折也包括了發生在愛情各個階段的種種挫折,如單相思落空、求愛失敗、失戀、離婚等。無疑,愛的挫折包含了失戀,失戀是一種嚴重的愛的挫折。然而,並不能把所有愛的挫折都歸之為失戀,如單相思落空、求愛失敗就不是失戀。因為它們缺乏戀愛的必要前提——互愛,對方並不愛你,你隻是一廂情願。
失戀,究其原因,是十分雜的。前文所說的“第三者插足”和“喜新厭舊”、“見異思遷”,是失戀的重要原因。此外,較為常見的原因還有:有的男女相互愛慕,誌趣相投,但由於社會、家庭幹擾,或發生其他意外,終不成伴侶,有的男女初戀時情投意合,山盟海誓,但後來由於一方的思想、社會地位發生變化,或另有新歡,以至中途變卦;有的男女萍水相逢,一見鍾情,訂下終身,但日後發現雙方思想、興趣、氣質、個性、能力等不相匹配,由此不歡而散;有的青年男女初戀時惟恐不成,往往隱瞞或暫時克服自己的缺點,日子一久,被對方了解或識破“隱私”,不能坦蕩相處,隻好分道揚鑣;有的戀人由於長久離別,由於空間距離而導致心靈距離的不斷擴大,感情的交流太少,而導致雙方分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戀愛過程中的最大挫折莫不過於失戀。失戀給人帶來的煩惱和痛苦,沒有體驗過的人是無法想象的,而且它還往往給人留下久久難以愈合的創傷。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有一首《生查於》詞,就是描寫失戀的苦惱和痛苦的:“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夜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這種。乙理狀態的產生,在心理學上常用“動力定型”遭受破壞來加以解釋。所謂動力定型又稱動型,是指大腦皮層對一定客觀刺激係統形成的完整的自動化廠的反應係統,即條件反射係統。它是大腦皮層機能的係統性的最主要表現。動力定型的特點是當它已經形成後,一日有關刺激物作用於有機體,反應定型係統就自動出現,這種動型在人身上表現為具有鞏固的、習慣化了的特點。因此,動力定型的鞏固與破壞會給人的行為帶來滿足與不快,使人體驗到喜悅、愉快或絕望、痛苦等情感。在戀愛過程中,與戀人的每一次接觸,戀人俊美的形象,悅耳的聲音,幽香的氣味,耳鬢肌膚的廝磨,甜蜜的一吻,都是一個個條件刺激,這些刺激在戀人之間引起了一係列的條件反射,這一係列的條件反射按照一定的方式不斷地進行,就形成了動力定型——感情的產生與深化。這時如果一方拒絕或提出中斷戀愛關係,就會使已經建立起的動力定型受到破壞。昨育還相會在花前月下,今晚忽陌若路人;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語猶在耳畔,“再見”的白紙黑字倏然來到眼前。這樣出現的一係列和原來不同性質的條件刺激物,使已經形成的反應係統產生不適應,致使這種動力定型遭到破壞。還有,由於原來形成的動力定型,使得雙方都感到滿意和愉快,沉浸在愛的歡樂的海洋之中,而現在這一係列熟悉的條件刺激不再出現,條件反射不再進行,於是就會)一生不滿
和痛苦的體驗,這就是失戀。
失戀,說到底就是異性之間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是相戀的兩人之間情感共同體的解組。失戀的伴隨物是苦悶、煩惱和痛苦。深情的愛是快樂的、愉悅的,失戀卻把戀人拉出了甜蜜、美滿的王國,推進到一個苦悶、煩惱、痛苦的天地,伴隨著戀愛而生的一切美好的希望一下子都成了泡影,因此,失戀者隻好以淚水來洗刷心靈的創傷,失眠、厭食、羞怯成了失戀者難以擺脫的瘟神。在失戀者看來,失去了心上人,內心的愛和恨,生活中的甜和苦,事業上的勝和負向誰訴說呢?還有誰能理解自己呢?連自己的愛人都會這樣無情地離去,人生中其他美好的東西難道不也會隨時消失嗎?因此,在剛剛失戀時,有的人會覺得心灰意冷,感情無所寄托,一切都可能像失去的愛情那樣虛無縹緲。因而,失戀者就陷入到苦悶、煩惱和痛苦之中,而這種苦悶、煩惱和痛苦又不能發泄出來,因為向對方發泄會引起更大的矛盾,向無關的人發泄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失戀者隻好獨吞苦果,苦上加愁,惡性循環,精神上遭到很大打擊。不僅如此,失戀者還會為未來的命運擔憂,他們往往把愛的被否定、愛情的失敗與人生聯係起來。在他們看來,愛情是人生這棵大樹上最燦爛的花朵,它的凋謝,有損於人生的光彩。因而,有的人會對今後的人生之路如何走下去憂心忡忡,以致於產生“人生如夢”的感覺。這時,如果失戀者一旦喪失了理智,由失戀而絕望、病狂,有的人會想到“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於是尋報複,將對方由愛人變成仇人,造成人生的悲劇;有的人則由此頹廢沉淪,甚至走上了輕生的道路。
失戀自殺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是一切聰明人所不為的。失戀者為什麼會走到自殺這一步呢?原因就在於他(她)並不真正懂得愛,他(她)是自我為中心的“愛情至上”主義者,為愛而愛,以為有了愛就有了一切,將異性間的愛情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至於對父母。對人民。對祖國、對事業的愛,他(她)都排斥在愛的範圍之外。要知道,愛情雖然是男女雙方基於生理、心理和社會倫理道德之上的情感,“哥有情來妹有意”,自古以來大經地義。然而,我們絕不應該隻將愛情看成是兩人之間的私事。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過:“青年人對於愛情,要提得起,要放得下,才是一個智者。”魯迅也說過:“不能‘隻為了愛——盲目的愛’,而將別的人生的愛義全盤疏忽了。”別林斯基說得更加明白:“如果我們生活的全部目的僅在於我們個人的幸福,而我們個人的幸福又僅僅在於一個愛情,那麼生活就會變成一片布滿荒塋枯塚和破碎心靈的真正陰暗的荒原,變成一座可怕的地獄。”真正的愛情是與理想、信念、事業、社會文明緊緊地聯係在一起的,是與黨、人民。祖國的命運緊緊地聯係在一起的。如果隻為愛而愛,這隻是“豬欄式”的愛情,是與愛情的真諦背道而馳的。因為失戀,就貿然自殺,這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父母、對人民、對祖國、對社會不負責任,是逃避對父母、對人民。對祖國、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如果說,在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裏,不少因失戀而自殺的事例還具有反封建、反資本主義的積極意義的話,那麼,在人民當家作主的今天用p就隻有消極的意義了。它是灰色人生的表現,是走向愛的歧途的表現。
失戀後的心理調整
首先,一定要理智,要認清愛情在人生中所占的地位,不要將愛情看成是人生的惟一,要擺正愛情與理想,愛情與事業,愛情與對黨、人民、祖國職責的位置;其次,遭遇失戀,在“木未成舟”之前發現了問題,總比“木已成舟”後發現問題要好得多,對方既已不愛自己,這時中斷戀愛關係也許不失為一種最好的選擇;再次,正確分析失戀的原因,尋找自己身上的缺陷和不足,還可以使之成為自己奮發向前的動力;第四,要豁達大度,坦然對之,兩人友好地分手,雖然不能成為生活伴侶,但可保持一般的同誌關係,甚至成為相好的朋友;第五,不要封閉自己的心靈,可向最親近的、最理解你的人宣泄失戀的煩惱、苦悶和痛苦的情感,從那兒獲得溫暖,並幫助你解疑、排憂,使情緒逐步歸於平靜;第六,不妨有點“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伊索寓言》中有兩則寓言,說的是一隻狐狸沒有辦法吃到那甜蜜的葡萄掃興而歸時,悻悻地說:“嗨!反正那葡萄是酸的。”以後,那沒有吃到葡萄的狐狸,很幸運地找到了檸檬,它心滿意足地飽餐了一頓,又說:“這檸檬的味道比葡萄好多了。”失戀後如有這種“酸葡萄心理”和“甜檸檬心理”,就可自我解嘲、自我安慰,維護自己的自信心、自尊心。如果找到了新的戀愛對象時,拿後來的愛人與前麵的相比,就會感到後者比前者更好,以此來擺脫煩悶、苦惱。痛苦的心境;最後,還可閱讀文學作品,聆聽音樂,觀賞書法、繪畫、影視作品,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專心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以轉移注意力,並從中尋找慰藉,幫助自己從愛的挫折中站立起來。
二、失戀是一份無可奈何的遺憾
因幻滅而傷害
戀愛處於一種麻痹狀態,它能讓人產生錯覺:使人把一個平庸的青年看成希臘的男神,同時將一個少女看做女神。
遺憾的是我們都是人,所以隻好苦笑著對這話表示同意。
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也說過:“戀愛乃是指男女在其一生中最缺乏理性的一種狀態而言。”
隻因為戀愛是非理性的,隻懂得接納情感,所以不僅會100%地去相信對方所說的,甚至在腦子裏編排著自己所希望的那種形式的愛情,於是一再的錯覺,將對方塑造成完美的偶像。
不過,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我覺得那是一種非常美妙的事情。在你的一生裏,偶爾做那麼一兩回荒唐的美夢,不也是很精彩的事情嗎?
當我們仰望夜空之際,可以發現希臘神話裏各種各樣有趣的故事,綴成一顆顆星座,在那裏閃爍著,把我們引進神秘的世界裏去。
這裏有數不清的關於美貌的男女的故事。
阿波羅是個風流的音樂之神,曾以他那天下無雙的弓箭射殺凶惡的巨蟒;他又是一位傑出的預言之神,同時也是一位醫藥之神。他既是一位英俊的美男子,又是個萬能射手,所以他的人生應該是多姿多彩的。
然而,他與初戀的情人達幾妮的愛情卻以悲劇收場。由於一個歹徒的惡作劇,他被一支能夠激發人戀情的箭射中胸房,從此他開始迷戀達幾妮。
然而,美麗的達幾妮卻厭惡愛情,認為結婚而眼男人同床共枕是件罪惡的事情。她從不接受任何人的愛,縱使阿波羅緊緊地追求她,她還是一味地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