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發現(1 / 3)

地理大發現

公元11—13世紀的十字軍東征,大大加強了東西方的交流和經濟交往。13世紀後期,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跟隨著父親和叔叔由陸路到達中國,並在中國呆了十幾年,遊曆了大半個中國。回國後出版了《馬可·波羅遊記》,書中用誇張的筆法描述了中國及東方國家的富庶。該書在歐洲立即引起轟動,並引發了歐洲人的東方“黃金夢”。然而,15世紀中葉以後,地中海東部的商路,以及經埃及出紅海通往印度洋的航路,分別被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所控製,通往東方的這條路被堵死了。

當時,資本主義已經在西歐一些國家萌芽,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都有了很大的發展,並開始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他們迫切需要東方的黃金和財富以及廣闊的市場。一些學者也希望進行新的探索,以證明地球是圓的。在這些原因的共同推動下,歐洲人就開始了航海冒險,並導致了地理大發現。

從教科書上學習這段曆史時,我們看到的就是幾個成功的人物。其實,在這段航海冒險中,無數的人葬身海底,在曆史上根本沒有留下姓名。最終的偉業基本上由以下四個人完成並成為重大曆史事件:1486年,迪亞士發現非洲南端好望角;1492年,哥倫布航抵美洲;1498年,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1519—1522年,麥哲倫及其航隊完成人類首次環球航行。

繞過非洲到達印度——迪亞士和達·伽馬

在西歐,最早致力於開辟新航路的是葡萄牙人。由於當時沒有任何航海資料,他們的遠航隻能是試探性的。他們選擇了向南的線路。

1415年,葡萄牙人占領非洲西北角的休達城,開始在非洲取得前進的據點。隨後,在航海家亨利親王的倡導和獎勵下,葡萄牙人於1432年占領亞速爾群島,後又於1456年占領佛得角群島。1462年,亨利親王死後,葡萄牙探險隊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塞拉利昂及赤道附近幾內亞一帶。1486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終於航抵非洲最南端的風暴角(因繞過此處獲取印度財富在望,葡萄牙國王將其改名“好望角”),完成了探航史上的重要曆程。

達·伽馬1497年7月8日,葡萄牙另一位著名航海家達·伽馬,奉葡萄牙國王之命率4艘船隻約160名船員由裏斯本出發,沿著迪亞士的路線,到達好望角,然後繞過好望角,抵莫塞爾灣。1498年3月2日到達莫桑比克,4月到達馬林迪。然後船隊由阿拉伯海員馬吉德領航,循中國海員開辟的航線,經印度洋,於5月20日到達當時印度南部的商業中心卡利庫特城,開辟了由歐洲繞過非洲南端直達印度的新航線。後從印度返航,經阿拉伯海至馬林迪時,不少船員死於壞血病,包括達·伽馬的弟弟。當於1499年回到裏斯本時,出發時160人隻剩下50多人。此行葡萄牙人滿載東方的香料、寶石和絲綢等回到歐洲,把東西高價脫手,獲純利相當於此次航行費用的60倍。達·伽馬被葡萄牙國王封為印度洋的海軍上將。

1502—1503年,達·伽馬借口為被殺葡人“複仇”,以征服者姿態進攻卡利庫特,隨後在科欽締結了一個“適意”的商約。1524年,他以葡萄牙駐印度總督的職銜第3次到達印度,12月24日死於科欽。

正當葡萄牙人在一門心思南行,試圖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之時,當時歐洲的另一航海強國西班牙卻在動西行橫渡大西洋從而到達東方的念頭,最終導致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美洲大陸的發現——哥倫布

哥倫布,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熱那亞一個紡織工人家庭,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但他青年時代非常刻苦,閱讀了很多天文、地理方麵的書。他讀過《馬可·波羅遊記》,對東方的富庶非常向往,總想找到一條從歐洲通向中國、印度的新航線。為此他參加了船隊工作。1476年,他所在的商船隊遭到法、葡聯合艦隊的襲擊,他抓住一塊木板飄到葡萄牙,從此定居葡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