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增強記憶力的方法(1 / 3)

第二章增強記憶力的方法

常見的十三種學習記憶方法

大量需要記憶的東西總是讓考生頭痛,下麵的十三種記憶方法也許會對考生有幫助。

1特征記憶法

對於內容相似的知識,通過細致的觀察和全麵的比較後,找出所要記憶內容中特別容易記住的特征。

2回憶記憶法

將學過的內容,經常地、及時地嚐試回憶,在回憶過程中加強記憶。

3形象記憶法

對於較抽象的內容,可用圖、表等形象描繪出來。

4討論記憶法

在學習過程中有不夠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見與同學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正確的東西就比較容易記住。

5口訣記憶法

將記憶內容編寫成口訣或歌謠,是一種變枯燥為趣味的記憶方法。

6練習記憶法

一些可以通過動手來記憶的內容可以自己親自練習、檢測、實驗,增強記憶效果。

7骨架記憶法

先記住大體輪廓,然後逐漸記住每一個細節,由粗到細進行記憶。

8對比記憶法

在記憶相類似的事物時,可將兩種事物進行對比,找出異同。

9歸類記憶法

把要記憶的內容列出提綱,分門別類整理歸納,然後進行記憶。

10重點記憶法

記住整個內容中的公式、定理、結論、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點,作為記憶的“鏈條”來聯係全部內容。

11理解記憶法

隻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識才能牢固地記住它。

12推理記憶法

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關係的事物來記憶。

13網絡記憶法

把所學的各知識點連成線,組成麵,編成網的話,那麼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係也就清晰可見了。

重設記憶程序的13種方式

1.顏色。將明亮、鮮豔的顏色變成黑色和白色。

2.距離。作為觀眾,你離那些記憶畫麵有多遠?將畫麵拉近,然後再遠遠地推開。

3.深度。先把圖像看做平麵兩維畫,然後將其加深加寬成三維立體圖像,甚至是“卷立起來”的圖像。

4.持續度。快速掃一遍記憶圖像,隻回顧表麵的東西,然後緩慢、持久、廣泛地回顧每一個細節。

5.清晰度。這是聚焦般的控製:將圖像變得模糊不清,然後把它變得特別清晰,讓每一個細節都變得非常生動、清楚。

6.對比度。可以把記憶圖像調亮、調暗、調淡。

7.範圍。像用特寫鏡頭一樣突出記憶畫麵的前景,然後轉到其背景,將一切包含在內,甚至是記憶深處的東西。

8.活動。將記憶圖像定格,使之成為靜止的生活照片,然後再快速推進,使它成為生動、活動的畫麵。

9.色度。調整色度,突出紅色與橘黃色,再試試藍色與綠色。

10.透明度。使記憶圖像變得像玻璃一樣透明,這樣你就能看清它背後以及其範圍之外的東西。

11.縱橫比。重新將記憶圖像變得又高又窄,然後再變得寬、短而且呈方形。

12.定方位。把圖像的頂部傾斜遠離你,然後再朝向你;將其底部也這樣擺弄。

13.前景/背景。把圖像前景拉近,不管背景。或者將背景放大,讓前景變得模糊。

強化記憶的方法:複述法

常有人抱怨自己記性不好,其實記憶可概略分為暫存記憶(working memory)、認知記憶(recogniion memory)以及回想記憶(recall memory)。打個比方好了,聽到某個廣播節目的主持人宣布:“請快撥23258939,戴維思老師將為幸運的觀眾解答記憶的問題!”小明聽到之後,趕快衝到電話邊,嘴裏還一邊緊張地念著“23258939、23258939”,生怕撥錯號碼,喪失大好機會。幸運的小明終於打通電話,疑惑也得到解答。可是如沒將電話號碼寫下來的話,可能小明過了一會兒也會忘記,這就是暫存記憶。不過,雖然記不起來,但是若問小明:““是23258939這個號碼嗎?”小明馬上又會拍拍自己的腦袋,肯定地說:“沒錯!”這則是所謂的認知記憶。如果小明每天或經常有機會撥這個電話號碼,別人問起時馬上就能脫口而出,則是達到了回想記憶的境界。

當然,資料或知識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是我們決定如何處理記憶的依據,而適當的技巧則對上述三種記憶的轉換有相當大的輔助效果。原先考試時覺得許多題目都似曾相識(暫存記憶),卻不能肯定地回答,等到考後翻書找到答案(認知記憶),隻能捶胸頓足、懊惱不已;或是當場叫不出客戶的名字(喪失記憶),等到對方提醒時(認知記憶),隻能尷尬地表示:“對啦!你是陳經理,我真是得了老年癡呆症了。”這在英語裏叫做“on the tip of my tougue,表示話都到嘴邊了,當時就是想不起來。亡羊補牢可不是尷尬臉紅就沒事了,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大打折扣不說,對形象也有負麵影響。

複述(recite)可以強化暫存記憶,處理認知記憶,進而轉化成回想記憶。

步驟一

適當的評估:評估暫存記憶是否應轉化成認知記憶或回想記憶。

步驟二

了解問題症結:新的訊息若不處理,通常隻能成為認知記憶。例如考後看見答案才恍然大悟,便是認知記憶。

步驟三

正確的步驟:重複處理新訊息有其必要,絕大多數的國家政策、消費廣告甚至媽媽的嘮叨,都是使用洗腦式的重複告知。因為心理學研究顯示,新訊息至少得重複三次,才能從認知記憶強化成回想記憶。

步驟四

有效的過程:若像鸚鵡說話般一味反複背誦,不但費勁,效果也未必是最好。複述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l.重複訊息至少三次,以建立記憶存盤。

2.創造暗示提示語,成為頭腦數據庫的線索。

3.利用記憶回路強化重複效果,以提示語增強回想記憶。

例如:林先生為了公園工程,設定2年期50萬及4年期200萬貸款。

1.重複信息。

2尋找關聯性:例如公園有樹,所以聯想到林先生,2年的倍數是4年,50萬的4倍是200萬。

3.利用任何提示以“調出”完整的訊息,例如看到公園就聯想到林先生。

4.重複性的動作,口腦並用以刺激記憶回路。因為,思考這些語彙和能說出這些語彙的層次是不同的,而惟有能脫口而出,才能真主的記憶運用。

記憶中的數碼法

我們生活在數字的時代,要記的數字越來越多,自動化、計算機化要求我們把所有的東西都用數字來表達,而數字本身又沒有意義,這樣多少有點感到不對勁。

老式的電話號碼把通話地區名稱的頭兩個字母作為交換字母,這樣至少可以把該區和鄰區相區別。現在都用數字了,加上地區代號一共有10位數。

你的賒購卡、信用卡上標有姓名,可記錄你所有交易的計算機卻一點都不關心你的姓名,起作用的是數字。

社會保障號碼更加重要,軍隊用它代替了舊的番號,國內稅務機關用它來關注你的收入來源。與之相適應,雇主、銀行及其他要報告支付薪金、利息、紅利情況的單位把支付給你的報酬用你的社會保障號碼報告給稅務當局。

我們可以把例子一直舉下去。公路號碼、執照號碼、郵政編碼等,我們周圍都是數字。怎樣才能記住這些數字呢?數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而平詞確實有意義,這就是單詞為什麼更容易記的原因。

於是,可以這麼說,如果我們找到一個方法把數字轉換為單詞,那就接近解決這個問題了。幾個世紀以來,有很多學者找到了記憶數字的技巧和方法,但直至19世紀,我們今天所說的數碼法才得以普遍接受。

數碼法的原理是用字母取代數字,如果采用以下建議的話,數碼轉換關係就很容易記住了。

l=t注意相似點:都隻有一筆豎筆。

2=n字母n有兩筆豎筆。

3=m字母m有三筆豎筆。

4=r英文4字(four)有四個字母,第四個字母是r,此外,r是英文4字中的重讀輔音

5=l想到羅馬字母大寫的1代表五十,或伸出左手,五個手指形成字母L的形狀。

6=j如果你把6字翻過來,實際上得到了j。手寫的6在鏡子裏看起來與j相似。

7=k想象一下,大寫的k是兩個7字背靠背在一起。

8=f小寫的f有兩個圈,與8的形狀相似。

9=p9翻過來就得到p,9字在鏡子裏照出來像p。

0=Z最後的數字0代表最後的一個字母Z。另外,英文零字(zero)也以z開頭。

一眼看過去,這個數碼體係極其簡單易懂,於是我們現在有了下表:

1234567890

tnmrljkfpz

你會注意到我們隻用了輔音。其理由是我們希望把數字轉換成單詞,隻用輔音是想能夠隨心所欲地去使用元音從而得到不同的單詞。

如果要把單詞net(網)譯成數字,我們先在頭腦中把元音e除掉,得到n=2,t=l,於是net(網)這個單詞就被譯成21了。

以同樣的方法除去元音,我們很容易把以下單詞譯成數

men(人)=32park(公園)=947

map(地圖)=39paper(紙)=994

rat(鼠)=41panorama(活動畫景)=9243

tree(樹)=14monopoly(專利)=3295

lamp(燈)=539Furst(弗斯特)=8401

如果我們單單使用上麵所說的十個輔音,那我們的數碼仍不完整。不管怎樣,我們必須找出數字與其他輔音字母之間的替代關係。

假如你必須發明這樣一種方法,你會采用什麼方法來把剩下的輔音字母納入這個體係呢?你知道我們隻有十個數目字可用,因此要有某種重合。什麼是最簡單的重合辦法呢?考慮之後你會同意說按字母的發音是最好的辦法。隻有很少的幾個輔音發音完全一樣,例如Filopno(菲律賓人)和Philippines(菲律賓群島)中的f與ph。很多的發音隻是相似,我們可以利用這種相似,按下麵的方法建立起整個數碼體係:

代替數字1:使用d或th,以及t,三者發音相似。

代替數字6:與j發音相似的有ch和sh,例如chair(椅子)和ship(輪船)。此外還有發軟顎音的g,像George(喬治)、germ(細菌)或giant(巨人)。

代替數字7:發硬顎音的g從屬於k音,因為在garder(花園)、game(遊戲)、guest(客人)這些詞中,它的發音與k相似。

calm(鎮靜的)、call(號召)、Cambridge(劍橋)中的硬顎音C也屬這一類。顯然,q也屬這一類。

代替數字8:與f發音相同的是輔音v,還有pharmacy(藥房)、phone(電話)、phase(形勢)中的ph。

代替數字9:p的音像b,它也是雙唇音。

代替數字0:發音上顯像s,cipher(計算)、civic(市民的)、cigar(雪茄煙)中的軟顎音C也像Z的發音一樣。

這樣,我們就完成了整個數碼體係,得到下表:1234567890tnmrijkfpzd[6]sh硬顎gvbsth〖6〗ch硬顎cph〖10〗軟顎c〖6〗軟顎gng〖6〗tch,dgq你將注意到字母h、w和y不見了。這些字母沒有必要譯成數字,它們有時稱作半元音。把它們重新編排一下可以拚出單詞why(為什麼),這樣可能會幫助你們把這三個字母記住。

字母X也沒有出現,因為聽起來它們像是兩個字母的組合,在單詞fix(安裝)、mix(混合)等中它們像k和s,在ex-aggerate誇張)或exam(考試)中像是硬顎音g和z,此時x譯作70。

隻有很少幾個單詞以x開頭,像xylophone(木琴)和xavier(澤維爾),此時x讀作z,於是譯作o。

ring(戒指)、making(製造)中的ng劃歸7,以免爭執到底是聽到一個音還是兩個音。

以上原則同樣適用於tch(像在watch手表中)和噸(像在lodge寄宿中)等,它們都劃作6。

既然我們的體係是純粹按語音的,那就要都以發音為準,不看拚寫,輔音重疊算作一個輔音。例如:

coffee(咖啡)=78

better(更好)=914

Fillmore(菲爾莫爾)=8534

對那些不發音的字母也不予考慮,於是:

knee(膝)=2

knife(小刀)=28

gnash(咬牙)=26

ganw(腐蝕)=2

pseudonym(筆名)=0123p不發音

psalm(讚美詩)=03p和l不發音

現在你自己試一試,把下列美國城市的名字轉換成數字。始終要記住起決定作用的是發音而不是拚寫。這些城市是:

NewYork(紐約)Clelveand(克利夫蘭)

Chicago(芝加哥)Baltimore(巴爾的摩)

Philadelphia(費城)Tulsa(塔爾薩)

Detroit(底特律)Boston(波斯頓)

Denver(丹佛)Washington(華盛頓)

它們轉換成的正確數字可以在後麵找到。

對數碼轉換規則你要非常熟悉,這一點很重要,因此你應該盡可能地翻譯一些例詞,一有空就做這類練習,想到什麼詞就用什麼詞,每次都以發音而不是拚寫為準。

NewYork247cleveland758521

Chicago677Baltimere95134

Philadelphia85158Tulsa150

Detroitl141Boston9012

Denver1284Washington6712

〖BT2-*1]告訴別人要記的東西

有一位研究者以前曾在高中當數學老師,剛拿到教科書教學生時,非常不習慣,極傷腦筋,但站在一位教師的立場,是不能說喜歡或討厭的。有時,即使自己不太願意,仍要對學生說明,不能因不喜歡就不向學生說明。

遇到這種情況,為維護師譽,自己必須先完全了解。萬一在課堂上被學生問倒了,答不出來,則第二天起再也不敢踏進教室了。

所以,對自己不擅長的事物,大體上必須自己先預習,像看參考書、或問同事等以便能夠了解。

相反的,把準備好的功課,重複教過好幾班以後,那麼到了第三遍,就能不看書而完全地記憶在腦海中。如此上起課來,就越來越輕鬆而能應付自如了。

當然,說明時要注意學生的反應,若像水在矗立的木頭上流動,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學生根本跟不上;相反的,慢慢地講解,學生比較有思考的機會,也才能理解。

如果學生提出:“老師,你竟然能把這樣難的題,這麼快地解答出來,以前大概也像我們一樣這麼用功吧?”老師一定回答:“唉呀!以前我也沒辦法如此順利作答的,但現在既然當老師,每天反複指導你們,就等於比你們用功好多倍,而且又做了好幾年的老師,大部分的事物,都已經深深印在腦海中。你們也是一樣,將來有機會指導別人時,也會像我現在這樣熟練的。”

指導別人某件事時,指導者必須對事物詳細了解,才能以淺易的話說明,且對那件事物能夠做出適當的答複。隻要靠平常多下一番努力,所記憶的事物,便能永遠存在腦海中,而保持活生生的記憶,隨時隨地可取出來應用。

一旦畢業了,往往不再用功或沒有機會再用功者,因為當了家教或教導小孩讀書則反而有了再學習英文、數學的機會,且比以前還用功得多,這都是因為當家教或指導小孩讀書責任心所驅使之故。

既有的、已學的知識必須加以活用,不活用必定不多久就遺忘了。因此,利用指導別人的機會,我們可確知自己是否有充分的知識,如果沒有也要及時補充。因此,經由指導別人反而使自己獲得再受教育的機會,正是所謂“教學相長”。

有很多人害怕指導別人,但目前,公司外的進修、私人的補習班到處林立,極其盛行,利用這些地方來進行研究也不失為一個辦法。開會時,或平時同事間彼此交換意見,不妨也多說一些數字,如此才有機會去記憶某些數字。或將知識、新體驗、新學到的知識提出來試驗,有錯誤再相互更正修改,利用這個機會,才能確實地吸收新知以為己用。

用紅筆把重點勾出來

如果你翻看一下考生們使用的參考書就會發現,大部分參考書上都劃滿了紅線,這大概是為了強調重點吧。但是,卻很少看到有人通過用紅筆寫字或畫圖來幫助記憶的。當然,即使不用紅色筆,用其他顏色的筆來寫也可以。書寫這一動作本身就有助於記憶,這一點正如前麵所述已在心理學上得到了證明。但是,要想把特別重要的部分與其他部分明顯地區別開來,用紅色筆把要突出的部分大大地寫出來是非常有效的辦法。

以從事殘疾兒童教育而聞名的美國教育家格南·多曼博士,提倡教幼兒識字時首先從幼兒最熟悉的事物如“父親”、“母親”等字教起,並且將這些字用紅色筆大大地寫出來。然後教他們認識表示身體部位的詞,如眼睛、耳朵等,這些可以用略小一些的字體寫出來,最後再教他門認識表示日常生活用品名稱的詞,這些詞可以用普通印刷的黑色字。

一般紅色信號表示危險,這是因為紅色容易引起人們的注意,這個原理也可以用在學習方麵。我們不能忽視將黑色筆換成紅色筆這一舉動本身就具有告誡自己“這一部分是重點,要特別注意”的效果。

記憶的定位法

瑪麗蓮·夢露說過的一句俏皮話很適合我們開發腦功能。她說:“強迫我記住那些話,我是記不住的。我得記住那種感覺。”

這項鍛煉叫作“定位法”,就因為它是通過創造神奇鍵,將一些積極的情感特點與你的學習經驗和你的身體聯係起來。這種想法就是把外界的刺激與內心情感或心理狀態聯係起來以加強記憶。

用定位法引導記憶的七個步驟:

1.渾身放鬆坐在一張舒適的椅子裏,緊閉雙眼,呼吸平穩而緩慢,與自己建立一種關係,仿佛你既是教師又是學生。

2.回憶曾令你感到幸福、被接受、成功、勝利以及快樂的情景或經曆,像品嚐美酒一樣品味著。這種經曆可以是這樣一種場合:你在學習當中弄懂一個問題、獲得奇妙的洞察力、受到老師的表揚或者取得某種令人快樂的教育突破。

3.集中全部注意力回想這個經曆,盡量再現整個經過,想象所有細節。回想你的身體曾處於什麼樣狀態,並且重新“進入”那種狀態。注意你的所見、所聞以及你的感受,並且深切感受這一切。你一定要把對此情此景的描述——不論是大聲說出來的還是在心裏想的——都用現在時,仿佛一切都正在發生。

4.當你真正感覺身臨其境,回到這快樂的經曆當中時,觸摸耳垂或手腕5秒鍾。這樣便創造了“神奇鍵”,也就是說在身上創造觸發點,當你再次觸摸它時,應該能喚起同樣愉快的記憶,至少能喚起愉快感。

5.等上10分鍾,然後再摸一下神奇鍵。你又經曆了記憶當中的那種感覺了嗎?這種神奇鍵可以當作你積極的條件反射(與你的潛意識當中的消極條件反射相對應)。你可以有意識地把它當作觸發器來產生一種適合學習的積極心理與情感狀態。